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 第193章

作者:袖唐 标签: 穿越重生

  崔凝疑道,“这就奇怪了!碎天江的掌柜说悬宿先生以前学过八卦占卜,但并不痴迷,是因为半年前突然得到一本中天八卦残本才突然痴迷此道。但是我昨日也亲自探查过,放着观星手稿的书架上面覆了一层灰尘,至少有几个月没有人动过这里的书了。”

  易君如点头,“的确,从书房里各种笔迹的新旧程度来看,悬宿先生绝不可能是在半年内才开始痴迷占卜、符箓。”

  “也就是说,楼仲的说辞和事实有出入,并且到处都没有寻到他口中所说的中天八卦残本?”魏潜顿了须臾,又问,“一处那边可有结果?”

  一处监察令示意下属监察使回话。

  一处监察使一面令差役呈上密信,一面道,“悬宿先生在外云游两年,一年前才回到长安,平日就住在碎天江的院子里,极少参加集会宴席,最近半年与他往来频繁的只有四人。一个就是碎天江的楼仲,悬宿先生的日常所需几乎是他一手包办,另两位是他相识十年以上的挚友,只有一个叫柳鹑的人是一年前才结识的。这个柳鹑是青楼管事,大家未必知道,但提起另外一个人,想必各位都有印象。”

  他停顿了一下,才接着道,“此人是柳意娘的义兄。我们已经留了人手专门监视他。”

  单独将此人拎出来说,显然是觉得他最有疑点。一处最擅长刺探消息,在破案方面自有优势。

  柳意娘才因为上一个案子有嫌疑在监察司里走过一圈,就算是本来不认识,现在也该认识了。

  这两件事情,会是巧合吗?

第327章 冷月缎

  “大人,要监视柳意娘吗?”

  魏潜手里握着茶杯,食指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闻言顿了一下,“不必,先盯紧柳鹑,另外查明他的背景。”

  紧接着又向一处监察佐令道,“找人去查谢飏之前半个月的行踪。”

  崔凝微讶看向他。

  “谢飏?”一处消息最灵通,谢飏并不是藉藉无名之辈,他自然知道是谁,只是想不通为什么突然要去查一个不相干的人,于是确认了一遍,“江左谢家的谢子清?”

  “嗯。”魏潜道,“目前没有明显线索指向他,但此案中涉及的细节却多多少少与他有些瓜葛,时间紧迫,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知道了。”

  “验尸结果怎么样?”魏潜十分看中尧久之一手解剖术,比之寻常的验尸,解剖之后无疑能得到更多线索。

  仵作一行是贱业,从来上不得台面,哪怕尧久之觉得跟着崔凝来长安会更有前途,也从没想过成为监察司的正经官员,能和这么多大人平起平坐。

  魏潜连夜给摆平了入职问题,尧久之今日才算是真正上任。

  当所有人目光看过来时,他又是不安又是激动,稍稍挺直身子,“死者身上没有挣扎搏斗的痕迹,后脑勺有两处伤口,经过对伤口的查验,凶手曾先后两次击打过死者后脑勺,一次是直接撞击,后脑勺留下了一个凹痕。我根据经验推测,凶器是个两寸左右、半圆形、长条状的东西。这个伤口应该不致死。而死因是第二次隔着裹尸布的多次击打,凶器应该是锤子之类的重物铁器。”

  尧久之见所有人都凝神听他叙述,没有一个露出鄙夷嫌弃的神情,心头一阵发烫,立刻继续道,“死者生前喝了大量的酒,没有发现有中毒迹象,也不像中过迷药。”

  一处监察佐令问,“有些药性极容易消散,迷药也不容易在尸体上留下痕迹,如何判断他没有中迷药?”

  “正是,卑……我有此判断,自是有所凭据,只是这其中不免污秽……”尧久之犹豫道。

  魏潜道,“说来无妨。”

  尧久之心下稍安,“是。死者胃袋里的食物残渣,有的已经完全消化,有的尚能清楚辨别,可见死者一顿饭所用的时间极长。我在其中发现了相对新鲜的红豆糕,各位应知道这类糕点比较好消化,有的更是入口即化,胃袋里还能明确辨出,说明此人在食下糕点之后很快便被害。从他最后吃进红豆糕到死亡,这个时间绝不足以让药性全部发散。”

