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族嫡女 第93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穿越重生

  丽嘉则道:“父亲这是怎么了?三妹,四妹,你们可要帮帮爹爹打通关节才好,若是得罪了谁,最好是帮忙转圜才行。”

  “我听说

  是爹在河道得罪了人,爹做官向来以直道行之,我倒是觉得这样很好,虽说被罢了官,但功绩总在,这样的能臣迟早会被起复的。”丽姝心想爹为官这么多年,不是不知道轻重的人,他若真的想疏通关系早就来信了。

  就怕妥协了,爹官位是升了,可河道对老百姓不利啊。

  丽柔也听丁姨娘抱怨半天,说什么小傅氏不会做人,只一味听从父亲的,不劝阻爹爹,以至于得罪这么多人云云。

  “姨娘,爹做官这么多年,何曾听过太太的,我公公对你姑爷也说了,爹为官太过清廉,现下被联合起来,可爹的功绩在那儿L。若论治河,若论刑名,谁比得上爹爹。”丽柔觉得姨娘因为私人恩怨把什么都怪在小傅氏身上也不公平。

  丁姨娘看着女儿L道:“你变了。”

  丽柔很是无奈。

  丁姨娘母女的嫌隙丽姝当然不知晓,她只是听丽嘉絮叨了一遍又一遍,深觉得奇怪:“大姐姐,你也太焦急了一些吧,就算爹爹不再起复,在家养老也没什么啊!难道这样我们就不认爹爹了?”

  “爹爹的仕途当然最重要,位极人臣才是爹爹应该做的,如今三妹夫正好在内阁,好歹也帮着在元辅面前递一句话啊?”丽嘉真是急的很。

  丽姝冷冷的道:“一品官的去留怎么是我们随意能够摆布的,如今我们该等爹爹回来再作区处,而非是你在这里胡乱出主意。我知道你是想爹爹继续做大官,你也能够在宋家威风,但爹爹坚持不妥协,脊梁这般硬,我们做儿L女的岂能拖后腿。”

  “你——”丽嘉脸涨的通红,她其实被丽姝的话一语中的。

  “你这般说话,只能说明你才怕事,故而不愿意为爹疏通关系,等爹爹回来,你污蔑我的话,我会如数告诉爹爹。”

  丽嘉撂下这话,心里忍不住对刘承旭也埋怨起来,爹爹也真是的,一点儿L为官之道都不懂。!

第 92 章

  刘家的孙女婿们也都在刘老太爷这里说话,刘老太爷就摆手:“他的仕途也太顺了些,所以不太珍惜,现在也给他一个教训。”

  比起孙女们,孙女婿们是一个比一个会说。

  宋明霁道:“朝廷就是这样,真正有才识之人反而被排挤在外,但以老泰山的性格,素来淡泊名利,有魏晋之风度,想必他日定会再度出山。正所谓安石不出,何以安天下?”

  这是把刘承旭比作王安石了。

  郑灏则道:“飞龙离天,随云入渊;潜龙在渊,随云上天。大林龙出值天河,四库土全居九五。老泰山如此雄才大略,经天纬地之才,何愁不起复?”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生有高潮也有低谷的时候,在低谷的时候不要迷失,而要时刻准备着。当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能获得成功。正如龙飞在戊辰时守着四柱天河水中,当四海俱备,天下皆沾雨泽,必出位居九五的大人。

  “是啊,岳父一心创民生福利,将来必定青史留名。如今只不过是受小人蒙蔽,请祖父放心,我们吴家一贯是支持岳父的。”吴玄鹤也道。

  刘老太爷闻言,脸上颇为欣慰,双手向下按了按:“你们的孝心,我都知道了,等过些日子他回来了,你们再回来说话。”

  三位孙女婿都毕恭毕敬的退出去,郑灏在走出去之前,又转身回去细致的询问刘老太爷近来身体如何,还道:“我近来问太医院的人,说是吃黄瓜、银耳对消渴症的人很好,正好我们庄子上有人送了黄瓜过来,比起寻常的黄瓜显得水汪汪的。孙女婿今日就让人送了不少来了,丽姝等会儿下厨给您做。”

  刘老太爷却道:“不必了,你们都是有事在身的人,劳烦那个做什么。”

  “丽姝素来孝顺,在家就常常惦记您的身体,还说她小时候您为她延请名师,这是我们晚辈应该做的。”郑灏并不真的被刘老太爷几句话就打退堂鼓。

  越是年纪大的人,越需要别人关心,只是有的人欣然受之,有的人觉得别扭麻烦。

  刘老太爷果然在郑灏的坚持下,还真的就半推半就了,当然丽姝也是真的下厨了,特地做了一道爽口的黄瓜皮蛋汤,还有一道黄瓜炒鸡蛋,用芹菜炒的肉,白灼虾,清蒸黄花鱼,还有一道

  酿茄子。

  反正就是不再有腊味,炸物这些对病人不利的。

  主食则是荞麦饼。

  “没有米饭吗?”刘老太爷表示很震惊。

  丽姝笑道:“听说是最好不要吃白米饭,可以吃玉米或者荞麦才好,您尝尝我做的荞麦饼,真的很好吃的。”

