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 第129章

作者:零度冰川 标签: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系统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然后,刘彻就听到仙幕迟疑的声音。

  这声音让刘彻心生不妙,他眉头蹙起,手控制不住的想要捂住耳朵试图掩耳盗铃,但现实却是他眼睛溜圆,直看仙幕会说出后辈的什么荒唐事。

  有本事就说,他刘彻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你们知道的,我们说过西汉中看又中用的皇帝只有六个…… 】

  【汉武帝之后只有昭宣二帝能看,那也就是宣帝所选的皇帝并非良君,后世更是‘骚操作’满满。】

  方才还兴奋觉得自己撑得住的刘彻被这短短的几句话浇了一桶冷水。

  他怎么能够忘记这个大坑。

  他也不皱眉了,刘彻直接冷笑道: “呵,朕就看看你们这群荒唐玩意儿怎么能把西汉搞灭亡!”

  刘彻扔下手中的毛笔,坐回阶梯上,准备好好‘欣赏’后世子孙们的骚操作。

  【汉宣帝生于‘民间’,知民生之多艰,勤政爱民,但也正是因为生于民间,他相比较于他的老祖宗汉高祖,文景二帝,汉武帝等帝王的冷血理智,他的作风中多了一点点人情味,对他妻子的人情味,对他俩的孩子——汉元帝刘奭的人情味。】

  本想看儿孙骚操作,但先看到自己喜欢的这个曾孙的操作。

  刘彻叹气,他好像知道为何这个曾孙之后西汉就不行了: “为帝者当以天下为己任,在立储上有人情味可不是什么好事。”

  刘彻觉得他现在就是在看儿孙辈的败家史,原先有多开心,待会儿可能就有多失落。

  【而这丝人情味让他把汉元帝刘奭选为了继任者,即使他很清楚的知道这娃压根不适合做汉朝的皇帝,不适合做华夏的最高统治者。】

  【因为汉宣帝在文治武功卓越的同时他也有个弊病,在教育上的不足。】

  【这个不足一是他本人自小所接收的教育,另一方面是他对子女的教育。】

  【在外长大的汉宣帝没有经历汉朝皇室正统教育体系的磨练,没有像汉文帝一样前面有父亲可以观摩,没有像汉景帝,汉武帝一样父亲手把手教什么教学帝王之学。

  他认识到了汉武帝践行的‘独尊儒术’是因为‘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所谓的独尊儒术不过是外儒内法,服务于国家一统,也认识到了‘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

  他这句话是对帝王之术抽象提炼后的总结,正确到甚至能够给此后2000年的历代帝王上了一堂启蒙课。

  但他却低估了西汉儒家的威力,也低估了说出‘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这句话的汉元帝是多么柔仁好儒与易欺而难悟’,他仍旧让汉元帝上台为帝,甚至让失帝宠信,降职不得相的萧望之为太傅让其以《论语》, 《礼服》授还是皇太子的刘奭。

  后世的我们不知他是因为与许平君皇后的夫妻情深,还是当时太子身后的外戚势力已经动不得,又或者是他认识到太子会乱国时已时日不多。

  不过我们可以知道一点,那个被汉宣帝评价为‘乱汉’的刘奭上台了。

  即使其他儿子例如淮阳王明察好法,宜为伍子,令汉宣帝产生了易储之心,最后上台的依旧是汉元帝刘奭,还附带两个儒臣辅政。

  汉元帝的所作所为也如汉宣帝一开始对他的评价一般‘乱我家者,太子也!’使得汉业遂衰,成汉室基祸之主。】

  刘彻这是做梦都没想到, ‘独尊儒术’这玩意儿他只是拿来忽悠其他人的方法,但竟然能够把自己子孙给忽悠瘸了??

  而这个子孙还不是普通人,是汉家的皇帝,这个皇帝就带着‘独尊儒术’的套路是这个人让汉业走入遂衰的局面???

  刘彻只觉得心都跳不起来了,想传令太医来给他送一颗护心丸。

  然后看着空旷无一人的宫殿刘彻心更酸了,终归是他刘彻一人承受了所有,有点委屈……

  他真的好想要救心丸啊!

