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半两青墨
项春兰冷冷看她一眼:“我闺女当然早就填报过志愿了,你算哪根葱哪根蒜,我闺女填报至志愿难不成还得跟你说?你不知道不是再正常不过的吗?哼,我闺女可不止考上了首都大学,还是宁省的文化状元呢!”
江絮扶额:“……”
没错,她考了宁省文科第一,是宁省文科状元。
其实前些日子宁省教育部门的人就跟她联系过了。
这时候高考是不公布成绩的,但由于江絮考了宁省文科第一名的成绩,所以教育部门的人还是第一时间跟她取得了联系,并且向她提供了一些志愿填报上的建议。毕竟如果因为不知道自己考了个这么好的成绩,而填报了比较普通的学校,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当然,江絮是不知道教育部门人员的想法,如果知道的话,她肯定会告诉他们,不存在填报普通学校的可能,因为早在估分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应该考得很不错了。
只不过这些事情军区的人都不知道而已。
因为她怀孕考试然后又在考场晕倒,秦敛这阵子神经绷得很紧,哪怕是考了第一名这种事,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也干脆没跟外人说。
至于教育部门想要安排记者过来采访这种事,更是被秦敛直接以妻子身体不适为由给拒绝了,甚至他还以同样的理由,请教育部门的人对江絮考了全省第一的事情进行保密。
教育部门的人也是没想到,居然还会碰见这么低调的考生家庭。
这可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哪个人考了好成绩不是巴不得宣扬得全天下都知道的,反正他们联系那位理科状元的时候,人家可是欣喜若狂,家里就连炮仗都足足放了三天。
不过总归是考生家属的要求,尤其是考生还是这么个特殊情况,教育部门的人自然也不敢节外生枝。
要是因为他们的原因,导致考生甚至是她肚子里的孩子出现什么问题,这个责任他们可承担不起。
也正因此,在邮递员将录取通知书送过来之前,宁省军区里面知道江絮考上大学甚至是考了第一的,也不过就是秦敛、项春兰和江絮自己三个人而已。
江絮从邮递员手里结果信封,又在邮递单上签了字,然后变戏法似的,从兜里摸出一把糖,塞进了邮递员手里:“谢谢您了。”
她这糖是为了防止低血糖故意放在兜里的,不过由于身体一直挺好,再说也怕吃多了糖产生孕期糖尿病,所以虽然放在兜里,其实她一颗也没有吃过。
倒是没想到今天派上这个用场了。
这是喜糖,邮递员自然不会拒绝,他高兴接过,说:“这可是状元分的糖,我拿回去给我家臭小子吃,让他也沾沾光,以后要是也能考上个大学,我就高兴啰。”
不知什么时候聚拢过来的围观群众顿时眼睛一亮,对啊,这可是宁省高考状元分的糖啊,这好东西啊!
有跟江絮相熟的军嫂忍不住说:“江絮同志,你看你都考了状元了,可不能小气,只给邮递员分糖啊,也给咱们分一点啊,让我们也沾沾喜气啊!”
“对对对,这可是状元分的喜糖,孩子吃了没准也能变得跟状元一样聪明呢,江絮同志,咱可就厚着脸皮跟你要了,甭管什么糖,就算是每人一颗,也是好的呀。”
“可不是可不是,哎哟,真没想到,这状元居然还能出在咱们军区大院里呢,江絮同志,你可真是给咱们军嫂争光了啊!”
