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半两青墨
郑天和由于从小到大都成绩优异行事稳重,所以他要做什么,家里倒是不怎么拘着的,尤其是他姥姥,因为就他妈一个独生女,对他这个外孙,真是宠得跟什么似的,基本上就是有求必应。
所以他倒是能理直气壮让杜母帮着把他姥姥喊过来。
杜母脚下一个踉跄:“……”
她想拒绝,但是等她回头的时候,郑天和又忙着收钱找钱去了。
杜母想了想,无奈还是转身去了郑天和姥姥住的院子,离他们住的院子也不远,也就隔了几十米的样子。
二十分钟后,郑天和的姥姥马老太就带着她平时攒的硬币来了。
老太太快六十了,但是精神矍铄耳聪目明的,过来瞧见这么多人排队,惊得嚯了一声,瞧见站在门口收钱的郑天和,老太太挤进人群:“哎哟,我的乖宝哎,你们这是干嘛呢?”
被姥姥在这么多人面前叫小名,郑天和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他实在是太忙了,这点小情绪倒是微不足道了,他赶紧说:“姥姥,你帮着拿一下东西,吴师傅帮了咱们好一会儿了,他还得回去呢。”
马老太:“哎哎哎,姥姥这就帮忙。”
杜英杰立马拿网兜装了一网兜鸡蛋塞进吴师傅手里:“吴师傅,还得麻烦你再跑一趟,给江絮带个信儿,我们这儿东西怕是不够卖,让她明天想法子再给我们弄一些。”他这也是跟江絮学的,礼多人不怪嘛,他们开店,回头说不准就得麻烦人家捎个东西什么的。
吴师傅也没推辞,乐呵呵道:“那我也不跟你们客气了,我这就回去跟江絮同志说。”
就这么的,他们这边生意一直做到了晚上七点多,最后还是东西实在卖得七七八八了,杜英杰和郑天和才把门给关了的。
实在是那趟公交车上的人买完了之后,公交车师傅和售票员也各带了两拨人过来,再加上附近看到这边排队买东西闻风而动的街坊邻居,总之顾客根本就是络绎不绝。
俩人商量好,钱都由郑天和收着。
忙活了半天,马老太倒是还好,她就是负责递递东西嘛,倒是也不怎么累。回去路上,老太太一叠声地夸自家外孙子能干,简直给郑天和夸得是天上有地上无的,把杜英杰羡慕得不行,他可别想家里人夸了,别挨骂就不错了。
果然,杜英杰回到家发现家里人早吃完饭了,甚至都没给他留饭。
估计他妈是气得不轻。
不过他这个人向来心大,倒是也没觉得有什么,何况,他可是很有先见之明的从店里带了蔬菜和鸡蛋回来的,他吹着口哨,直接下厨给自己烧了碗鸡蛋青菜面。
就说江絮厉害啊,这时节首都都是吃大白菜的,小青菜什么的,市面上都不怎么能见到的。
不过据说这几年挺多地方开始搞大棚蔬菜了,杜英杰猜测江絮这些蔬菜就是从哪个大棚蔬菜基地弄来的。
这可不是光有钱就能做到的,这还得人脉关系的。
杜英杰倒是也不会去深究江絮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总之江絮能吃肉,他跟着喝点汤就高兴了。
虽说钱都是郑天和在收,但是他在江絮的小店里干了这么长时间,基本上货的数量、成本和利润还是能估算出来的,他感觉应该挣得不少,可能利润都有将近一百了。
毕竟东西都快卖光了。
杜英杰捧着烧好的面条从厨房出来,他老子刚好出来倒水,看到他捧着一碗码满了鸡蛋和青菜的面条,嘴角不禁抽了抽:“你小子这吃得还挺好?”
他妈故意没给他留饭,为的就是惩罚惩罚这小子,哪想到他倒是吃上更好的了。
晚饭吃大白菜面疙瘩的杜爹看着儿子的面条表示有点酸。
杜英杰理直气壮:“青菜和鸡蛋是我从店里带来的,挂面的钱我明天跟郑天和要了还你们,这一顿我可是吃自己的。”
杜爹:“嘿,你小子这是翅膀硬了啊,你们那小破店还有这么水灵的青菜卖?”
杜英杰哼了一声:“不止青菜呢,还有鸡鸭鱼呢。”
杜爹:“……”
他进厨房倒了水,出来时忍不住凑到儿子旁边:“你怎么就带了一把青菜,明天多带点,这成天吃白菜咸菜的,都吃腻了。”
杜英杰斜着眼睛看着自家老爹:“是不是最好再拎条鱼抓只鸡回来?”
