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神医小娇妻救了国公府满门 第197章

作者:伍佰豌 标签: 穿越重生

  她与墨玖晔同样,无论如何都想不出,皇后所出的公主,不对墨家不利就已经很好了,怎么可能还会为墨家做什么?

  四公主仍旧在咳,即便这样,她的眼睛却盯着兰儿,警告意味十分明显。

  兰儿此刻已经顾不得许多,上前帮主子顺气的同时,口中还说道:“公主,都到了这个时候,您的命都要没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此刻主仆两人的表现将赫知冉与墨玖晔搞得一头雾水。

  墨玖晔上前问道:“四公主,她为何说你为了我墨家做那么多?”

  四公主见墨玖晔询问,心中纠结万分。

  她不知道这件事要不要说出来。

  就在她纠结之际,兰儿又带着哭腔开口了。

  “公主,您这次能醒过来,全是这位小哥的功劳,若是没有他,恐怕您已经醒不过来了。”她并没有看出赫知冉的女儿身,也只以为是墨玖晔带来的随从,因此才会这样称呼。

  四公主虽然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可却没意识到如此严重。

  她盯着赫知冉问:“我还能活多久?”

  说出实情对四公主很残忍,可赫知冉还是选择实话实说。

  “不出意外的话,还有一个时辰。”

  “什么,还有一个时辰?”兰儿不可思议的瞪大眼睛,在她的印象中,公主以往从没有今日这般精神,怎么可能只剩下一个时辰?

  四公主显然也很意外,只不过,在想到自己这破败的身子,若不是心中有一股意志在支撑着,恐怕早就归西了,因此,她对这个结果倒是接受的很快。

  “既然本宫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也不打算继续隐瞒。”她看了看墨玖晔继续说:“不过你必须要答应本宫,即便知道了这个消息,也不许去救他。”

  墨玖晔被说得一头雾水,他不知道四公主口中的那个他是谁。

  “四公主想说什么?”

  四公主神色十分郑重:“你先答应本宫。”

  墨玖晔也是个执拗的性子,他在不知道什么事情的前提下,即便面对一个将死之人也不会妥协。

  尤其是刚刚兰儿提到四公主对墨家做的事情够多了。

  她口中的那个他,到底是谁?

  “我墨家人向来都会以大局为重,如果对墨家有利的事情,我自然会听四公主的,若是其他,恕我不能答应。”

  四公主见墨玖晔态度坚决,一时间有些犹豫。

  兰儿在一旁看不过去了,催促道:“公主,到了这个时候,您的命都要没了,还有什么可顾及的?”

  另外一名婢女也跪倒在地哭泣道:“是啊公主,您还是说了吧!”

  赫知冉与墨玖晔见状越发摸不到头脑的同时,甚至心中有了那么一丝丝的猜测,四公主口中这个他,会不会是墨家失踪的男儿?

第266章 我七哥他在哪里?

  就在墨玖晔心急的想催促四公主说出来的时候,四公主眼中露出一抹不舍的纠结之色后,竟主动开口了。

  “我要说的是,墨家七爷墨元策的下落。”

  闻言,墨玖晔与赫知冉同时露出了诧异之色。

  他们想到过可能跟墨家男儿有关,他们猜测是大哥与二哥,万万没想到会是七哥。

  不管如何,只要是自家兄弟的下落,对于墨玖晔来说都同样重要。

  “四公主,我七哥他在哪里?”

  想到墨元策,四公主的心都在滴血。

  她十四岁那年,墨元策在宫中做御前侍卫统领,她偶然间见到过一次,就被他那刚毅帅气的外表所吸引。

  四公主自知自己将来要走上和亲那条路,对于墨元策从不敢奢望。

  没想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再次遇到了墨元策。

  原因是她养了多年的鹦鹉忽然受惊飞走,她带着宫里的下人们一起追了出来,可鹦鹉飞得高,他们只能看到其身影根本捉不到。

  就在这个时候,只见一道健硕的身影如闪电般高高跃起,轻松将飞走的鹦鹉捉到。

  墨元策面不改色的将鹦鹉送还到她的手中,随即一抱拳就离开了。

  四公主本来就对墨元策印象极好,经过鹦鹉事件后更是念念不忘。

  她也偷偷和母后隐晦提及过此事,奈何母后因为墨玖晔给南祁做伴读的事情,认为墨家是三皇子一党,直接让她死了这条心。

  况且,她身为大顺的嫡公主,生来就是要走上和亲那一条路,就算母后同意,父皇也不会允许。

  自那以后,她只能将墨元策默默放在心里,不敢再有非分之想。

  后来墨元策成亲,她为此哭了好几天,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

  再后来,听说墨元策战死的消息,她的心也随着墨元策一起埋入了黄土。

  为了大顺江山去南疆和亲,本以为此生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过去了,谁知,她竟然在南疆遇到了活着的墨元策。

  想到刚见墨元策时候的惨状,她心痛到无法形容。

  对于墨元策的感情,她一直都默默放在心里,就连身边两个最信任的婢女都不知道。

  如今她要对墨玖晔坦诚墨元策的下落,她也不打算说出这些。

  “我刚到南疆不久,太子府来了一位蛊师,他身边的一个人,长的特别像墨家七爷。

  当时太子对我还算好,我就请他帮忙询问那人的身份,蛊师知道太子与墨家势不两立,因此也没有隐瞒墨元策的身份,将他的半边面具取下,我才彻底认定了此人就是墨元策。”

  听说四公主遇到过七哥,墨玖晔的神经瞬间紧绷起来,他焦急的问:“公主,你知道我七哥的下落?”

