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异界封神那些年 第208章

作者:层云之上 标签: 仙侠修真 爽文 穿越重生

  只听赵少伯道:“我决定卖掉赵家旗下的所有铺子,从朱允那里买粮食,再开济善堂。”

  “这一次济善堂不仅开在城中,城外也要设有铺子施粥。”

  “我要让全柳县的百姓都安然度过这次雪灾!”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胡管事更是大惊失色:“老爷!您可要考虑清楚!赵家积累下这么多产业,经过了许多代的打拼,难道您真的忍心将祖宗基业毁于一旦吗!”

  赵少伯狠狠闭了闭眼,再次睁开时,眼中满是不容置疑:“胡管事,你曾经在我爹手下做事,对赵家最是清楚不过,就由你一手负责最短的时间内将赵家所有产业卖出去。”

  “祖宗基业固然重要,可是在全城的百姓面前,哪里重要得过人命?”

  胡管事还要再劝,却被赵少伯打断:“张管事,你就负责其他人的安置,愿意离开赵府的给他们一笔安家费,诸位管事我也不会薄待了你们,这些年你们在赵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都可以去张管事那里领一笔银子,算是我赵家对不住你们。”

  见他心意已决,其他管事面面相觑,讷讷无言。

  赵少伯用最短的时间安排好了一切,他名下的铺子被柳县的其他商人吃下了,因为他是为了赈灾救民才卖掉铺子,其他人也没有落井下石,按照市面上的价格收购。

  赵家在短短几天被掏空,只剩下偌大一个祖宅,这才凑够了买粮食的银子。

  这些粮食足够全城百姓安然度过冬天,直到明年开春。

  他捧着装银票的匣子来到县衙,朱允早就在等他了。

  赵少伯这两天的动静闹得十分大,自然瞒不过朱允。

  见赵少伯前来,他满脸堆笑迎了上去:“哟,赵老弟当日可是发了好大一通脾气,本官还以为你当真不买本官的粮食了,如今赵老弟这是想通了?”

  赵少伯只当没听出他话里面的冷嘲热讽,将装着银票的匣子往他面前一推:“朱大人,钱我已经带来,粮食我便运走了。”

  朱允打开匣子看了看,厚厚一沓银票垒在里面,他只是粗略看了一眼,就估摸出了有多少银票。

  “好!好!赵老弟你是个干脆人,本官就喜欢同你这种人打交道!”

  “来人!将粮食运出来!亲自送到赵老爷府上!”

  赵少伯没有拒绝,虽然他十分不乐意和朱允打交道,可是他手底下实在没有人了。

  赵家的丫鬟下人全都被遣散,今日来此他没有带一个人,若是拒绝了朱允,他只能自己一个人亲自将这几十车粮食运走。

  眼看着一车车粮食离开县衙,朱允脸上的笑意挡都挡不住。

  “你,去把那车发霉的粮食也运上,就当是我送给赵老弟的!”

  他脸上表情越发轻蔑,赵少伯死死握紧双拳,只当没听到他的话。

  他离开县衙时还能听到朱允嚣张的笑声。

  “哈哈哈哈!赵少伯啊赵少伯!你家全部的家产,还不是落到了我手里!”

第205章 第二百零五章 功德圆满

  济善堂得到了几十车粮食,终于重新运转起来,剩下的朱允会在一个月之后派人运到赵家,足够全城的百姓成功熬到第二年春天。

  他不是什么好人,但若是赵少伯能够救济全城百姓,这也会记到他的政绩上去,有助于他升官发财。

  粮食一袋袋发了下去,赵少伯只留了够自己吃的粮食,赵家如今只剩下他一个人,撑到明年春天不成问题。

  他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将情况往最坏了想,大学可能会持续到秋天,但立马又会入冬,那唯有第二年才会好起来。

