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 第72章

作者:袖唐 标签: 穿越重生

  他在原地休息了一会儿,忽然听到上面有“嘶嘶”的声音,他抬头,隐约看见一条蛇盘踞在他头顶一尺处的石蹬上。

  魏潜屏住呼吸,猛的伸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掐住了那条蛇的七寸之处,略一用力,将它掐死,而后顺着腿侧抛了下去,他知道距离目的地不远了。

  果然,再向上两尺,便看见了一个洞窟,里面传出浓浓的腐臭味道,以及各种“嘶嘶”的声音,听起来有不少蛇,也看不清楚是什么蛇,不知有毒无毒。

  他正犹豫是否退回去,忽然想起崔凝塞给他的锦囊,他把它塞进了怀里,稍一低头还能嗅到浓郁的药草混杂硫磺的味道。

  魏潜掏出锦囊,将里面的药物弄散,撒进洞里。

  里面静默一瞬,发出了细微的声响。

  那些蛇闻到气味开始躲避。

第一百零二章 天赋异禀

  魏潜眼睛适应了片刻,依稀看到洞中情形。

  尽管他进来之前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看见眼前的场景还是被惊到了——碎尸堆积成了一座小丘,腐烂生蛆。

  魏潜仔细检查周围,光线太暗,只在洞口的位置捡到了一块帕子,上面绣着桃花。

  他没有继续停留,顺着石瞪攀爬下去。

  崔凝听见声音,伸头张望,“五哥,找到没有?”

  魏潜出来,扯掉头套,做了几次深呼吸,“找到了,这次恐怕有的折腾。”

  他说罢,又吩咐差役,“拿我令牌去差役所再调二十人,将这座观星台守住,我先去写奏折。”

  “写奏折作甚?”崔凝跟着他离开。

  “拆观星台。”魏潜道。

  回了监察司,魏潜写了一个折子,立即去见了监察令,说明在观星台塌陷中所看见的情形。

  长安已经很久没有发生如此骇人听闻的大案了,更何况是在大明宫附近?监察令不敢大意,拿了折子便入宫去面见圣上。

  很快,魏潜便得到了圣上口谕,准许拆观星台,但不可闹出太大动静。

  魏潜也正有此意,便在监察司里将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只待晚上行动。

  崔凝没有硬跟着,家里不会同意她大晚上跑到浑天监看人挖尸体。崔家给了她一定的自由,她也明白适可而止的道理。

  晚饭过后。

  崔家人照例坐在一起聊天。

  崔凝捏了个小点心正要往嘴里塞,便听崔况问,“昨天大理寺死了一名官员,二姐,你在监察司可有什么消息?”

  她顿住动作。“这个案子大理寺在审,监察司应该没掺和。”

  监察司一共有四个检查处,魏潜只是负责其中一个,不过崔凝听他的口气,此事把大理寺惹毛了,他们大有不抓到凶手决不罢休的架势,为了脸面。也不会肯让监察司的人伸手。

  监察司和大理寺的关系。说起来有一点微妙。

  大理寺是正统办案的地方,监察司的主要责任是负责监督,真正办案的机会不是特别多。而监察司的职责并没有明确规定,难免有过界的行为触碰到大理寺的利益。

  “也不知表哥怎样了。”崔况叹道。

  崔凝咽下点心,“表哥怎么了?”

  崔况挑眉,一脸鄙视。“你呆在监察司就整天喝茶吃点心?这么大的消息,满长安都传遍了。你竟然不知道?干脆回家学女红,白占个坑。”

  崔凝很冤枉,她一整天可都没有闲着,上午在浑天监。下午又整理誊抄了一大摞浑天监官员的名单,尿都憋了两大泡,哪有时间去听八卦。

  崔净道。“是谢表哥,听说是他们夜宵的汤里被下了毒。那是表哥喜欢的汤,这毒原是要害表哥。”

  “是嘛!”崔凝吃惊道,“他刚刚入官场,谁要害他啊?”