人群不断地往前挤,把脸色难看到极点的蒋霞和蒋曼妮挤到了最外面。
这种时候,谁还管蒋霞和蒋曼妮说什么呢,大家都想着跟高考状元要两颗糖沾沾喜气呢。
“怎么可能,她一个小村姑,怎么可能考上首都大学,成为高考状元。”
蒋曼妮喃喃自语,自从知道秦敛找了个农村姑娘开始,她其实就一直不服气。
她是出身优越的大城市姑娘,还是文工团的台柱子,从小到大,被人夸着漂亮、优秀长大的,遇见秦敛的时候,她是真的觉得自己完全够格站在他身边,所以才大胆地主动追求。
但是秦敛最后却选择了一个完全比不上她的。
是的,一直以来蒋曼妮都坚定地认为,江絮虽然长得还可以,但是除了那张脸,其他方面根本是哪哪都比不上她。
她不甘心,不服气,所以哪怕已经结婚,哪怕已经把秦敛放下,却还是忍不住地要跟江絮比较,然后在一次次的比较中,告诉自己,江絮比不上她,一丁点都比不上她,秦敛没有选择她,是他自己的损失。
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夸赞江絮,就连她的姑父张荣德,也对江絮赞誉有加。
军区大院里的人也是,都说江絮漂亮又能干,这个蒋曼妮曾经看不起的农村姑娘,变得越来越耀眼夺目。
蒋曼妮不愿承认这个事实,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拿江絮的出身进行贬低,哪怕张荣德曾经严肃地警告她这种言行是非常错误的。
直到今天。
不管是首都大学还是宁省高考状元,都带给蒋曼妮太大的冲击,想到自己之前说的那些话,现在简直是被啪啪打脸。
蒋曼妮终于忍不住,捂着脸跑开了。
“曼妮!”
蒋霞扭头看了眼人群中的江絮,追了上去。
人群中,江絮笑道:“可以可以,糖嘛,肯定是见者有份。”
项春兰更是干脆大手一挥:“我这兜里刚好带了糖票,现在就去买,现在就给你们分。”
要不说军嫂们喜欢项春兰呢,这位大娘做事情就是敞亮。
“哎哟,还得是您啊,我说婶子啊,你说你怎么就这么能耐,生个闺女这么漂亮不说,还这么聪明,这可是高考状元哎,咱们宁省也就这么一个呢。”
“可不是,都说虎父无犬子,我瞧着啊,你这就是虎母无犬女。”
项春兰乐滋滋道:“可不是,我从前学习也不是不差的,我也就是没赶上好时候,为了让弟弟能上学,主动让了出来,不然我肯定也是能学好的。不过,要说江絮能考这么好,除了靠我,主要还是靠她自己。你们不知道,这孩子做事情多认真,当初在红星公社的时候……”
从知道江絮考了宁省第一,项春兰可真是憋坏了,好容易终于可以显摆了,她这话匣子简直停不下来。
现在别说是让她分糖了,就算是让她分肉,她都愿意的。
江絮跟在人群最后慢悠悠地往前走,瞧着项春兰的背影忍不住失笑。
还别说,项春兰同志这显然是找到了在小堰大队时的感觉啊!
第111章 回乡
江絮考进了首都大学, 并且还是以宁省文科第一的好成绩考取的消息,很快就在宁省军区传遍了。
刘敬国直接一通电话,把秦敛喊到自己办公室, 确认消息以后, 他指着秦敛直摇头:“你说说你,这么大的事情, 你还一直瞒着, 之前我问你的时候, 你怎么说的, 不知道, 不清楚, 不了解?嘿,你这小子,你是把我当情报人员防着呢?”
秦敛挑眉,没说话, 但是表情意思很明白:你难道不是情报人员?
刘敬国一阵头疼:“去去去, 回头升学宴可别把我忘了。”
秦敛敬了个礼:“是。”
刘敬国挥挥手,示意他赶紧走。
等秦敛走后,他拎起话筒往首都军区打电话, 等待电话接通的时候, 他忍不住失笑:“娘的, 老子还真成了他秦志刚的情报人员了。”
很快, 电话接通了。
刘敬国开口就是一句:“老秦, 你欠我的情报费什么时候结?”
秦志刚:“……”
沉默一下, 说:“你就说要什么吧。”
刘敬国嘿嘿一笑:“你藏的那饼茶叶。”
秦志刚深感这人就是在趁火打劫, 不过没办法,谁让他儿子儿媳在人家军区呢, 谁让他跟儿子关系不好呢?
他暗暗叹气:“行,回头你来首都开会就带给你行了吧?”
