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边人 第66章

作者:胡马川穹 标签: 穿越重生

  虽然失了大宗财,可毕竟能洗脱嫌疑,留得青山才是眼下最要紧的。

  周秉不?动声色地看了她几眼,好半天才若有若无地点了一下头。

第84章 第八十四章 四里亭码头

  周秉端茶送客, 杂役上来客客气?气?地把余龙牙的轮椅推了出去。

  等人走远了,谢永才从?旁边的厢房走了进来,迟迟疑疑地问?, “大?人, 你说这丫头?说得又几分真?”

  周秉摸了摸下巴,答非所问?, “你有没有觉得这个丫头?行事?说话颇有主见, 上蹿下跳地根本不像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更叫人奇怪的是,这么大?的事?当爹的不出面, 反倒让她拖着残腿前前后后地跑……”

  谢永也摸不着头?脑,“我派去的人说余显山像往常一?样, 上午到大?盛魁去转一?圈, 下午就?到茶楼听书,要不就?回?家看书。屠婆子死了之后,这家人又雇了一?个烧饭的灶上人, 看起来跟没事?人一?般!”

  周秉觉得这余龙牙看着柔弱又清秀,像是一?朵开得正好的木槿花, 只可惜这朵花多半是个黑心的。

  他一?时间也看不出这是否是余龙牙余显山的断尾求生,估摸着这么多人盯着也翻不起浪, 索性就?不再去管,回?头?吩咐, “带一?半的人,咱们去四?里亭码头?看看。是豺是狼,总要逮着了才见分晓。”

  因正是季节,四?里亭码头?人流如织。

  到处都是热烘烘的, 嘈杂喧天。装货卸货的马车骡车把一?条石板路堵得严严实?实?,往来的行人只能侧着身子走。

  码头?的管事?姓张, 穿了一?身短袖的褂子,一?张黑胖脸上尽是精明之色。

  他一?边擦着满头?的油汗,一?边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努力陪着笑,“查清楚了,这甲字十四?号仓库租了老长?一?段时日,那位客商好像姓陈,交了二百两?的租金。大?人若是不提起,我还真忘了这个人,的确有两?三个月没见着人了!”

  谢永满脸不悦,“你这个头?是怎么当的,客商好久不来一?回?,你就?不会找伙计去问?问??”

  张管事?笑开了,一?幅客人你少?见多怪的模样乐呵呵地解释。

  “我们开门做生意,客人们要来就?来要走就?走,我们也没资格拦人家。等一?年的租期到了,客人要是再不来的话,我们就?把仓房里的货品拿出来清卖,总不会亏了就?是……”

  敢在四?里亭码头?做生意的人,一?般都是大?手笔。

  但这个事?也说不准,一?年到头?总有那么三五个客商莫名其妙的没了下落。但他们留在仓房里的货一?般都不错,清卖出去后兴许赚得比租金还丰厚,所以傻子才会主动出去寻人。

  真是猫有猫道,狗有狗道。

  周秉懒得跟这些市井之人费口舌,手指一?挥,立刻几个带了腰刀的番子就?鱼贯往甲字十四?号仓库而去。不过半刻钟,库房深处就?传来尖锐的鸣哨声。

  这就?是有所发现。

  周秉和谢永对视一?眼,都发现对方眼中的兴奋之色。只有张管事?莫名其妙的,心想账本上记载陈姓客商寄存了三千斤的湖北丝棉,入库的时候自己还一?一?查验过,这些当差的能有什么意外?发现?

  库房大?概是为了节约成本,用泥砖砌成半人高的地基。再在地基上用竹竿和竹篱笆搭建成丈高的围墙。远远看着整齐,走进了才发现这些隔成小间的仓房全部没有开窗。这是为了防火防盗,以至于空气?当中隐隐有一?股霉变的味道。

  谢永左右看了一?眼,不由嗤笑了一?声,“就?这么一?块破地方,竟然还敢要别人二百两?银子,你是抢钱的吧?”

  张管事?暗骂这些人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脸上却半点不显,只胸有成竹地轻轻扯开一?处让众人看。

  周秉也有些好奇,他虽然算是本地人,但一?直被祖母霍老太太押在家里读书,竟没有空闲到这些市井地方见识一?番。

  这时候仔细一?看才看清这些看似简陋的屋脊墙壁虽然依旧是泥砖砌成,竟然全部灌了糯米灰浆。不由赞了一?句,“这倒是做了大?事?,加了这个东西恐怕扛得住十来年的风吹雨打。”

  工匠们修葺房屋时用泥沙砖瓦,最早时一?般用“三合土”作为粘合之物。后来就?用糯米、熟石灰以及石灰岩末混制成浆糊,然后将其用于砖石的空隙中,这糯米灰浆太金贵了,只是在修桥搭庙或是皇帝修建陵寝时才用。

  本朝建立之初,□□大?力发展农事?,大?江南北都大?肆种植稻米,糯米灰浆的工价才慢慢降下来。但一?般都是官府建城墙,还有大?户人家修庭院时用。

  这处小小的码头?不过几百间仓房,竟然能大?规模地使用此物,还低调地用竹子遮挡在外?头?,也算是秀外?慧中了。

  张管事?脸上有得色,“咱们这处码头?能管一?二十年,就?是怕惹人眼让盗匪惦记,这才弄了这么个障眼法,让诸位大?人见笑了!”

