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 第120章

作者:袖唐 标签: 穿越重生

  魏潜伸手捉住俞夫人的手臂,声音沉冷,“俞夫人,咱们办案有办案的规矩,您就是出来认罪,也要写进卷宗经过审批才能作数。”

  他练过武,手劲很大,崔凝看见他手背上青筋猛地凸起,肝都打颤,心说可别把人骨头给捏碎了啊!

  俞夫人此时仿佛感觉不到疼痛,手却还是慢慢松开了,“那你们快写卷宗啊!”

  她说这话的时候看向了魏潜,那目光殷切,简直似是恨不案子立刻了结,将她推出去绞了。

  崔凝腹诽,亏得您没有长把,不然还不把玷污二房庶女的罪名都揽到自己身上……想到这里,她心中一顿,只一条“内乱”都够俞大郎判死刑了,俞夫人不会不知道,她又何必多此一举的揽下另外一件?除非……

  崔凝趁着俞夫人转移注意力,悄悄出门,吩咐人去打听她来这里之前见过谁。

  俞府不算大。府里发生的事也瞒不住,不出半个时辰,有许多人已经知晓俞夫人认罪的事了。

  落英缤纷的院子里,俞瑢着一身青衣站在秋千前,齐肩发用素色发带松松拢起,身形单薄的彷如要随这春风化去。

  岫云远远站着,不住的掉泪。

  暮霭沉沉。廊上灯笼照亮四周。粉白的花瓣似雪簌簌落下,沾得人满身馥郁香气。

  从前她都没有心思赏景,往后总算可以静心去观赏了。

  俞瑢若有似无的叹息。转头看见岫云慌张的背过身,神色恬淡的询问,“何事?”

  岫云把眼泪擦干,咬了咬唇。终是不敢瞒着,“夫人去认罪了。”

  她是去顶谁的罪。主仆两人都明白,但俞瑢从始至终都只是说憎恨俞织如,何曾说过杀了她?

  岫云知道此事之后心头都憋了一口气,在夫人心里。娘子竟是这样残暴的人吗!她此刻去认罪,固然是出于一片爱女之心,可这何尝不是在打娘子的脸。往娘子心头捅刀?

  饶是俞瑢早已心灰意懒,不抱丝毫奢望。心头还是抽搐了一下,“她……愿意去就去吧,若是不甚被冤死,也算是还了她生我的恩情。”

  俞瑢心情复杂,隐隐高兴于母亲愿意舍身抵命,又怨恨她从里没有了解过自己,但凡她了解过一丁点实情,就不会做出这种事。

  岫云再要说些什么,却见两个衙差闯进来,“两位大人请俞大娘子过去问话。”

  岫云恼怒,张嘴正要呵斥,被俞瑢抬手制止。

  “走吧。”俞瑢抬脚先行。

  岫云只得跟了上去。

  随已入夜,风仍是暖融融的。

  “眼看快要入夏了,你的嫁妆都准备好了吧?”俞瑢拉家常一般。

  岫云红着眼眶,哽咽道,“恩,早就准备好了。有娘子给奴婢的那个铺子,那边恨不能立时完婚。这些年奴婢家里也多亏了娘子,如今过的很是富足,兄长帮着衙门跑跑腿,在大人面前都有几分脸面。那家人还是娘子帮忙看的,奴婢跟娘子一块长大,最知道娘子的眼光了。”

  她知道自家娘子是想听喜庆的,只跟在身后笑着絮叨这些,眼泪无声掉落。她这几日几乎要哭瞎了眼睛,眼睛看什么都是朦朦胧胧的,反倒是俞瑢一滴眼泪都不曾有过。

  俞瑢含笑听完,又问,“下面的人都安排好了吧?”

