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 第223章

作者:一口香 标签: 种田文 基建 穿越重生

  蒙骜直接奔着邯郸而去,就是要在燕国境内围困燕都蓟的廉颇撤兵回防邯郸,以解燕都之围。

  总体战略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让秦鱼诧异的是,秦国居然没有在魏国和楚国用间,以此来牵制其他国家,在秦国与别国开战的时候,别去瞎凑热闹,以免对秦国合成围攻之势。

  这是多少年秦国作战的常规风格了,这次秦国兴兵四十万同时南北作战,居然没有间谍活动,这实在是太反常了。

  或许是秦王子楚和吕不韦已经开始用间,只是自己这里不知道,没有收到消息?

  谋国多年,秦鱼习惯于站在高处掌控大局,不管子楚和吕不韦在搞什么,前线作战,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大意不得,他不能寄希望于也许,所以,秦鱼让人密切关注着魏国君臣动向,尤其是魏无忌,如果让魏无忌看到了继续攻打河内,夺回魏国失去的土地的可能性,或许他会想法子说服魏王,暂时放弃兄弟之间的龃龉,趁乱兴兵进犯。

  除了关注魏国的间谍活动之外,秦鱼还给河内守将王陵下了军令,集结军队,严阵以待,向北可以和蒙骜率领的二十万大军打配合战,围攻邯郸,向南,可以威慑魏国,让魏国不敢轻举妄动。

  楚国这边,他则是亲自去了楚国现在的国都巨阳,参加楚国举行的封后和立太子大典,蒙嫣和则是陈兵淮水,名为为楚国立王后和太子运送贺礼,实则是威慑楚国,不想开战的话就老实一些,不要趁机搞小动作。

  秦鱼暂时在楚国游历。

  因为春申君黄歇弃楚王一去秦国近两年,回来的时候还给他带回来一个王后一个太子添堵,为了挽回楚王的心,也是为了继续参与楚国的政事,黄歇主动提出更换封地,献出自己原本的淮北十二县的封地,与齐国相邻的土地整合在一起,共同合成一个新的郡,便于管理。

  他自己则是自请封地于吴,也就是现在蒙嫣和重点掌握的夷越之地。

  谁都知道,现在的夷越是秦国说了算,若是想虎口夺食,必须打败秦军,将蒙嫣和赶出夷越才行。

  黄歇自请吴地为封地,真不知道该说他是傻还是聪明,但他为楚王谋划的诚意楚王是收到

  了,为此,君臣两人很是推心置腹的交谈了一番。

  为秦国的狼子野心。

  对黄歇的自请封地之事,秦鱼只是一笑置之,他四处游历楚地,在祭奠景阳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

  项燕。

  如今的相燕,也只是三十许的年纪,现在还不是领兵作战的将领。

  项氏,姬姓,原本是周王朝分封下的一个小诸侯国项国的贵族,项国被鲁国灭亡之后,一些项国的贵族们便以项为氏。后来鲁国的土地渐渐被楚国兼并,前两年楚国彻底灭了鲁国,鲁国国君绝嗣,项氏也早就是楚臣了。

  项燕这一个分支,势力并不大,他们依附景氏而活。

  如今景氏的家长景阳死了,项燕代表项氏来祭奠,同时看看,能不能从新家主这里,获得一官半职的,也好为家族和子孙做长远打算。

  还真别说,项燕人长的高大威猛,排兵布阵也有自己的逻辑和思路,也能跟楚国的这些贵族玩到一起去,如今家主死了,新任家主亟需心腹将才来掌握老家主留下的军队,项燕便入了新家主的眼,竟能独掌一军了。

  从头看到尾的秦鱼不由咂舌,只要会钻营,都不用实际的考核,只凭借一个姓氏,项燕就能这样轻易的就能掌握两万五千人的军队,怪不得大家都想要分封制,不想要郡县制呢。

  如果相燕不是楚国贵族,景氏新任家主恐怕正眼都不会看他一眼。

  但其实,项燕也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也就是了,若景氏真的能重用与他,还是景氏赚了的。

  正当秦鱼带着云姬在海上垂钓大鱼的时候,他收到了分别从栎阳、咸阳、洞庭、河内四地送来的八百里加急信件,其中栎阳和洞庭的信件,用的是飞鸽传书,飞行速度要比马跑的快一些,以至于秦鱼几乎是一前一后收到的消息。

  四地信件,共同传达了一个消息:秦峦和图带领的二十万秦军断绝粮草,被困青山!

  秦鱼惊的呼吸都要停止了,这可是二十万秦国精锐军队啊。

  秦鱼考虑过蒙骜这路带领的秦军攻打赵国或许会有其他因素干扰,导致战事不顺,但他从未想过,背靠整个河套和上郡的秦军居然会缺粮草供应!

  秦国打仗,多少年没出过粮草短缺的情

  况了?

