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 第237章

作者:袖唐 标签: 穿越重生

  毕竟谢飏知道武成思很多秘密。

  柳意娘不明白,武成思根本不是个明主,谢飏也一直说做坏事不能与蠢货为伍,为什么还要帮他做事。

  谢飏嗤笑一声,“他能全须全尾的活着再寻思报复我的事吧。”

  柳意娘眼睛微睁,不可置信,“郎君不是一直……”

  不是一直在替他谋划,要扶他上位吗?

  “你觉得他有机会吗?”谢飏反问。

  柳意娘道,“听说圣上很倚重他,也曾透出想传位的意思。”

  “圣上倚重他没错。”谢飏一笑,如月辉满室,“但绝不可能把皇位传给他。”

  柳意娘相信他的判断,但十分不解,“为何?”

  “你觉得圣上是个怎样的人?”

  “我又没有见过圣上。”柳意娘嘀咕了一句,想到谢飏也只是中状元那一回面见过圣上,应该也不算了解,可即便是天子近臣,也未必敢说了解圣上,于是她也只摇头,好奇问,“郎君知道?”

  “她是个心怀天下的人。旁人都道圣上无情狠辣,岂不知,她或许是将全部的柔软都留给了苍生。武成思有资格成为圣上手里的刀,说明他一点都不蠢,但他不懂帝王之道,他御下的能力根本不足以掌控当下权臣,圣上绝不会将皇位传给这样一个人。”

  柳意娘道,“难道传言是假的?据说圣上曾问过朝臣,武成思是否能做储君。”

  谢飏不知圣上秉性,但从许多传闻来看,那一定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于政事,她倒是很听得进劝谏,但谁要是在其他方面让她不爽快,必要被她从方方面面找回来,或许她问出那些话,不过是想耍一耍那帮权臣。

  太子与庐陵王好歹生于皇家,自幼耳濡目染,在为君之道上比武成思要强那么一点。

  谢飏笃定,将来那个位置一定属于太子或庐陵王。

  这两个人都曾做过皇帝,虽然做的都不怎么样。

  柳意娘问,“所以郎君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投靠武成思?”

  谢飏笑而不语。

  柳意娘看出他心情不错,于是扯了他的袖子晃了晃,“郎君……”

  “莫把对付其他男人那一套用在我身上。”谢飏抽回袖子,却是依着她的意思给了答案,“没有。”

  不仅没有,还送了他一程。

  当初,谢飏其实早就知道武成思图谋兵器的事,只是故意装作不知情,替他出谋划策除掉杨凛。

  若是武成思当时不是那么小心,早早将兵器收入囊中,谢飏当时就能直接送他出局。

  后来武成思又贪婪的想得到更多,一直舍不得杀詹师道和鹤池先生,想着黄雀在后,吃现成的,所以迟迟没有动手。

  这一切都是谢飏一手替他谋划,武成思以为他失去的不过是一批兵器,其实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鬼门关。

  谢飏道,“武成思也太小瞧魏长渊了。”

  给只要在魏潜面前露出半点端倪,十有八九要被他一锅端了,除非他不想管。

  柳意娘不禁有些忐忑,“那我们会不会也被查到?”

  谢飏从鼻腔里哼笑一声,“不用他查,我早就站到他面前了。”

  他一手推动观星台案,煽动李昴仇人报复,借太子的人除掉杨凛,背地挑拨柳聿与悬宿先生关系,暗示武成思利用楼仲扳太子下马,但那又如何,人又不是他所杀,他甚至没有直接教唆杀人,再怎么查也是清清白白。

  那些案子,从杀人动机到作案都是一个完整的圆,他只不过是站在远处稍稍吹了一点点风,那圆便自己滚动起来了。

  哪怕魏潜查到处处都有他的影子,却也无法给他定罪。

  谢飏道,“便是有事,也是我先有事,你在害怕些什么?”