杜爹往他脑袋上敲了两下:“怎么的,我养你这么大,你拎条鱼抓只鸡回来还不行了?再说,我也不白拿你的,回头让你妈给你钱。算了,回头我再给你钱,你妈正在气头上呢。”
杜英杰稀里呼噜扒着面条:“行呗。”
吴师傅从杜英杰他们这边出来,就又跑了一趟江絮那儿。
江絮也是没想到,这俩人说干就干,速度简直媲美龙卷风。她第二天起了个大早,直接骑着三轮往外头跑了两趟,给自家小店的物资补充了一部分,然后让江安国骑着三轮车给杜英杰他们送了一趟货。
不过大概是因为过年,杜英杰他们当天就把送去的物资都给卖完了,江絮干脆又跑了一趟郊外,然后让吴师傅直接拉了一车的货回来。
等到大年三十这天,不管是她自己的店还是杜英杰他们的店,都卖了平时好几倍的量。
傍晚六点多,终于送走最后一拨客人,杜英杰和郑天和直接关了小店的门,在里面算账。郑天和从家里拿了一把算盘,算盘珠子拨得飞快,十几分钟就把账给算出来了。
不过,算好账以后他有些不敢相信,于是拿着算盘又算了一遍。
杜英杰在旁边急得不行:“怎么样老郑,咱们这几天挣了多少钱?”
郑天和抬起头呆呆地看着杜英杰,动了动嘴唇,半天没说出话来,给杜英杰急得:“你倒是说啊,总不会是还亏钱了吧?”
听到亏钱这两个字,郑天和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不是,你丫怎么想的,这怎么可能会亏钱呢,挣钱,咱们挣了四百八十六块五毛七分钱!刨去咱们跟江絮借的一百块钱,净赚三百八十六块五毛七分钱,一人可以分一百九十三块两毛八分五厘。”
杜英杰呆愣了下,随即发出一声尖叫:“什么,咱们挣了这么多,你会不会算错了?!”
郑天和:“我都算了两遍了,算错我就是狗!”
杜英杰:“……”
倒也不必如此。
他想了想,说:“咱姥姥也帮忙了呢,这钱肯定不能咱们俩平分,得给姥姥算一点工钱,要不就二十吧,给姥姥二十你看成吗?”
这有什么成不成的,帮这几天忙,就能拿二十块钱,他姥姥肯定高兴着呢。
郑天和:“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杜英杰:“你跟我客气什么,再说这也是咱姥姥应得的。咱们一人分一百四十元吧,剩下的零头当本钱。”
郑天和点点头:“行。”
俩人拿着各自得到的钱对视一眼,都不禁激动得脸颊通红。
年三十大家做饭早,下午买东西的人就少了,这边不忙,马老太就先回去了。等到郑天和给她的二十块钱送过去,老太太简直惊讶得不行:“不是,我就这么帮着拿拿东西,这才几天啊,你们就给我这么多钱?”
郑天和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凑到老太太耳边说:“姥姥,我们挣了三百八!”
马老太:“什么?!”
饶是她也不算是没见过世面的老太太,听见几天时间就挣了这么多,也是惊讶得瞠目结舌。
而另一边,杜英杰迈着轻快的步伐回到家,一进门,就跟他妈碰见了。
他妈这几天对他采取的是非暴力不合作的冷战政策,虽然没再阻止他去卖东西,但是也根本不理睬他。
不过到底是大年三十,这回家里人倒是没有直接吃饭不等他,见他进门,杜母冷着脸喊了一声“吃饭”,就径自进厨房端菜了。
很快,家里人都出来了。
等到全家人都落座,杜英杰从兜里掏出事先数好的十张大团结,拍在他妈面前:“妈,这是儿子这几天挣的钱,都孝敬您了!”
看到一整叠的大团结,全家人都愣了下。
杜爹直接拿过去数了数:“嘿,一百块钱,这是你们这几天挣的?你们为了开店不是还跟人借钱了吗,还有,你俩合伙的,郑天和那边也得分钱吧,你不会把所有的钱都拿回家了吧?”
杜英杰得意道:“老爹,你这格局就小了,借的钱已经留出来了,我和老郑合伙的,挣的钱当然是一人一半,这就是我分到的一半。”
毕竟知子莫若父,杜爹打量他两眼,问:“你自己是不是还藏着零花钱呢?”
