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 第68章

作者:袖唐 标签: 穿越重生

  这次调动过急,还有一个非查不可的大案子,否则并不需要前任县令亲自留下来办交接。

  陈智半点没有挽留,“多谢体谅,我有点晕乎,这就不送了啊。”

  再好的脾气也会因他的怠慢而生出不满,更何况陈鹤并非一个面团,闻言板起脸,拱手施了一礼,一言不发的出去了。

  陈智伸头张望,见人确实走远,才急急问道,“此地究竟发生何事?”

  “一桩陈年悬案。”符远问道,“是任命陈兄做青山县县令?”

  “是陛下。”陈智长长吐出一口气,瘫在胡椅上,“我就知道,兜头硬砸过来的不是金子,肯定是石头。”

  符远早就觉得这件事情不同寻常,“是否有人在陛下面前推荐陈兄?”

  “不管是谁,我都是一头替罪羊,长安哪里去找像我这样合适的人?”陈智摆摆手,“罢了,我要睡会,要死也得养得白白胖胖再死。”

  “陈兄休息吧,我们改日再办接风宴。”符远道。

  陈智累的半死,又哭诉了一场,早就睡的人事不省了。

  崔凝与符远走出县衙,“先生真是不简单,他一早就猜到这里头的问题了,方才是故意在前任县令面前装吧?”

  “是不简单。”符远道。

  回到驿站。

  两人前脚刚进门,就遇见了后脚跟进来的魏潜。

  “五哥不是在休息?”崔凝见魏潜脚上还沾着泥,便猜他是自己出去查案了。

  “嗯,进来再说。”魏潜大步走进屋里。

  符远与崔凝相视一眼。随后跟了进去。

  魏潜将屋里最大的一张书案清空,铺上了一张未裁的纸,两边用镇纸压上,“来说一下案情吧。”

  崔凝与符远点头。

  “我将司家庄查看了好几次,猜测司氏还有人活着,并且还在青山县。”魏潜知道他们一定会询问,便直接解释道。“他在尾随我们。我一上山就发现了,于是故意转圈走回头路。今日去的时候,那边有一点小雨。不可能脚不沾地,于是我果然在祠堂附近发现了一个新鲜的脚印,并不属于同行的任何一个人。”

  魏潜提笔在纸上飞快的绘制了一张图,他画了一角。崔凝便看出正是卷宗里的那一个。

  并没有用太长时间,他便将那张图重绘了一份。而且是放大的,“我查了司氏宗族谱,司氏上下共有二百零九人,加上记录在册的仆婢。共二百四十九人。”

  他说着,圈出了图上标注有尸体的地方,“图上总共只有二百二十一俱尸体。失踪的可不止一两人,可是这件事情。卷宗里只字未提。这位县令行事如此仔细,为何会没有发现?这是一个重大一点。”

  接着,他又道,“我查了司氏的仇家,倒是查到一些,不过嫌疑都不大,他们没有屠戮满门的能力,唯一可疑的就是陈氏。”

  表面上司氏与陈氏并没有什么仇怨,但是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同为易族,两家明里暗里没少较劲。

  “到处都有竞争,这不是灭人满门的动机。”符远道。

  魏潜在旁边写下了近十年来浑天令的姓名,“司言灵之后,下一任还是由司氏之人担任,然而仅半年司家庄便遭人屠戮,这两者之间多半有什么联系。我想,我应该回京一趟。”

  “那这边……”符远皱眉道,“我可以先试着查一查,你尽快返回。”

  魏潜拍拍他的肩膀,又看向崔凝,“你练手的时候到了。”

  崔凝迟疑,“这……这个,头一次就让我用这么大的案子练手?”

  “不是很好吗?陈年旧案,死伤早已经成定局,并不紧迫。”魏潜道。

  崔凝见他黑眸中带着笑意,鼓励的意思非常明显,顿时觉得充满斗志。

  “司家庄有二十多个失踪者,很有可能还活着,去查案的时候要小心。”魏潜提醒道。

  符远问,“你何时出发?”

  魏潜抬头看向外面,天边一片阴沉,“看起来今夜有雨,待雨停之后再做打算吧。”

  “大人,有信!”门外有人道。

  “送进来。”符远道。

  差役送了一个竹筒进来,外面封了一层纸,火漆封口。

  符远直接将信递给了魏潜,“你先看吧。”

  魏潜没有说话,直接拿过来拆开观看,看完一遍递给了符远。

  待三人都看完,魏潜才道,“你们怎么看?”

  “看来你确实有必要回去一趟。”符远道。

  这次长安送来的东西十分齐全,有司言灵案的卷宗抄本,还有这次白幡鸣冤案的详细案情。

  从观星台上跳下来的人确认是司氏嫡女,用一个假的身份混入浑天监两年有余,从她的住所里搜出了许多白布和朱砂,还有一封密函,密函中列出了种种证据,认为现任浑天令便是司氏灭门案的主谋,还牵扯出了陈氏与司氏暗中的仇怨。

  十几年前,陈氏有一子,天性聪敏,对易学颇有天赋,是整个陈家的希望,但是有一日外出游玩,不慎坠崖而亡,因当时有司氏的人在,陈家便一口咬定是司氏见不得陈氏好,扼杀了陈氏的希望。然而,当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人是司氏所杀,县令自然判司氏无罪,而陈氏却认定是司氏所为,一直因此怀恨在心。

  至于司言灵的案子,则是谜团重重。

  真正的卷宗虽然将细节记录的很清楚,司言灵并不像是自杀,但是却一直没有找到凶手。通往观星台上的门只有两扇,这两扇门全部都是厚厚的铁板,门锁是工匠特制,世上仅有一把钥匙,十分复杂。司言灵死在其中一个甬道之中,两边的大门都是从里面锁死,当时是禁军想办法爬上观星台才看见上面的情况。从上到下,楼梯上染满了司言灵的血,看上去像是被人从观星台上拖到甬道之中,而两扇门的钥匙都在司言灵身上。他用自己的血在墙上写了一行字:苍天有眼。

  没有人知道,这四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些都是明摆着的事,根本不需要花费功夫去查。他们还是拖了这么久,你此去怕是有些凶险。”符远道。

  “凶险……”魏潜无所谓的一笑,“你照顾好她就行了。”

  崔凝道,“五哥,我随你一起回去吧?”