  事实也果然不出他所料,立秋之前天气勉强回暖了一阵,可是没能坚持几天暴雪又下了下来。

  这场雪足足持续了一年,等到第二年立春,冰冻许久的河水重新流动,树木抽出新芽,众人才终于坚信他们度过了如此艰难的一年。

  因为赵少伯的帮助,他们家中还有些剩余的粮食,正好当做种子撒下去。

  虽然日子还是困苦,但春天植物发芽,他们能在山中找到许多野菜,将就着也能勉强撑过去。

  日子似乎总算有了盼头,可散尽家财的赵少伯情况却有些不好。

  他一个人生活在偌大的赵府之中,粮食逐渐吃完,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无奈之下只好将赵府变卖,这才换了些银子。

  雪灾刚刚过去,经济萧条,无论哪家店都请不起人手,他自然也找不到工作糊口。

  若赵少伯是一个爱惜面子的人倒也罢了,他丝毫不在乎自己曾是赵家老爷,愿意放下身段去做些端盘子的工作,可没有一家店愿意要他。

  受过他恩惠的普通百姓倒是愿意给他一些吃食,但他们自己本就穷苦,都是靠着山上的野菜过日子,自然没有多余的东西给赵少伯。

  如此坐吃山空也不是个办法,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他只能用卖了祖宅的钱去买粮食,又租赁了一块地,准备自己种吃的。

  他曾经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好在他虽然不知道如何种地,但有的是人愿意教他,如此过了一段时间,种下的庄稼也终于发芽了。

  赵少伯能吃苦,他不嫌弃种庄稼辛苦,也不嫌弃整日吃糠咽菜,他看着种下的小麦一天比一天高一茬,心中也十分欣喜。

  只要人活着,日子就有盼头。

  可惜他高兴的日子没过多久,某日清晨去菜地里一看,悉心呵护的小麦已经被马蹄践踏得东倒西歪。

  而旁边,是装模作样来“体察民情”的朱允。

  朱允之前和他结怨,虽然坑了他一笔,可心中还是没有打消怨恨,如今赵少伯困难,他自然要来落井下石。

  朱允一身绫罗绸缎,圆滚滚的身子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是一个裹着绸缎的大肉球,经过好几个月的累积,他的脸上也多了一圈横肉,显得那张本就圆的脸越发油腻了。

  “赵老爷,没看出来你还会种地啊,哎哟,这旁边是你的地?真是不好意思,本官没有管好马儿,叫它不小心踩了你的麦子,赵老爷不会生气吧?”

  赵少伯一口气憋在心中,脸色难看:“既然是不小心踩踏,还请县太爷将马儿赶离,莫要踩着其他小麦。”

  朱允置若罔闻,反而开始打量起四周的景色:“赵老爷倒是好自在,在这山清水秀之地搭了一间茅草屋……怎么,赵老爷是想种一辈子地吗?”

  赵少伯懒得理他,起身就要去将地里的马儿赶出来,却被朱允身边的侍卫拦住。

  现在他是一介平民百姓,若是和朱允硬碰硬,讨不着好,他只能忍了又忍:“县令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朱允笑道:“既然我的马儿喜欢你的麦子,那本官就将这块地买下来吧!”

  他吩咐身边的人:“你拿着我的印,去将手续办全了,半个时辰之后我要看到这块地挂在我名下。”

  身边之人点头哈腰,捧着他的印章离开了。

  赵少伯脸色难看:“朱允,你不要欺人太甚!我辛辛苦苦种的地,你却将马赶到地里,踩坏了我的庄稼!如今又要将这块地买下来,不就是为了给我找麻烦吗!”

  朱允哈哈大笑:“是又如何?你若是有银子,那便先去将这块地买下来!你没有银子,本官有,那本官买下这块地,你又有什么资格出言阻止?”

  他十分猖狂,丝毫不把赵少伯放在眼里。

  话头一转,他又道:“不过本官此次是来体察民情的,自然不会同你这种小百姓计较。”

  “踩坏了你的地,是我马儿的错,不如我叫我的侍卫帮你做一顿饭,权当替马儿道歉,如何?”

