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 第180章

作者:袖唐 标签: 穿越重生

  魏潜脚步一顿。

  “他逃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宜安公主不等魏潜回答,又道,“魏大人好走。”

  怪不得符远这么急着去了岭南!他走时只说去历练,竟然瞒的滴水不漏。

  符远满心打算娶个贵女,若是被宜安公主缠上,名声有损,此事怕是毫无指望了。

  魏潜坐在马车里,垂目思索。

  今晚的事,处处透着怪异。

  当今圣上与高宗最后几乎兵戎相见,宜安公主正是在两人关系最僵的时候,高宗宠幸一个地位低微的妃嫔所得,如今圣上倒也没迁怒,可也不可能待见她。

  宜安公主没有自由出入宫廷的权利,这么晚了怎么会在宫里?

  再者,符远的去处又不是秘密,宜安公主有什么话直接送信便是,又如何需要他来传话?

  魏潜想着,脑海中晃过一簇昙花,狭长的眼眸微微眯起,“天蚕丝……”

  雪下一整夜。

  次日,崔凝醒来时外面已经白茫茫一片,距离休沐还有些日子,她还要当值。

  青禄帮崔凝梳头,见她坐在镜前打盹,不由道,“娘子昨晚没睡好,不如告假在家休息吧。”

  崔凝打了个哈欠,“你以为我不想啊,可我才回来,今天得去述职。”

  青心端着水进来,拧了帕子给崔凝擦脸,瞧着她懒洋洋的样子,犹豫了一下,“娘子,昨儿晚上谢郎君素衣捧鞭上门,被带去了东院。”

  青心猜测到谢飏上门请罪大约与昨晚娘子被掳有关,如今她已不把自家娘子当成不懂事的孩子来看,有什么消息自要禀报一声。

  “糟了!”崔凝顿时困意全消,忘记青禄正在梳头,豁然站起来,“哎哟!”

  “娘子!”

  “娘子!”

  青禄惊慌撒手,青心也吓了一跳。

  “没事。”崔凝摆摆手,又问青心,“打听过发生什么事儿了吗?”

  青心道,“奴婢不敢往东院打听,只听说到今早都没见人出来。”

  崔凝想了想,“罢了,先别管这事儿,祖父自有决断。”

  “是。”青心道。

  “你做的好。”崔凝赞许道。

  青心虽常常管这管那,崔凝不大喜欢,但里里外外的事从来不出错漏,用着也确实很省心。

  待梳洗好,时间已经不早了,崔凝顾不得用早饭,急急忙忙出门。

  上马车时见小厮扛了一棵系着红纸干果的竹子插在自家门口,不由多看了几眼。

第304章 昙花(1)

  崔凝入车落座,青禄将食盒打开,“娘子用些吧。”

  热乎乎的清粥配上清爽小菜,崔凝虽没什么食欲,却也勉强食了碗粥。

  在马车上简单用完早膳,崔凝嚼着香口的丸子随手撩开车帘往外瞧了瞧,见着家家户户门口都放了竹子,不禁奇道,“为何门口都放了竹子?往年却是没见过。”

  青禄收拾餐盒,闻言笑答,“此事说起来还是谢郎君的功劳呢。”

  “表哥?”崔凝好奇极了。

  青禄点头,“正是呢!谢郎君近来出了本见闻录,专门记这些趣事。”

  “哦?”崔凝颇为好奇。

  青禄道,“这见闻录里头讲到一位先生喜静,但每逢大年,总有许多孩童上门拜年,先生为此烦恼不已,于是灵机一动便想了个法子——在自家门口种的竹子上绑了许多红包干果,并在竹子前面放了一张香案,让前来拜年的孩童在红布条上写好诗词绑在竹子上,换取竹子上的红包。”

  “从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二,红包便成了满竹子写了诗句的红布条,先生宴请好友时拿出来赏评,友人觉得是件雅事,且颇有趣味,次年便依样效仿。原来只是几个读书人的玩闹,被谢郎君写进书里才有这么多文人雅士知晓。这些名士做了,自然引得寻常人争相效仿。”

  青禄又笑道,“今年因着要迁都,到处热闹的很,大家都早早放出来了。”

  崔凝赞叹,“的确有趣。”

  事确是件趣事,只是她没有想到,谢飏的影响力这样大,竟然能够引起全城风潮,她这一路看过来,几乎是每一户门口都有。

  还别说,红包干果满满挂上翠竹,看上去煞是可爱,便是不叫孩童写诗来换,这么个琳琅满树的模样,也端是个好兆头。

  一时间,倒是惹得长安竹贵了。

  “回头给我买一本瞧瞧。”崔凝道。

  青禄应道,“好。一会儿娘子进了衙门,奴婢就去买。”

  崔凝心道,光耀门楣也未必非得升官发财,谢表哥即便不做官,日后也必能成一代大儒。

  到了监察司,崔凝一进屋便瞧见案上放着一只熟悉的食盒,不知怎的,便忽然想起昨天晚上的事,虽然没发生什么不该发生的事,但她仍是止不住的心虚。

  食盒里是热腾腾的羊肉汤和胡饼,边上还配了番邦秘制的辣油,崔凝放了点辣油,喝了浑身暖洋洋的,不禁舒服的喟叹一声。

  易君如一进门便闻到浓郁的香味,瞥了一眼,见着是魏潜常用来给崔凝送吃食的食盒,感慨道,“崔大人好福气啊。”

  崔凝放下碗,起身拱手道,“易大人,别来无恙?”

