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 第235章

作者:袖唐 标签: 穿越重生

  眼下已经能够大致还原当时柳聿去往河东道的过程。

  魏潜不会轻信一面之词,楼仲的供词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即便他现在说的全都是真心话,也未必就是事实真相。

  柳鹑应该不知道当年姐姐曾经投湖自尽的事,他在谈及柳聿的时候也带着怨气,认为她早已在楼家站稳脚跟,却不捎个信回来,导致母亲带着遗憾离世,然而柳聿真的是因为冷漠才与家人斩断联系吗?

  被华赢说动答应当棋子的是她,后悔背叛的人也是她,从某些方面来说,她确实有错,但魏潜也不会因为这些便带上个人情绪看问题。

  作为一个半途失身的棋子,未来不明朗的时候,与亲人划清关系未必就是因为冷漠。

  再者,现在谁也不能确定,华赢有没有拿亲人去威胁过她。

  其中孰是孰非,实难分辨,于整个案情来说并非关键,魏潜便暂时不去想它,继续问道,“他们二人因此反目?”

  楼仲都不相信,悬宿先生若笃定柳聿恨他,只会更加怀疑。

  “应该是吧。”楼仲道。

  魏潜道,“陈伯回何时得知柳聿疑似推其妻女下车一事?”

  楼仲道,“大概是一年前吧。那护卫没有看清,不敢胡乱说话,一年前偶然遇到,酒后不小心说漏此事。”

  魏潜没有表示出信或不信,只问,“可知那护卫身份、去向?”

  “我只知道,他原是平安镖局的人,叫钱四。”

  魏潜淡淡道,“已经知道不少了。”

  楼仲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却知他不会说多余的话,一时有些忐忑。

  魏潜中断了旧事盘问,突然道,“青玉枝案发当晚,你在何处?”

  楼仲愣了一下,“我应该是在家睡觉。”

  魏潜道,“可有人能作证?”

  他审问过楼仲的小厮,当晚楼仲独自歇在书房,身边也没有人伺候。楼仲待身边人一向不错,书房未设小厮歇脚的地方,天气不好的时候,打发小厮回去休息倒也不是头一回,只是这么一来,他当晚有没有真的待在家里就成了迷。

  “没有。”楼仲道。

  魏潜慢慢道,“案发当晚出现在玉枝泉的那群学子中,有一人与你过从甚密,他说,是你提醒他玉枝泉里有竹林。”

  青玉枝有竹林并不是秘密,但青玉枝的客人基本都是贵族,普通人很难知晓到了冬季时,因为玉枝泉这个院子没有隔温会非常冷,很少人爱去,所以价格有所下降。

  这件事无法抵赖,楼仲爽快承认,“是。”

  “你家中有一大片竹林,而且竹林不在主院,即使借予朋友也不会扰你清静,为何反而会推荐玉枝泉?”

  “这只是其一,另外你作为碎天江的掌柜,平日与青玉枝互不往来,这么长时间以来,也从没有往青玉枝推荐过生意,突然间做出这个举动,显然有别的原因,不知楼掌柜是出于何等考虑?”

  “我……”

  因为时间仓促,楼仲一番布置确实有些粗糙,魏潜接连两个问题砸下来,竟令他一时哑口无言。这些问题,怎么解释都会显得牵强。

  迎着魏潜深邃的目光,楼仲鬓边忽然冒出丝丝冷汗。

  魏潜没容他多想,继续道,“你得知柳聿派赵三杀人灭口,所以暗中跟着他,发现了青玉枝地穴的秘密。于是你先煽动学子在青玉枝聚会,后准备好一切,尾随赵三,等搬运尸体后惊觉玉枝泉里有人,吊起尸体后匆匆逃走,你便布置了八卦和太白经天的卜辞。”

  魏潜把在楼府书房里找出的证据摊开,“你对八卦一知半解,分不清卜算天象的卦象和中天八卦,误把他留下的中天八卦当做天象卜算拿去布置案发现场,事后你突然发现不对,才在监察使去搜查月下居的时候找补,主动告诉监察使悬宿先生最近得到中天八卦残本,并痴迷于此。”

  “悬宿先生可能确实与你提起过得到了中天八卦残本,你以为月下居的书房里满屋子都是符篆八卦,总有一些会是中天八卦,对吗?”

