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 第211章

作者:袖唐 标签: 穿越重生

  三人上了马车,诸葛不离听见崔凝报的地址,惊讶道,“娘子是去苏裳?我与她有个面子情,说不定能派上用场呢?”

  “真的?!”崔凝搓搓手,“今日可真是颇多意外之喜。”

  诸葛不离看着她喜形于色的模样,目光柔和,“是啊,我十三岁便开始出诊了,刚开始没人请我,苏娘子起了个头,后来我才攒了几分名声。”

  崔平香抱紧自己的刀,仰头看着车顶,深深觉得自己除了一把力气可能真的没什么用。

第361章 落井下石的快乐(1)

  待至苏府门口,崔凝没有下车,直接让诸葛不离过去敲门。

  诸葛不离的名头在苏府还挺好用,三人马上便被请到门房里热茶招待,等了小半盏茶的功夫,有个侍女过来领她们去见人。

  侍女见崔凝穿着官服,轻声解释道,“我家娘子在暖阁,因诸葛姑娘是熟人,便想着随意一些,没想到还有位女大人……”

  侍女当然不敢指责崔凝,这是在解释并非故意怠慢。

  “无妨,是我冒昧来访,叨扰你家主人了。”崔凝本也不在乎这些礼节,再说即使是崔家,也不会像宜安公主那样财大气粗到处烧地龙,只有会暖阁、卧房这些地方会有,她自然也愿意呆在暖和的地方。

  侍女欠身,“大人言重。”

  方才在坐马车的时候,崔凝从诸葛不离那里大致了解了苏府的情况。

  苏裳没有嫁过人,却生了一对双胞胎兄妹,两个孩子已经十岁了。孩子是她亲生的,但没有人知晓生父是谁。

  侍女进暖阁传话,崔凝站在门口仰头打量。

  一路走过来,崔凝发现苏家占地面积并不大,但是修建的十分精巧,整体不是北方工工整整的布局,而是带有明显的江南风格。眼前这座暖阁雕梁画栋,共有上下两层,朝南的窗子都镶着透明琉璃。琉璃不算很纯净,只能隐约看见里面的人影,但是这样大而规整的一块,显然价值不菲。

  侍女很快返回,“诸位请。”

  一进屋,一股浓郁的乳香夹杂着花果香气扑面而来。

  崔凝瞧见两个粉雕玉琢的孩子好奇的看过来,便冲他们笑了笑,这才看向主座。

  女子瞧上去只有二十的样子,着一身深兰色弹墨蝴蝶葡萄留仙裙,石榴红彩绣芙蓉花圆领衫,如云般墨发松松绾成慵懒的堕马髻,整个人犹如一株怒放的花儿,绰约多姿耀如春华。

  即使是事先知晓,崔凝也不敢相信她有三十了。

  “这位是……”苏裳起身,目露疑惑。

  崔凝盯着她的眉目多看了她几眼,拱手,“监察司崔世宁。”

  “原来是崔大人。”苏裳眉眼弯起,立即吩咐左右,“快看座。”

  两旁侍女飞快的整理好请三人入座。

  崔平香作为护卫,自然的跪坐到崔凝身后侧,可等她坐好,才发现诸葛不离是坐在客座上的,心里又是一阵自我怀疑,最终还是坚定了自己的位置。

  “大人入夜前来,想必是有要事?”苏裳问道。

  崔凝目光在两个孩子身上停留,见男孩修眉星目,顿了几息才收回目光,“事关苏山海,是否需要单独聊聊?”

  苏裳笑道,“满长安都知道我与他有仇,我的子女自然更加清楚。他们并非无知孩童,大人但说无妨。”

  说罢,只屏退了一些伺候茶水的婢女。

  崔凝也并无不可,“苏娘子可知晓苏山海年轻时是否去过蜀中?”

  “蜀中?”苏裳不知想到什么,怔愣了一下。

  她这些年与苏山海斗的你死我活,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她对那人的一切自然了如指掌。

  苏裳垂眸思索,崔凝也不着急。商人逐利,不可能白白给人提供消息,旁人来问,未必能得到答案,但崔凝知道自己亲自登门,她一定会卖这个人情。

  倒不是崔凝觉得自己面子大,而是她背后不论是崔家还是监察司,都是苏裳平时无论如何都难以搭上的关系。

  苏山海身后的苏家在长安经营数代,关系盘根错节,苏裳再厉害,也很难在他手里讨到什么便宜。若是能与崔氏搭上关系,不论崔氏对她有没有实际上的帮助,哪怕是只得个面子情,她便可以利用这个关系拓展出无数条人脉。

  这对于在长安如履薄冰的苏裳来说,简直犹如天上掉馅饼。

  更何况,这还不是最吸引她的一点。

  苏雪风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寻了十几年都没有结果,苏裳手下人脉势力固然不差,但哪里比得上监察司!

