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 第226章

作者:袖唐 标签: 穿越重生

  她揣着手走到书架旁,顺便帮着整理那些手稿,崔平香两步冲过来,“大人放着我来!”

  “没事,我坐着有点冷,正好起来活动活动。”崔凝道。

  崔平香无措道,“那、那大人小心点,别再伤着。”

  叩叩!

  崔凝听见敲门声,应道,“进来。”

  差役端着火盆进门,“大人,上头太冷了,魏大人离开前嘱咐小的送个火盆上来。”

  崔凝认出这是上次收了她金花生帮忙去买锅子的差役,稍顿了一下,从袋子里掏出一粒丢给他,“有劳小哥儿。”

  “啧。”她有些肉疼,心想虽然崔平香不会体贴人,但崔平香不费钱呐!

  “大人折煞小的了。”差役飞快得把金花生揣进兜里,那份体贴关怀顿时更加真心实意,“大人可缺人手?小的粗笨,做不来精细活,倒是有一把子力气。”

  崔凝坐在炭盆前,汲取些许暖意,身上舒服多了,“这两天可有人登观星台?”

  “并无。”差役不假思索的道。

  他见崔凝似有疑问,紧接着解释道,“登楼的甬道有扇门,掌令离开的时候锁上了,钥匙在他手里。除此之外,整个浑天令上下只有张少监处有一备份,大人今日上来,便是从张大人那里取的钥匙。”

  之前崔凝参与处理司氏姐妹被害的案子,对浑天监的官员倒是很熟悉,知道差役口中的“张少监”是浑天监的少监,叫张巍。

  “张少监人在何处?”崔凝问。

  差役道,“张大人在观测浑天仪。”

  崔凝每一次来浑天监,都会对这个衙门的松散颓废有更深一层的认知。她来时便已表明,此次是奉皇命前来收浑天令遗物,结果拿到钥匙上来这么长时间,也不见有个官员过来交接。

  陈元入浑天监只担个名头,实际管事还是两位少监。

  “你们另外一位少监呢?”崔凝问。

  差役道,“袁少监入冬便小病不断,已告假修养数日了。”

  “行吧。”崔凝记得袁飞尘一副仙风道骨的老神仙模样,没想到身子骨这么弱,她想到其他几局的掌事,没好气的问,“你们推算局、测验局、刻漏局的主事就没一个有空?”

  差役局促道,“小的也不知道呐。”

  崔凝摆摆手,“罢了,我跟你急什么,你先下去吧,这里我自己收拾。”

  “是。”差役搓搓手,犹犹豫豫地道,“那小的就在门口……”

  崔凝睨了他一眼,“滚下楼吧,让鹰卫上来。”

  “欸!好嘞!”差役欢欢喜喜应下。这寒冬腊月站在冰天雪地里候差可要去了半条命,只要逃过差事,别说只是让他滚,便是稍上祖宗十八代一并滚都成。

  陈元东西不多,不消片刻便被崔平香收拾装成两个包袱,剩下的手稿、书籍一摞摞放在案上,数量竟比日常用物多了几倍。

  崔凝看着这些稿子,难免伤感。

  一个人若是将一生全部精力都付诸于一件事,若非挚爱,必是日子过的太过枯燥单调。

  陈元……大约是喜欢浩瀚星海的吧……

  他从前更常做的是为人看相卜卦,脱离陈长生之后,却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研究观星术上,并且短短时间成绩斐然。

  崔凝叹了口气,起身再次检查有无遗漏。

  崔平香见她连墙缝墙角也不放过,遂问,“大人在找什么?”

  “看看他有没有藏东西。”崔凝还算了解陈元,他确实单纯天真,但并不是傻子。

  正常人都会有一点自己的小心思。陈元从前就喜欢看星空,喜欢观星,也常常背着陈长生研究观星术。

  观星术需要大量的观测和计算,可不是仰头看看星空就行的,他从前全部的活动范围就是一方小院,这样都能瞒着自己于观星术上极有天赋的事,想必没少藏过东西。

  果不然,崔凝翻翻找找,从各个犄角旮旯里寻出了数卷草稿。

  “这是什么东西……”崔凝一页一页翻过去,发现上面既不是星图也并非六十四卦,而是许多人名。

  难道?!

  崔凝突然想起当初司氏有个记载了官员把柄的册子,用来胁迫官员为司家办事……

  她心中许多揣测,最终与女帝的想法不谋而合陈家当年就知道司言灵“成神”的秘密,所以一直在有目的的造神!他们在效仿司氏,刻意收集别人的把柄。

  若陈元是不知情的,那么做这一切的人便是陈长生。

  崔凝看着这杂乱的草稿,上面只有年月日和人名,以及年岁,有的后面写了地名,有的没有,仅用一些符号简单带过。

  她可以确定陈元对此不知情,但他一定是发现了什么,开始对自己做的事情产生了怀疑,所以才会有意识的记录下这些东西。

  陈长生瞒着他,但他在卜卦算命的过程中肯定能够获得许多信息,比如说人名和八字。

  崔凝把所有纸张摊开,发现上面的字都比较接近现在字迹,应该是后来根据记忆补记的。

  这是不是意味着,陈长生手里确实有一个记录各家秘闻册子?