  竟然没有吗?楼仲冷汗涔涔,这时候才明白自己做了很多多余的事。

  “中天八卦早已失传,悬宿先生不过是一时得知一两卦,他口中的残本恐怕与你理解的并不相同。”

  楼仲能在长安把生意做起来,显然不是笨人,但他自幼便在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中长大,遇事先怀疑自己对错疏漏的习惯,总也改不掉。

  他事后总觉得自己哪里出了漏洞,会不断的想,不断的去补漏洞,殊不知,有时候做的越多,留下的尾巴就越多。

第405章 月下居美人

  魏潜分析精准,字字句句都砸到楼仲心头,又兼之搜到了诸多证据,他的防线一退再退。

  楼仲其实知道,现在大部分都只是间接证据,只要咬死不承认,暂时还不能定罪,但他显然有别的打算,“魏大人断案如神。”

  这算是认罪了。

  魏潜似有预料,只是语气平淡的向他确认一遍,“楼掌柜这是承认自己就是尾随赵三布置案发现场的人?”

  他如此态度,反倒让楼仲心里没底,犹豫了一下才道,“是。”

  魏潜示意书吏将供词送到楼仲面前,“看看吧,若是没有什么问题便画押。”

  供词和印泥就摆在楼仲面前,书吏经验丰富,记录清晰简练,只需扫一眼便能看清内容,但他迟迟没有画押。

  这一切与楼仲想象的不一样,他原本打算先认罪,然后再把责任甩到那对冷心冷肺的父母身上,现在魏潜居然半点没有想深究的意思!

  假如案子就这么结了,他背上陷害太子的罪名,后果可想而知!

  魏潜盯着楼仲,口中却吩咐鹰卫,“楼掌柜像是行动不便,去帮个忙。”

  “等等!”楼仲握紧拳头,咬牙道,“魏大人打算这样结案?”

  魏潜扬眉,“不行?不知楼掌柜有何指教?”

  楼仲明白自己被他带进了坑里。

  杀害悬宿先生的凶手找到了,青玉枝案已破,陷害太子的凶手也落网,现在这个结果,于魏潜来说已经足以交差。

  王孙贵族哪家没有拉拢过几个人手?就算柳聿是太子的人,若不深究背后种种隐秘,却也并不算什么大事。

  若是此事不再往下查,无非就是太子收揽个棋子,结果这女人不顶用,因为私情扯出一桩命案,反砸了自己主子的脚。

  简直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果,除了他楼仲要玩完。

  楼仲到现在还不知道宜安公主也被抓的事,否则他就会明白,此案绝不可能草率了结,魏潜不过是在施加压力,让他认为自己陷入绝境。

  魏潜现在要结案,楼仲颇有些骑虎难下的感觉,但为了脱罪和达成最终目的,只得硬着头皮主动交代,“我虽然把天象预言散布出去,但并未陷害太子!”

  “哦?”魏潜神情淡淡,“楼掌柜何出此言?”

  楼仲稳住情绪,“我母亲是太子的人,宜安公主也是!魏大人若知晓她们背地里都做了些什么,就会明白东宫弑逆并非虚言!”

  魏潜早就猜到宜安公主背后的人也是太子。

  一是,监察司早就查到赵三和冯秋期背后的主子,一个是柳聿的人,一个是宜安公主安插在青玉枝的暗桩,他们两个搅和到一起,肯定不是偶然;二是,监察一处查到,悬宿先生似乎与宜安公主有所接触;三是,碎天江里悬宿先生所住的院子名叫“月下居”。

  长安人人皆知宜安公主爱昙花,昙花又有一名,叫“月下美人”。

  月下居美人。

  魏潜一笑,“宜安公主和悬宿先生有私情。”

  一时间,楼仲瞠目结舌,脑子里很乱,但也意识到自己似乎又坠入了陷阱,魏潜早已预料一切,只是缺少切实证据才会故意诈他。

  然而此刻他尚不知晓,魏潜推断出的事情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多。

  “她是为了鬼土才接近悬宿先生。”魏潜道。

  宜安公主的口味一直都是俊美郎君,绝不可能突然喜欢上一个老叟。

  话到这里,魏潜的并没有直接说下去,而是话锋一转,“你弄混八卦,显然是不通此道,但用来摆八卦的竹片是旧物,并且看上去常常被人使用,若我没有猜错,那是悬宿先生的东西。”

  他打开一个纸包,露出里面红色粉末,“想必你没现他的东西里混有此物吧?”

