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 第239章

作者:袖唐 标签: 穿越重生

  监察令气得甩袖,虚点了他几下,“自讨苦吃!”

  魏潜好不容易才把手下一帮闲散人员调理到将将顶用,突然就调去了刑部,回头又要接着与新的下属磨合。

  官职调动很正常,放在平时只是寻常,可偏偏他刚刚揽下那么一桩事儿,突然进了刑部,手下又没有得用的人,如何查案?

  这份调令明显是早就有了的,但圣上若是首肯,刑部那边不是不能等上十天半月,更何况,现在值春节,刑部大都休假了。

  圣上分明是在整他。

第412章 秘密

  崔凝揉着酸涩的眼眶走进静室,刚准备眯一会,便有差役过来喊人,“大人,詹师道想见您。”

  她只好拍拍自己的脸颊,打起精神。

  詹师道掌握从鬼土中提炼黑铁的技术,魏潜认为圣上不会真的按律降罪,再加之年纪大了,怕有什么万一,便一直将人关在静室里。

  虽然这里条件比牢狱要好很多,但心中时刻煎熬,还是让他短短时间从童颜鹤发变成了老态龙钟。

  “前辈想通了?”崔凝在他对面坐下。

  詹师道叹了口气。

  崔凝知晓他还需要台阶下,“前辈可能不知道,案子结了,监察令已经进宫回禀此事,眼下怕是已经返回。您说或不说,都影响不了结果。”

  “那……”

  “不过。”崔凝打断他的话,“您说或不说,会影响到监察司对您的处理结果。”

  詹师道不信,“宜安公主怎么会这么快招供?”

  崔凝道,“宜安公主很清楚,以太子现在的处境,根本没有余力出手救她,反而极有可能为了脱身把所有罪名都推到她这个废弃棋子身上,您说,她为何会招?”

  其实宜安公主会轻易开口,主要还是因为魏潜伪造的詹师道的供词太过逼真,连他们背后的交易细节都写的很清楚,让她以为大势已去,这才会迫不及待的扯出太子。

  宜安公主与詹师道之间并非纯粹的合作关系,她还一直在用鹤池先生牵制威胁他。

  之前宜安公主会不惜一切的杀人灭口,可见本身就十分不信任詹师道,所以当那份逼真的供词摆在她面前,她几乎没有任何怀疑。

  “唉!是我害了行之。”詹师道长长叹了口气,“我与他原本一直野居山林,是我偶然间炼出黑铁,也是我贪图宜安公主拿来的那些珍惜药材,他才会答应来长安。”

  宜安公主带着无数珍惜药材找上门时,詹师道虽然没有答应,但与他朝夕相处的赵行之怎会看不出他的渴望。

  宜安公主深知二人情同手足,当下没有再劝詹师道,反而私下偷偷去游说赵行之。

  他们野居多年,主要收入来源是制琴、铸兵、炼丹,朝廷不让私铸兵器,赵行之这么多年也就出售过一把短刃一把长剑,主要收入还是在制琴,但比起詹师道,他的处境好多了。

  炼丹用的珍贵药材一样比一样昂贵,而且经常损毁,就是个无底洞,这么多年来赵行之不知道贴补他多少了,导致二人双双入不敷出。

  那时候太子求剑未果,不久之后,宜安公主便带着重礼上门请他们炼铁铸剑,詹师道和赵行之又不傻,早就猜到此事与太子有关。

  而太子也通过宜安公主隐晦的向他许诺,日后定会举国尊道。

  无论是悬宿先生、鹤池先生还是詹师道,都是道家出身,李唐奉李耳为先祖,一直尊崇道家,他们这把岁数,经历过道家最盛行的时候,又在道家逐渐走向没落时无奈隐居山林,无不怀念当年。

  这也是他们愿意效力于太子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然而詹师道只说自己贪图财物,因为此事一旦传出去,说不定又会为本就凋零的道门雪上加霜。

  “之后的事情,你们应该都知道了。”詹师道说罢,又问,“行之不会有事吧?”

  崔凝道,“不知道,不过我推测不会有事。他远在江南道,长安的事情一时半会波及不到那里。”

  倘若太子行事果断,在出现意外之时就立刻处理尾巴,事情绝不会发展到今日这个地步。可惜,太子被禁足,无法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这条线又在宜安公主手中。

  宜安公主连近在眼前的詹师道都没能灭口,何况是远在江南道的赵行之?她这一连串的行事,生动的演绎了什么叫做“犹豫就会败北”。

  崔凝令书吏把供词递过去,看着詹师道画押之后,心头的大石终于放下,“前辈与鹤池先生是手艺人,于国有用之人,想必圣上会愿意给两位将功赎罪的机会,您老不必忧虑,好生养着便是。”

  詹师道闻言,心中触动,想起自己之前还同小姑娘玩心眼,不由老脸一红,“丫头,其实我上一次那些话都是骗你的。”

  “我知道啊。”崔凝语气轻快。

  詹师道一怔,“你知道?”

  崔凝先接过差役递来的供词,查看过后仔细收好,“您觉得,我凭什么会相信您在魏大人手里都能守住秘密,却无缘无故愿意向我透露消息?”

  詹师道噎了一下。

  算计一个小姑娘未成却反被算计,也太丢人了!不过他很快又释然,崔凝到现在还肯好言好语的同他说话,显见并未将那些事情放在心上,算得上是胸襟宽广了。

  詹师道觉得解脱,崔凝拿到供词心情也松快许多。

  从静室出来时,已经过午,她便问了差役,“魏大人回来了吗?”

  差役道,“回禀大人,刚回来,不过听说又去了大牢。”

  大牢那边的关着的人,供词全都拿到了,这会儿又去大牢做什么?

