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 第156章

作者:袖唐 标签: 穿越重生

  崔凝顺应本能,把脸埋进他颈窝,使劲蹭蹭他脖颈裸露的皮肤,嘴唇恰好碰到他有力搏动的血脉,稀奇的更贴近了点,“五哥,你也揣了个兔子吗?“

  “嗯。“他低低一笑,“我也揣了个兔子。“

  她贴着他的脖子能感觉到震颤的声带,透过皮肤直达她的心底,酥酥麻麻的,像是某种不得了东西,令她心口的那只兔子更疯了,几乎要窜出胸腔。

  魏潜直起身,稍稍退了一步。他好歹是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再放任下去怕是要失控了。

  崔凝不满他突然退开,仰头看向他,失落的情绪几乎要溢出来。

  “乖一点。“魏潜屈指弹了她脑门一下,接着之前的话头,“如今还守戒吗?“

  “啊!“崔凝捂着脑袋,“其实观里规矩没有那么严,我小时候馋的厉害了也曾偷偷跑去后山打过野鸡,师父不过是罚我抄书扫地,但我到底心里过意不去,后来就不打野鸡了。我现在也不是刻意遵守,就是吃不惯。“

  他们住在衙门里,只要一句令下自有人特地去寻猪蹄,若是遇上那些惯会逢迎拍马的,指不准要为了得到上好的猪蹄而去选猪来杀,故而魏潜才会多问一句,免得无意中让她被动的做了违背心意的事情。

  魏潜瞧着她红扑扑的脸,笑问道,“那猪蹄汤吃不吃得惯?“

  崔凝忙点头道,“吃得惯吃得惯,出去查案的时候顺便买猪蹄回来。我师父曾说,人因欲而活,咱们这一脉不求飞升,不戒欲,不从欲,守戒全凭己心。“

  人因为有欲望才鲜活,想活的畅快肆意便不能戒掉欲望,但是过度的欲望容易生出恶果,所以能享受欲望而不被欲望支配,也是一种道。

  他的关心总是细致却不过分,让人觉得被尊重又从不会有负担。天底下怎么会有他这么好的人呢?崔凝觉得从这一刻开始更加喜欢他了,忍不住向他倾诉更多,“自我记事起就不曾见过师兄们违背师门训诫,更奇怪的是我四师兄,明明没有犯错却动不动就关自己禁闭,说什么心生杂念。“

  崔凝一脸惭愧,“我就不同了,我隔三差五的被罚扫地抄书,一年到头总共没几天消停,可是有时候被罚过之后都还不明白自己犯了什么错,五哥,你说我是不是特别笨?“

  魏潜道,“你是我见过最聪明的。“

  崔凝不信,“你定是哄我,我家小弟就比我聪明。“

  魏潜默了片刻,才道,“你又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

  说起崔况,魏潜是自愧弗如的,那个孩子不仅聪明,还心眼子多,有一种近似老于世故的早熟。

  “哈哈。”崔凝咧嘴笑,“我从前没发觉你这么爱说笑呢!”

  “……”魏潜不认为自己说了什么笑话,不过见她笑靥如花,心情极好。

  以前魏潜对崔凝起了一些心思,他是个正常男人,难免生出一丝丝男人对女人的那种想法,可是面对懵懂稚嫩的女孩,他觉得自己极其龌龊,于是他的感情变得更克制内敛,甚至不允许自己生出丝毫邪念。而就在刚才,那种心情似乎产生了某些变化,当欲望升起之时,他感觉到的不是自责也不是窘迫难堪,而是无法抑制的兴奋、雀跃、甜蜜。

  他知道,是因为她开始有了回应,也许尽管还是朦朦胧胧的悸动。

第261章 卷云(1)

  外头雨越下越大,天色越来越暗,这才过午没多久便如同将要入夜一般。

  彭佑恨不能立时就将凶手揪出来,哪能真的撒手,就算只去休息一两个时辰也不忘给崔凝派协查之人,生怕浪费一瞬一息。

  参军司法之下有佐四人、吏八人,彭佑倒是毫不含糊的把这十几个人都给遣来了。

  崔凝也不想耽误时间,于是便领着一众官员亲自去找程刺史。

  虽然案子是监察司接手了,但毕竟眼下还没有任何证据,也不好真的把刺史当做疑犯直接绕过。崔凝官职比他低很多,直接派差役去请,难免显得不尊重。

  反正都在衙门里,两步路的功夫并不费事。

  谁料程玉京竟然不在衙门,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人一整天都不在,崔凝只好派人去请。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四位佐事不时偷偷瞟崔凝一眼,心中暗道,程刺史莫不是要给这个小姑娘一个下马威?

