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临西洲
邵安先是把蒸汽机做出来,分出去一部分人去造蒸汽机,然后又分出一部分人去招工,最后又分出去一部分人,去研发蒸汽收割机、蒸汽拖拉机,蒸汽播种机,以及蒸汽纺纱机、蒸汽织布机。
邵安还说,等这些都研发出来以后,就要着手去开农具厂、纺织纺纱厂。
工部的一帮官员们快要忙疯了。
他们好歹认字,做官多年,虽然劳累,但也勉强能跟上邵安的进度。但底下的百姓们很难安排啊!
“一厂的工作进度再提不起来,咱们这个月前十天的工作肯定无法完成,兵部急着要钢造武器呢!”
“不是我不努力,厂子里的百姓要有个适应的过程,现在一切都乱哄哄的,标准制度也没有,很难管理妥善。”
“农具厂也要开了?那这大冬天的,买卖木材也是个大麻烦呐。”
“名单呢,最新一批招工名单在哪里,户部着急要过去对接!”
这些问题都很繁琐。
但神奇的是,工部侍郎邵安都能找到最妥善的办法去解决。整个工部上下一片叹服,邵大人不仅懂技术,还懂经营!
兵部。
李泉在其余同僚们呆滞的注视下,短时间内排查了贪污克扣,还在练兵的同时,带着士兵们搭建兵工厂。
户部。
孙成不仅把米、盐的发放安排的井井有条,还把大几千的招工名单都给仔细分类好。
至于吏部。
胡铭已经做好了考核标准手册,一一发放给六部官员参考。
而裴宝来,则是带着五千骑兵,赶往永州。
全朝堂震惊侧目。
陛下的这些属下,都是江县出来的吧?小小的县区,竟然能出这么多人才!实在令人咂舌。
但百官们也顾不得震惊。
因为实在太忙了,自从陛下那些政策推进以后,整个朝堂所有百官都参与进来,一个个忙到脚不沾地。
朝堂在忙,最直观的反应就是,短短几天时间,金州毫无预兆的就热闹起来了!
到处都在招工,哪怕是大冷天,人们也乐意出门。
生意萧条的店铺纷纷开门营业。
南军营成为金州最热闹的地方。
军营外开始汇聚了各色小摊小贩来叫卖。
户部招的上千百姓押送队伍,和两千余士兵一起,带着八万石粮车队伍,从金州大街出发,准备赶往洛州赈灾。
那天好多百姓们都来围观,有些家里富裕的,还会多少送点吃的、粮食,往粮车上扔。
都不容易,他们这边日子好了点,希望洛州人也能好好的啊!
更让人们兴奋的是——
陛下说啦,明年不再征兵了!
不用征兵,代表着百姓终于能过上安稳日子了。
提心吊胆许久的金州百姓,最近走在热闹的街道上,再想想曾经的凄惨萧条,都觉得恍如隔世。
他们喜欢现在这个新的江国!
说不上来怎么变得。
好像从某一天开始,日子突然就不再那么紧绷了。
行宫,朝堂。
最近忙,没有开大朝会,但六部的相关官员们,还是凑到一起,跟陛下开了个简单的议会。
但都是以哀叹居多——
“陛下,现在的进度赶得太快,百姓们实在跟不上啊。”
“倒不是臣等嫌累,金州现在看似热闹,可实际上乱哄哄的,并不见得是好事儿。”
“百姓们大部分不识字,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差,我们操之过急,很难有成效。”
“不如放缓工作进度?”
这些官员们说的不错。
但也不见得对。
永远不要小瞧劳动人民的智慧。
现在闹腾,无非是因为百姓群体当中缺少‘头羊’。
不是官员,不是技术人员。
是一群同样是百姓、可以带动其余百姓干活儿,能融进百姓里的‘头羊’。
听闻陛下的话,工部尚书直摇头:“这天下,哪里有这样的百姓?”
