红楼之开国篇 第351章

作者:雁九 标签: 穿越重生

  牵着资历最老,早有自己使唤顺手的手下;后者因担任童兵总教头的缘故,人缘最好,也不愁人使唤。

  邬远应该会接任童兵右翼主将……

  可是邬远是前朝将门子弟,家里有着兵法传承的,是个并不怎么需要参谋的主将。

  况且他在童兵诸将中资历最浅,还不是什么时候能独立攻伐。

  青蛇军就算独立成军,一万人也成不了主力部队,应该会是童兵偏军的所在。

  宋谦之心中有了决断,对霍宝道:“宝爷,属下之前在军校读了参谋班,如今也想要试试参赞军务……可不可以去仇将军那边试试?”

  霍宝心中很是意外。

  相处半年,宋谦之的优缺点都在他眼中。

  优点是有学问,真要论起兵书史料什么的,比他与李远那个半瓶水强多了;缺点是性格不坚毅,才会经历了生死战事后怂了,不再惦记文转武,安心文职。

  霍宝正色道:“参赞军务不是儿戏,那关系的不是自己的生死,却是将士的生死,你可要想好了,能不能担当起这个?”

  宋谦之起身道:“属下想好了,属下武力不足,却也不想离了战场。”

  他才十六岁,安心督查工作也能稳当的熬资历,可他不愿意。

  他想要试一试。

  仇威那边正缺人,宋谦之又坚决,霍宝就点头应了。

  仇威小脸带了感激,看着宋谦之道:“太好了,谢谢宝爷,谢谢宋大哥……”

  这会儿功夫,童兵诸将也想明白了,青蛇军人数不管是五千、还是一万,都做不得主力,多半与童兵眼下情形一样,会成为偏军所在。

  要是马寨主、杜老八还在战兵征伐,会带了青蛇军;这两人如今都不带兵了,青蛇军以后多半还与童兵在一处。

  离别的愁绪,立时烟消云散,只剩下关切。

  朱强道:“按照咱们滁州军的规矩,战兵与辅兵要五比一,仇大哥回头也可以分兵了。”

  唐光麾下,不乏倚老卖老之人。

  就算这半年挂霍宝麾下,霍宝也不过越过仇威去管教。

  只是半年来,没有什么战事,也就没有什么调整。

  等到青蛇军成军,这些不服管的老人就可以全部转后勤。

  仇威点头道:“就是后勤还缺个人手前头……”说到这里,看向宋谦之,道:“要不,后勤这块宋大哥也抓了?”

  宋谦之很是心动,却还是摇头道:“术业有专攻,后勤诸事繁杂,还是得专业的人来。”

  他是去辅佐仇威的,要是军务后勤一手抓,就有“喧宾夺主”之嫌。

  “专业的?”

  仇威直接望向朱强:“朱二弟,你帮兄弟一把,挑个副手来青蛇军呗?”

  朱强摇头道:“你怎么灯下黑了?郭鬲可还闲着,不是请他正好,他可是后勤班二十五个生员之一,咱们下头的小子哪里顶得过他?”

  仇威听了,果然心动。

  朱强见状,心中松了口气。

  青蛇军既要独立成军,人事上就不宜与童兵交叉太多,否则倒像是宝爷用心不良、架空仇威。

  瓜田李下,总要避讳。

  宋谦之是有“上进心”,可却没有考虑宝爷的立场。

  参赞军务?

  和州都尉调回来是做什么的?

  那才是能手把手带仇威领兵打仗的人。

第297章 攻城

  待到开拔第五日,离晋陵县就剩下二十里,童兵开始分兵,除了青蛇军五千人,还分了一千辅兵。

  仇威、宋谦之与众人作别,骑马领兵而去。

  他们不知道,他们走过,童兵再次分兵。

  “大圣带六千人就地驻扎,等待晋陵消息,预备随时援手。”

  霍宝在侯晓明与石三两人中间看了眼,对侯晓明道。

  “尊令!”

