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婚七零:科研大佬被宠成小娇妻 第199章

作者:钟离先生 标签: 穿越重生

  只是,他们没想到这个时刻来的这么快。

  大约在中午午饭过后的时刻,下午十四点左右,政务处联合F省研究院一同公布了一条消息。

  ——全域网。

  一个可以将全球的电脑都连接起来的网络,这则消息瞬间震惊了国内。

  虽然新型电脑很好用,但是网络这种东西,其实都是军内和某组织内部使用。

  但现在公布的新的网络,是完全和他们组织使用的内网不同的。

  根据政务处和研究院的阐述,可以说新的网络是给民间使用的。

  连接所有能联网接收信号的电脑,有电脑的人立刻试了试,发现他们输入网址后,真的能够进去。

  其他组织和军内的内网,他们是进不去的,这个电脑有人买回来也就是看着稀奇,所以买了现在好像又有了新的玩意?

  驻夏的外国外交官们自然也买了这电脑,实践之后立马把消息告知了自己本国。

  而拥有电脑的人此时已经在这个网址上面聊起天来了。

  为了增加更直观的效果,F省研究院这边淘汰了最初和叶暮一起看的那个全域网,新建立了一个网站,可以让进入网站的人自由聊天发帖,以此作为例子对全域网进行阐述和解释,将网络彻底对外公布,让其成为民间可使用的网址。

  有人在网上聊天聊的火热时,外交官们又上外交司去了,这次的全域网公布,网址是一个重点,在他们眼里还有另一个重点。

  那就是在报道里提到的F省研究院。

  他们除了在和夏洲国提出技术交流的建议之外,还一直在想办法打探夏洲国的新发明,新技术等等,到底是哪些人主持的项目。

  之前一直得不到半点消息,他们的人也被盯得紧,现在终于露出一个苗头了,外交官很快就得到了本国的指示,于是来外交司找人细问了。

  外交司司长早就接到上面的通知了,就知道他们会来,已经准备好带人一起和这些外交官打太极了。

  上面是故意把F省研究院露出来,毕竟叶暮同志不可能永远不见人。

  这真正的消息还是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我想让你知道多少,你就知道多少,要更多的,自然是不可能。

  现在还不是彻底让叶暮暴露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但把外国来使赶出去也不可能,自然就得打太极。

  外交司司长就一句,你问我,我也不知道,我只听上面的安排。

  你要是再问上面怎么安排,那就先让我问问上面,等上面的回复。

  态度就一个,我也不是不和你友好交流,但是我知道的也不多。

  于是上外交司的众人再次铩羽而归,Y国外交官一出外交司,就噼里啪啦和自己身边的翻译说了一大堆:

  “这件事他们的态度很明显,根本不会多说,但是F省研究院肯定是研究出电脑计算机的研究院,我们先回去,后面再来看。”

  “对了坎贝尔家族获得了夏洲国的从商资格,这是个好路子,回去联系一下他们的人……”

  政治上行不通,那商事上没准能旁敲侧击得到更多的消息,不说是核心信息,但是总比来这外交司一趟,半点都不知道的好。

  自从计算机等新技术出现,他们真是整天抓心挠肺,一天天来外交司就跟夏洲国的人周旋。

  愣是半点消息没得到,就算偶尔透露一点,也都是模棱两可,让人找不到真正目标和方向。

  等他们找到那些发明改进的研究者,一定要狠狠地挖走,最好能全部挖走。

  不过就算只能挖走一两个,也足够了。

  在他们看来,能研发出这样新技术的团队,人数至少在三十人以上。

  那么他们就得针对性的,尽量挖走团队里的核心人物,不然也没什么用。

  听着Y国外交官的话,其余外交官也纷纷思索着自己国家有没有被批通过,得到前往夏洲国发展商业的企业家。

  有的就连忙回去联系去了,没有的回去一说这个途径,于是第二天他们来催外交司尽快进行商事审核。

  外交司司长就无语了,这下可真是他办不了的事情了,只能道:

  “这不在我们外交司的工作范围内,只能将各位的建议上报了,能不能帮上忙不确定。”

  夏洲国这个新年,外交官们觉得自己过得比走家串户的夏洲国人还忙,不仅忙,他们还急。

  谁让夏洲国突然给他们放了个炸弹的,这下子他们可没办法和夏洲国人同乐了。

  宋晏洲的新年假期在元宵之前就结束了,叶暮没有跟他一起回F省,而是留在四九城陪家人过完元宵,才收假回F省。

  叶晚生也和林澹联系好了,过完元宵也要离开四九城。

  叶暮将自己存下的钱财,给了一万的存折给叶晚生,叶晚生本不肯收,听叶暮说是借给他的,这才收下了。

  叶暮的奖金多,宋晏洲的工资也给了她不少,所以她手上的钱还真是不少,离开四九城时,也给父母留了钱,留下来买房子。

  要在四九城安家,自然要钱买房子。

  叶军归收下了,本来以为要借叶家的钱,既然女儿有这份心,他当然更愿意收叶暮的钱。

  等他们安顿好,再去找份工作,自己还年轻,叶军归也把叶暮给的钱当做是从女儿那借来的。

  叶贺安和叶千钧也都是在元宵之前离开了四九城,归队去了,只有叶知书还在家里。

  叶暮便拜托叶知书帮他帮她父母找房子,叶知书自然答应了,叶军齐和吴念姝也都帮着打听。

  叶暮回到研究院,其实剩下的工作不多,顶多就是对之前的研究的一些资料的补充,她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将研究她技术总结学习教材和各类实验,归纳定理公式知识的前辈们的成果阅读,检查,和他们再一起验证一下,确定这些内容是正确的。

