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 第170章

作者:袖唐 标签: 穿越重生

  “你与周云飞何时相识?”崔凝问道。

第287章 也是奇人

  “何时相识……”彭二认真回忆,“也就是在他任吴县县令之后,以前从未见过。”

  彭二越想越觉得周云飞有嫌疑,于是便将其身份背景一一向崔凝细说。

  周云飞的祖父官居四品,家中唯有一女,所以招了赘婿。周云飞的父亲是个相貌堂堂的郎君,不过是欠了周家恩情,才同意入赘。二人成亲后,也算是相敬如宾,夫妻和谐。

  周云飞十二岁那年,祖父告老还乡,一家老小在路上遭遇匪徒,一夕之间,周家上下只余周云飞。

  周云飞带伤前去投奔姨父,也就是陈将军。

  周母是家中独女,没有亲姐妹,嫁给陈将军的那位是周母同族的堂姐,关系都已经出五服了,只不过周母与她乃是手帕交,关系十分不错。

  不抢官宦和赶考学子,是土匪中不成文规矩,他们自有办法分辨这两类人和普通人之间的区别,一般不会出错。周家出事之后,周云飞没有去投奔更亲近的人,而是去投了最有权势的,这次灾祸怎么看都不太寻常。

  可即使周家这件事情就算是人为,也不会与杨檩、彭佑有关系。

  周云飞与孙氏青梅竹马,年纪和程玉京差不多,比杨檩都要大上好几岁,他十二岁的时候杨檩还不知道在哪儿和泥巴呢,更别说彭佑了!

  崔凝正百思不得其解之间,忽而想到另一件事情,“周云飞在苏州郊外有没有庄子?”

  “没……”彭二正欲说没有,话语猛然一顿,又急急道,“他是没有庄子,可是周夫人出身商贾,手里产业应该不少!”

  彭二与周云飞往来密切,但也不会暗戳戳的去打探人家夫人手里有哪些产业,若是周夫人私下在苏州郊外买了庄子,他未必会知道。

  他紧接着又道,“周云飞的官路很是坎坷,他以前曾经任过太子少詹事。”

  “太子少詹事!”崔凝惊讶,这可是四品官!

  周云飞也是“奇人”,初出茅庐时一身才华,考中状元之后便做了翰林院修撰,之后又任起居郎。起居郎乃是天子近臣,凡圣上处理政务之时皆要在场记录,这一步,多少人一辈子都跨不进去。周云飞起点颇高,分明走的宰辅路子,可是后来忽然又迁受太子少詹事。

  从起居郎到太子少詹事,连升数级,若是放在平常,绝对是一飞冲天,可惜彼时太子正是刚被女帝陛下从皇位上挤下来不久的上一任皇帝,处境十分尴尬。

  也不知是他自己的意愿,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这太子少詹事做了没多久便外放到一个中州做了长史,一下子从四品降到六品。

  不管是什么原因吧,毕竟那么高的起点,好好做个长史,指不准熬几年就能升别驾、刺史呢?可万万想不到,刺史没混上,反而直接贬官至县令。

  人家都起点低,官越做越高,周云飞正相反,他前半辈子最高点,也就是刚考了状元的头几年了。

  周云飞尚未至不惑之年,这经历比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要跌宕起伏。

  崔凝以为,先不管周云飞贬官的原因,目前看来,不管是献马还是橘香散,都与他有绕不开的关系。还有,他十二岁就去投奔陈将军,极有可能会武艺。怎么看,都具备作案条件。

  崔凝回去便翻出有关吴县、吴县县令的所有资料,逐字逐句的看了个遍。

  履历上写明周云飞之所以被贬官,是因为当年治下几个县在遭遇水灾时没有及时疏散,造成数千伤亡。他还是因为一直在前线亲力亲为,又有亲友从中斡旋,才会被从轻发落,他顶头上司直接被下了大狱。

  从公文上头好像根本没有什么涉及此案的线索。

  崔凝觉得即便是有,她恐怕也看不出来。她现在最担心的是,万一周云飞真是凶手,五哥岂不是危险了?!