  刘老太爷看了丽姝一眼,心道你这跟哄三岁小孩子喝药差不多的表情。

  但丽姝是用荞麦粉加的蔬菜做成的糊塌子,还加了一点点瘦肉沫,居然比想象中好吃很多。还有黄瓜皮蛋汤也的确爽口,他这个年纪已经不大喜欢那种浓油酱赤的菜了。

  见祖父吃完了,丽姝才笑道:“若是在咱们湖广老家,还能用黄瓜煨泥鳅汤喝,那可是一绝,只可惜京里吃不到,日后若是家去了,我再给祖父做。”

  刘老太爷挥挥手,示意她们出去,他得休息了。

  丽姝和郑灏出来后,她还怕郑灏因为刘老太爷的态度不高兴,故而,主动解释:“我祖父就是这样的性格,在我很小的时候,他老人家就单独住,我们一年都见不了几次面的。你千万不要介怀啊~”

  “傻瓜,这有什么好介怀的。”郑灏不以为意。

  殊不知他们孙女婿之间也是有竞争的,只是丽姝不知道,丽姝因为常常在姐妹中压倒性胜利,不以为意,但孙女婿们也是互相较劲的。

  当然,这次岳父被罢官,也不知道日后如何。

  宋明霁原本是跑的最殷勤的,他本来是武职,刘家虽然是科举世家,但刘老太爷和刘大伯都在军中效力,刘大伯现下还是锦衣卫指挥同知,但自从刘承旭被罢官不可转圜后,宋明霁就没有以前跑的那么勤力了。

  刘家对刘承旭被罢官都没办法,更何况是提携他?

  但他也没有断的彻底,只是以前一个月跑十次,现下跑三到五次。

  刘太夫人却很快看出端倪,“丽嘉的这个女婿,以前鞍前马后,如何他老丈人一失势,这态度就变了。他可别忘记了,他年纪轻轻就任千户,是谁把他送上去的?连现在的指挥佥事还是咱们家中帮忙运作的,只擎等着上任呢。”

  “人情冷暖莫过于此,难道你还没看够。帮老二说话的魏大人都被贬谪了,更何况是他?”刘老太

  爷在锦衣卫多年,当然知道这些官员,平日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势利眼的居多。

  刘太夫人冷哼道:“他还自以为自己做的很高明呢。”

  “吴亲家人倒是好,但他三个儿子没一个像他,我看等他百年之后,恐怕吴家未必好啊。”刘老太爷也是同病相怜之感,他两个儿子一文一武倒是不错,可孙辈就实在是平庸无能者居多。

  真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啊。

  “还好郑女婿倒是很好,一如既往,对咱们比以往更好,这大抵就是患难见真情了吧。”刘太夫人感叹。

  刘老太爷点头:“自然是,郑家这位孙女婿有能为,擅长揣摩上意,有人说他好玩弄心机。在翰林院这样的地方都能迅速出来,咱们家那位女婿在翰林院一辈子,如今不过混日子罢了,连去南京主持乡试都高兴的不能自已。”

  “你这说的这位孙女婿,和丽姝平日同我们提到的不一样。我倒是觉得他为人颇有世家公子的风范,对丽姝颇为纵容,还好丽姝在郑家听说也是十分的孝顺,我也就放心了。”

  刘太夫人和刘老太爷说了几句话,刘老太爷就出门去了,正好丁姨娘送了佛经过来,自从丽姝嫁出去后,家中几本经文因为日子久了有些褪色,上次下大雨淋湿了不少,字迹不大清晰了。

  如此,丁姨娘瞅准了机会送佛经来,又有那次从庄子上回来,丁姨娘也是服侍得当,刘太夫人对她的印象不错。

  但也仅止于此,丁姨娘到底年岁大了,不好生养了,一贯也不得儿子喜欢,留她在身边敲敲木鱼,尽心礼佛也不失是一条出路。

  而丁姨娘当然是不甘心如此,丽柔出嫁后,她常常感觉空虚寂寞,若她真的甘于寂寞倒好了,偏偏她也不是认命的人,放下佛经,她想刘太夫人看到她的孝心,兴许在老爷面前说她的好话,这样她兴许可以获宠了。

  历来做婆婆的都不愿意后宅是媳妇一人独大,甚至这次老爷罢官,太夫人肯定会怪小傅氏。

  她是这般想的,总带着一丝冀望。

  刘承旭和小傅氏回来的时候已经刚刚初春,因为河面结冰,他们走陆路回来的。一路上自然是风尘仆仆,但刘承旭身体很好,小傅氏神态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憔悴。

  丽姝是带着

  抱着藤球的祈哥儿过来的,刘承旭一见到外孙子,居然开始露了一把蹴鞠技艺,简直是足不离球,球不离足,丽姝都惊呆了,她可不知道爹爹蹴鞠这般厉害。

  前世她印象中的爹爹就是不苟言笑的。

  祈哥儿还没见过这么厉害的大人,再者刘承旭身量颇高,立马就抱着外公的腿不放了。

  小傅氏也是头一次见到祈哥儿,祈哥儿喊刘承旭一声外公,但是看到小傅氏,又看了丽姝一眼,才喊:“姨姨。”