第九十七章 甬道

  魏潜沉吟片刻,“随你,但是你要明白一件事情,回去之后,你家里未必会赞同你参与此案。”

  崔凝犹豫了,她想回长安就是为了全程跟在他身边学习,若是家里阻止她参与破案,回去的又有什么意义?可是,他回去,这边又没有什么重要线索,她在这里也不过是浪费时间。

  “五哥。”崔凝笑嘻嘻的瞅着他,“帮个忙呗。”

  魏潜一眼看穿她的鬼心眼,果断道,“不行。”

  崔凝道,“你只要装作我还在这里就成了,回去之后,我自己找地方呆着,求你了。”

  魏潜没有表情的看着她,神色坚决。

  “是你把我带过来的,难道把我丢下一个人回去?”崔凝决定耍赖了,反正回去之后再说。

  堪称足智多谋的魏潜,此时此刻明明知道她存着什么心思,却不知如何应对才好。

  双方都不愿退让,最终也没商量出个结果。

  次日。

  天色还漆黑一片,一个人影便悄悄摸进了马棚。

  最尽头的那匹黑马看见主人,欢快的踢了踢蹄子。

  那人解开马绳,正准备将马牵出来,便瞧见一个小脑袋冷不丁探出头来,咧嘴笑的露出一排白灿灿的牙,“五哥。”

  瘦小的身影蹿了出来,身上还背着个大包袱。

  魏潜叹了口气,“解马吧。”

  崔凝欢喜的解开了一匹枣红色的马,颇为忧虑的道,“可是我不太会骑马。”

  魏潜不理会她的问题,“给长庚留信了吗?”

  “留了!”崔凝得意道,“我说在马棚里堵你。如果天亮他找不着我,就是你同意带我走了,我是不会私自离开的。”

  昏暗的光线中根本看不太清楚人脸,但是魏潜能感觉到崔凝的尾巴快翘上天了,一副“求表扬”的状态。

  “走吧。”他淡淡道。

  崔凝牵着马随他出门。她不太会骑马,但是跟马匹处的还不错,牵马不成问题。

  出了大门。魏潜把所有的包袱都系在枣红马身上。拦腰将她携起来放到黑马马背上,而后翻身上马。

  “五哥力气挺大啊!”崔凝赞叹道。

  那语气,与那日说“五哥你身上好白呀”简直一模一样。魏潜觉得自己耳朵又烫了起来。

  崔凝在马棚里守了大半宿,身上满是寒气,魏潜上马之后,她便觉得整个人像是被包在了捂好的棉被里。舒坦极了。

  两匹马一前一后的出了城。

  黑马驮着两个人一样疾驰如风,崔凝刚开始觉得风驰电掣的感觉很良好。但是抵达一个驿站之后,一下马整个人都不好了!眼睛能看见的东西都在颠,颠的她头晕脑胀,摇摇欲坠。

  休息了两个时辰。又换了枣红马上路。

  就这么一路折腾着,崔凝渐渐习惯了,抵达长安之后。到哪儿都是一路小跑,分外嫌弃自己不如马跑的快。

  乐天居里。崔凝盘腿坐在魏潜的书房喝着茶,为接下来去浑天监而雀跃。

  可是欢乐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才休息不到一个时辰,就有小厮过来禀报,“郎君,崔家那边来人接崔二娘子了。”

  崔凝僵住半晌,猛的扭头看着魏潜,满脸都是被背叛之后的痛心疾首。

  魏潜慢慢抿了一口茶,才开口道,“邢州是清河崔氏的地盘,你觉得崔大人会不知道你的行踪?”

  “你早就知道。”崔凝躺倒在胡床上,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我总算能体会先生那种哀莫大于心死的感觉了。”

  “回家吧。”魏潜放下茶盏,理了理衣襟便起身准备送她。

  崔凝一摊烂泥似的躺着,一动不动。

  “你要是愿意在这里休息也行。”魏潜没有勉强。

  崔凝一咕噜爬起来抱住他的大腿,“我不走!你想个法子,不然我就抱着你的腿不松手!”

  “你先回家吧,午饭之后回官署述职。”魏潜道。

  崔凝扬起脑袋,挑着眉稍打量他半晌,幽幽问道,“这话一定是有深意的吧?”

  “嗯。”魏潜颌首。

  崔凝立刻蹦跶起来,提起自己的包袱,“这里是我给家里带的土产,我走啦!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她一路哼着小曲,走出后园。

  青心青禄远远瞧见她,欢喜的迎上来帮她提包袱。

  回到家里,崔凝先带着礼物去见凌氏,恰赶上崔道郁沐休,一家子坐在一处聊天。

  崔凝给每个人都带了点东西,连青心青禄都没落下。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