  秦国征战,向来是军队未拔,粮草先行,最不济的,也会就近从他国花重金购买粮草,务必要保证军卒们征战有饭吃,不让他们空着肚子打仗。

  这是一个绝对不同寻常的信号。

  到底是哪里出错了?粮草为什么会断绝,以至于将二十万军队给逼入青山躲藏?

  秦鱼努力稳住心神,开始从头复盘整件事情的经过。

  子楚和吕不韦想通过战争立威掌权,秦鱼是明白的,此次攻打赵国就是吕不韦居中调度,点将任命和粮草供应,都是他负责的。

  秦国粮草是充足的,别说供应四十万大军征战一年了,就是供应百万大军征战一年,现在的秦国也能拿的出粮草来,绝对不会出现粮草短缺的情况。

  吕不韦......吕不韦......吕不韦!!

  他在搞什么?

  他是想让大军饿死在北方草原上吗?!

  还有此次出战的将领,秦峦、图、王翦、岚......

  这些人不是他的兄长,就是他的好友,就连这二十万大军,都是就近从栎阳和上郡、北地郡、西域郡征发的军卒,而这些地方,都跟秦鱼息息相关。

  这里是秦鱼的老家,是秦鱼最开始的基本盘。

  这里的人,上到治理郡县的管理,下到种田的黔首、摆路边摊的商贩,无不是安平侯的拥趸。

  在这些地方,说一句百姓只知安平侯而不知秦王,并不为过。

  而吕不韦,则是想通过这一次战争,将亲近秦鱼的将领和兵卒一网打尽,饿死在青山!

  北面这支军队,能否攻打下赵国的土地是次要的,借此消灭秦鱼的势力才是主要的。

  如今已是秋收以后,草原上草木开始枯黄,放牧的牛羊也开始迁徙,如果吕不韦控制了河套和上郡的郡守,不再向二十万大军供应粮草,这支马匹和军备皆精良的大军,就会失去补给,要么撤兵,要么攻打下雁门郡,就地从雁门郡获取补给。

  但是,李牧不是那么好打的。

  如果战事失利,久攻不下,大军只能回撤。

  若是回撤的过程中,有埋伏不让大军回撤,那么,这支军队,除了就近进入青山躲避追兵,别无他法

  。

  而这支埋伏袭击大军的伏兵,成分肯定不简单,要不然也不会逼的二十万大军束手无策。

  好歹毒的计谋!!

  其实,秦鱼将秦峦带领的军队遭遇猜的大差不差,甚至连那支由匈奴和赵军组成的伏兵都被他给猜了个正着,只是,是怎么将世仇匈奴和赵军联合在一起,共同攻打秦国的军队,就是吕不韦的本事了。

  只可惜,这个本事,他用错的地方。

  秦鱼大脑急速运转。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

  第一条路就是立马回咸阳,拿下吕不韦,迅速向青山派遣援兵。

  但有一点,他现在并不能肯定,咸阳对他来说还是安全的吗?会不会已经被吕不韦布置好圈套,就只等着他往里面跳了?

  第二条,他不回咸阳,而是直接带着援军去青山救援大军,然后整合救援后的军队,一路杀回咸阳,清君侧。

  对直接去青山救援,秦鱼瞬间就想到了两个救援方案,一个就是直接去太原郡,从太原、上党、河东三地调兵,从南面攻克赵国的雁门郡,然后一路疾驰青山。另一个,就是率兵从齐国和燕国借道,行军路线虽然远了些,但不用遭遇征战,可以直接绕路去青山救援。

  相比于第一条冒险回咸阳,秦鱼内心里,其实更倾向于自己率兵直接去救援大军,因为,据他目前得到的消息来判断,咸阳现在,恐怕正乱着。

  秦鱼为什么这么干脆的二话不说的就离开咸阳?

  就是他早就已经发现,秦国宗室这边,正有一股势力在暗中崛起。

  这股势力,就是以秦国商会会长公子缯为首的宗室们,他们并不满足于现下所有,更看不上商会分润的那“微薄”的分红,他们想要富贵险中求,搏一个拥立之功,一飞冲天。

  其实在商会越发难以掌控的时候,秦鱼就已经发现这个苗头了,只不过,那时候还是秦王稷在位,无凭无据的,说这个只会惹人白眼。

  后来秦王柱即位,这没法子,这是公子缯的嫡亲叔叔,还是秦王稷亲手立的太子,公子缯纵使心中一万个不服气,那也是没法子的。

  但是,子楚算个什么东西,就因为某人拥立,他就能轻松的登上王位?

  公子缯心中郁愤难平,大家都是秦王稷的孙子,他还是嫡出,为什么子楚可以即王位,他公子缯就不能呢?

  赵鱼你可以支持子楚为王,自然也可以支持他公子缯为王嘛,毕竟,这王位你不要,还不能让别人来坐了?