  崔凝想,自己很可能触到了有人欲毒害陈元的真相。

第388章 藏书阁

  如果此事被有心人得知……

  不,如果有野心有权势的人知道有类似司氏密卷的存在,一定会想方设法从陈元手里拿到这样东西,或者拉拢他,而不是直接下手灭口。

  除非对方已经得到了此物,并且知道陈元是知情者,才会选择直接灭口。

  本来陈元只是观星楼中的囚鸟,能接触的人本就不多,急着除掉他反而容易引人注意,然而一切的转变都始他突然面圣,圣上的态度有一丝丝转变,并且将人放了出来。

  如此一来,陈元从不问世事到入红尘,暴出此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更有可能透露给圣上,所以那人才会迫不及待的想要除掉他。

  崔凝想,大概是陈长生把东西献给了某个人,或者以此物为敲门砖投了某一股势力,欲借此实现自己的抱负。

  以陈长生抛弃陈元的行为来看,此人有狠心。

  他把绝大部分积蓄都留给了陈元,看起来似乎对这个侄子尚有几分亲情,但细想,这些钱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利用陈元算命卜卦赚来的。

  把钱财留下,只能说明他自身有一些做人准则,与其说是对陈元的疼爱,还不如说想要互不亏欠、划清关系。

  陈长生一直把陈元视作阻碍自己高飞的负累,倘若陈元再一次成为阻碍,别人痛下杀手的时候,他会不会冷眼旁观?又或者,直接亲自动手?

  崔凝以为,不是没有可能。

  这叔侄俩,莫说陈长生了,便是陈元也不见得对陈长生有什么割舍不开的感情。当初陈长生离开时,陈元确实有些伤心,但当时他言语之间还带了许多负面情绪。

  试想,一个被当成工具一般,囚在小黑屋里长大;一个被家族贪欲捆缚,只能放弃自我,隐姓埋名去养成一个“神”。他们被迫捆绑在一起,即便相伴多年有些感情,那大概也是带着怨的。

  崔凝把这些名单仔细收好,揣进怀里,吩咐崔平香,“再去找找还有没有别的东西!”

  “是!”

  她坐到案前,在一摞手稿里飞快翻找,想看看他有没有记录下这些年卜卦的具体内容。

  只是从头翻到尾,案上绝大部分手稿都是观星测算、星图,以及在浑天监藏书阁里阅读时候的随记感悟。

  除此外,还有一些画。画的内容几乎都是他身边可见的景物,笔触都极为简单随意,画幅也不大,只有一幅特别精致,可以看出来画的极为用心。

  是雪落红梅。

  画中天地纯白,几株梅树交错的枝桠上红梅挤挤挨挨的怒放,在花枝后面隐约有一抹淡淡绿影,不甚清晰,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但又能清楚分辨那是个身量不高、身材纤瘦的人。

  这是何时的景呢?乐天居里有梅花,但这幅画明显不是新图。

  崔凝仔细回想,才记起来是第一次见到陈元之时。

  彼时,他暂住在监察司的院子有红梅。

  初雪那天,崔凝提着点心过去看他。

  少年洞达通透却又单纯天真,崔凝没见过这样极致矛盾集于一身的人,还怀疑过他是个芝麻馅的包子,不料这包子居然是实心的。

  那是他第一次离开陈长生,走出“牢笼”,大约很值得纪念一下。

  崔凝把画整理好放到一旁。

  “大人,没有别的东西了。”崔平香道。

  观星台上的屋子并不大,家具有限,且这座观星台是后来补建,墙壁都很新,没有那么容易弄出很多缝隙藏东西。

  外面天色已擦黑,崔凝命鹰卫抬箱子来装东西。

  她站在火盆旁暖手,这时才见一中年男人气喘吁吁的出现在门口,“抱歉抱歉,方才见浑天仪有异,一时观的久了,怠慢大人了。”

  “您并未怠慢我。”崔凝侧首,看见他松了一口气,接着道,“您怠慢的是陛下。”

  她又不是什么公主皇子,所至之处百官须参拜,倒不至于让一名少监亲自来接待,但此次是带着奉皇命来收拾东西,浑天监一个有名有姓的人都不出来负责交接,实在说不过去。

  张巍一惊,连忙解释,“实在是、实在是……”

  崔凝道,“我无意为难大人,劳大人过去看着清点东西,公文需要画押盖戳,您瞧仔细些。”

  “是是是。”张巍过去,鹰卫呈上物品清单以便他对照。

  崔凝看了一会儿,垂眸继续烤火。

  “咳。”张巍好半晌才缓过劲来,因着理亏,说话姿态放的颇低,“敢问小崔大人,不知掌令出了何事,为何陛下突然要查抄他的东西?”

  崔凝冷然看向他,“谁告诉你是查抄?!”

  “不是……吗?”张巍被她骤然爆发的杀气吓了一跳。

  鹰卫知晓崔凝与陈元关系不错,怕张巍不知情又说出什么扎心的话,于是低声将陈元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

  张巍抹了一把冷汗,讷讷半晌才道,“我无心之言,还请小崔大人见谅。”

  他整日在浑天监,比任何人都清楚都有谁来看过陈元,自是知道二人交情匪浅。

  崔凝心中堵得慌,却还是放缓语气,拱手道,“是我一时急躁,大人见谅。”

  张巍迟迟不来交接,属于失职,她怎么发怒都不为过,但是一码归一码,一般监察司干这种事情确实都是查抄,眼下的情况才是个例,张巍会这样问,确是无心,犯不着借此把情绪撒在他身上。

  崔平香看了崔凝一眼,微微抿唇。

  这事若是放在以前,张巍怕是早就被揍趴了。

  崔凝再不是那个和五岁小娃娃窝成一团的小傻子,也不会因为偷看郎君顶翻屏风,更不会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她越已是一名合格的朝廷官员,身上许多缺点都被填补好,同时似乎也丢了许多东西。

  当初那个冒冒失失的小女孩不见了,而那份肆意随心,不知是被小心藏起来,还是被同时抹掉,不知不觉间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崔平香不知道这算好还是不好,也很难描述现在怎样的心情,反正不高兴也不算难受,只是再次默默下决心,回家定要与青心好生学学为人处世。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