  “当然,也有可能是中了什么下官未曾见过的无色无味毫无残留的迷药,但这种可能性极小。”尧久之这话说的极为自信。

  倘若不懂毒理,解剖尸体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尧久之是下了苦功夫研究毒物的,迄今为止,莫说大唐本土,便是番邦来的稀有药,也极少有他不知道的。

  如果尧久之验尸结果没有问题,那么整个行凶过程就是:悬宿先生与人宴饮,喝了大量的酒后,被人从后脑勺击中。而后,凶手将他裹进布内后害怕人没有死透,又用其他凶器补了几下。

  整个过程看起来就像是临时起意,但夹道运尸、白布裹尸、布置八卦阵,又显然不是没有预谋。

  “凶手下手利落,不像是寻常人。”尧久之补充道,“下官已将死者吃过的食物记了下来。”

  既然悬宿先生进了青玉枝后就没有出去过,那这些食物便可以判断出他曾在何处宴饮,可以说至关重要。

  众人自然也都想到这一点,经验浅一些的监察使都露出几分喜意。

  魏潜心情却越发沉重。

  比起手段更复杂的谋杀,这种情况反而更棘手。他手上过的案子太多了,自然什么样的情况都见过。这种驾轻就熟的作案手段看起来特别像是杀手、刺客所为,看似处处都是破绽,但真正查下去就会发现即使抓到行凶之人,也很难查明整个案件的前因后果。

  这个结果,其实在意料之中。

  路平心问,“大人,已经留了玉枝泉的客人一晚上,今日是否放人?”

  他是除了崔凝之外年纪最小的监察使,经事不多,不敢像其他人一样自行拿主意。

  “再留一天。先拿尧大人提供的食单暗中查清楚哪些人叫过这些东西。”魏潜交代完,又问,“布匹的事情查清楚了吗?”

  一处另一名监察使道,“查清楚了,这批布来自珍珠布庄,裹尸用的白练叫“冷月缎,布料是通过供货的方式流入了青玉枝。据青玉枝负责进货的掌事辨认,裹尸布正是“冷月缎”。他们入秋时进这批布,想用来缝制胡椅坐垫,但这匹“冷月缎”因为颜色过于素,只是用来做配料,而坐垫还未入冬就做好了。”

  崔凝听着,以为这条线索断了,不料峰回路转,只听那监察使又道,“不过,经过我们几番逼问,进货掌事招了一件事……”

  冷月缎既贵又用途极少,却还一直不断生产,乃是因为,它是一种特殊绣艺经常使用的底料,绣成后价格可翻百倍。

  青玉枝绣房掌事的儿媳妇就是会这种秀技的绣娘,他给了进货掌事不少好处,要求每次进布料都带一些冷月缎,然后又以颜色不好为由压着不用,等过了一季淘汰下来就会拿回家去。

  所以入秋进的那匹冷月缎根本就没有用过。

  “绣房掌事也招认此事,不过却咬死说自己每次过了一季才会拿走布料,这次还没来得及拿就被人偷了。另外,有个更好的消息是,青玉枝的绣房并不在青玉枝内,而是设在了城外的庄子里,这件事只有极少人知道。并且绣房掌事说因为儿媳妇要绣个插屏,她三日前从上面刚刚裁掉了一丈。”

  也就是说,凶手这三日之内出入过绣房。

  “我们连夜将庄子封了,除了四个从外面雇的绣娘不在,庄子里共十一人。”巡察使说罢,有些为难,“那也是太平公主名下的庄子,咱们动了公主这么多产业,会不会……”

  一处监察佐令不紧不慢的道,“且都记着,此事明显是有人想要栽赃给公主,我们这么做也是为了公主的清白。”

  众人应道,“是。”

  魏潜道,“一处继续查证冷月缎这条线索,暗中查柳鹑和谢飏,四处继续跟着我查两个温泉汤馆,有什么发现随时来报。散了。”

  “是。”众人陆续起身出门。

  屋内只剩下魏潜和一处监察佐令。

  “看来要让二处和三处动起来了,一定要抓活的才行啊!”一处监察佐令的声音回响在空荡的堂内。

  他与魏潜一样,认为这次行凶的人很有可能只是听命行事的杀手死士,一旦认为自己暴露,很可能会自绝。目前监察司所有人都在明面上,对抓捕十分不利。

  魏潜嗯了一声,“你我便做个幌子吧。”

第328章 家

  外面出了太阳,但是比起昨日更冷。

  一群人正要各奔差事,却见一个面白无须的寺人急匆匆跑进来。

  那寺人迎面便撞上乌泱泱一群监察使,一双双眼睛盯犯人似的,顿时觉得脚底板冒寒气,目光转了一圈,瞧见个面善的少女,立刻像抓到救命稻草似的凑过去,“不知魏长渊魏大人在何处?”

