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 第61章

作者:袖唐 标签: 穿越重生

  宛夫人简直觉得心灰意冷,她并不是个蠢笨的女人,自打住到长安,她从一个熟人都没有,到如今在贵妇圈子里如鱼得水,她遭人嗤笑过,忍辱负重过,却从来没有一次觉得像今天这样难受。

  她擅长交际,看似热闹的很,但只有自己知道在长安其实没有一个交心的朋友,因此一直以来十分宠爱这唯一的女儿,她内心觉得女儿回事最贴心的人。

  女儿的意义,对于宛夫人来说是不同的。

  然而。今时今日,她却栽在了自己女儿的手里!

  宛卿见宛夫人目露悲戚,心头猛的一跳,“母亲这是怎么了?”

  “罢了,你躺着吧。”宛夫人站起身来,转身背对着她,终是忍不住说了一句。“如果你不是我女儿。你编的那番鬼话,我一个字都不会相信。宛卿,你在利用我的时候。是否想过宛氏,是否想过你母亲的脸面!”

  说罢,不容宛卿辩驳,抬脚便走。

  宛卿直接懵住了。母亲从来没有一次连名带姓的喊她,在生气也没有过。

  “煮雨。母亲她……到底是怎么了?”她看向立在床边的贴身侍女。

  煮雨微微低头,本不欲掺和,但想到自己和主子荣辱一体,若是主子和家里闹掰了。她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于是抬头看向宛卿,“敢问娘子。真是崔二娘子先挑事儿?”

  宛卿没有说话,煮雨便知道了答案。“娘子糊涂,您不该哄骗夫人为您讨回公道。”

  “难道就吃个哑巴亏吗!”宛卿怒道。

  宛卿确实伤的不轻,崔凝那一拳的力道打在她身上,震得她差点吐出血来,但肋骨多半是不会断,只是她故意在医者面前表现的更加严重而已。

  “清河崔氏岂是那等任人搓扁肉圆的人家?”煮雨叹道,“娘子啊!倘若夫人真是依着您的意思,不论青红皂白将崔氏得罪了,那清河崔氏能忍?到时候,崔氏对咱们家发难,奴婢不清楚咱家会怎么样,但知道一件事儿,到时候咱们夫人就是宛家的罪人。”

  如果宛卿还是个不足十岁的小孩子,记仇任性倒也罢了,宛夫人当然不会如此较真,可是宛卿已经十六了,且当了一年多的女官,早已经明白事儿,居然还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这教宛夫人情何以堪?她在想,到底是自己没有教好女儿,还是女儿的眼里根本没有她这个母亲。

  宛卿的脸色越发苍白,却仍是嘴硬,“谁也动补不了咱家!”

  既然谁都动不了,那母亲也不算什么罪人。

  “娘子,您比奴婢要清楚朝廷大事。”煮雨只说了这一句,戳破她的自我安慰。

  崔家一时是不能把宛家怎么样,可有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宛家正在往贵族圈子里爬,若是一举得罪了贵族圈数一数二的家族,那个圈子如何能容他们?根本不需要崔氏做什么,几年下去,宛家就会完全被孤立,从此以后地位一落千丈,怕是比当初做商贾的时候还不如。

  而当初得罪崔氏的宛夫人,可不就是整个宛氏的罪人?

  “夫人既然发觉了,说明还没有铸成大错,她最是疼爱您,只要您真心像她认错,母女连心,她不会一直怪罪您。”煮雨劝道。

  宛卿方才是被宛夫人吓到了,但是她并不担心这件事情,因为她知道结果,现在让她难以释怀的是自己这一拳白挨了,她愤恨道,“难道就这么捏着鼻子认了?!”

  煮雨叹息,自己惹的事儿,不自己认了,还想让别人捏着鼻子认?

  “娘子啊,今后莫再跟崔二娘子过不去了,她今年才十二岁呢,懵懂着呢,魏大人都二十多了,您想想,要等多长时间呢?”煮雨耐心的劝着,“听说魏大人与崔二娘子的表兄是至交,若是魏大人只当她是妹子,您去招惹她,可就平白惹了一身腥,白白让魏大人对您印象不好。”

  “你说的对。”宛卿突然紧张起来,“糟了,崔二定会去向他告状!”

  煮雨这回也无语了,开始有点心疼黯然离开的夫人。

  而“告状”的崔凝,此刻正在马车里跟凌氏撒娇卖乖,表达自己的崇拜之情。

  “母亲编瞎话编的可真好!一点都听不出来!连我都要相信了呢!”崔凝抱着凌氏的手臂谄媚的乱蹭。

  凌氏被她讹的半点脾气都没有,“满嘴胡言,也不知道随了谁。”

  崔凝顺杆子往上爬,一脸虔诚的道,“母亲教我编瞎话吧?”