  短短一瞬,苏裳脑子里捋出了许多利弊,却并未急着回答,反而吩咐所有人退下,又向两个孩子道,“你们先去书房玩儿。”

  龙凤胎明明很好奇,却没有闹着留下,听话跟着侍女出了暖阁。

  “方才是我想岔了,监察司的大人来问话,想必事关紧要,岂能叫这许多人听了去。”苏裳要卖面子,就一定会做得既明显又妥帖,更重要的是,试探崔凝问起苏山海的原因。

  若是苏山海犯到监察司手里,她可太乐意送他一程了!手刃仇人固然痛快,可落井下石也同样舒坦。

  崔凝岂会不知她的意思?然而步天聿顶多只是个疑点,这根线后头能扯出个什么玩意,她也不知道,说不定扯着扯着就只是个线头,最后发现白忙活一场。

  “苏娘子不必紧张,只是问几个问题。”崔凝并不正面回应她的试探,接着之前的问题道,“苏娘子可否告诉我,苏山海年轻时可曾去过蜀中?”

  人家不接茬,苏裳也并不纠缠,爽快答道,“他在这二十年里不曾去过蜀中,之前有没有去过,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知晓他在那边有两桩生意。一个是布匹,还有一个是纸张。他们家独有一个用竹制纸的方子,那纸张洁白如玉,极有韧性,价格适中又不易损坏,销量一直很好。蜀中那边竹子又多质量又好,这桩生意便随着米粮生意一道被安置在了蜀中。”

  崔凝斟酌问道,“苏山海家中可有从蜀中买回来的古籍藏书?”

  “有。”苏裳情绪忽然变得低落,沉默片刻才缓缓道,“那狗贼当年花了许多心思养我阿兄,家里藏书都任由他看,我有时候也会跟去。那狗贼曾向我阿兄炫耀过,书房里面有两本秦时古籍,是他在蜀中买回来,只花了百金,我好奇之下也翻了翻。”

  有些古籍价值连城,动辄都要千金,人家还不一定卖。

  崔凝抬手掩嘴轻咳,掩饰因为忍笑抽搐的嘴角。

  诸葛不离余光发现她的动作,自然地接了话,“不知是什么样的古籍?”

  苏裳道,“两本都是关于星象的书。”

  崔凝清了一下嗓子,“咳,苏山海可曾说过想要复原古籍中所记载的一件宝物?”

第362章 落井下石的快乐(2)

  苏裳立即明白了崔凝想要问的东西,“您是说浩辉聿?”

  “你知道?!”崔凝毫不掩饰激动。

  那她可是太知道了!

  苏山海成功复原浩辉聿的时候,苏裳兄妹还是他的义子义女。他没有亲生子嗣,也不注重传承,复原这等稀世珍宝,便想着如何充分发挥它的价值。

  他原本计划着走门路将浩辉聿献给圣上,后来又不知为何没有继续。

  “十年前苏山海拿着浩辉聿献给司言灵,求他卜一卦。他对我阿兄仍不死心,想用卦象算出阿兄所在。我得了消息,生怕他真算出结果会对阿兄不利,便动用了手里所有的眼线暗中监视他。”

  彼时,苏裳才二十岁,一个人艰难支撑苏雪风留下的产业,在苏山海的刻意打压之下,举步维艰。她虽带着一股狠劲,杀伐果断,手段强硬,很快在江南立足,但每到夜深人静心中仍惶然,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哥哥。

  苏山海去求卦的时候,她也抱着满心希望,每日在求神拜佛,希望司言灵真的能够算出兄长的情况。

  在那等珍宝面前,苏裳和苏山海都没有想到,司言灵居然果断拒绝了。

  “不过,他又走了别的门路。”苏裳想到一些事情,侧身朝扶手靠了靠,换了个更加舒适的姿势,“满长安能与司言灵说上话的人不多,能与他成为朋友的更是只有一个。”

  左凛!