  外面天色愈发暗了,屋里潮湿昏暗,崔凝命人点灯。

  灯火亮起来,众人能清楚的看见这位巡察使的表情,出乎意料的没有着急,也无半点难堪,瘦小的人坐在宽大的胡椅上捧着一杯茶,颇是从容。

  约莫半柱香的时间,外面才传来匆匆脚步声。

  崔凝微微侧首便能看见,来的那两人均身着绯色官服,撑着伞从院中直穿而来,并没有因为怕雨水打湿鞋袜而选择走一侧的游廊。

  走在前面的那个胖子把伞朝差役手里一丢,进屋便是一脸惭愧的朝崔凝拱手,“我二人来晚了,请巡察使见谅!”

  明明是第一次见,却像很熟似的,态度自然,不像旁人见了她总会有那么一两分诧异或者好奇,可就是因为太自然了,反而才奇怪。

  呵,这是个惯会做戏的。崔凝来之前便了解过苏州各个官员,见二人的官级和形貌便猜出其身份了,于是扯扯嘴角,起身回礼,“二位是吕大人和王大人吧?”

  语气客气,却分明是一副不熟的样子。

  胖子也不见一丝尴尬,笑眯眯的回道,“在下正是苏州长史,这位是王司马。程大人命我二人前来协同破案。”

  彭佑怀疑程玉京是幕后凶手,只不过因为二人一直是死对头,并没有实际证据,而魏潜说要接手此案,盖因为巡查期间恰遇上大案,实乃份内之事,就算有那么一两分怀疑他,也没有不准他关注案情进展。

  他为了避嫌,同意巡察使全权负责此案也无可厚非,可是堂堂一州刺史,治下出了这样大的案子,竟然连面都不露一下,直接让司马与长史过来,实在是叫人不知说什么好。

  吕长史,也就是体态肥胖的这位,看着年纪不算大,顶多不过三十来岁,据说还是某年科举的探花郎,不过眼前这副胖到变形的样子,可丝毫瞧不出当年的风采。

  一直没有说话的王司马,一身绯色官服,温文尔雅,年过四十,面容却依旧俊朗。岁月仿佛偏爱好看的人,停留在寻常人脸上是皱纹,于俊美的人来说便是韵味。

  王司马出身山东士族,虽说已是“旧时王谢”,但依旧是高门大族。传说王氏儿郎都生的极好,聚集一堂便似琳琅满目,崔凝一见这王司马,便觉得传言不虚。

  崔凝请二人落座,便问起程刺史,“程大人今日不在府衙,可是有什么要事?”

  吕长史与王司马暗暗对视一眼,没有立刻答话。对话停顿到气氛略显出几分尴尬,吕长史才笑道,“大人一直事务繁重。”

  是说程玉京不在衙门是常态?崔凝为官不久,可也不是真的听不懂这话里暗藏的意思。

  吕长史分明是在暗搓搓在程刺史背后扎刀子!审核案件只是监察使的职责之一,除此之外还要纠察官员过失,倘若地方官在任上犯了什么错被监察司的人查实上报,若证据确凿,轻则影响政绩考评,重则可是要罢官免职!

  崔凝想起魏潜说起这苏州官场的弯弯绕绕,身体微微侧向他,轻声问道,“吕大人的意思是,程刺史一直不在官衙?”

