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 第137章

作者:袖唐 标签: 穿越重生

  李昴身上中衣被血液染红,只有衣领的地方还能看出它原本的颜色。

  魏潜环视一周,觉得这个地方很是怪异。

  他从外面来的时候并没有看见任何血迹,也就是说,李昴在巷子外面之时还没有受伤。如果墙上这两个掌印属于李昴,那说明他是清醒着的,但是从这里仅存不多的痕迹来看,他被人捅了数刀,却几乎没有过多的挣扎,这里也没有任何打斗痕迹!

  据魏潜所知,李昴是会武功的,能保他从那么恶劣的成长环境中全须全尾的长大,就算不是太高明,那显然也不算太差。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竟然令一个心智坚韧并且会武功的男人在清醒的情况下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李昴身上穿着中衣,可以推测,他并不是专门出来见一个认识的人。也许是有人给他下药将其掳到此处杀害,也许是有人故意引他到这里,而这个人是他认识并且有一些渊源的人……

  魏潜觉得前者的可能性不大,一来,李昴是个极为警觉的人,想用任何方法给他下药都很难得手,而且不是每个人都像柳惊尘那样随手就能配出各种各样的迷药,大部分迷药在限制人行动力的同时,人也不可能清醒,然而李昴明显没有昏迷,甚至在凶手离去之后还没有断气,因为他手里握着烟花,方才那朵血色烟花似乎正是他自己燃放的……

  可是,这就更奇怪了,如果他是被人引到此处,一个急急忙忙连衣服都来不及穿的人竟然还带着烟花和火折子,那么他是出来之前就预料到自己的结局了吗?

  以李昴的洞察力,也不是没有可能。

  魏潜在他面前蹲下来,与他微眯的眼眸对视,自语道,“你想说什么?”

  魏潜顿了顿,顺着他的目光转头向巷口看去,眼睛也不由眯了起来。

第223章 痕迹

  巷子口站着的人看见魏潜看过来,愣了片刻,纷纷让开,露出了路对面一株碗口粗的垂柳。

  柳枝在风里轻轻摆动,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异常,只不此时此刻,身畔尸体未冷,夜色中所有景物看起来皆有几分诡异。

  尽管现场被破坏的很厉害,但还是要尽力的收集证据。魏潜起身仔细将查看现场,直到仵作赶来。

  仵作没有大幅度挪动李昴的身体,只是将衣物尽除。

  老仵作喜好喝酒,白天总是一副昏昏沉沉的模样,到了夜里反倒精神奕奕,眼睛里都有了光彩。

  他小心翼翼的用素布盖住李昴光裸的身体之后才道,“身体没有僵硬,还有体温,以我的经验,应该死亡不超过一个时辰。胸腹部中了四刀,贯穿身体,伤口很整齐,可见凶手惯于用刀而且力气不小,或许,他在行凶的时候几乎感觉不到恐惧。”

  人一旦产生恐惧心理,就算手里握着一把锋利的刀,也会与下手利索所造成的伤口有区别。

  老仵作道,“光线太暗,最好天亮之后能再检验一遍。”

  魏潜垂眼道,“天亮之后我这边还需再次查看,尸体暂时放在这里不动,天亮后会送去停尸房,届时你再过去验尸。”

  “是。”老仵作微微躬身。

  巷子外面,黄锐怔然望着李昴的尸体。他是李昴的直接下属,平日里监察二处的人都对这位性情古怪的上峰颇有微词,他也不例外。

  在所有人眼里,李昴就像是生存在黑暗中的怪物,不喜欢出来转悠,也不喜欢与人交流,平时总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模样,看人的眼神总是带着审视的意味,戒备心极强,不苟言笑,只有在那些罪犯身上实施酷刑的时候,才能从他那张脸上看到“兴奋、开心、得意”等各种正面情绪。

  在他们这些了解他下属的心里,他本身就是炼狱里出来的怪物,非人一般的存在,谁能想象的到,他竟然会突然惨死在这样一个平静的夜里?

  黄锐身后不远处,巡夜的士兵站成一排,连同梁超,一共十六个人。

  十六个人中,一共有九个进入了窄巷,这一点,在单独询问过每一个人之后得到证实。

  他们都是受过训的兵,巡夜的时候列队前行,即使出现什么突发状况也不会突然乱了队形,因此在梁超带头冲进死巷的时候,剩下的人也是按照顺序跟进,所以他们给的人数基本上不会有误差。

  崔凝令两拨人分开站,而后和易君如一一检查他们的身上的痕迹。

  九名进入死巷的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沾染了血迹,而没有进入死巷的人身上皆干干净净。

  这么短的时间内应该不会有人换了衣物鞋子,这说明最起码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人在撒谎。

  进入巷子的九个人,大多数都是靴上有血,只有两个人例外——梁超和当时站在他身后的士兵。

  梁超接触过尸体,身上沾染血迹很正常,而另外一名巡兵,则说当时梁队正突然后退了两步,撞到了他,他慌忙侧身避开的时候身子擦了一下墙壁。

  供词与现场痕迹都能对的上,只是崔凝注意道,此人的鞋面上有一个血点,明显是滴落上去的。

  这就很奇怪了!什么样的情况下,会有血点滴落上去?