  崔净摇头。

  崔况道,“或许是有人不想让谢家复起。”

  这话倒是有点一针见血的意思,崔道郁和凌氏明知道儿子天赋异禀,但每一次都忍不住吃惊。

  不过凌氏更担心别的,“况儿干脆别考什么状元了,太危险!”

  “母亲,不能因噎废食。”崔况是铁了心要考科举,若是不靠,他永远不知道自己在天下读书人中处于怎样的位置,说白了,对于别人来说,科举可能是为了步入官场,但对于崔况来说,只是一次认清自己的必经过程。

  “郎君,东院那边请您过去说话。”外面的侍婢道。

  崔道郁整了整衣衫,同凌氏说了一声,便去了崔玄碧那里。

  “父亲,我跟你一起去吧。”崔凝追了上来。

  父女二人到东院,崔凝被单独领到了书房,而崔玄碧则在花园里见了崔道郁。

  “子清的事情,你怎么看?”崔玄碧道。

  崔道郁言,“况儿说是有人不想谢家复起,儿子也是这样想。”

  崔玄碧微微笑道,“况儿很有天赋。如果不是意外,我也只能想到这一个理由。”

  “父亲,谢家已经不复当初了,为何还有人如此防备?”崔道郁不解道。

  自己这个儿子政治敏锐度不高,崔玄碧早已见怪不怪,但见他这么问,还是被蠢的生气了,遂挤兑他道,“你去问问况儿吧。”

  崔道郁一点都不觉得丢脸,哈哈一笑,“能把儿子生得聪明也是本事,父亲就没有这样的本事。”

  “就剩一张嘴了。”崔玄碧哼了一声,转了话锋,“你至少应该明白我为何拒绝谢家的婚事了吧?”

  崔玄碧可不是一心纵容孙女的那种人,他是衡量过利弊之后才依着崔凝的意思来办。

  崔道郁不语。

  “看你那样子也是不明白!”崔玄碧无奈,索性不理他,拿着剪刀修剪他那几盆宝贝盆景。

  “是因为咱家也不愿意谢家复起吧。”崔道郁只好道。

  崔玄碧瞥了他一眼,“脑子长得比旁人好,就是不愿意动!这可不能怪我生不出聪明儿子。”

  在官场上混,想要前途光明,又要一双手干干净净,需要极大的运气,崔道郁没有那样的运气,又不愿意动旁的心思,所以他一直停留在原地。

  崔玄碧道,“想弄清楚为什么所有人对谢子清入仕如此忌惮,就好好想想淝水之战。”

  彼时,谢家的四个人创造了一场震古烁今的‘淝水之战‘,八万人完胜前秦二十五敌军,更使谢氏家族无限荣光。正是因为这著名一战,谢家才从一个普通士族变成了与琅琊王氏并列的最高名门望族。

  从东晋到南朝这两百年,谢氏见于史传就有十二代,合计一百余人。

  入史载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他们都有巨大的成就或改变历史的功绩!

  这不是运气。

  这是一个可怕的家族,只要给一个机会,他们就本事站到历史的最中央。

  像谢飏这样出色的人,谁知道他是否会有能力再指挥一场类似“淝水之战”的翻身仗?

  皇室忧虑重重,而各大家族既喜且忧。如今整个仕族都在慢慢走向衰落,若是谢氏能像东晋时期那样与司马氏共天下,再创造乌衣巷的高贵与繁华,这就意味着整个仕族的崛起,可是谢氏一旦达到那个顶峰,其他家族就只有唯谢氏马首是瞻。

  “谢氏对这桩婚事也并不强求,他们想得到清河崔氏心甘情愿的联姻,倘若不成,也绝不肯冒着被皇室视作眼中钉的风险。”崔玄碧道。

  毕竟谢飏一个人身单力薄,皇室虽然有顾虑,但毕竟不会太当一回事,但若再加上清河崔氏,那意义就大不相同了,皇室完全有必要兴师动众的来一场明里暗里的打压。

  崔道郁道,“父亲叫我过来的意思是……”

