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篇 第37章

作者:雁九 标签: 穿越重生

  如今江淮混乱,交通断绝,正好是个好机会。

  “县城里最大的钱庄是哪家?能借贷的最多银子估摸是多少?”霍宝询问道。

  “表哥差本钱?差多少?”

  “很多,多多益善!”

  秀秀道:“最大的钱庄是宝丰号,最多能贷十万两银!”

  霍宝开始琢磨着用什么“质押”借银,和气生财,总不能强买强卖。

  能开钱庄的人家,谁晓得东家是什么背景。要是没有根基的钱庄,这般世道也不会还依旧坚挺。

  这能做质押的东西,要么是等值的质押物,要么是可以让人放心的信誉。

  霍宝初来乍到,信誉这条提不到,就只有想实物了。

  兵器也好,兵书也好,都是无价之物,却是不能质押的。

  一时之间,霍宝生出几分为难。

  “到底差多少?表哥就不能四处凑凑?我爷爷那边,多的没有,几千两银子是有的,你要用可以先拿去使。”

  凑凑?

  霍宝眼睛一亮。

  本来就是没法垄断的买卖,为什么本钱要自己张罗?

  这“凑凑”才是正路!

  *

  战狼营外,伍长遴选开始。

  第一批、第二批的老人,原屯长霍豹、侯晓明升代曲长,各负责一曲,原九个什长升代百户,原十九个伍长为代屯长,剩下六十三兵,全部升了代什长。

  按照当初的规矩,新兵先选了二百伍长出来。

  这二百伍长中,第二轮选出三十七个代什长。

  除了伍长是正职,剩下什长、屯长、百户、曲长都是带了“代”,半年后考核,合格者转正,不合格者降级。

  童军的基本编制就差不多了。

  至于空缺的位置,都是留着的,总不能全部论资排辈,将后来人上进的路都堵死。

  别的还好,童军中有些老人,只有十来岁,就是代屯长、代什长的,新兵中难免有人不服,这几日摩擦不断。

  霍豹、侯晓明冷眼旁观,并不插手。

  黑蟒山下来的九十来号来人,是霍宝亲自操练出来的,若是连收服新人的本事都没有,那这屯长、什长不任也罢。

  霍豹、侯晓明不插手新兵老兵的摩擦,霍宝更不会插手。

  实际上,现在他直接打交道的除了霍豹、侯晓明,就是百户那一级别,再往下黑蟒山那些老人还认识,新加入的这一千人都脸生了。

  霍宝此举,与历朝历代名将多有不同,可他也没打算改。

  他相信,自己手下不会只有这一千人,难道来多少都要拢多少么?

  那得操多少心,想想都累。

  他只要拢着这十几人就行了,剩下的事是十几人该操心的。

  近生狎,远生威。

  众新丁并没有因霍宝的疏离不满,反而越发敬畏。

  早在一入战狼营,就有人跟他们普及了队长的出身与本事。

  名将血脉!

  天生巨力!

  双锏神兵!

  这种听着就是话本子里的传奇人物,活生生的在跟前,多稀奇啊。

  大家与有荣焉。

  这些光环之下,再加上县尉无子,这队长就是“衙内”,大家成为“衙内”的亲兵,前途可期。

  战狼营新老兵还在磨合,黑蟒山诸人下山了。

  因为打滁州要以曲阳为基地,山寨里除了老弱妇孺留守之外,二千来号兵马都下山了。

  这次分兵,邓健与徒三表现的都很大气。

  邓健拿了兵册,让徒三挑选。

  徒三不肯选,任由邓健做主。

  邓健也不啰嗦,道:“那就按镇分吧,这三十镇人有原本一万五千人,有些年纪小的前几日充了童军,空缺六百多人,从其他镇填补。”

  “好,那就依邓大哥的!”