  “可能是我甩上去的吧?”梁超不确定的道,“我看见李大人的时候,他腹部好像还在的往外冒血,我也没多想,赶紧用手按住伤口,叫人去请医者。我手上沾了很多血……”

  崔凝打断他的话,“你是说,你先按住了李大人身上的伤口,然后才后将血不慎甩到他身上?”

  梁超回忆了一下,比划着当时的情形,“我一进巷子,就赶紧上前查看,发现李大人身上还热乎,腹部伤口在流血,我马上一手按住伤口,一手去探他的鼻息,发现他没有呼吸了,又探了探他的颈脉,确定人已经死了之后,我心里有些慌,起身的时候没站稳便退了两步。”

  他戚戚然道,“我们兵马司每个十五日便会调防,咱们是今晚才调到这边的,生怕出什么事……没想到,唉!”

  崔凝端着纸笔将他说的话一字不漏的记下。

  半晌没说话的易君如忽然问,“是谁去叫医者的?”

  “是我。”一名看上去像个少年的巡兵站出来,“我站在队末,队正下令之后,我便跑去叫医者了。”

  易君如腆着肚子上前去检查他身上有没有遗漏的痕迹。

  梁超皱眉,有些不满道,“咱们巡兵夜巡就是为了保百姓平安,怎么几位大人好像一直怀疑咱们杀人放火似的!”

  “我们也是依规矩办事,诸位最先接触暗杀现场,必须要排除作案可能性。”崔凝解释道。

  易君如属于那种别人推一步他走一步的主儿,旁人若是不言不语,他能想起来看一眼都实属不容易,这会儿听着梁超的话反倒不乐意了,恨不能把眼前这个小巡兵扒了衣裳一寸一寸的查看。

  小巡兵被他看的浑身寒毛直竖,身子都僵了。

  月光明亮,然而毕竟是夜晚,巡兵身上穿的又是深色铠甲,不大容易看清楚,易君如看了一会儿便直起身,抚了抚手上的肥肉道,“你们哪儿都不准去,等天亮之后本官还要再看一遍。”

  梁超气结。

  烟花炸开的时候,周围有很多人家都被惊醒了,此时有几个人伸头探脑往这边张望。

  崔凝索性一家家的敲开门,询问在这两个时辰之间有没有听见什么可疑的声音,或者有没有发生和平常不一样的事情。

  李昴住的这个坊大多都是些小户人家,街巷窄,院子小,站在院子里能把街巷上的动静听的清清楚楚,家里能使个仆从在这些街坊的眼里都算是富贵了。而李昴家里虽然只没有任何仆从,却因身有官职,无疑成了这条街上最富贵的人。

  李昴的宅子距离死巷很近,大约只有百丈距离,监察司的人已经将他的宅子围了起来,以免里面有什么蛛丝马迹被人进去破坏了。

第224章 廿朝巷

  天光乍破。

  坊市间有袅袅炊烟升起,随着街巷里响起叫卖的声音,路上的行人也开始越来越多。

  廿朝巷却被鹰卫围了起来,不许任何人往来。

  尸体所在的死巷在晨光下分毫毕现,暗红色的血几乎将整片地方淹没,两侧墙壁上昨夜被忽略的点点血迹,此刻清晰无比。

  魏潜知晓崔凝对大量血迹有阴影,因此便让她和易君如去李昴宅邸查找证据,而他则带着黄锐再次勘察案发现场。

  黄锐俯首,发现墙壁上有两寸浅浅的划痕,像是被刀刃擦过的痕迹,“李佐令生前曾与人搏斗过。”

  魏潜沉声道,“李佐令不仅会武功,更是极为熟悉人体要害,就算是我,也不一定能够毫发无损的……”

  他说到这里,话音一顿。

  黄锐也瞬间明白他的意思,“大人的意思是,这里的血迹并非是李佐令一个人的?”

  “你看墙上这片血迹。”魏潜站到血迹边上,偏头目测了一下高度,“李佐令的伤口全部在腹部,大部分血迹集中在胸腹之下,他靠在墙上根本不会在这里留下痕迹。”

  黄锐沉思片刻,“也就是说,昨夜李佐令正打算就寝的时候有人刻意引他到此处,然后经过一番搏斗之后,二人皆受了重伤,最终李佐令落了下风,命丧于此。”

  大概是这样一个过程没错,但是稍一深想就会发现很多疑点。

  “下官有几件事想不通。”黄锐在尸体前面蹲下,用手指轻轻拨了拨烟花残骸,“第一,李佐令连外衣都没有穿,为什么会记得专门带上烟花?第二,凶手既然受了重伤,离开的时候应该也会留下血迹,可是并没有。第三,凶手为什么会往一个死巷里跑?”