其余百官也都纷纷表示赞同。
在他们看来,百姓是被官员们带着、推着往前走的。
陈庚年闻言摇摇头,没应声。
当时江县被破坏后,他跟县区里的人说,要走出去,一起建设乱世。
其实就是在提前做打算,新政策推进困难,百姓难以第一时间进入状态,这些事情如果让官员们去调度,首先是效率低,其次也很难短时间内有奇效。
要有一批地位相当、互相能共情的‘革命战友’带领大家一起努力,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啊。
基建,基础建设。
就是要基层劳动人民来搞建设,把‘劲头’释放出来,齐齐撸起袖子加油干,味儿才是对的!
没有谁比江县人更适格干这件事了。
可惜,北方下雪,路况不好,县区里的人暂时过不来。
“你们先把计划往前推,实在不行就耐心些,稍微牺牲进度,给工人们先培训明白。”
陈庚年说道:“炼出来的钢,以制作热武器为主。朕这几天,派遣骑兵走一趟凉州,把这个事情解决了。”
去凉州?
那跟解决当前困境有什么关联啊。
百官在心里嘀咕,可也不敢明说,最后唉声叹气的走了。
孙川一家也在哀叹呢。
厂子效率低,产出量不行,就有可能影响明年的征兵。
一家人坐在饭桌上,各个愁眉不展,连话少的儿媳都罕见参与进来,小声道:“或许可以少吃一点,厂子里的伙食太好了,我做饭的时候,都害怕把厂子吃穷了。”
孙川和吴清闻言愣住,随后都笑了。
可见,钢厂的福利是真好啊,好到工人会担心厂子被吃穷。
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大家对这个新的钢厂,新的国家,新的陛下,有多么喜爱。
“陛下一定会想办法解决的!”
最后,仍旧想不出解决办法的孙川笃定道:“他那么厉害,又体恤百姓,肯定能带领大家造出很多钢,给士兵们配装备,打胜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谢陛下’成为了百姓们的口头禅。
虽然没人见过他,但大家都说,他是个好皇帝嘞。
就连从来不关注这些的吴清,都难得认同:“这么好的陛下,肯定□□。”
家里的盐罐,又装进了盐,米缸里有米。男人月钱八百文,儿媳月钱五百文。
左邻右舍、街道弄堂里,老人开始带着孩子遛弯,年轻男女出去上工。
金州的粮食车队,要赶往洛州赈灾。
铺子纷纷开门营业。
天儿冷了,吴清一咬牙,给家里人都添了件御寒的衣裳。
连屋子里的油灯,都舍得多加一些油,比往日更亮堂。
虽然屋子窄小、破旧,也没几样家具,可最近他们睡觉的时候,都踏实很多。
这些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变化,从最细微处,从这家、到那家,一点点记录着整座金州城的变化。
日子在变好,变轻松。
而这些,都是行宫里的陛下给大家带来的啊!
-
百官在发愁工作进度。
就连钢厂里的师傅、普通员工也在忍不住担忧。
陈庚年准备派遣骑兵,去凉州‘求援’。
而也就是朝堂议会散了后的这一天,大概十几辆马车,冒着风雪严寒,一路从西北凉州跨越上千里路,来到了金州城外。
北方最近在下雪,但南方没下。
从凉州出发以后,约莫走了数百里,雪就没了,但天气冷的很。
好在他们都穿着棉衣,板车上有棉被御寒,就连赶路的战马,也很有劲儿——蛮子骑兵留下来的战马,能不有劲儿嘛!
“是不是快到了?”
“哎呀,我看的也不是太懂,头一次出这么远的门,路上也没遇见个人能问问。”
“豁!阿花,快看,你快看呐!”
“我的个老天爷。”
这群板车队伍上坐的,是江县李家村的人。
他们村够幸运,在抽签派遣的时候,抽到了金州——县太爷就在金州啊!
上一篇:我靠吃瓜兑换修为飞升
下一篇:对照组知青吃瓜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