  崔凝按下心中疑惑,“在堂内。”

  “那就好!那就好!”寺人抹了一把虚汗,“劳烦大人帮忙通传一声。”

  “稍等。”崔凝转身正要进堂内,忽听身边同僚窃窃私语,不由脚步一顿,回首顺着易君如的目光看去。

  只见一人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乌衣白发,双眼覆着一条黑纱,肤白似雪,宛如刚刚从这雪地里幻化出来的神妖一般。

  他怀里抱着一把伞,站在门口被众人目光注视,一动不动。

  “阿元?”崔凝惊诧不已。

  路平心见她驻足,便极有眼色的代她去堂内传话。

  陈元看见熟悉的人,紧张的情绪褪去不少,这才走进庭中。

  一处监察佐令一出门便见到满院子的人,登时怒道,“凶手抓到吗?!一个个这么闲,都站在这里看什么景?”

  众人被一通呵斥,立时如鸟兽四散,转眼间院子里就只剩下几个人了。

  一处监察佐令看见陈元倒是没有太吃惊,只是不知想到什么,若有所思。

  魏潜亦随后出来,冲那寺人拱手道,“不知公公何事寻我?”

  “陛下有口谕。”寺人道。

  几人闻言,纷纷躬身行礼。

  寺人道,“陛下说吊尸案涉及天象,念监察司破案不易,特命浑天监司言灵前来协助。”

  “下官多谢圣上体恤。”魏潜道。

  差事办完,寺人这才放松下来,“人已带到,我这就回去复命了。”

  一处监察佐令看着寺人的背影,不由苦笑,“这是铁了心不让咱们过年啊。”

  案子确实涉及天象预言,但又不是必须要懂得这些才能破案!圣上特地把人送过来,不过是为了提醒他们:首要任务是查出这个预言出自何处,究竟是什么人在背后生事。

  圣上根本不在乎凶手是谁,之后想要拿这个结果交差肯定是不行。

  好在监察司的人早有准备,只是圣上此举完全浇灭了他们的侥幸心理而已。

  魏潜看了一眼脸色发白的易君如,“既然书册已经整理完了,易大人就暂时留在监察司里休息吧。”

  “那可真是多谢您体恤。”易君如说的诚诚恳恳,内心阴阳怪气。看看,这就是未婚妻和真正下属的区别待遇!就算是只能睡一两个时辰,魏大人也得亲自送小崔大人回家,而他……要是案子不破,怕是死也得埋在衙门里。

  易君如一夜没睡,站在这里被冷风吹的浑身打哆嗦,若不是热闹太好看,他真是不想在这数九寒天里多站一刻,“我这身子骨也不适合跑前跑后,这就先回屋了。”

  “魏大人,好久不见。”陈元是浑天监吊尸案的幸存者,与魏潜算的上熟识了。

  魏潜微微颌首。

  自结案之后,魏潜便没有见过陈元,仿佛只是转了个身,瘦弱的孩子便已长成身条修长的少年了。陈元那时候便给人一种看淡世事、随时可能羽化登仙的感觉,如今褪去了许多稚气,这种气质更甚。说不上好还是坏,只觉他是站在红尘之外观看此间世界,似真似幻,令人恍惚。

  “备车。”魏潜吩咐身边的差役。

  既然人已经送来了,不用白不用,魏潜对崔凝和陈元道,“你们一起乘车,阿凝先带陈元去看看月下居的书房,再来青玉枝探查夹道。我骑马先行一步。”

  “好。”崔凝点头。

  魏潜与其他人匆匆离开。

  崔凝带着陈元落后一步,乘上马车,“阿元用过早饭了吗?”

  “嗯,吃过了。”陈元眼睛上虽覆了一层纱,但仍隐约能透出他眉目舒展,心情很好。

  “你终究还是走出了观星楼。”这未必是好事,崔凝也不知该不该为他高兴。

  陈元像是看出她的心思,“若是一辈子只在一间屋子里,与呆在母胎中又有什么区别?活着,但也从没有活过。阿凝,我不会有善终。”

  他淡淡说出自己的结局,而后声音里又染上一丝笑意,“但我眼下是高兴的,你也不要为我担忧。”

  这究竟算是向命运低头呢,还是豁达洒脱呢?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