  满屋倏然一静。

  吕长史心头一跳,旋即笑道,“崔大人误会了,大人兢兢业业,就算不在官衙也是去忙州中大事。”

  “哦。”崔凝松了口气似的,“方才想岔了,真是吓了我一跳,若是程刺史尸位素餐可怎么好!吕大人这样说,我便放心了,想必程刺史是位护国爱民的好官。”

  吕长史闻言悚然一惊,才发现自己掉坑里去了。他看着小女孩为官有些稀奇,本意只是委婉的上个眼药,顺便逗逗她,她能听懂就听懂,就不懂就这样略过去,谁知她听是听懂了,竟然直截了当的就问出来了!不仅问出来,还坑了他一把!

  程刺史被杨别驾排挤,最后直接撒手不管大小事务,政事怠惰,说是尸位素餐也没有什么错,可他哪敢真的明面上得罪程刺史!方才他的意图被挑穿,情急之下随口夸了两句,听着像给人遮掩似的,万一崔凝到时候真查出杨别驾整日呆在自己园子里饮酒作乐,他这个说瞎话的人岂不是要被牵连?!

  “都快入冬了,吕大人怎么还流汗了?”崔凝盯着他的额头,慢悠悠的问道。

  “呵呵。”吕长史掏出帕子擦拭,“我胖了些,总爱出汗,见笑了。”

  “我略懂养生之道,大人这症状莫不是体虚火旺?平日里可不要只顾操劳政务,得注意身体才行啊!身体好了才能为圣上多效力。”崔凝弯着眼睛问道,“您说是吧?”

  吕长史点头,“是,是。”

  这一番对话,倒是让其他人不敢再轻视她了。

  吕长史平时做事不说滴水不漏,也从不会轻易漏话柄,今日如此轻易的被人绕进去还不是因为太轻视对方?

  “既然程刺史暂时没空,那就请诸位助我破案吧!”崔凝起身施了一礼。

  那几个官职低的连忙起身回礼,纷纷说道,“大人言重。”

  崔凝只是看出吕长史存心戏弄,才存心叫他不舒服,也没有真打算把人得罪死了,便不再继续话题,转而让彭佑手下几位副手开始回禀目前查到的线索。

  本来众人都是头一回遇见年纪这么小的巡察使,总觉着像陪个孩子做耍一样,心里难免不把对方放在眼里,也摸不准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应对,但见吕长史吃瘪,都赶紧收起无所谓的态度,严肃以待。

  彭佑手下一位姓陈名则运的佐事起了头,“杨别驾于前夜寅时前后在从府衙返回家中时遭遇刺杀,经仵作验证,凶器是一把长约一尺的短刀,我们在现场没有发现凶器,而一直跟随他的小厮失踪。刚开始彭大人怀疑是有人买通小厮行凶,我们便立刻全城搜捕,直到一个半时辰之前才在护城河里发现小厮尸体。小厮浑身上下没有致命伤口,仵作初步验证死因是溺水。”

  他顿了下,继续道,“方才彭大人说,您认为是有人故意引杨别驾半夜回府,方便凶手于中途刺杀。”

  “不错,详细情形,想必彭司法也与你们说过了?”崔凝问。

  “是。”陈则运从把誊写好的详情递给递过去。

  崔凝细细看了一遍,转手给了吕长史,“两位大人也看看吧。”

  吕长史早已摆正态度,接过来认认真真看了一遍又传给王司马。

  文字比陈则运所说更细致,包括谁在前夜见过程刺史,他又何时离开府衙,尸体何时由谁发现,时间地点均十分详细。以及,还有一些是彭佑猜测有可能是凶手的人。

  程刺史的名字赫然在最上头,吕、王二人也只当没看见,谁也没有特地指出。

  待二人都看完,崔凝道,“看完详情,我有一些新的想法。”

  眼见众人都一副洗耳恭听状,她继续道,“我见详情中记,杨别驾的坐骑是在距离死亡地点一里以外找到。我尝闻马匹极为警觉,易惊走,还有些特别训过的马会识路,若是放开它,不久它则独自返回马厩,不知道是真是假?杨别驾的坐骑不是普通的马吧?”