杜英杰嘻嘻笑道:“我自己就留了一点点,一点点。”
杜爹嘶地一声:“你们这真是挺挣钱的啊!”
可不挣钱嘛,这才几天呐,就已经挣了他们一个多月的工资了。
全家人顿时面面相觑。
杜母看着杜爹放回她面前的一叠大团结,也是愣住了。
他们这边因为挣钱而惊讶,江絮那边倒是很淡定,就算是江安国和项春兰,守了这个店这么久,他们其实也早发现这个小店挣钱了,年底这阵子也不过就是挣得比之前更多一些罢了,不奇怪,一点都不奇怪。
这边的店开得时间久,街坊邻居自然不会都挤着最后一天过来买东西,所以下午的时候,小店的客流量就渐渐小了,大概三点多的时候,江絮就直接把店给关了。
一家人忙忙碌碌地准备年夜饭,快五点的时候秦敛才赶到家的,五点半的时候,秦志刚也到了,正好饭菜也准备好了,于是一家人坐下吃年夜饭。
秦志刚是江絮在征求了秦敛的意见之后邀请的,不过他晚上还要参加军区的活动,坐下吃了几口,给小逗号怀里塞了个红包就走了。
小逗号盯着怀里的红包差点都盯成了斗鸡眼。
秦敛把红包抽走,小家伙看着被抽走的红包,立马哇地一声哭了出来,秦敛只好把红包塞回去:“我看这臭小子也是个小财迷。”
项春兰给女婿碗里夹了块肉,才说:“孩子这是懂事呢,知道这东西是自己的。”
江絮横了秦敛一眼:“也是个小财迷是什么意思?”
秦敛挑了下眉,违心道:“我也是财迷,他这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江絮笑了声:“算你识相。”
项春兰乐呵呵地:“财迷有什么不好,这有钱才有东西呢,没钱咱们哪里能吃上这些好东西?想想前些年,想吃块肉都难,哪里还能这样大鱼大肉的?”
江絮不禁想起自己刚重生的时候,连玉米糊都不敢都吃一点,就怕吃多了家里没有粮食,回头父母兄嫂上工饿着了。
是啊,一切都在变好。
大年三十就在一家人说说笑笑中度过了。
开年以后,江絮和秦敛一起带着小逗号去苏家走了一趟,送去了不少的新鲜蔬果,小逗号收获了一大堆的红包,然后一家三口又去了趟首都军区大院,同样给大院里的亲朋故旧送了些新鲜蔬果,小逗号又收获了一大堆的红包。
在两家小店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小逗号同学也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中间还发生了个小插曲,正月初八的时候,杜英杰的妈妈拎着一袋礼品找上了门,给江絮郑重道歉,表示自己那天态度实在是太差了,同时也感谢江絮带着她家儿子和郑天和做买卖。
他们家是工人家庭收入不低不假,但是收入再不错,也不可能十几天时间挣好几百。
尤其是在杜英杰推心置腹地跟他们夫妻俩商量等挣够了钱就买房子,杜母看着自家局促逼仄的房子,哪里还能说出个“不”?
她这人也不是那种黏糊的性子,既然是错了,也不会就死撑着不认错,于是就带了礼品来找江絮道歉了。
江絮倒是没太放在心上,别说这还是七十年代末,就算是再过几年,看不起做买卖的也是大有人在。杜英杰母亲的想法其实她还是能理解的,何况人家就是摆了脸色,也没说什么不好听的,她收了礼物后,第二天又给杜家送了回礼,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
转眼又到了开学的时候。
杜英杰和郑天和把小店交给了家里人,俩人意气风发地回到了校园。
他们开店挣钱的事情自然没有瞒着王春桃他们,王春桃听说他们过年这段时间就挣了一千块钱,跟丁阿香一合计,俩人也不准备另外寻找挣钱的法子了,干脆也跟江絮借了钱准备合伙开一个果蔬店。
不过她们不是首都本地人,找房子看地段什么的都没有杜英杰他们那么方便,加上还得从家里喊人过来看店,最后小店是差不多暑假的时候才开起来的。
杜英杰他们一下子能挣那么多,主要还是因为过年的时候大家走亲访友请客吃饭比较多,自然水果蔬菜鸡鸭什么的需求量也就比较大。
王春桃和丁阿香的这个小店一开始生意并没有那么好,不过每天至少也有十来块的利润,就算两个人平分,一个月也有一两百了。
这都抵得上国营工厂工人两三个月的收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