刘敬国满意了,乐呵呵道:“我这也不是趁火打劫,我这可是给你报喜讯呢,不得收个喜钱什么的?”
秦志刚声音里带了一丝急切:“怎么?”
刘敬国:“你那儿媳妇啊,考上首都大学了,还是以宁省文科第一的成绩考上的。你不一直希望她去首都上大学吗,这下可是心想事成了。”
秦志刚默了下,一下子有些难以消化这个消息:“那孩子真的考到首都来了,还考进了首都大学?”
甚至还是宁省的文科第一。
秦志刚何止觉得是心想事成,简直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刘敬国:“可不是,你说你个老小子,怎么运气就这么好?生个儿子不用怎么管就自己出息地长大了,儿子娶媳妇儿,你也是压根儿没操到一点心,好嘛,媳妇儿还这么优秀,啧啧啧,你说你这运道。”
他是真的有点羡慕嫉妒秦志刚,关键是这人在家庭关系处理上堪称失败,可偏偏儿子就是这么争气。
刘敬国理直气壮道:“你就说老子要你一饼茶叶是不是一点都不过分?”
秦志刚露出个久违的笑容:“不过分。”
这之后军区大院里面关于江絮的那些闲言碎语很快都销声匿迹。
实在是,没什么可说的了。
你说人家一个小村姑靠着嫁给秦团长翻身过上好日子?可人家自己考上大学了,还是全国顶尖学府,想也知道,这种大学读出来,以后前途肯定是一片光明。
甚至是很多人都开始担心,江絮离开宁省军区以后,后勤部和食品站是不是就会回到前两年物资匮乏的状况。
这可是攸关他们每个人的生活呢。
说句自私的话,他们其实还巴不得江絮不要走呢。
至于之前背地里说闲话的那些人,更是被军嫂军属们喷个半死,都是这些搅屎棍,要不是这些搅屎棍成天在背后说三道四,江絮没准都不会想到要去高考读大学。
毕竟这在军区干得好好的,秦敛还在这儿呢,怎么就忽然想到要去首都?
铁定是不舒坦了呗。
虽然说江絮这么聪明,考上大学肯定能给国家做更多的贡献,但是从他们自身来看,可真是不愿意江絮离开啊。
而就在这个时候,宁省军区又搞了一次求真务实、正风肃纪活动。
这回甚至把军嫂军属也拉进来了,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不过却通过小品快板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大家树立良好风气、摒弃造谣诽谤拉帮结派的不良作风。
这说的是谁,只能说懂得都懂。
还别说,因为受了江絮成为高考状元这件事的刺激,加上军区又适时展开了引导,军区大院里的风气面貌倒是焕然一新。
别的不说,至少学习氛围是空前的浓厚。
不止是军嫂军属们天天盯着自家孩子搞学习,就连军营里的战士们都掀起了一阵学习的热潮。
毕竟他们之中很多人是要退伍的,与其到时候回家种地,不如在现在拼一把,万一能考上个中专大专的,不是也能分配工作吗?
军区对这个自然是乐见其成,上面已经有了裁军的风声,要真的大规模裁军,退伍军人安置可是个头疼的问题。所以说战士们能自己找个出路,自然是最好的。
为此,军区不但专门邀请江絮给战士们作了一堂学习心得的分享,甚至还给战士们增加了文化课的内容。
还别说,后面几年,还真有宁省军区退伍的复员军人陆陆续续考上中专甚至大学的。
这些人回忆起这段难得的军营学习时光,都不禁想起秦团长那位漂亮聪慧的妻子。要不是她考了个省状元,他们还真没想过,自己或许也能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说回江絮,因为年后就要去首都上学,今年过年江絮和秦敛商量了,决定回小堰大队过年。当然,也跟苏家知会了声。正好,江柏那边也放假了,于是年二十六的时候,一家人一起回了小堰村。
江柳提前跟村里借了驴车来接的。
不过哪怕他事先弄了破棉被给车子上铺了起来,可惜也挡不住呼呼吹的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