  一些先进的知识,叶暮当初是以试了就成功了,并不清楚具体原理这样的借口隐瞒的,现在她也没有直接看一眼就说对错,而是发现问题时,提出问题,没发现问题,也会老老实实走一遍过程。

  这些都会成为其他研究者的学习资料,学习新技术的课本,不能大意,同样她也不能留下让人起疑的行为。

  既然自己也不清楚,再次验证就是最好的办法。

  只要条件合理且充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大抵算是她再加入各位研究这些内容的前辈,一起重新编写教材和书籍,所以工作内容还挺庞大的。

  谁让她搞得新的东西比较多。

  好在他们已经有了铺垫,叶暮这时候加入,也不会觉得太麻烦,她不适合做老师,不知道哪些内容是不能缺少的,但这个研究小组里的人都擅长这个。

  渐渐的,叶暮摸到了一些门道,似乎在她看来完全没必要的东西,都有必要写上去,不然有人会弄不懂。

  后续工作她便尽量往仔细了去,进度也快了起来。

  二月月中的时候,叶暮就收到家里的信,他们已经买好房子,并且定居了。

  也是这个月月中,政务处提起了知青返城的工作,以及恢复高考的事情。

  叶军归和朱玉婷都是老师,在信里表示,他们准备去四九城的学校应聘。

  看他们对未来都有安排,叶暮也就放心了。

  这一个多月,军工厂那边也生产了一批新的智脑,叶暮自然拿了一个,然后又给四九城的家人都买了一个,她出钱买自然是内部价,毕竟这位可是研究者,说赚她的钱,钟国荣可做不到。

  叶暮把一箱智脑包装好,附信寄给叶军归。

  除了他们的,还有吴念姝他们的。

  信件抵达时,正当二月月底,智脑的生产线,在其他的国家厂里也建造完毕了,政务处又公布了新型电话——智脑。

  这次又提到了F省研究院,于是外交司又热闹了起来。

  国外来的入商申请,一夜之间再次暴增。

  一些国家政务处甚至致电国内政务处,表示希望两国能尽快在商业上有更多合作。

  ——意思是,你国入商审核搞快点,并且通过我们国家的商人申请。

  夏洲国的审核倒也不是特别严苛,主要是商人及企业信誉方面的审核,外加一些其他的名声和行为,以免到了国内办坏事等。

  叶暮在三月中旬,和研究小组的人一起彻底完成了数十本厚厚的教学知识及资料的编纂,然后跟何剑其提了提自己想暂时离开F省的事情。

  何剑其知道她暂时没心思研究军事技术上面的东西,毕竟她去年年底,不是搞药剂就是搞智脑什么的,这还不明显?

  于是何剑其也不强留道:

  “要是其他研究员,那肯定是要留在研究院继续研究突破的,不过你脑子灵活,现在军事技术方面没有进展,去别的领域看看也好,没准你哪天在军事技术上面又有灵感了。”

  “你要去哪都可以,到时候把地址给我,我会定期给你准备我们的军事技术资料,交给你身边的军人,他们会给你,你可不能不看。”

  叶暮点头道:“院长放心,我肯定看完,要是有灵感,我就记下画下。”

  “行。我给你批个长假。“何剑其点头,立马给叶暮写了假条,让她拿着离开。

第272章 出发启程

  都说初春乍暖还寒,三月正值初春时节,天地一片新绿。

  叶暮从何剑其那里得到了假条,也没立刻启程,她不做无准备之事,而是先对这次路程进行了初步的规划。

  F省位置在夏洲内地,位处南方,她此前和宋晏洲说的要去看看民生,并非玩笑之谈。

  不论是时代还是历史,都是由千千万万的人组成的,目前她不过是让夏洲在军事和科技方面有了一些进步。

  尤其是军事方面。

  时代技术的跨越,永远不能只有军事,军事技术也不可能成为主体。

  那是 用来守卫成果的。

  所以,民生方面她是自然有所考虑。

  不过她一开始的计划是为这方面的研究者提供一些研究器材或者其他机械方面的帮助。

  但当叶暮和宋晏洲仔细讨论之后,她又有了更多的想法。

  此前在星际,她并不关心什么民生民情等等,自然也不太理解要从这方面入手,需要做些什么。

  以自己的知识来判断,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以自己的知识尽己所能。

  而后在和宋晏洲提起要离开F省的事情时,叶暮看着宋晏洲,决定问问她眼前这个心系国家与民族的人。

  宋晏洲的话果然朴素又一针见血,叶暮想的主要办法是从人民的工作上入手,比如发明或者改进一些能减轻工人工作压力和难度的机械。

  目前时代的人,大多以工作养家糊口,这也是她这样想的主要原因。

  不过宋晏洲替叶暮分析了一番,旨在告诉叶暮,人民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无非是衣食住行,吃饱穿暖是最为重要的。

  叶暮说的工作方面,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并且也只能帮到在工厂内直接接触机械工作的工人,而其他类型的工人的工作,并不会因此有太大的改变。

  他讲了很多,其中有许多是他了解的民情,以及他本人的一些想法和见解,叶暮的计划也因此改变了不少。

  在说起这些的时候,宋晏洲侃侃而谈,虽然他看得出来,叶暮要做关于民生方面的事情,不过是她实现更高的理想的一步,但是她很认真,要做什么,她就会做到最好。

  这一刻,两人的目光落到了一处,包括彼此的追求也好似重叠了,让宋晏洲欣喜。

上一篇: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