  “我怕魏长渊。”柳意娘并没有参与作案,也没有参与谋反,但她与宜安公主关系密切,“我怕受到牵连再被抓紧去,魏长渊精的像鬼一样,哪怕你上回仔细叮嘱过,我也险些被他套出一些不该说的话,我害怕再来一次,我会扛不住。”

  她更害怕监察二处,若是被上刑,出来也是半残废了。

第409章 成全

  “这两日就会结案,你不会有事。”谢飏淡淡道,“以后你也不必再为我做事了。”

  柳意娘一惊,“郎君?!”

  谢飏把手里的棋子落到棋盘上,起身出门。

  柳意娘连忙丢下饭勺,追了出去,“郎君,我方才那些话只是、只是……”

  “阿意。”谢飏驻足看向她,眼神中难得露出一丝温情,“我近些年都不会再做官了,你也莫要跟着我蹉跎岁月,趁着年华正好,若是寻得可心的人就嫁了吧,我早已给你备了嫁妆。”

  他已经许多年没有唤过她名字了。

  柳意娘眼泪夺眶而出,抓住他的手,“我不!我不嫁人!”

  谁又能想到,同时钓着许多男人的柳意娘,也一心惦记着一个人。她决定入风尘的那日,就知道与他此生无缘了,但她总想着,这么多年的陪伴,多多少少是特别的吧,却不想他如此无情!

  不,也不能说是无情,只是没有男女之情罢了。

  可她曾离云上月、山巅雪那样近,凡夫俗子如何还能入眼?

  “郎君。”柳意娘见他没有挣开,伸手慢慢抱住他,咬了咬唇,“郎君要赶我走,就成全我一次吧。我这些年苦苦守着身子,不过是为了怕你嫌弃……”

  她博得无数男人的喜爱,可身在风尘,面对强权,想守身多么难。

  谢飏任由她抱着,没有挣脱,也没有回话。

  他不是很看重这种事,于他而言,成全柳意娘没有什么难的,只是,柳意娘终究又让他失望了一回。

  救柳意娘的时候,他也不过是个少年,堂兄刚刚因寻他遇难。他寄人篱下一直过的很压抑,那年更是几乎坠入深渊,柳意娘的陪伴让他在黑暗中挣扎的时候获得了一丝温暖。

  柳意娘以为谢飏对自己无意,却不知,他很久之前也曾认真想过两人的关系。

  谢飏身为谢家嫡子,肩上不得不抗起责任,不是想娶谁就能娶谁。当初族老们积极促成和崔家联姻,结果婚事未成,到现在还是族中一大遗憾。

  一开始崔玄碧心中最属意的人选就是谢飏,而非魏潜。崔玄碧透出一点口风,再加上谢飏的才华相貌,几乎没有人会以为这桩婚事不能成。

  崔谢两家联姻不是无条件扶贫,崔凝背负的血仇虽不指望夫家帮忙报,但是需要共同承担风险。谢家虽不知内情,但也知道崔家愿意下嫁嫡女,必定有不可说的原因,但谢氏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时候,不管是何种原因都可以接受。