  凶手连别驾都敢杀,被逼急再杀一个监察佐使也不是没可能……

  这厢,崔凝在官衙里满心焦躁的团团转,那边亦有人不好过。

  吕长史自从打探到崔凝从程玉京那里出来之后就直奔他而来,整个人都不好了。

  吕夫人见他翻来覆去,不耐烦的坐起来,“到底遇上什么事儿?回来便翻来覆去的烙饼!”

  “唉!”吕长史长长叹了口气,一脸生无可恋,“那监察使从程刺史府里出来,又马上跑到我府里东拉西扯了一通,你说究竟什么意思?莫非是有人嫁祸与我,她特地前来试探?”

  吕夫人打了个呵欠,“兴许就是找你打听点事罢了。”

  找我打听事儿?可她问程夫人的事干什么呢?”吕长史蹭的坐起来,“我知道了!”

  吕夫人吓的一哆嗦,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吕长史浑然未见,“莫非程夫人那个竹马就是杨檩?后来二人旧情复燃,被程玉京捉、奸,程玉京大怒之下杀了杨檩?!对,肯定是这样……”

  “程夫人都去了两三年了,若真是如此,程刺史像是这么能忍的人?”吕夫人怀疑。

  程玉京这个人,为官不怎么样,被杨檩逼得节节败退,但私事上可从不是个肯吃亏的主儿。

  吕长史琢磨半晌,未果。

  被他琢磨的程玉京此时心中亦有颇多疑问。

  橘香散里,竹帘卷起,塘中莲花灯将屋内照得亮如白昼。

  侍女阿燕捧着披风,“夜深露重,奴为大人披上。”

  程玉京漫不经心的嗯了一声。

  侍女轻轻为他披上,正欲收回手,忽然听他道,“阿燕,你说,那小崔大人究竟是什么意思?”

  阿燕手一抖,连忙收回来轻轻退到一侧,尽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她刚进门的时候目光闪烁,故意扯开话题……分明是临时改变来意。”程玉京望着香炉中袅袅升起的烟气,陷入思索。

  是什么原因让她忽然改变来意?

  他们前前后后只谈论两个话题,一个是他夫人,一个彭佑。

  夫人的话题是她为了拖延时间扯出来的,而彭佑的事,明显是她想出的敷衍之辞。

  不!不是的!

  程玉京微微侧首看向门口,缓缓道,“橘、香、散。”

  阿燕听见这轻缓的语气,觉得自己心肝胆都在颤。

  “呵。周云飞。”程玉京轻笑,收回目光,“自作聪明。”

  这句自作聪明也不知是说周云飞还是说崔凝。

第288章 截获

  崔凝故意去找吕长史,而不去见王司马,只不过是因为发现有人跟踪,随意而为罢了。她了解这些官场老油条,有时候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能被他们猜出无数层意思。

  当然,她有自知之明,并不觉得自己做的这一切能够真的干扰到他们的判断,只是给他们添点烦恼而已。

  崔凝在屋里转来转去,想了小半个时辰,决定亲自去吴县接人!反正下半夜也就是睡觉,就算会出什么意外,她也管不了了,一想到五哥有可能身陷险境,她便连一刻都坐不住!

  下定决心,崔凝立刻点兵赶往吴县。

  月明星稀,一队人策马疾驰出城。

  城门守兵看着缓缓关上城门,问身边的队正,“头儿,杨别驾真是被人给杀了?”