  崔凝还没有见过杨檩的马,但爱骑马的人自然会挑剔坐骑,以他的身份地位,不太可能随随便便买匹品质低劣的马。

  陈则运顿时明白她的意思,立即道,“是。杨别驾的有两匹马,一名飓风一名卷云,飓风性烈擅疾驰,卷云性子温和,会听令,会识路。案发当夜,杨别驾骑的正是卷云。大人的意思是,有人特地把马牵走?”

  那就是熟人作案。

  “有这种可能。你们勘察过死亡地点,确定那个巷子是第一案发现场?”

  “确定。当夜的雨并不是很大,会冲刷一些血迹,但杨别驾被划开咽喉和颈部血脉,会喷洒出大量鲜血,若在别处死亡之后被转移,不仅会沿途留下痕迹,也不可能在抛尸地点再次形成大量喷溅状的血迹。”

  崔凝点头,又问,“那如果是有人在别处用药迷晕他,然后带到此处动手呢?”

  众人神色微凛——确实极有这种可能!

  “是了!”陈则运目光发亮,“卷云这匹马有几个特点,一是认生,若是生人去牵,它绝不会跟着走;二是不乱跑,如若松开缰绳,它会停留在原地等候。一开始我们猜测它是被小厮牵走,或者是自己走远,毕竟没有人知道它会原地呆多久。”

  “有人听见惊马的声音吗?若是有人直接于马上击杀杨别驾,卷云不会惊走?”崔凝记得马匹受惊之后是很疯的,声音绝对不小。

  有时候,动物对危险的警觉程度远胜于人。

  “附近的居民都不曾听到过什么。”陈则运见她皱眉,便继续解释道,“衙门附近民宅本就少,有也是深宅大院,半夜在宅院里也不一定能听见动静。”

第262章 卷云(2)

  “那各府门房总不可能都睡得如此沉吧?既然杨别驾骑马路过,马蹄声总会有的,若是当时他骑在马上,凶手突然冲上来抹了他的脖子,马匹必定会受惊,怎么可能悄无声息?再者,就算凶手武功极高,形如鬼魅,卷云根本没有察觉到有人接近,主人便被人抹了脖子,那马上定然会有血迹。”

  崔凝看向陈则运,目光询问。

  他道,“马上并无血迹。”

  马的鬃毛比石板容要易留住血迹,更何况那夜雨势并不大,如果当时杨别驾在马上,甚至是站在附近,马身上都不可能干干净净。

  “那我们暂且认为他是下马之后被害。以目前种种线索看来,杨别驾更像是深夜骑马去了别处,做了某些事情抑或见了某人。他到地方之后,下了马,有可能是个高手从背后突袭药晕了他,也有可能他见到了一个熟人,而且是他相对比较信任的人,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人弄晕。然后凶手将他转移到这条路上,痛下杀手。所以我们现在得弄明白几几点:第一,杨别驾在深夜雨天骑马绕到官衙二里外,究竟是去了何处,见了何人。第二,小厮从案发当晚到死亡,这段时间在哪里?第三,刀长一尺,并不是寻常武器尺寸,看看能不能从凶器入手,查出凶手身份,或者缩小搜查范围。”

  “至于如何查找杨别驾雨夜去了何处,我想,确认卷云服从命令的程度,应该会有所帮助。我们找个卷云熟悉的人,把它放在一处,看看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它会在原地待命多久。倘若它会一直侯在原处,我们能确认很多事情。”

  “当然,我们也得做另外一种猜测,就是杨别驾确实是在回家路上被人刺杀。”

  目前是两种设想,一是,当时杨别驾在驱马回家的路上遇见什么事情,又或者遇见了一个认识的人,使得他不得不下马,然后毫无防备的被人杀害。如果卷云没有命令绝不会独自走开,那么定是有人故意牵走它。这个人能够对卷云下命令,定是熟人。二是,他有目的性的骑马去了某处,或者见了某人,然后在那里被人弄晕,然后转移到衙门这条路上杀死。那么,卷云所在地方便极有可能是第一案发现场,也许能够在那里寻到与凶手有关的线索。

  崔凝道,“不管是哪一种猜测,了解卷云服从命令的能力极为重要。”

  书吏运笔飞快,一字不漏的记下她的话。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