  “把外婆喊姨姨,谁教你的啊?”丽姝都哭笑不得。

  大抵是因为刘承旭蓄须了,年纪也四十多岁了,天天在河道上跑,饱经风霜,看起来黑了许多,就显老了。而小傅氏本就天生丽质,纤巧婀娜,年纪也不过三十来岁,看起来比实际年纪年轻十岁都不止,于是连小孩子都迷糊了。

  但结果就是刘承旭黑脸,小傅氏笑眯眯的。

  亲人们见面,分外感人,刘太夫人也哭了一场,丽嘉和丽柔也各自上前陪小傅氏说话,小傅氏虽然此次罢官回来,但依旧给女儿和外孙子女们都送了礼物。

  刘太夫人看向小傅氏道:“这几年辛苦你了,难为你在河道上操持。”

  这让站在后面站规矩的丁姨娘心中瞬间不忿起来,若是她,肯定会上下操持,绝对不会让一品官都陨落。

  小傅氏道:“说起辛苦,谁比得上老爷,常常亲自去修河之处,和民夫们共饮共食,您不知道新河修的固若金汤,今年干旱之后,又下了几场秋雨,缓解了不少洪涝。现下老爷说多年仕途荒废了教子,如今准备自己在家教导子侄,也避免后继无人。”

  “好好好,到时候收拾好院子出来,让老二在那里教他们读书,老二可是读书很好的。”刘太夫人听见儿子没有心灰意冷,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丽嘉听到爹居然真的不再疏通关系,以爹这个年纪,再起复不知道几年,她很是失望,面上就带出来几分。

  丽姝则笑吟吟的:“娘,您方才还说有喜事同我说呢?是什么喜事啊?”

  “是你大弟弟书瑞,在黄州府连过小三关,如今已经是生员了。”小傅氏笑道。

  丽姝瞬间高兴了,要知道书瑞才十二岁就已经是秀才了,娘平日根本不说此事,原来是成竹在胸啊。

  刘太夫人也是欣慰的很,大抵唯一不高兴的就是丁姨娘丽嘉徐夫人几人,但已经没人在意她们了。

  而小傅氏目光一凝,她丈夫如今被罢官又如何,只要儿子将来有功名,她依旧是诰命夫人。!

第 93 章

  刘承旭为人从来不拘小节,一路回来,饿的不行,吃饭风卷残云。旁边坐着一对老父母,刘太夫人还要亲自为他夹菜,别看刘老太爷表面上在外人面前说刘承旭如何如何,私下也是心疼儿子的不行。

  毕竟是家中的小儿子,刘承旭从小性情也活泼不少,而不比大哥比较沉郁。

  “真好,还是家里的东西吃着踏实。”刘承旭拿帕子抹嘴,终于松了一口气。

  刘老太爷道:“既然回来了,就安心。”

  “是,爹。”刘承旭恭敬道。

  “你现在也是有儿孙的人了,平日里也要持重些。”刘老太爷意有所指。

  “咳咳……”刘承旭拿外孙祈哥儿的藤球玩的起劲,因为一直踢也不还给人家,后来外孙子都惹哭了。

  但刘承旭表面答应的好,一回到房里,见小傅氏刚漱口完,祈哥儿也在这里。因为刘承旭回来,特地留了丽姝夫妻过夜,刚吃完饭,丽姝带着下人去园子里铺床洒扫,就把祈哥儿留在这里。

  祈哥儿虽然年纪小,但七八个月就开始吃辅食,现下一岁多了,都能自己扒饭了。

  “哟,祈哥儿也在这里,喊我叔叔好不好啊?”刘承旭举起祈哥儿玩了起来。

  小孩子最爱举高高,他在家的时候他爹也是经常陪着他玩儿,于是瞬间祈哥儿就笑了出来。但此举遭到了小傅氏的责骂:“刚吃完饭,你就这样,小心他吃的东西都吐出来。还有啊,你就是外祖父嘛,说什么浑话。”

  “秋君,我现在是不是老了。孩子的眼睛是不会骗人的,我本就比你大十岁,如今年岁越大,你却还这般年轻。”刘承旭把祈哥儿放他腿上,颇有一种英雄暮年之感。

  小傅氏捂嘴直笑:“在我心里你一直都是那个英武不凡,穿着红袍打马来接我的郎君。”

  刘承旭得了妻子的话,虽然不再多说什么,但是嘴角一直上扬。

  又说丽姝出阁几年,重新回来闺房中,这次郑灏还要和她一起留宿,当然这是一大喜事了。床铺都弄好了,这里的花觚里插上时兴的鲜花,点上最爱的熏香,丽姝仿佛回到了未出阁时的时光。

  她对郑灏招招手,郑灏放下书:“怎么了?”

  “祈哥儿真

  会喊,喊我娘喊姨姨,喊我爹喊外祖父,我看我爹脸都黑了。”丽姝又觉得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