  刚开始官府封锁了杨檩被杀的消息,但是并没有什么作用,不出一日,半个江南道都知道苏州别驾遇害,所谓封锁,也只能稍微瞒一瞒普通百姓,可是今日杨檩一发丧,所有人都知道了。

  这几日整个苏州城都在戒严,几乎人人都在关注此事,尤其是知道这个案子由监察司一位尚未及笄的女大人接手之后,更是议论纷纷,赌场暗地里甚至开了赌局,就赌这位小崔大人能否破案。

  不过赔率并不是很高,也就图个乐子,因为近乎六成的人压了能。

  这些人并非相信崔凝的能力,而是听到小道消息——魏长渊一同来了苏州。

  吴县郊外树林。

  众人早已下马听令。

  崔凝道,“不走正门。”

  吴县虽是苏州治下比较大的县了,但也不是四周都有城墙。今晚随着她来的人都对吴县地形了如指掌,于是便由队正带路,弃马从一处没有城墙且防守薄弱的地方摸进城中。

  待到众人到达县衙附近时,正巧听见寅时打更。

  崔凝不知道魏潜是暗访还是光明正大入住县衙,这大半夜也没处打探,于是只好在附近蹲守。

  县令的宅邸一般都在县衙后,崔凝主要是为了防周云飞暗害魏潜,所以只要看住他就行了,找不找得到魏潜都不紧要。

  “大人。”队正压低声音,指了指前面不远处。

  崔凝心中一凛,朝那处看去,今夜月色极好,所以看得十分清晰,只见一人鬼鬼祟祟从周云飞府邸侧门出来,不知要去往何处。

  “会不会是魏大人?”队正低声问。

  崔凝摇头,此人身形远看倒是与他有几分相似,但明显矮了很多,她一眼便能分辨出来,“留四个人继续守着,其余人随我跟上去!”

  那人似乎没有想到会有在附近蹲守,向四周看看了看,便快步往不远处的树林里去。

  崔凝带人一路尾随,在林中绕来绕去,约莫走了半个时辰,才看见前面隐约露出屋角。那人飞快闪身进屋,很快屋内昏黄灯光亮起。

  众人摸近,发现只是一间小木屋,四周放着几个不知道做什么用的空笼子。

  崔凝耳朵微动,轻声问,“你们有没有听见什么声音?”

  其他人侧耳听了听,果然听见“咕咕”的声音。

  “是鸽子。”一名士兵肯定道。

  信鸽!

  崔凝几乎是在他话音刚落便吩咐,“屋外蹲守,拦截信鸽,人留活口。”

  众人无声领命,悄悄摸了过去。几名弓箭手找了个便于射击的隐蔽处张弓静候,另有两人绕到屋后,为防有后门,崔凝则带着剩下的人守在前面。

  崔凝不冲进去,是考虑到万一那人现写密函,他们跑进去抓人的时机不对,岂不是很尴尬,捉贼要捉赃的道理她还是懂的。再说她专门带弓箭手,可不是为了和人面对面肉搏的。

  那人若要放鸽子,总要打开窗子或者走出木屋。

  不多时,果见木屋窗子打开,那人捧着鸽子向上一抛,与此同时数支箭矢带着破风之声扑了过去。

  一息之间,信鸽被两只箭矢穿透,掉落在地。而屋内那人只上半身暴露,弓箭手又顾忌崔凝“留活口”的命令,目标只能避开要害,于是结果便是那人肩头、手臂被扎了好几支箭,看起来像个刺猬。

  “上!”

  那人一惊,飞快落下窗子,翻身从后窗跳出。

  早就守在后面的两人,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将人擒住。

  屯军并未糊弄魏潜,派过来的人都是上过战场的兵,心狠手稳,颇有经验,就在按住人的同时便将人下颚卸了。因为行军作战之时,卧底和探子经常会想尽办法自绝,或在齿中藏毒,或是咬舌自尽。

  一名士兵手指伸进俘虏口中摸索,并未发现毒药。

  崔凝走到木屋前,一人将信鸽呈上,她伸手解下鸽子脚上的小竹筒,从中取出一张纸条。

  就着月光,可以看清上面只有寥寥数字:事已败露,速救。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