  说着,他又从一堆证物中取出一个竹片,“这片上面染了鬼土。”

  楼仲欲效仿观星楼白练鸣冤,所以用朱砂写了星象预言,一开始魏潜发现竹片上有红痕,还以为是沾上了朱砂,虽然奇怪颜色发暗,但也并未多想,直到后来崔凝在密道里发现鬼土。

  鬼土与朱砂都是红色,但鬼土的颗粒稍粗且颜色更深,二者有明显区别。

  楼仲想起当时直接把装着竹片的包袱拎走,不由后悔,就不该故弄玄虚,直接写星象预言才对!

  “既然魏大人已经查到这些,想必就应该知道,星象是悬宿先生推算出来的,我不过是推了一把。”楼仲道。

  他只是经历不幸,痛恨父母,所以在他们自相残杀的时候添一笔而已,人不是他所杀,预言也不是出自他口,即便有罪,也罪不至死。

  然而,魏潜并不在意他的罪名,仍接着之前的话头,“悬宿先生为了查妻女踪迹,频繁前往于县,发现了鬼土的妙用,而宜安公主故意接近他,是为了用鬼土所铸的兵刃。”

  楼仲心中一跳。

  又听见他道,“柳聿杀悬宿先生,根本就不是因为什么私情。”

  柳聿与悬宿先生确有私情,陈家母女失踪一事也确实存疑,可是事情三十年过去了,柳聿怎么可能因为悬宿先生得到一个模棱两可的消息就出手杀人?

  楼仲又一层防线被击溃,“此事说来话长……”

  一切都始于太子得到短剑“霜刃”。

  霜刃削铁如泥,太子爱不释手,他得知此物出自鹤池先生赵行之之手,曾派人去打探过,想铸一把长剑。多次若磨硬泡之下,赵行之才透出,“霜刃”之所以锋利无匹,是因为悬宿先生偶然获得的一种原料。

  太子心中有了别的想法,于是令宜安公主接近悬宿先生。

  宜安公主勾上悬宿先生之后,得知鬼土的秘密,又撺掇悬宿先生把两位铸剑的朋友请来长安,不知不觉将三人全绑上了船。

  待他们察觉不妥时,早已无法全身而退。

  太子想要造兵器,必然要大量运输鬼土,此事自然就交到了身在河东道的柳聿手里。她利用生意往来,掩人耳目,持续不断的往长安送土。

  正如魏潜推测,柳聿下死手绝非陈年旧怨,而是她与庐陵王之妻韦氏有所勾连,被悬宿先生察觉。

  如今她再一次背叛,与三十年前私情可不一样。不管是华氏还是太子,都绝不可能放过她,她当然要先下手为强。

第406章 吾家有女初长成

  天色熹微。

  魏潜才回到监察四处。

  门口雪松旁,少女的身影于柔和明亮的晨光中亭亭玉立,墨发半拢,一身浅青色宽袖袍服,站在雪地里,随意中透着几分清冷。

  魏潜驻足。

  魏潜并非不知她的变化,但他日日见着倒也没觉得有什么太大区别,脑海中形象还停留在那年她穿成圆墩墩的一个球朝他奔过来的样子。仿佛只是一错眼的功夫,惊觉奶团子似的小女孩竟然已经长这么大了!

  而且,记忆中的崔凝像只甜滋滋的糯米团子,虽然很瘦,但脸上带着奶膘,肉肉的小手上还有小窝窝,魏潜心觉得,她成年后应当也是个甜软的少女。

  不想如今她远远站在那里,眉目如画,不染人间烟火一般。

  “五哥?”崔凝看见他,眼睛弯起,顿时冲散了身上清冷,像只轻盈的小鹿朝他跑过来。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