  易君如乐呵呵的道,“无恙无恙。”

  崔凝把事先准备好的礼物拿出来,“这是我从苏州带回的土仪,不值什么,还望易大人不要嫌弃。”

  “哎呀,世宁可真是太客气了。”易君如笑眯眯的接过,见崔凝已经用餐用罢饭,便道,“你刚刚回来,想必还不知咱们监察司最新消息吧?”

  崔凝疑惑,“什么消息?”

  “迁都之后,咱们司凡是佐令及以上官员,全都能得一处住所,就在神都那边监察司的周围。”易君如搓搓手,喜滋滋的道,“这可真是太难得了!”

  在长安,像他们这样的品阶的官员,背后又没有财力支撑,想在监察司附近买个房子,简直比登天还难!易君如现在的住处距离监察司隔了好几个坊,天不亮就要起床急急忙忙的赶过来。

  “我特地打听了,还是个小院儿呢!”易君如觉得添上掉馅饼了,直觉得此生无悔入监察司,“唉!我这时候才体会到做圣上亲信衙门的好处!”

  崔凝亦欣喜不已,“这么说来,我也能有个小院?”

  崔家距离监察司比起其他人来说已经不算远了,可也得早起,若是能在附近就有个落脚的地方,就算不常住,能偶尔休憩一番也是好的!

  “可不是吗!”易君如满脸憧憬。

  崔凝被他激动的情绪感染,直到述职结束,仍是欢喜不已,等到快下职才反应过来一整天没有见到魏潜。

  “怎么不见魏大人?”崔凝忍不住问监察司值守的侍卫。

  侍卫道,“回禀大人,魏大人一早便出去了,尚未归来。”

  崔凝砸了一下嘴,回味早上的羊肉汤,心里觉得空落落的,一天的喜悦也淡了下去。

  崔凝处理公文,一抬头便见天色已擦黑,周围的灯也不知何时被侍从点亮了。

  “几时了?”崔凝问。

  身边的侍从道,“回大人,酉时一刻。”

  冬季天短,才酉时天就黑了。

  崔凝正犹豫要不要继续等,便听门外侍卫道,“魏大人。”

  魏潜嗯了一声,径直进屋。

  崔凝眼睛一亮,“五哥!”

  “怎么还未回去?”魏潜见到她,冷峻的面容上犹如春风拂过,神情分外柔和。

  “年关了,想尽快把手头的事情处理完,顺便……等你。”不知怎的,往常那些甜话儿张嘴就来,今天却忽然有点不好意思。

  魏潜嘴角微扬,抬手想揉她的头,忽想到她不喜欢,又因有外人在侧,便只好改为拍拍她的肩膀,“走,我送你回去。”

  往常崔凝抱怨被揉乱头发,今日他不揉了,她心里反倒不得劲。

  直到上了马车,她心里那股子别别扭扭的劲儿还未消停。

  魏潜自是察觉到了,“怎么不高兴了?”

  “嗯?”崔凝忽然意识到自己突然变得奇奇怪怪。多大点事呢?怎么就往心里去了呢?莫非是昨晚那香料的影响?

  想到昨晚的事,崔凝又多了几分心虚。

  在魏潜看来,则是那满是不高兴的小脸又沉了几分,于是想了想,解释道,“昨晚发现一些线索,今日恰巧无事,便急忙赶去查探,下次必同你说一声。”

  “线索?”崔凝怔了一下。

  什么线索需要监察佐令亲自去查?崔凝反应过来,什么儿女情长顿时抛到九霄云外,急急问道,“是我师门的事?”

  “嗯。我昨夜翻阅监察司记录,发现有疑似那个案子的根底,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仅有只言片字。我今早以资料缺漏为由去刑部查阅,不过尚未找到卷宗。”

  昨晚魏潜看见宜安公主披风上所绣的昙花,觉得像是天蚕丝,忽然想起早前一桩案子曾涉及一件秘密织造的红色天衣,至今不知为何人所织,所以打算重查一查,不料竟在翻找时不慎打翻角落里的一排卷宗,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记录不详的案子。

第305章 昙花(2)

  魏潜博闻强记,凡过目的文字就算不能一字一句都记得,也绝不会毫无印象。

  这个卷宗,他从未见过。

  这就很奇怪了,魏潜认识崔凝以前就已将监察司历年来积攒下的卷宗看了个七七八八,自着手查案开始,又花费大半年重新细细过了一遍亦无所得,怎么就忽然心血来潮随手查个案底便碰见了呢?

  巧合之下,极有可能是某种必然。

  有了这种揣测,饶是魏潜素来淡定也不由冒一身冷汗!

  这世上除了少数几个人,应该有旁人知晓崔凝是那个案子的幸存者,假如一切不是巧合,那么又是谁神不知鬼不觉的把卷宗偷偷放入了监察司?!

  “我先送你回家。”魏潜道。

  崔凝有一肚子话想问,却也知此地不是说话的好地方,闻言草草收拾了桌案,“走吧。”

  雪夜寂寂,监察司门口的街道上几乎没有行人。

  魏潜与崔凝沿街踏雪前行,随从赶着马车远远的随在身后。

  “自我升任监察佐令之后,有权查阅部分密卷,只是……”魏潜看了她一眼,不忍继续说下去。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