  “胡扯,我怎么会教你这个?”凌氏揉着她满头软软的头发,心底阵阵酸疼,“我儿受苦了。”

  崔凝愣了愣,旋即笑嘻嘻的道,“其实我也是骗宛夫人,肩膀一点都不疼,您看我谎话说的好不好?是不是孺子可教?”

  她正好是肩膀受伤,拿笔写几个字肯定不成问题,但写字需要端着,她现在的状况根本不能长时间写字。

  母女两人正说着话,马车缓缓停下,车外有人道,“夫人。”

  凌氏听出是崔道郁身边小厮的声音,“何事?”

  “郎君不放心夫人和二娘子,特命小的来看看。”那小厮道,“还有,郎君请夫人尽快回府,谢家有女眷来访。”

  “我没收到帖子?怎么会突然来访?”凌氏疑惑道,

  小厮答道,“帖子是递到老爷子那里去的,谢家来了好些人,男客都在老爷子那边,由老爷子和郎君作陪,那头也不好叫侍妾招待,便直接引到咱们这边了,眼下是大娘子招待着。”

  本来若是实在没有正房夫人,让嫡孙女在侍妾陪同下临时接待一下女客也使得,但无奈两个侍妾都是谢家奴婢,用谢家的奴婢来接待谢家人就太不尊重人了,再者,谢成玉与崔玄碧关系,对崔谢两家的关系多多少少都有些影响,这时候肯定要照顾谢家人的心情。

  “快走吧。”凌氏催促车夫。

  紧赶慢赶,一盏茶的时候便到了家。

  凌氏今日出门,衣着本就得体,只令侍女飞快整理了一下便带着崔凝去见了谢家女眷。

  谢家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谢飏的母亲和嫂嫂。

  谢母身材微丰,一身青蓝色衣裙并不华丽,胜在端庄大气,她皮肤白皙,柳叶眉,丹凤眼,脸上看不见一丝皱纹。

  两厢见了礼,凌氏笑着道,“这么些年不见表嫂,再一见真是吓了我一跳,真真是如昨日才见过似的,容貌一点儿都没变!”

  谢母浅浅一笑,显得很温和,“嘴还是这样甜。”

第八十六章 他

  两人说的这般亲热,其实统共也就见过两回而已,所以略略说了几句别来之情,话题便引到了孩子身上,谢母道,“你真是会教孩子,净儿凝儿都这样好,方才也见了况儿,小小的人儿却是见识不凡。”

  凌氏笑道,“但看您教出子清那般俊秀人物,我就不敢在您面前自称会教孩子。”

  “他呀!我真是懒得管,整日的不着家,还是女儿好,自打膝下闺女嫁去了别人家,就总盼望子清能给我娶个贴心的儿媳妇回来,也好收收他的心。”谢母话虽这样说,但丝毫不掩饰表情里的自豪。

  “子清要进学呢,大好的年纪在家里哪能呆得住?”凌氏道。

  崔净知晓母亲来的急,八成还不知道谢家为何来长安,便适时道,“以后您久居长安,若是不嫌我闹腾,我可要常常去叨扰了。”

  “那可求之不得。”谢母拉着她的手道,“你们姐妹俩都住我家里才好。”

  “表嫂是回永兴坊的老宅住?”凌氏问道。

  “正是。”谢母道,“老宅一直留人看护,前两年也才修缮过,正好搬进去住,咱们离得这样近,以后要常常走动。”

  谢家所在永兴坊与崔家所在崇仁坊就只隔了一道街的距离。

  凌氏与谢母从江左聊到清河,又从清河聊到长安,好似有说不完的话,崔净在一旁偶尔插上几句。崔凝很少说话,只是偶尔谢母问起的时候才乖巧的回答,瞧上去也是一派恬静端庄的淑女模样,全看不出昨天一拳将宛卿打趴的生猛劲儿。

  崔凝在旁听着,大致也总结出了谢家如今的状况。

  谢飏天纵奇才。不仅他这一支族人寄予厚望,整个谢氏都不例外。谢家早已不复昔日煊赫,但是根基仍在,只要出一两个宰辅,他们就有机会寻回昔日荣耀,谢飏身上的重担可想而知。

  谢家早已做好准备,一旦谢飏进入官场。谢氏所有为官者皆会不遗余力的帮助。

  如果说凌策的责任是保护凌氏现有的一切之外努力进取。那么谢飏的责任就是带领整个谢氏卷土重来。

  不知不觉便到了午时。

  午饭时是男女分席,午饭之后又至凉亭中略坐了一会,谢家便告辞了。

  崔氏叫了崔况过来。问道,“谢家今日来访只是因迁居之事?”