  “都安排好了,娘子那些钱安置他们是足足的,只等案子结之后,他们就可以离府了。”

  “那就好。”俞瑢点点头,走在游廊上,目光落在院中一株不大的梨树上。梨花已经几乎落尽,花瓣在树下铺成一片雪白,枝头上冒出了嫩嫩的绿芽。

  越走越远,终于看不见那棵树了,俞瑢才喃喃道,“我想临走前去给奶娘磕个头,一次都没有去过,也不知道坟头在何处。”

  “在西郊了,奴婢陪着您,您以后随时都能去。”岫云道。

  若是剃度了之后再去,奶娘泉下有知会伤心吧,俞瑢不想让她伤心。

  岫云想起陆娘和蔼的笑,心头钝痛。她自八岁就被带到娘子身边,虽然经过短暂的训练之后能够有模有样的伺候人了,但到了高门大户的俞家,那点规矩完基本等于没有。陆娘不仅教她规矩,还关心她的衣食住行,教她识字,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记忆中的陆娘一直都是温和的模样,唯一一次歇斯底里,是被赶出府之前豁出一切与夫人争执的那次。

  不知谁在夫人面前揭发陆娘乃是罪臣之后,夫人恼恨她隐瞒身份,险些祸害俞家,加上陆娘临走之前又因娘子的事情与夫人据理力争,夫人一气之下令人打了她十五板子后扔出俞府。

  在夫人眼里,陆娘是居心不良,甚至越俎代庖插手主子家事,如此处置并无不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陆娘族叔只是因为得罪上峰丢了官职,大唐刑法并不重,抄家灭族的情况不多,淮南道的一个地方副官,由着他蹦跶又能蹦多高?更何况那只是陆娘同族的叔伯,少有来往,自她嫁人之后父母相继故去,关系都断了。

  这件事情到了别有用心那里就成了把柄,捏造证据夸大其词的在夫人跟前一说就变成了“罪臣之后”。

  岫云想,夫人未必不知道此事有虚,只是她想顺手除掉陆娘罢了!娘子每次受了委屈回来都找陆娘哭诉,陆娘也竭尽全力的保护抚慰她,可以说,娘子能顺利长这么大而没有变成任人摆布的傀儡,皆是陆娘之功。只是如此一来,娘子和陆娘越发像亲母女,夫人看着心里也膈应吧?

  “究竟是冲动了些。”俞瑢摸了摸被自己剪短的头发,眼前一幕幕都是陆娘被打板子的画面。

  陆娘是孀居寡妇,娘家也没有人了,重伤被扔到郊野,当时是连衣裳都扒了的,她只着一件中衣,身上银钱又全都被府里刁奴抢走,已然是绝路。俞夫人不是心狠之人,她多半是不知道这些,俞瑢明白但不能释怀。

  那时俞瑢陡然失去臂膀,被困于府里找不到出去的机会,只好日日去俞夫人面前去跪,求她让陆娘去庄子上养伤,可是俞夫人始终没有松口。

  待到俞瑢想法子让人偷偷去寻,陆娘已重伤不治而亡,是个尼姑出钱买口薄棺将她安葬。

  俞瑢本是活泼直爽的性子,经了这回打击整整变了个人似的,以前有陆娘在她们母女之间和稀泥,娘俩虽时有不痛快,但总有和好的时候,自陆娘不在了,俞瑢和俞夫人的关系越走越远,终是相看两厌。

  “瑢娘子。”崔凝站在二门处,远远就看见俞瑢眼里闪动的泪光,心中不禁好奇,如此淡定的一个人是为何事而哭。

  俞瑢微微别开脸,匆匆抹了一下眼睛,回头冲崔凝淡淡笑道,“想不到这么快又见了,崔大人。”

  崔凝想安慰她两句,却发现无从开口,只好道,“想必你已经知道请你前来的原因了吧?”

第191章 谈话

  俞瑢点头。

  崔凝顿了顿,突然话锋一转,“我知道俞二娘子之死与你有脱不开的关系。”

  俞瑢目光微凝,旋即又浮起笑意。

  魏潜说办案要重证据重逻辑,不能让直觉主导自己的思想,崔凝知道他说的很有道理,有时候却难以控制。到现在为止,真相已经不远了,可仍旧没有找到任何实质性的证据证明俞瑢参与此案,但俞瑢有动机,或许因为分析过她的心理,崔凝认为就算俞瑢不是凶手,也不应该像现在这样完全在这潭淤泥之外。

  出淤泥而不染吗?这种可能性是极小的吧!

  崔凝继续道,“我头回来府里的时候便察觉有些奇怪,明明是为你准备的簪花宴,却让俞二娘子占尽风头,后来俞夫人甚至将你叫走,连送客人都是俞二娘子和俞三娘子代劳。还有与殷家的婚事,你嫡女的身份与之更为相配,可是却教俞二娘子占了便宜。连我一个外人都替你觉得不忿,你自己就没有半点感觉吗?”