  【汉元帝这人只是在历史上评价不高,但在历史当下他确实是个百姓爱戴,官绅推崇的皇帝,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柔仁也让他宽弘尽下,出于恭俭,号令温雅,有古之风烈。

  但他并不是个合适的皇帝,还是那句话,他过于‘柔仁好儒与易欺而难悟’。

  即位后,汉元帝体弱多病难以亲政,于是无条件信任无根宦官,以为宦官无根就不会结成私党,大小事都委任宦官,却没想到这些宦官会对内与宫廷太监结为党内党,对外与见风使舵的儒臣结成外党,甚至因为无根他们玩的更开,兴风作浪,党同伐异。

  他老爹说的儒生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他全部没有听进去,直接启用大量儒生参政,汉武帝诈尸都不敢做的事情他做了——纯任德教

  最后政权旁落,皇权式微,汉朝从此走上了真正“独尊儒术”的道路。】

  【至于汉宣帝为他安排的辅政‘三驾马车’史高,萧望之,周堪?

  不能奢望他们能够发挥如霍光一般辅政作用,因为他们不拖后腿已经算阿弥陀佛了。

  但不好意思的是,汉宣帝安排的这三人还真是来拖后腿的。】

  刘彻觉得头晕: “这皇帝干嘛用的,连辅政大臣都在拖后腿???”

  他刘彻活这么大真的没有见过这种辅政大臣,不能帮忙就算了竟然能够被称之为拖后拖?这皇帝做什么吃的!至于刘彻所讲的皇帝是哪个,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刘彻原本还觉得自己 的曾孙还有点儿靠谱,但今儿个怎么感觉不太对啊!

  【这三驾马车是这样拖的。】

  【汉宣帝言儒臣‘儒生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但汉元帝的三个辅政大臣两个都是儒臣。

  而且是两个不到两回合就死的死,废的废的儒臣。

  这三个辅政大臣分别是乐陵侯史高领衔,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为副。

  尊崇儒学的汉元帝对儒家的信任让两个儒臣看到了推行仁政,他们正待施展拳脚之时,辅政大臣之一的史高动了,不甘心被冷落的他直接联合宦官反对儒臣的改革。

  辅政大臣史高加中书令弘恭,仆射石显等宦官势力,再加上史,许两姓外戚连手,于是不费什么吹灰之力,空有一身傲气,不善计谋,无力整治朝纲,孤介耿直的萧望之饮鸩自杀。

  另一个儒臣周堪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没得到他们重用的郑朋联合宦官,说几句两个辅政大臣结成朋党,专擅权势,为臣不忠,请“谒者至召廷尉”就让汉元帝准奏周堪下狱。

  而汉元帝为何准奏,因为汉元帝根本就不知道‘谒者至召廷尉’为下狱的意思。

  一个皇帝,甚至不知‘谒者至召廷尉’为下狱之意,多么可笑的一件事。

  即使后面因为萧望之自杀而愧疚到震惊痛哭流涕又如何,即使后续重新提拔了周堪又如何?

  皇帝依旧重用宦官,宠信如故,尚书任事皆是宦官之党,儒臣周堪及其势力的复兴最终也不过是白布覆面的结局。】

  刘彻此时脸上已经不能说平静冷淡了,甚至可以说是风雨欲来准备痛骂人的那种风雨欲来。

  【可悲,嚷嚷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的汉元帝却不能一以贯之用,在辅政大臣被逼自杀后只是抹泪事,继续重用不懂礼法,历史,可能大字不识的宦官梳理国政朝局。】

  【可叹,本应该是热爱尊儒汉武帝宠幸的儒臣甚至不能团结大臣和获得汉元帝的信任,被宦官们用阴谋诡计玩弄于鼓掌之中。】

  【可恨,汉宣帝所立的一代帝王竟是短视低能,空怀匡正理想而无谋略之辈,宠幸宦官,放逐良臣,自废武功,自断臂膀,皇权旁落,也不知汉宣帝活过来看到后会不会气得直接原地去世。】

  汉宣帝要是诈尸会不会原地去世刘彻不知道,但他会不会原地去世刘彻知道。

  “蠢货!怎么选了这么个蠢货为君!”刘彻听了这么久恨不得现在直接晕过去, “刚接受昭宣中兴的国库与百姓,还万事不做,不管,百姓当然会夸赞他是明君!但皇帝柔仁,放任宦官外戚做大,后世的皇帝哪里能成帝!全部都是傀儡皇帝!”

  说这个皇帝是在休养生息刘彻都觉得这是在侮辱‘休养生息’这四个字!这叫不管事!这叫放任!这叫废物!

  “王道,以德服人,以仁治国!霸道,以武力,刑罚,权势统治天下!‘霸王道杂之’就是务虚法治兼用为正道!讲究文武之道,宽猛相济,德刑平衡才能长久!他老子都给他说得如此明了为何这人竟还能不懂甩手给宦官???”

  一生都在不停卷的刘彻完全无法理解这种躺平的操作,他现在肺都要气炸了!