  假如凶手是在准备暗杀李昴之前不慎暴露,想先行撤退,为什么要往一个死巷里钻?退一步说,就算凶手想把李昴引到别处去,以便下手,这里也并不是一个好的伏击地点,昨夜巷子里几乎可见度很低,而且两侧有人家,稍微弄出大一点的动静,都有可能惊醒他们……

  “先说第三个问题。”魏潜示意他看墙壁,“看这巷子里的墙壁颜色有新有旧,看上去像是拆了墙壁之后混入新的石砖重新砌了一遍,或许这里之前根本就不是个死巷?而往这边跑的人并不知道它已经被堵死了。”

  黄锐愣了一下,旋即点头。他也注意到了墙壁,但一时并未想到这些。

  “而且,也不一定就是凶手往这里跑。”魏潜不知道这条窄巷之前是什么样子,但看它的朝向,穿过这里,距离坊间的守卫亭就不远了,“不能排除凶手人数太多,李佐令自知不敌,故而奔逃求生的可能。

  黄锐眼睛微亮,“对啊,这样一来也能解释李佐令为何从家里出来之前会带上烟花。”

  可以想象,昨夜李昴宽衣之后正准备休息,突然发现暗杀者,看对方人数占上风,便立即逃生,他心中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于是带上了血烟花……或许还带了兵刃……

  “道路都改了,左邻右舍哪有不知道的?但李佐令……真有可能会不知晓。”黄锐叹息道,“他为人孤僻,还不爱凑热闹,一个月中有大半个月都会主动留在监察司值夜,倘若这巷子最近封死,他不知情再正常不过。”

  “先查巷子两侧人家。”魏潜道。

  “是!”黄锐领命,立即带上鹰卫去了。

  平常若是这种案子,监察司一般都是和别的衙门合作,但是这一次死的是自家官员,监察司早早便摆出一副“谁也不许插手”的架势,平日极少露真容的鹰卫,此刻像寻常兵卒一般站满了整条廿朝巷,杀气直冲云霄。

  死巷两侧的人家一户姓孙,另一户姓卫。孙家是祖孙三代,家里兄弟两个,长子早已娶妻生子,孩子都有三个了,但是因为家里房子太小,长子成亲之后次子连个住处都没有,亲事也一直耽误着。

  恰好,隔壁的卫家男人三年前死了,遗孀才二十多岁,并个四岁半的闺女。那卫家男人原是个外地来的屠户,本来小有家资,可因他重病拖了一两年,差不多花光了所有积蓄,孤儿寡母不好活。

  孙家早早便动了心思,等寡妇一守满三年,便立刻请媒人上门提亲,上个月二人成亲之后便把中间巷子堵了,两家打通,还合计着过些日子连死巷这块地方也占了,把灶房扩一扩。

第225章 刀

  死巷的东侧靠着孙家的灶房。

  说是灶房,其实不过是一个简陋的小棚子,还没有院墙高,里头一个黄泥与石头混合起的大灶,手一碰便哗哗往下掉土。

  魏潜将袍子下摆掖进腰带里,翻身上墙。

  墙头零零碎碎的插了陶碗碎片,在下面根本看不见,若不是魏潜身手敏捷,脚底非得被扎个窟窿。他仔细检查这些碎片,在一片尖角上看见了黑色的线。

  魏潜让人拿了纸来,将黑线小心包好。

  “大人,在灶底发现带血的兵刃!”一名监察佐使站在孙家灶棚里道。

  那监察佐使已将兵刃取出来放在素布之上,然后继续检查灶膛。

  墙头已经仔细检查过,魏潜便顺势跳下来去看那把长刀。

  这是一把很常见的唐刀,细细的刀身微弯,上面的血迹已经干了,魏潜只用目测便知道,杀死李昴的凶器不是这一把。

  李昴身上的刀口宽两寸,两面开锋,似刀非刀似剑非剑。那么,这一把又是谁的?

  “大人,又找到一把!”监察佐使欣喜道。

  站在一旁的孙家人见自家灶膛里找出凶器,脸都吓白了,他们这辈子最多也就惦记过隔壁寡妇家的宅子,还是贴了个儿子才弄到手,做梦都不敢想害人命啊!

  胡子花白的孙老叟腿脚一软,噗通一声扑倒在地上,挣扎着跪起来,“大人,这东西不是咱家的啊!”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