  崔玄碧认为谢飏这种满腹谋略的人是最佳人选,只是没想到他本人根本无意争取。

  谢飏从未曾掩饰自己的想法,崔玄碧这种老狐狸怎么会看不出来,自是不会勉强。

  谢飏早有谋划,从未想过借妻族势,只想着若是将来柳意娘愿意,他可以终身不娶,纳她为妾。若她不愿,就准备一份嫁妆帮她谋个好婚事。

  至于正妻之位,谢飏从来没有想过留给柳意娘,莫说族里宁愿他终身不娶,也不可能接受一个风尘女子,便是他自己,亦不愿意为一己之私踩着满门忠烈的尸骨一意孤行。

  成为他此生唯一的女人,已是他能给的全部。

  谢飏不喜欢承诺什么,只盼着柳意娘能懂得他一两分便好。

  可惜,在她一次次擦着他的底线折腾中,那份心思早已荡然无存,后来也就作罢了。

  谢飏看着庭中的颜色活泼娇嫩的虎蹄梅,不知怎的,忽然就想起来那晚在乐天居偶遇崔凝他们,想起了十六岁所作的那篇《上元雪赋》。

  读文读心,本就读的是己心。人心隔山海,非是从只言片语中能轻易读懂。

  可是那个小姑娘读懂了他。

  情爱于他来说,只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远远抵不上懂他一分。

  谢飏从来不会为自己的决定后悔,当时心中的震动一晃而过也就放下了,未曾想,却在这个平平常常的时候又突然想了起来。

  他这一生虽才过了不到一半,但回想起来,居然连小姑娘解文这件事都能成为他平生最开心的瞬间之一。

  从前他总想着,人相处久了总能得几分默契,后来他才信白首如新。

  傍晚,监察司。

  除了部分监察使尚有任务在外,大部分人都已经闲了下来,监察司高位官员在内堂,其余人皆聚在议事厅,有的闭眸小憩,有的三三两两聚在一处说话。

  “你们说今日能出结果吗?”

  “不是说昨晚从宜安公主别苑的底下密室里搜出大量证据吗,这事儿没跑了吧。”

  “那太子……啧。”

  事关储君,那名监察使不敢继续谈论,只转头对崔凝道,“小崔大人如此拼命,又是痛失好友,又是断臂,这回升迁有望啊!这里就先恭喜了!”

  这话说的,好像升官全是用手臂和好友的命换来的一样,监察四处的人脸色纷纷冷了下来。

  四处人少,彼此之间关系不错,再者说到拼命,自在魏潜手下之后,就连易君如这种咸鱼都快变成拼命三郎了,更何况别人。

  崔凝正在发呆,易君如倒是先开了口,“杨大人之才,合该去做吏部尚书,官员考评缺你不可。”

  “易大人所言有理。”崔凝幽幽道,“杨大人深谙升官秘诀,某在此也先恭喜了。同僚一场,到时候一定要先知会一声,咱们好先腾个时间去烧纸。”

  这是怼他拿“痛失好友”刺人的话。

  崔凝睨了他一眼,眼神冷厉,似有杀意,那人更难听的话到了嘴边硬生生被噎了回去。

  众人都暗暗摇头,有些人在监察司待久了,还真当自己真是圣上亲信,什么人都敢惹了?

  崔凝可不是软柿子,她祖父就是个在朝堂上都能撸起袖子把人揍到鼻青脸肿的狠角色,她也不遑多让,才进监察司就把一个典书给打了,事后半点事没有。

  有人认为圣上一直在压制门阀,便有底气与门阀士族叫嚣,却不知上一个这么想的人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浑天令死在监察司门口,当天的情形不少人都看见了,都知道崔凝与他交情极好,竟然还敢专门拿那种话刺人,不要命了吗?

第410章 结案(1)

  昨夜陈智破解宜安公主别苑密室机关,从中搜出尚未来得及运走的黑铁。

  这些黑铁都是由鬼土中炼制出来,尚未来得及送往江南。临时召回的二处立了大功,只花了一个时辰便从宜安公主的下属口中审出了鹤池先生和兵器的下落。

  相比较之下,一直在外东奔西跑查搜集消息的监察一处就显得有些吃力不讨好。监察一处最擅长搜集情报,不是独立办案的情况下一般都是辅助,费了大力气,出风头的却是别人,时间一长,除了个别心宽的人,其他都免不了酸得慌。

  一处酸言酸语也不是一两回了,众人早已习以为常。

  一番口舌之争后,整个厅内都安静下来。

  内室,监察令、两名少监、四名监察佐令空前齐聚。

  众人核对好卷宗,监察令道,“还缺詹师道的供词?”

  “快了。”魏潜道。

  监察令点头,“长渊先和我一起去面圣。”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