  一直静静聆听的俞瑢,眼眸里难免有一丝波动,听着崔凝真诚的语气,竟有了想要倾诉的冲动,然而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最终却只是哽在喉头,堵得她连喘息都觉得疼。

  崔凝没有错过她面上稍纵即逝的神情,“俞夫人很偏心吧?俞二娘子才像她亲生女儿。”

  不过瞬息,俞瑢掩去一切情绪,笑的云淡风轻。

  “她这么急着跳出来,是为谁背负责任想必你很清楚。”崔凝问道,“知道俞夫人如此在乎你。你是高兴还是难过?”

  最后这一句直戳痛处,饶是俞瑢已经决心看淡一切,却还是气闷的不行,“她最擅长的便是自作聪明,呵,可我并不担忧自己的处境,偌大的长安总会有明断是非之人。”

  面对这样的关心。俞瑢心里满满的恶意。她很想看看等到真相揭开的那一刻,母亲得知自己火急火燎的跳出来竟顶了那个禽兽的罪时会是什么表情。

  崔凝大致揣测到她的心态,却不敢苟同。“与其等着别人查证,你何不想办法证明自己清白?我认为你们母女之间的隔阂并非俞夫人一人所致。”

  “你不知道一个痴迷情爱的女人会愚蠢的多可怕。”俞瑢伸手扯了扯低垂的花枝,抖落满枝花瓣,姿态闲适从容。仿佛她口中那个“愚蠢的女人”是个不相干的人,“为母则刚。这是女人舐犊天性,然而深陷情爱的女人自私到连这天性都容不下,她就不配做一个母亲。我自懂事起便不断为她收拾着后宅里的烂摊子,暗地里几番救她与水火。她却听信旁人谗言,嫌我多事,嫌我性子太过倔强刚强。可若是有人护着。谁不愿意做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我纵有不对,可我作为她的女儿。问心无愧。”

  她语气平静,崔凝却从言辞中体会到了余恨未消。

  崔凝长到八岁都不知道母亲是什么,现在有了母亲,却是个温婉贤淑的人,对她疼爱有加,从未让她受过什么委屈,是以,她并不能切身体会俞瑢话里的意思,只是隐隐觉得这番话挺有道理,实在无从反驳。

  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俞夫人的做法聪不聪明还在其次,最令人惊讶的是,她全然不相信亲生女儿的品德,几乎没有经过任何证实就武断的认为女儿会做出这等残暴的事。

  出发点是维护包庇,可这种在乎,真是让人高兴不起来。

  崔凝经过多番调查,发觉俞瑢在府里地位有点微妙。

  俞瑢身边教养嬷嬷是老夫人亲自挑选,可见也并非不受待见。在老夫人的授意之下,教养嬷嬷一直把俞瑢往当家主母的路子上培养,前头十来年从未出过差错,老夫人虽然厌恶儿媳妇,但对嫡孙女还算不错,但后宅混乱,导致俞瑢小小年纪就要与姨娘较劲,渐渐变得有些偏执浮躁。

  如果一切都仅止于此也就罢了,在老夫人的教导之下,俞瑢多半会随着年纪增长而渐渐收敛锋芒……偏偏她在性子未稳的时候惨遭兄长强暴,她选择独自承担这不能承受之痛,性格越发古怪,行事也越来越强硬,常常做事不顾后果,惹得老夫人极为不喜,几番弹压,她却变本加厉。

  俞瑢和老夫人之间的关系在恶性循环中变得越来越差,再加上有人故意挑拨,事到如今老夫人简直视俞瑢为俞府毒瘤,并且认为她若是嫁到望族去,必然会为俞氏惹来灾祸。

  不过俞瑢学管家的时候曾经处理过府里中馈,暗中培养一点自己的势力,即使不再管事也不受长辈喜爱,也没有出现被欺压的情况。

  后来殷氏透露出有意联姻,老夫人完全不想考虑俞瑢,如果不想放弃与殷氏的联姻就只能从庶女中挑选一人,反正记在嫡夫人名下也是嫡女。

  然而毕竟有真正的嫡女在,年龄又相当,而殷氏那边肯定更愿意娶个真正的嫡女,倘若俞夫人护着俞瑢,抵死不配合老夫人的计划,最终这桩婚事也不会毫无悬念的落到俞织如身上,偏偏,俞夫人生怕婆婆和夫君对自己不满,想也不想的就答应把俞织如记到自己名下。