  “约莫还有正式询问婚事的意思吧,不过我琢磨,祖父的意思是回绝了。”崔况道。

  “什么!?”凌氏再好的修养都快跳起来了。“子清多么好的孩子,父亲怎么能……今日子清也在?”

  崔况懒懒的靠在胡床上。打了个呵欠,“在啊。”

  “那他听了之后有什么反应?你觉得他有没有看上凝儿?”凌氏见儿子眯着眼睛就要睡,直接伸手过去把他揪起来,“坐直了好好说。”

  崔况困极了脾气就不好。“哎呀,二姐上次做了什么事儿,您心中当有数吧?十二三岁冒冒失失的毛丫头。表哥眼睛又不瞎,怎么会看上她!”

  凌氏抬手就给他后脑勺一巴掌。“有你这么说姐姐的吗!”

  崔况捂着头,“明年若考不上状元,肯定就是这一巴掌的缘故。”

  “去去去,快滚。”凌氏脾气也上来了,今儿真是没件好事。

  “我要在这儿睡觉。”崔凝直接赖在胡床上,闭上眼睛。

  凌氏懒得管他,吩咐侍女照顾好他,径自起身去找崔凝了。

  青心刚刚给崔凝换下衣服上完药,便见凌氏进了屋,遂蹲身施礼,“夫人。”

  “母亲?”崔凝起身迎上去挽着她,“您怎么不午休?今天累坏了吧。”

  见到崔凝这样体贴,凌氏什么气都没有了,摸摸她微汗的额头,“怎么屋里不放冰盆?”

  “我不习惯放那个,让青心放了两盆井水,也很凉爽呢。”崔凝扶她坐下。

  凌氏叹了口气,心想这个女儿这么乖巧,怎么命这么不好呢。

  她看崔凝满眼都是好,好似全然忘记了她闯过的祸。

  崔凝给她倒了杯水,问道,“母亲有心事?”

  “凝儿,你觉得子清如何?”凌氏下定决心,如果崔凝看上谢飏,她就是豁出脸去也要促成这门婚事。

  崔凝歪头想了半晌,“表哥就像……神君一样。”

  凌氏一听便觉得有戏,将所有侍女都遣出去,这才道,“咱们娘俩说说悄悄话,你告诉母亲,可喜欢表哥?”

  若是谢飏年纪再小点,凌氏完全不必这么着急,可是如今她不能这样干等着崔凝自己开窍,万一她开窍之后觉得“除却巫山不是云”,那岂不是糟糕?她作为母亲,看着好的肯定要帮着把关,但嫁人过日子的毕竟是崔凝,这种事情如鱼饮水,她不愿意一手做主。

  崔凝听她这话,就笑道,“母亲,神君是用来供着的,您可曾见过谁跟神君过日子?”

  崔凝被灌输了这么久,现在也明白婚嫁是怎么一回事了,只是她还不知晓男女之情,因此谈论起来颇为淡定坦然。

  “那可曾想过,愿意跟什么样的人过一辈子?”凌氏笑问。

  如果可以,她想一辈子呆在道观里,和师父师兄们过一辈子。崔家人所有人对她都很好,可是她心里始终存着这件事。

  把心绪藏起,崔凝嘿嘿一笑,“我还没有想好呐。”

  “唉,这事儿也急躁不得。”凌氏摸摸她的脑袋,似是自语,“子清这样的人才,百年不出一个,我总想给你们最好的,自然舍不得放弃,可是倘若不是注定的缘分,怕是再如何努力也都白费功夫。”

  “母亲,谢家今日是不是来相看我?”崔凝仰着脑袋问。

  “不害臊。”凌氏笑着点了点她的脑门。

  崔凝凑上去抱住她,拍着她的背安慰道,“母亲别伤心,他们家看不上,还有别人家呢?”

  凌氏被她说的哭笑不得,“况儿有句话说的对,想的少会比旁人过的更好。你躺会吧,下午还要去官署。”

  崔况原话可不是这么说的,他是跟凌氏说:傻人多福这句俗话还是挺有道理。傻子想的少,没有近愁没有远忧,说不定比旁人过的更顺心。

  然而,崔凝并不是没有忧愁,只是她从不愁自己的事情罢了。

  “嗯,母亲跟我一块躺着吧。”崔凝忽然怀念在清河时与她住在一起的感觉,当时觉得很别扭,现在却觉得很自然。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