  赵少伯知道朱允心胸狭窄,哪里会这么好心,他刚要出声阻止,就被人捂着嘴摁在了地上。

  于是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朱允身边的侍卫进了自己的房子,没一会儿房子里就冒起了滚滚浓烟。

  那侍卫一脸歉意:“赵老爷,对不住,我笨手笨脚,一不小心就将你的屋子点燃了。”

  朱允假装不虞,斥责道:“瞧你这是做的什么事,若是叫别人看见,还当我们欺负百姓呢……下去领几个板子,给赵老爷道歉!”

  侍卫连连点头:“是属下的错,这就给赵老爷赔罪!”

  赵少伯瞧着二人一唱一和,没一会儿就踩了自己的地,还烧了自己的房子。

  他想要反抗,可按在肩上的手就像是一双铁爪,无论如何也挣脱不得。

  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房子被烧得只剩下框架,朱允带人大笑离去。

  赵少伯气得牙痒痒,可此时他拿朱允毫无办法。

  身上已经没有了多余的银钱,再也盖不出一间屋子,也租不下一块地。

  无法,赵少伯为了生活,只能再次去县城中找活做。

  朱允想收拾他,又怎会轻而易举叫他找到工作?

  县城中的店铺都被他手底下的人挨家挨户打过招呼,若是有哪家店敢收留赵少伯,他定会加那家店开不到第二日清晨。

  慑于朱允的淫威,曾经受过他恩惠的人全都哑口无言,只装聋作哑,好似全然没看到赵少伯。

  纵使赵少伯知道他们有苦衷,却还是忍不住心中一寒。

  银子本来就不够,又找不到工作,赵少伯很快就吃不上饭了,最终只能沦落街头,成为乞丐。

  但是这仍然没叫朱允收手,他手下的走狗将赵少伯扔出柳县,叫他这辈子都别想回去。

  在他落魄的那段时间里,柳县的百姓竟无一人敢站出来为他说话。

  甚至有些人为了讨好朱允,还对他恶言相向。

  不过是一两年的光景,柳县最富庶的赵家老爷,就沦落到这个地步。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他赵少伯一生与人为善,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落到这个下场!

  一时间,他竟然心灰意冷。

  -------------------------------------

  赵少伯离开柳县,在外漂泊了十年,这十年里大周每况愈下,各地百姓怨声载道,起义的队伍已经打下了许多地方,可朝堂上的官员们眼里只有享乐,根本不在乎民怨沸腾。

  朱允凭借自己贪来的钱买了更大的官,调离了柳县,赵少伯这才慢悠悠回了已经卖掉的赵家。

  他一直想不通,明明自己救了这么多人,为什么在自己落难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伸手相助。

  因为这件事他颓废了许久,一直萎靡不振,他开始怀疑自己当初是不是真的做错了,如果听胡管事他们的,没有倾家荡产救人,自己是不是就不会沦落到如今的模样。

  因为这个心结,赵少伯浑浑噩噩,他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听不看,就这么过了整整十年。

  直到偶然听人说起关于柳县的消息,他才像是大梦初醒一般,打算回自己曾经的家里看看。

  赵府已经挂上了新的牌匾,里里外外经过重新装修,已不复当年模样,可赵少伯依然能从其中窥见几分当初的影子。

  赵少伯只是远远看了几眼,便转身离去。

  街上的人还是当初那些,只是苍老了许多,他像是丢了魂一样,望着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自己能去哪里。

  忽然,他撞上一个人,在那人的怒骂中,赵少伯抬头看去,却发现此人十分眼熟。

  他有些恍惚:“陈老三?”

  中年模样的陈老三已经娶上了媳妇,他媳妇是个三十左右的妇人,肚子高高隆起,显然有了七八个月的月份。

  陈老三上下打量他两眼,轻嗤一声:“哟,你这乞丐还认识我?”

上一篇:宋穿之东坡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