  崔凝眸色微变,等着她继续说下去。

  苏裳道,“当时他拿浩辉聿与左凛交易,请左凛帮忙求司言灵一卦。司言灵倒是给了左凛一个面子,亲自卜了卦。”

  苏裳很想花钱买通左凛,问问他卦象内容,但她当时情况太艰难了,人又在江南,根本不敢冒头。

  左凛并不是个常常收受贿赂的人,因为浩辉聿太过于神奇,这才肯松口帮这个忙,她若是突然去问此事,恐怕到时候左凛为防受贿一事泄露,反而会对她不利。

  出于种种原因,苏裳只能暗中安排人留意苏山海手下人的动向,也将左凛的这个把柄捏在手里,耐心的发展势力,等待自己实力变得足以在遭受意外时自保。

  足足等了三年,她才从左凛那里换取了消息,为此,她也付出了很大代价。

  当年司言灵那一卦,显示于南有一线生机。

  因这一丝希望,苏裳至今都还在寻找苏雪风的下落。她知道,如果兄长还活着却没有来找她,一定是遇上了什么事,她不想也不能放弃。

  苏裳道,“我知道浩辉聿曾在左凛手里,并且改名为步天聿,这么多年也不曾听说转手。我行商这么多年,消息灵通,又一直注意左凛,但凡他想脱手,我必然能得到消息。”

  左凛是司言灵案的元凶。

  当初司言灵一案并未公诸于世,然而左凛犯事儿落到了监察司手里这件事,满长安都知道,苏裳也隐约探听到一点内情,所以当她知道监察司在查浩辉聿,便将苏山海与左凛的关系说的明明白白,并且很是热心主动的为崔凝提供各种消息。

  “若是其他人得了浩辉聿,不会没有丝毫动静,所以我怀疑直到左凛死,浩辉聿都还在左家。”

  苏裳不是信口乱猜,她太了解那帮权贵了,他们平日有个什么稀罕的花花草草都要专门办个宴请人欣赏,更何况是浩辉聿?

  得了稀罕物却只能在被窝里偷偷欣赏,那岂不是很寂寞?

  至于左凛会偷偷藏着浩辉聿,一是因为不想司言灵知道自己利用他收受贿赂,二是因为当时官职不高,若是露了财反而可能引来麻烦。

  “我知道了,多谢苏娘子。”崔凝道。

  司言灵案是崔凝还在典书处时跟着魏潜参与的案子,是她转到监察处升职的转折,可谓印象深刻。

  结案之后崔凝便没有再关注过左家,只知道在左凛出事后就树倒猢狲散了。

  “大人不必客气。”苏裳见她似乎问完了,想着拉近一下关系,“我命人准备些酒菜,不如咱们边吃边聊?”

  崔凝看过苏裳的经历,对她颇为欣赏,且见面之后觉得她颇为面善,倒也有心相交,但此刻手头事情有些多,只能婉拒,“我亦想与苏娘子把酒言欢,只是身有要事,实在不便,不如改日再聊。”

  苏裳能十七岁从“刀山火海”走出来,自是个极会察言观色的人,知晓崔凝对自己没有恶感,这话也并非推脱敷衍之言,于是露出爽快真诚的笑容,“那就等大人旬休时再约。倘若大人还有什么问题,随时来问,我必知无不言。”

  “那便先谢过苏娘子。”崔凝拱手起身告辞,“这就不打扰了。”

  苏裳起身欲相送。

  崔凝道,“苏娘子留步。”

  苏裳笑笑,并不硬贴上去,只唤了侍女来引她们出去,自己站在暖阁门口目送。

  “母亲。”

  苏裳侧首,看见一双儿女从小径上走过来。

  “母亲,刚才那是监察司的女大人看着比我大不了几岁呢!”苏雪旋跑过来,抱着苏裳的手臂撒娇。

  苏裳摸摸她的脑袋,目光变得越发温柔,“你们可知晓清河崔氏?”

  苏雪归了然,“她就是兵部尚书崔大人的孙女。”

  “嗯。那是真正的天之骄女啊!”苏裳长叹一口气,旋即又笑道,“不过她与我见过所有贵女都不相同。”

  她一介商贾,手里又有许多绣坊、首饰这样的生意,少不了要伺候贵女。如今长安的贵女,不说尽数认识吧,总有四五成是打过交道的。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