  以公子缯为首的一些宗室动作频频,不安于室,秦王柱其实隐隐有些察觉了,可惜他那个时候已经并入膏肓,已经无力再处理宗室之事了,他能做的,就是给秦鱼举行一个盛大的加冠礼,然后以此“恩情”拴住秦鱼,让他镇守咸阳,帮助子楚掌握朝政。

  宗室那边,宗正胜肯定是知道的,所以在秦鱼要离开咸阳之前,特地去找他,问他什么时候回咸阳。只要秦鱼还会回来,公子缯就会有所忌惮。

  但秦鱼给的答复是:不知道。

  这是一个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信号。

  秦鱼不想在管咸阳这摊子事,在公子缯看来,就是默然公子缯可以起事了,在宗正胜的看来,就是秦鱼压根不在乎坐在王位上的人是谁,不管是谁,他都是秦国的安平侯,他的封地在洞庭,咸阳与他来说,可有可无。

  宗正胜最后表白秦鱼,说自己站在他这边,也是一语双关。

  一来表明他坚定的跟随秦鱼的心思,二来,就是告诉公子缯,不要来找我的麻烦,我是宗正,不管你们谁最后胜出,都要通过我的笔来记录胜利者。

  宗正胜这样狡猾,将那些没有参与公子缯之事的宗室都塞到秦鱼的羽翼之下,秦鱼才那样生气。

  吕不韦有一句话说的没错,那就是,秦国王位交接的太顺利了,顺利到,没有给新君铲除异己,巩固王权的机会。

  秦鱼负气出走,就是想看子楚没有了他,能不能在即将到来的宫廷政变中取得胜利。

  他也是想,借此机会,铲除宗室中的一些不安分分子,然后裁冗宗室,制定新的宗规。

  从来大悲大喜大升大落最催人心肝,秦鱼也是想借此机会看看,子楚的身体,是不是真的像他自己以为的那样,强壮到无懈可击。

  秦鱼是想寻找机会再回咸阳的,他不可能蜗居在洞庭,一辈子不回咸阳,他还有一统天下,四海归一的远大理想没有实现呢,怎么会因为一两个人就停止了他前进的脚步?

  只是,秦鱼也是实在没有想到,他是以这样的方式回到咸阳。

  吕不韦该死。

  他不应该拿秦国的国本当做他争权夺利的工具,去满足自己的私欲!!

第203章 冲锋

  秦昭襄王即位的时候,有公子不服公子稷即位为王,公子稷的舅舅魏冉几乎将所有秦宗室公子和大臣反对者屠戮殆尽,宣太后和公子稷母子才坐稳王位,然后就是宣太后长达四十年的理政,直到范雎入秦,替昭王驱逐四贵,王权才全部回到昭王手中。

  秦武王即位的时候,他是正经的太子即位,倒是没有发生诸如宗室叛乱的血腥事件,但是,他甫一上位,就驱逐了跟自己不亲的张仪和魏章,这两人,一个是秦国的群臣之首相国,一个是领兵作战的大将,武王驱逐了这两人,顺利的将国家权力收入手中,然后任拥护自己的甘茂为左丞相,宗室中威望声重的樗里疾为右丞相,有这两人作为自己执政的班底,大臣和宗室才心服口服,遵他为王。

  秦惠文王就不用多说了,一上位,就拿卫鞅的人头祭旗泄愤,麻痹宗室,然后又隐忍多年,拉拢打杀几个回合之后,才成为秦国实际的王。

  再往上,孝公接手的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秦国,孝公的父亲献公就更惨了,在他还是个几岁太子的时候,就被叔父简公夺位,自己则是出逃魏国,在秦国一共经历了简公、惠公、出公三位国君,出逃魏国三十多年的献公才被迎接回国为国君,其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

  综上,在秦国近两百年时间的王权交替里,就没有哪一位国君继承王位是不沾血不动乱的,像秦王子楚这样四平八稳即位的,独他一个。

  但显然,秦国王位传承上血的铁律是不打算放过他了。

  在昭襄王晚期,如果秦鱼想要进一步,等待他的绝对会是以他为首和以太子柱为首的宗室之间的大乱战,只有一方将另一方的支持者全部屠戮殆尽,用鲜血来浇灌王权,角逐出最终的胜利者,这场王权交接的大戏才会在尸山血海中谢幕。

  但秦鱼自己退了一步,太子柱顺利即位,秦鱼自己又退了一步,秦王子楚顺利即位。

  而他一退再退的结果,就是自己被当成个软柿子,谁都敢来捏一把。

  听说魏国的魏无忌因为亲兄弟魏王的猜忌,如今只能躲在大梁府中酒色度日。

  秦王子楚可不是秦鱼的亲兄弟,他的亲兄弟正在躲藏在青山中生死一线,栎阳老家中祖、母、兄、侄四辈几百口子人据宅以

上一篇:星际最强玩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