  “凝儿的婚事,倘若近期要定下,就在符长庚和魏长渊中选。”崔玄碧道。

  “这两人的年纪毕竟……”崔道郁总觉得委屈了女儿,若是非挑一个,“魏长渊不行。”

  “你毕竟是她父亲,婚姻大事,我不会一个人做主。你自己去想吧。”崔玄碧道。

  圣上忌讳仕族联姻,崔家不可能就不联姻,但是也不能局限在仕族圈子里,崔家那么多女儿都嫁给了毫无建树的仕族子弟,反倒要拒绝符远魏潜这等条件的青年不成?

  对于崔氏来说,符远家族无根基,但其祖父手握实权,他又是可造之材,在崔氏的帮助下,将来未必不能成为另外一个符相,而魏氏,虽说不是什么豪门仕族,但他们家一向是清流中的清流,在崔玄碧看了,撇去魏潜本人那点无伤大雅的小传闻,算是没有瑕疵。

  不管是实权还是名声,还是本人,都是鼎好的,放眼长安,也没有几个能赶得上了。

第一百零三章 疑凶(1)

  崔道郁走后,才有侍女请崔凝出来。

  “祖父和父亲说什么呢,这样神秘。”崔凝笑着给他施礼。

  “坐吧。”崔玄碧打量她,“出去这趟有何感悟?”

  崔凝坐下道,“感悟算不上,只是觉得天地如此大,不该总是呆在长安城的围墙之内。”

  她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变化,但崔玄碧看的很清楚,她比以前更从容沉稳了,可见远行见识见识对她很有好处。

  “司氏案子进展如何?”崔玄碧问。

  崔凝诧异道,“家里不是不乐意我蹚浑水吗?”

  “是你父亲的想法吧?”崔玄碧看着她道,“我当多养了个孙子也没什么,前提是你得有真本事,你若是跟现如今大多数的女官一个样,趁早歇了心思在家里等嫁人。”

  崔凝本身没打算认真混官场,但崔玄碧的话让她认真的考虑了一下,官职越高权势越大,她能够找到神刀的机会就越大。

  只一瞬间的权衡,她就迅速作出了判断,“我或许不如小弟聪明,但一定会更努力。”

  崔玄碧满意的点点头,这几个月奔波的辛苦还没有让她退缩,说明这个孩子确实是有决心有毅力,“比起聪明才智,坚持才能更接近成功。”

  “阿凝明白了。”崔凝道。

  “也许你现在会觉得家族对你束缚颇多,待你真正开始走这条路的时候就会明白,多了这个牵绊比一个人孤军奋战的好处多的多。”崔玄碧道,“走下去,有一天你会变得足够强大,那时候会习惯选择。会掌控自己,将来就算遇到再艰难的抉择,你也会明白如何做才正确。”

  “祖父做到了吗?”崔凝觉得,祖父很强大,可是他也并非事事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譬如感情。

  崔玄碧明白她说的是什么,如今也看开了许多。淡淡笑道。“我杀了那个挑事的女官,想了很久,直到最近才明白为何会与你祖母走到这个地步。因她不是别人。是吾妻。”

  崔玄碧性子刚硬,若是别人与他有冲突,他会有各种各样的办法让对方一败涂地,但那些手段他不会对谢成玉使。

  谢成玉也一样。以她的聪明才智,能将那么多人牢牢控制。却始终没有对他用那些诡计。

  所以就算最后闹到各自伤心、分隔两地,他们对彼此、对这段婚姻都还心存保护。

  直到很多年后,崔凝杀伐果断的时候,仍旧会想起今日的对话。可那时,她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多么强大。终究是有无法抉择的事情。

  而如今,她听的很认真。实际上并不是很明白。

  在他们平静闲谈的同时,有些事情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