  她是对俞瑢解释:你二妹妹出身不如你,想找门好的亲事不大容易,你是嫡长女,将来要什么样的婚事没有?再说那殷氏从商许多年,早已经没落了。

  俞瑢早非处子身,从来不觉得这门婚事会属于自己,可是听完亲生母亲这番话,仍禁不住怒火攻心,气得吐出一口心头血。就算殷氏没落,至今也没有落出士族谱,他们有家数不清的钱财和人脉,凡有人才便能迅速崛起!而且嫁过去就是掌家大夫人,这般好的婚姻,她都不知道是哪位祖先坟头冒青烟了,哪还能肖想第二次?母亲虽然出身不太高,但在京城权贵圈子这么多年,并不是没有这个见识,那番话不过是当她不懂事哄她放弃罢了。

  若婚事落到旁人身上倒也罢了,偏偏是算计她**的俞织如!凭什么,凭什么这个贱人毁了她,却还能踩着她更进一步!

  俞瑢觉着母女之间情分早消磨殆尽,可是母亲总有本事令她一次比一次心寒,一次比一次难受。就算是今日决意了却红尘,她千疮百孔的心还是遭到重重一击。

  俞瑢明白,崔凝说的没有错,母女关系变得如此糟糕,不是谁一个人的错误,可是就算她为母亲找到无数借口,内心也不能得到丝毫安慰。

  “就算我不是一个好女儿,我也……”俞瑢垂下眼帘,分明轻缓的声音无端透出低沉,“从来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她的事。”

  崔凝盯着她半长不短的头发,“看来你已经有了选择,既然如此何必苦守着过往,说开了,心放开了,才算堪破。你如今对府里发生的一切还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断了一把头发又有何用?你不会真以为剃去三千烦恼丝就从此再无烦恼吧?”

  俞瑢目光透出几分探究,岔开话题,“你与我见过的所有贵女都不一样。”

  崔凝心觉得大概是自己从小生在道观,短短时日还养不出矜贵的气质吧。

  “有时候觉得你有些幼稚,穿着这一身官服未免可笑,有时候又觉得很合衬……”

  崔凝听她话说了一半便没有继续下去的意思了,也只笑而不语,其实这番评价已经比她自己想象的好很多。

  沉默须臾,俞瑢开口道,“岫云,把你知道的都告诉崔大人吧。”

  语罢便丢下崔凝,兀自转身回屋。

  俞瑢不愿意说出真相,是想给自己存着那份可怜又可笑的体面,如今亲口指认强暴自己的凶手,除了狼狈,她不能感觉到一丝大仇得报的欢喜。

  她一直以为自己看破红尘,孰料想,今日被崔凝一语道破。如若当真放下,又何必固执的一次次在心里描画着着当真相到来那一刻母亲的表情……

  在她的想象中,母亲的表情应该是震惊而绝望,但更多的还是愧疚,她每每想到这里,心中都会有一种被撕扯的快感,一边顶着鲜血淋淋的剧痛,一边享受和满足。

  她其实是想要母亲幡然醒悟吧,希望这个自私了一辈子的女人能够暂且放下那些情爱,看她一眼。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夜色之中,她孑然一身,满目的妖娆的桃花染不尽悲凉,“放下”二字说的洒脱,可谈何容易。

  “娘子过的很苦,日后常伴青灯古佛,也……算熬出头了吧。”

  岫云嗓音干涩,教人听着越发难受。

  直到看不见俞瑢的身影,崔凝才回过神,要了纸笔细细记下岫云的口供。岫云作为俞瑢忠心耿耿的贴身婢女,字字句句都是为主子鸣不平,还说了许许多多无关案情的事情,崔凝没有打断,认真听着但只挑拣其中有用的部分记录。

第192章 揭榜 (1)

  从岫云详细的口供中,崔凝几乎像是目睹了一个天真的小女孩慢慢被摧毁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本应该保护她的母亲却是个不知情者,甚至被人利用成为伤害她的凶手。

  同情归同情,可越是了解俞瑢的成长,崔凝就越觉得她与俞织如的死脱不开干系,奇怪的是,岫云的供词中没有一点关于这个案子的内容。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