  徒三点头,对童军扩充并无意外之色,显然是听说了。

  大家没想到分人这里利索,黑蟒山诸人怎么想先不提,江平这里却是提了心,私下里对徒三道:“太轻率了,没见到人,谁晓得是不是被邓县尉挑过了。”

  “兵册都是旧的,邓县尉不会做手脚。真要舍不得人,之前不答应分兵,或少给些人就是了。”徒三道。

  “可到底挑走了六百多人,不知道是不是精兵?”江平摇头道。

  “真要是精兵才好,分给宝儿,又没有便宜旁人去。只可惜不是,只是填补童军,都是十六、七的少年!”徒三带了几分遗憾。

  “……”

  众人聚到一起,少不得又是吃酒。

  如今兵也分了,剩下不就是预备攻滁州了?

  黑蟒山诸人都很兴奋,充满期待。

  州府那边跟筛子似的,消息早已打听清楚,总共有三千人马。

  之所以三月里守住了城,一是因为白衫军围成的人马有数,二是因知州大人是个下得去手的,在白衫军攻城时,将一排排僧尼吊在城墙上。

  白衫军都是教徒,信奉弥勒佛,可以做“怒目金刚”,可不好在众目睽睽之下对出家人动手。

  一来二去受了掣肘,后续粮草又跟不上,最后就撤军了。

  曲阳这里,人数够了,等江南的粮草上来,后勤也无忧,剩下的就是战了。

  徒三却很冷静,并没有急着出兵的意思,反而跟邓健借了城东另一处地方做营地,竟是小住曲阳的架势。

  众人不解。

  霍宝却一本正经的下了帖子,在四方楼设宴,邀请各位长辈尊亲。

第45章 哈哈哈

  霍宝派出的帖子,只有六份,霍五、马寨主、薛彪、杜老八、徒三、邓健。

  别人就算想要挑理,也挑不出了。

  因为这些人是“长辈尊亲”,像林师爷、江平这样平时与大家可以同座上席的,到底只是外人。

  马寨主、杜老八是随徒三坐骡车来的,老哥俩拿着手中帖子都觉得稀奇。

  “好好的,小宝怎么闹这些?莫不是真受了委屈了?”马寨主带了担心。

  “有五哥在,还护不住小宝?六哥瞎操心!”杜老八不以为然。

  徒三心中也没底,只是看着帖子,心中微微欣慰。

  听说这字是外甥亲笔,写的不比寺里的师傅差,外甥也算是文武双全。

  另一边,霍五、薛彪则是与邓健一道。

  “小宝到底什么事,要聚齐了人说?”薛彪好奇道。

  “我也糊涂呢!”霍五摸着脑门子,也是一头雾水模样。

  邓健没有说话,却是若有所思。

  四方客栈里,席面已经预备的差不多。

  霍宝站在门口迎候长辈,秀秀在旁,指了指后头道:“那些人、那些板子是做什么的?”

  “等一会儿你就晓得了!”霍宝笑道。

  “哼!谁稀罕知道,不是表哥央求我出主意的时候了!”小姑娘撅着嘴巴,露出几分不高兴来。

  “不是瞒着你,就是一时说不清,还不如等长辈们过来再一道说。”霍宝道。

  小姑娘倒是不记仇的,一句话就哄好了,拿了一荷包递过来:“这是肉枣,爷爷预备的,说表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饿得快,让你饿的时候垫垫。”

  “真是谢谢邓爷爷了!”霍宝没有推却,双手接过。

  之前发帖子的时候,霍宝还犹豫要不要给邓老爷一份。

  论起长辈尊亲,这位是年岁最大、辈分之高。

  不过想一想邓老爷是个老实本分的买卖人,霍宝就不好让老爷子跟着操心了。

  说话的功夫,霍五一行到了骑马而至。

  “爹,表叔、薛七叔!”

  霍宝问候了一遍,拉了老爹的马缰,扶了老爹下马。

  秀秀有样学样,也凑到邓健身边。

  薛彪一个人下马,看看人家父慈儿孝模样,心中直发酸,却也没有将儿女接到身边的想法。

  两淮不太平,哪里有江南富贵安逸?

  “小宝,到底啥事?”霍五直接询问。

  “凑钱!”霍宝没遮遮掩掩,痛快答道。

  “你七叔是财神爷,缺银子只管求你七叔去!”霍五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