  崔凝想着他可能还未用午膳,便直接带着供词过去寻他。

  监察司大牢。

  宜安公主披散着头发,只用发带在背后松松拢住,身着黛底昙花大袖端坐在榻上,整个人像是隐昏暗的光线之中,天蚕丝绣成的昙花泛着温润的微光,将她整个人笼罩其中,宛如在黑暗里绽放一般。

  她仰头,看着站在门口的魏潜,“大人不是都问完了?”

  魏潜本想问问关于符远的事,但是站在这里,对上宜安公主平静的目光,突然又把问题咽了回去。

  平静的人未必不疯狂。

  宜安公主微微歪头,面上闪过一丝困惑,突然又扯起唇角,“你是想问符长庚?”

  她站起身缓缓走到他跟前,眸中忽然似燃起火焰,目光灼灼,笑道,“若是你肯伺候我一回,告诉你也无妨。”

  魏潜懒得与她周旋,直接转身离开。

  不久前,他在宫内偶遇宜安公主,得知符远是为了避开她才会主动请缨远离长安。

  符远是什么样的人,魏潜比任何人都清楚!论手段计谋,十个宜安也玩不过他,能让他避开锋芒的,一定是极其重要又极为棘手的事。

  之前魏潜公事繁忙才一直将此事搁置,这会儿事情暂了,便想着顺手帮他一下。

第413章 七年前

  魏潜从不喜欢主动插手朋友的事,只是刚好撞到他手上,也不能不闻不问。

  宜安公主以为自己扯出了太子,不是主谋就能有一线生机,其实是走了一步反向棋。

  自古以来,谋反的结果只有两个,不成功便要死,但圣上的脾气与常人不同,宜安公主若想获得一线生机,反而不能弱化自己的能力。

  一直以来,圣上对聪敏的女子,要宽容许多。

  宜安公主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圣上轻描淡写的判了死刑,不管是什么事,过了这几日都会被带进棺材里,魏潜根本不急着逼问。

  诚然如魏潜所推测的那样,宜安公主没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但她有女人玄而又玄的感觉。说不出什么原因,她感觉自己是过不了那这一关了。

  “此事或许与你那未婚妻还有点关系,魏大人真的不想知道?”宜安公主道。

  魏潜回头,“与她有何关系?”

  宜安公主问,“魏大人要考虑一下吗?”

  魏潜盯着宜安公主,扯了下嘴角,“你若不说,我未必会知此事。”

  既然知道了开头,距离结果也就不远了,未必一定要问她,最多不过是绕个圈子罢了。

  宜安公主怔了一下,旋即莞尔。

  外人一直都以为宜安公主喜欢柔弱美少年,但其实她更喜欢谢飏、魏潜这类,只可惜这般山巅雪、云上月的男人太难得手,退而求其次罢了。

  魏潜冷漠无情,反倒越发招人。

  “七年前。”

  魏潜正要出去,却听宜安公主在身后道,“符长庚从江南带回一个小女孩。”

  “你说什么?!”魏潜猛地看向她。

  宜安公主揽袖在榻沿坐下,“当时太子得到绿林军的消息,令华存之暗中去江南请一名老道士。然而,他刚刚把人接走不久便接到了道观被人屠尽的消息,于是传信给我,让我过去善后。”

  魏潜记起去清河的之前,符远确实刚刚从江南书院回来。

  “我的人亲眼看符长庚出现在那附近,于是我命人跟踪他。”宜安公主笑道,“虽然符长庚十分警惕,我们最终没能跟完全程,但顺藤摸瓜,查到了清河崔氏。是他,偷偷把道观里带出的女孩送到了崔家。”

  太子害怕搜寻绿林军的事情暴露,所以不得按下这件惨案。

  最初,符远尚且年少,宜安公主没动那心思,后来随着他越发出众,宜安公主才突然想起来多年前的事。

  她多次拿此事威胁符远,两人已经暗地里交手不知道多少次了,宜安公主忌惮符远,不敢逼迫太紧,符远亦因顾忌太子,处处受限,多年来竟然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谁也没能奈何的了谁。

  魏潜道,“那名老道现在在何处?”

  “我不知道啊。我把知道的都说了,也请魏大人能帮我做一件事。”宜安公主因着先前瞧上过魏潜,曾仔细了解过他的脾气秉性,所以未曾真把秘密当筹码来做交换,而是先说出来再软言请求帮助。

  “何事?”

  宜安公主道,“我有个孩子,叫小蛮,就在别苑那边,请你帮我安顿她。”

  魏潜问,“如何安顿?”

  宜安公主一手支着头,淡声道,“只需允她从府里带些钱财出来,别的不用管了,自生自灭吧。”

  魏潜忍不住多问了一句,“亲生的?”

  “昂。”宜安公主卸去虚伪的温婉,从骨子里透着颓意。

第414章 恍若梦中

  魏潜隐约记得早些年宜安公主有孕,但并不知孩子父亲是谁,这事儿还是她亲口传出来的,直接把病秧秧的驸马气的一命呜呼。

  当时事情闹的很大,后来只偶然听闻生了个闺女,再就没有消息了。

  这次圣上只处置了宜安公主,并未牵扯他人,甚至都未曾发话收回她的产业,所以安置一个没有名份的孩子只是举手之劳,但魏潜并不想平白背上麻烦,“那孩子才四五岁吧?”

  “放心,我早有安排,不会赖上你。只是此番我拖太平下水,她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我只要你从她手中保下小蛮一条命。”宜安公主对那个孩子不甚上心,但毕竟是亲生骨肉,在詹师道一事脱出掌控之时她便计划将人送走,只是尚未来得及行动便被捕了,“我已安人手在外接应,魏大人只需将人安全送出京。之后小蛮死活,便与魏大人无关了。”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