  侯晓明没有二话,痛快应了的。

  霍宝这才带了剩下的八千人,继续往宜兴方向而去。

  二月十一下午,八千童兵抵达到宜兴城外五里外。

  霍宝吩咐人传令下去,就地驻扎。

  石三带了几分兴奋,过来道:“宝爷,是要休整一晚,明日再攻城?”

  霍宝反而不急,指了指面前座位,让石三坐了,道:“方才前哨送回来消息,宜兴城一切如常,城门还没关……”

  石三眨眨眼:“那咱们不直接兵临城下,先试试夺门?”

  就算如今朝廷地方军备不足,滁州军士气如虹,可这攻城战还是最折损兵卒的战事,能避免自然还是当避免。

  “怎么夺?多少人过去?”

  霍宝接着问道。

  石三闻言,浑身都带了雀跃:“县城的城门卫,满员五十人,算上吃空饷的、放假轮休的,剩下二、三十人就不错了,属下点二十人过去。”

  至于像在打庐州时,霍宝、水进两人上去夺门,不能作为前例。

  两人勇武,无人能及。

  眼下水进不在,有霍宝在,可是也没有他每一仗都身先士卒的道理。

  那样的话,还要他们这些武将做什么?

  就是霍宝这里,也不会轻易涉险。

  刀枪无眼,可不是说着玩的。

  霍宝要真是那样,打完这一仗,就没有下回了。

  霍宝道:“那就试试吧!”

  等石三点了五十勇士,换下军服,就有斥候来报,城门关了。

  霍宝看看天色,还不到关城门的时间。

  这当是发现了大军的行踪,得了消息。

  石三抿着嘴巴,面上也没有放才的肆意从容:“宝爷!”

  霍宝却是神色依旧淡定,挥了挥手,招呼众将上门。

  石三看着后勤营那边的炮车,心中又安稳下来。

  攻城就攻城,怕个鸟?

  他们可是有霹雳车。

  大军绵延,继续往宜兴城方向前进。

  等到城门外,已经是日暮时分。

  “扎营!”

  霍宝并不急着攻城,选择安全地带,让大家就地安营。

  宜兴城,城门紧闭,城墙上点起火把,影影绰绰有人影。

  “来了,真的来了?”

  “怎么办?往府城送消息了?”

  宜兴县令、宜兴县丞、宜兴县尉,三巨头都赶了过来。

  看着暮色中乌泱泱的人头,宜兴县令脸色苍白,心中怀恨交加。

  早在去年十月镇江沦陷,他就忧心忡忡,还以“痰病”为借口,往知府衙门送了想要去职养兵的折子,求知府衙门往朝廷带转。

  为了顺利去职,他给知府衙门的文书送了三百两银子,可是因河南、淮南全部沦陷,公文不通,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他也缺少魄力,存了观望之心,没有等来转机,反而等来了死局。

  各地烽火不断,不少受了愚弄的百姓对白衫军夹道欢迎,可对于地方官员来说,白衫军的到来不异于催命符。

  不管是守土殉城,还是失土投敌,宜兴县令都不想选。

  只是兵临城下,他不想选也要选了。

  他回过头来,看了看县丞与县尉,县丞眼神闪烁,县尉神色凝重。

  宜兴县令苦笑。

  这两人与他不同。

  这两人都是宜兴当地人。

  他是个没有什么魄力的“过江龙”,到了宜兴以后,不敢去得罪这两位“地头蛇”,凡事讲究和气,并不像其他地方主官与辅官斗得你死我活。

  可是眼前这情景,不仅涉及个人生死荣誉,还有整个家族的生死。

  就算宜兴县令想要据城死战,也要看这两人乐意不乐意。

  “白兄、黄兄,白衫军已经兵临城下,宜兴当何去何从,两位心中可有决断?”

  宜兴县令道。

  县丞抖着山羊胡,信誓旦旦道:“大人是宜兴父母,我等属官自是以大人为马首是瞻。大人素来心慈,定会想法子保全这一方百姓!”

  坏心肠的老东西!

  这是做了婊子还想要立牌坊,存了投敌之心,也不想牵头,半点儿风险都不想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