  周秉十分给面子地又赞了几声好!

  张管事?也看出这位穿便衣的才是领头?的,脸上的笑意更真诚了,“大?人好眼力,这四?里亭的仓房有上百间,我们主家是投了大?价钱,希望南来北往的客商投个安心,大?家一?起发财才好……”

  一?边说话,一?边手脚麻利地塞过来一?个分量颇重的荷包。

  周秉笑了笑,随手把银子抛给身后的谢永,一?个健步跨上高高的门槛。

  仓房的大?铜锁已?经被砸烂丢在地上,张管事?见了根本就?不敢吱声。

  里头?的光线并不好,好在两?扇门大?敞着,又点了两?盏气?死风灯。可以看见一?排排原本捆扎得严严实?实?的棉垛子被翻得稀烂,尤其是尾端的几个被翻得更烂,隐约可以看见有尺宽的木箱子夹在里头?。

  那木箱的做工一?般,好像只是几块刨干净的木板匆匆拼接而成。

  周秉笑得更加和煦了,转头?问?张管事?,“不如你来猜猜这里头?藏了什么东西?”

  张管事?的笑意再也挂不住了,脸上再不见刚才的殷勤妥帖。

  他一?时也摸不清情况,这时候像锯嘴的葫芦根本就?不敢胡乱吱声。

  ……万一?这里头?夹杂了要人命的违禁之物,他全家老小都不够玩儿的。

  “哐当,哐当……”

  木箱子被一?一?砸开,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齐齐滚落出来,林林总总的钗钿簪环缠绞成一?团,在风灯下发出莹莹的光芒。

  这余龙牙为了洗脱自己的嫌疑,本钱可是下得够够的。

  周秉眉角跳动了一?下,现在不管那余氏父女的真实?身份到底为何?,这趟交易总算不亏。随手捡起一?只成色甚好的羊脂玉带钩,上下抛了两?下,“没想到这家的丝绵还买一?送一?,这个搭头?倒是挺值钱的嘛!”

  张管事?骇得肝胆俱裂宛如雷劈,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不顾地上砢人的粗石瓦砾砰砰地磕头?,“大?人,小的实?在不知里头?还裹藏着这些东西,也实?在不知这些东西从?何?而来。小的在码头?上干了十几年,从?来都是本本分分的……”

  谢永此时完美展现锦衣卫办差的凶性,一?刀背就?狠劈在张管事?的头?上,低斥道:“还不快点交代那位客商的情况,等我家大?人请你到衙门里喝茶呢?”

  张管事?顾不得伸手去抚额角上的青肿,哭丧着脸冥思苦想了一?会儿,“真记不清什么模样了,交了银子就?走人。每天来来往往这么多客商,我要是一?一?都记在心里,只怕早就?当大?掌柜了!”

  周秉也没难为人,态度甚至称得上和煦。

  “留几个人在这边清点东西登记造册,再找几个人到外?头?张贴告示。就?说四?里亭码头?涉嫌通匪,所囤积之物必须在三天之内补办手续。三天之内无人认领的话视为无主之物,尽数充公……”

  张管事?茫然不知所措,反应过来后急急地大?声嚷嚷,“大?人使不得,客商天南地北地到处都有,这短短三天怎么能尽数通知到人?”

  周秉好像觉得有道理,点点头?大?方地放宽条件,“那就?五天,再不能多了……”

  张管事?心想码头?这么宽,眼下又正是旺季,就?是半个月也不够用啊。

  他正准备痞赖一?回?,就?见刚才的年轻人眉宇微微一?沉,那双黑水银一?般的眼珠子悄无声息地望过来,俊秀的脸上就?涌上一?股瘆人的肃杀之气?。

  旁边的几位官爷躬身大?声应诺,行动间尽显跋扈张扬。

  张管事?猛地反应过来,这是凶名在外?的锦衣卫,不是衙门里吃点拿点就?轻易松口的差役,自己脑子发昏怎么忘了这茬?

  周秉看着呆滞在一?旁的家伙,终于满意点头?。拿着马鞭随意指着对面的仓房问?了一?句,“这是哪家的货,都堆着什么东西,江州城里有他们的商号吗?”