  四公主刚刚说了那么多话,很明显的有些喘粗气。

  兰儿知道主子后面还有很多要说的话,她担心主子身子吃不消,开口道:“公主,还是奴婢来说吧!”

  四公主清楚自己的情况,后面的确还有很多要交代的,她担心自己体力不支,便朝着兰儿轻点了一下头,她要撑着最后一口气用来补充一些关键的问题。

  兰儿得到主子的同意,对墨玖晔说道:“公主偷偷找墨七爷说话,结果墨七爷毫无反应。

  公主私底下询问太子才知道,原来是七爷中了一种名为傀儡的蛊,中蛊后,他没有自己的意志,整个人会被施蛊者操纵,当时的七爷就是这样的状态。

  公主不想看到为大顺血洒疆场的好男儿被南疆人控制,便求太子和那蛊师说,将七爷留在太子府,这样,她也可以私底下照拂一些。”

  顿了顿,兰儿又解释道:“公主救墨七爷心切,却忘记了南疆对墨家人的痛恨程度。

  太子见公主求情,当场就打了她几巴掌,随即命人将公主关在寝宫不准出来。

  后来还是公主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命人禀报太子,才得以自由,即便这样,公主仍旧没有放弃救墨七爷的想法,不过她这次不敢使用真实理由去说服太子。

  公主说墨家人支持的是大顺三皇子祁王,与她的同胞兄长恒王乃是对立面,她希望能拿捏一个墨家人在手,未来以此来威胁墨家人投靠恒王。

  太子见公主说得有理有据,便打消了曾经的疑虑。

  几天后,那位蛊师再次登门,和他提起此事。

  蛊师做事很谨慎,他无法完全相信一个大顺公主的话,若是让他将墨七爷交给公主殿下,必须要公主答应他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墨玖晔追问。

  “那蛊师说,必须要公主主动接受他的蛊虫,一旦公主做出什么违背他心意的事情,就会催促她体内的蛊虫来折磨她。

  公主为了将墨七爷留在自己眼皮底下照顾,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蛊师的条件。

  后来,那蛊师也如约将墨七爷送到了公主的身边,做她的贴身侍卫。

  没想到这件事却引起了太子殿下的怀疑,太子不相信,公主对墨家的恨可以毫不犹豫的主动接受别人在她身上下蛊。

  不但这样,公主还因为被下了蛊虫失去腹中的孩子,两件事加在一起,太子认为墨七爷在公主心中的地位比自己还高,就不断的想去折磨公主,以至于如今,公主落了个被送来冷宫的下场。”

  听了兰儿的一席话,墨玖晔与赫知冉都大致清楚了七哥的情况,此刻他们顾不得仔细思考四公主如此做的真正目的,而是迫不及待想知道墨元策的下落。

  若是依兰儿所言,七哥成了四公主的贴身侍卫,他一定就在这附近。

  可他们刚刚来到这边的时候,除了两个婢女以外根本没有什么侍卫的影子。

  “我七哥如今人在何处?”

  说起墨七爷的下落,兰儿还真的不知道,她只知道自从公主被送到这里以后,墨七爷就被太子的人带走了。

  这个问题兰儿无法回答,只能看向躺在床上的四公主。

  既然事情都说道这个份儿上了,四公主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他在太子府的地牢内。”

  墨玖晔闻言就打算去地牢寻找七哥,他刚刚拉着赫知冉转身,就被四公主叫住。

  “等等,你们不能去救他。”

  墨玖晔不解:“为何?”

第267章 我想要公主嫁妆中的诞皮

  四公主努力将音量放大。

  “他身中傀儡蛊,而那只母蛊在太子那里,一旦被太子发现他被人救走,太子催动母蛊杀死他体内的子蛊,子蛊死亡,墨元策也无法活命。”

  这一点,不用四公主说,墨玖晔与赫知冉都清楚,不过她说出来的话也很有用,起码让他们了解了母蛊所在。

  如今想要成功救出七哥并且帮他解蛊,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太子手中的母蛊弄到手,这样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媳妇儿能解蛊,这一点墨玖晔并不想和四公主解释太多。

  “四公主放心,我既然能去救我七哥,定然会考虑周全。”

  对于墨玖晔的本事,四公主绝不会否认,他能顺利救出墨元策也是有可能的,可是他却无法解除墨元策中的蛊。

  “你们不能冒然前去地牢,那里都是太子的人在把守,一旦发现墨元策被救走,太子捏碎母蛊,到时候他的性命就丢了。”

  四公主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忽然变得呼吸急促起来。

  兰儿吓得连忙拉住赫知冉:“大夫,你再帮我们公主看一看,兰儿求您了,救救我们公主,公主她是好人。”

  兰儿想说的是,公主从没做过对不起墨家的事,若不是公主极力将墨七爷留下,墨七爷早就被那些人派出去当死士了,如今还有没有命在都不晓得。

  她的言外之意赫知冉与墨玖晔都能够听得出,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对墨家女眷下毒的是皇后,对墨家落井下石的是南恒,的确与四公主无关。

  可四公主目前的状况,饶是赫知冉医术再高也无力回天。

  她刚开始帮四公主把脉的时候还在想,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身体为何会衰败成这个样子。

  现在她知道了,太子虐待她的可能性有,同时和她身体中的蛊虫有很大的关系。

上一篇:风华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