  张管事?一?愣,再不敢收着藏着,老老实?实?地答话。

  “是大?盛魁的货,是本地几十年的老字号。去年他家的老东家在海上失踪了,如今是老东家的独女谭大?娘子当家。大?人若是想看,小的立刻叫他们铺子里的伙计过来开门……”

  仓房的钥匙按照规矩有两?套,一?套在码头?管事?手里,另一?套在商号大?掌柜的手里。两?套同时在场,仓房的大?门才能打开。

  周秉没想到大?盛魁的仓房离这处有嫌疑的仓房如此之近,这时候不让查反倒显得自己徇私舞弊一?般,就?不在意地挑了一?下眉,“反正都是要查的,去几个人看看……”

  话语未落就?见外?头?急匆匆走进来一?个人,不满地喝了一?句,“你不怕得罪你夫人,我们这些做兄弟的还怕得罪谭家弟妹呢。好了好了,赶紧把这些东西清点一?遍,早点办完这趟差事?要紧。”

  却是一?直留守县衙的纪宏。

  听见这位百户大?人毫不见外?的揶揄,锦衣卫的番子们都在一?旁掩了嘴笑,仓房里紧张的气?氛顿时变得很欢快。

  周秉无可奈何?地伸手指了指,“你不是牙腔肿了么,怎么跑出来了?”

  纪宏大?概是天生的公子哥,前头?一?二十年都是娇生惯养大?的,一?出京城就?开始闹牙疼。到江州之后更是变本加厉,每天只能以稀粥汤饼度日,于是周秉就?尽量给他安排一?些轻省些的活计。

  一?般都是在县衙值守。

  纪宏没好气?地白他一?眼,又假意把几个凑上来看热闹的番子一?脚踹开,这才笑嘻嘻地站过来。

  他在这群人当中的人缘极好,虽然同是六品百户的品阶,但显然比有深厚背景的周秉混得更熟络些。

  番子们都是有眼色的,知道纪宏大?热天地跑来,肯定有什么大?事?,就?连谢永也找了个借口站得远远的。

  纪宏见十步之内已?经没有闲人,这才怕被别人听见似的压低了声音,“京里来了加急密报,说皇上在避暑行宫突然晕倒。听说时睡时醒不能辨人,到现在连眼睛也瞧不清事?物。

  冯太后和几位内阁老大?人们怀疑是有人下毒,把皇上贴身伺候的几个宫人都控制起来了。现在消息还没有传开,冯指挥使让咱们立刻赶回?去……”

  周秉的脑子“轰”地一?响,做梦都没想到远在千里之外?,时时有无数人环伺守卫的皇上竟然出了这种意外?。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示弱

  事关重大, 周秉和纪宏立刻赶回县衙,还没有歇口气,第?二封京城来的?急报已经后脚而至。

  这封急报里却夹着林夫人的?亲笔书, 周秉顾不得避人就站在?堂前拆开。

  信中简单说了一下近况, 却比官面上的?消息要详实?一些。

  皇上是七月十八到?西苑的?行宫避暑,奉了冯太后, 身边带了徐淑妃、陈昭仪, 并四岁的?大皇子,三岁的?二皇子。

  大皇子是徐淑妃所出, 二皇子是陈昭仪所出。

  七月二十二午时?三刻,西苑行宫的?厨子进献了一道名为“八宝八珍汤”的?新菜式。当?值的?侍膳太监叫高金英, 是在?乾清宫侍候多年的?老人, 用银牌试毒没有发现?异常。皇上兴致颇高地就用了半碗,未时?就开始上呕下吐。

  随行太医赶紧上前诊治,皇上当?晚有略微好转。

  七月二十五, 皇上病情往复,到?后来越发严重, 一日?当?中只能清醒一两个时?辰。醒后就吩咐内侍传林夫人进宫,说想喝姆妈亲手煮的?杨枝甘露糖水……

  林夫人这才晓得皇上出了事。

  太医们?反复查验了皇上近几天?的?所用之物, 确定那道八宝八珍汤里有少量的?附子。

  附子,性味是大辛大热有大毒, 为阳中之阳,性善走行发散,能通行诸经,可以治疗沉寒积冷, 主要用于阳虚体质的?人群,可以治疗人体五脏六腑及肢体关节的?阳虚冷痛等病症。

  附子是中药里温阳救逆的?常用药, 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

  同时?这个药有大毒,应用时?要谨慎,要先煎至少半个小时?,再煎其他药物。同时?还要注意使用的?剂量,否则就是要人命的?东西。

  皇帝的?膳食里竟然有这种东西,且当?值的?侍膳太监竟然没有发觉,这其中隐含的?意味实?在?令人寻味。

  侍膳太监高金英是乾清宫总管太监高玉的?干儿子。

  高玉知道自己也有谋害皇帝的?嫌疑后,当?着冯太后的?面一头?碰在?殿前的?铜缸上。众人七手八脚地救治,高玉额头?上的?血留了半钵,醒后就大呼自己“冤枉”。

  慎刑司宁可抓错也不可漏抓,把?乾清宫的?人捆了一长串。林夫人孤木难支,连个商量事的?人都没有,也焦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候她唯一能够相信的?就是自己的?儿子,所以她这次主动卑躬屈膝地向冯太后请命,让在?外出公差的?周秉尽快赶回京城帮助彻查……

  冯太后无可无不可地答应了。

  周秉看完信,觉得没有什么需要避讳的?地方?,就把?信件转交给了纪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