  更可怕的是这仅仅是西汉第一个进入衰弱期的皇帝,后面的皇帝会烂成什么样子啊!刘彻无法想象!

  ————————

  彻彻实惨,一个人承受了所有QVQ

  汉元帝啊,就是昭君出塞后不禁大为悔恨的皇帝。

  《汉书·卷九·元帝纪第九》:尝侍燕从容言: “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汉书·卷九·元帝纪第九》:宣帝作色曰: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 “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后人据此典故概括出成语“曲突徙薪”。

  《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时期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颍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颍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全文语言生动简洁,人物形象饱满,情节丰富曲折,是一篇极富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第113章

  【番外一】西汉基业掘墓人粉墨登场(精修

  【但不吹不黑,跳进汉元帝治下的朝廷来看,汉元帝在位要说大过真的没有,他只是嗯……那个……太柔仁了,你们懂吧?他要是放在宋明也是能被吹嘘一口的守成之君,就是放在前面七任明君连任的汉朝真不够看,才成为乱我汉家者的皇帝。】

  刘彻死鱼眼,像看傻子一样看‘胡说八道’的仙幕,只觉得这玩意儿在扯蛋。

  “蠢,你要是被绑架了你就呼救,朕去救你,不要在这里说胡话。”那个宋明朝得垃圾成什么样子才会觉得这种皇帝是能吹嘘的守成之君?看惯了有勇有谋,把群臣玩弄于股掌中的好皇帝,刘彻还真看不上这种把握不了朝政的‘柔仁’皇帝

  他才不要跳进汉元帝治下的朝廷看,身为一个皇帝不求他的预判能预判到百年后,但至少下面两代帝王的处境得考虑下吧???

  而这个后辈他明显连下一辈都没考虑到!

  至于说什么身体原因放权给宦官?这在刘彻眼中根本不成立,无身无德者当什么皇帝?趁早配种生皇孙才对: )

  刘彻再一次思考起未来皇子们的教育方式,他觉得汉宣帝后面的帝王是真的不配坐上他们汉家的皇位。

  仙幕应该没有被绑架,它继续说道【所以通过汉元帝的这个教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音乐上造诣极高,能做出妙如仙乐的艺术家不一定能做好皇帝。就像写得一手好词的李煜成亡国之君,写得好书法的宋徽宗成为俘虏一样,艺术家的听话不能让他们维护国家统治,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人心,是一群虎视眈眈的豺狼虎豹。

  还能看出,一个熟读儒家经典,圣人教诲的好儒生不一定能够做好皇帝,汉元帝符合儒家道德标准,但他做了皇帝却也不能儒臣们期待重现上古圣君们的治世,要不然汉元帝一朝也不至于一下子埋下两个让汉朝灭亡的伏笔……】

  还在动脑思考皇子们教育方式的刘彻: “……”

  这个‘柔仁’帝又给他大汉带来‘惊喜’了??

  埋下宦官这个隐患也就罢了,现在又来一个?

  刘彻:真惊喜: )

  【汉元帝任用宦官石显等人,在汉王朝第一次搞起了宦官当政,这是他给汉朝灭亡的第一个伏笔——宦官弄权。而第二个伏笔则是他的皇后——王政君。】

  刘彻皱眉,心中开始阴谋论,一个女子竟然能够成为泱泱大国亡国的伏笔?

  难道这女子又是另一个‘吕后’?让汉室再经历一次诸吕之乱?

  【西汉灭国原因自然不是王政君这么个女子,她不是直接原因,她充其量只是中间的链接,是间接原因。真正的灭国原因是她背后兴起的另一个利益集团。

  是的,西汉另一个灭国集团——外戚,在汉元帝时就开始在历史舞台蹦跶起来了,并且成为西汉灭亡的直接原因,为汉朝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仙幕这么说刘彻就懂了,这些女子不是西汉灭亡的主要原因,重要的是这些妃嫔背后的外戚势力。

  儒家势力,宦官势力,外戚势力。

  刘彻面目肃然,他就看看这些外戚势力又是怎么个‘骚’操作法!

  【说到这边王政君,我们就不得不说她为何能成为汉元帝的媳妇儿,还让她成为西汉灭亡的一大伏笔。

  一切只因她的超长待机——她竟然整整活了84年!历经元成哀平四任汉朝不怎么争气的皇帝,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

  她的经历让人不得不感叹人生拼到后面,活得久确实是一种硬实力。

  以至于汉元帝的老丈人王家能够从汉元帝就开始活跃在汉朝舞台,成为西汉一大外戚进行专政,蹦跶到了汉朝灭亡,成为西汉灭亡的钥匙眼。

  王家:咔哒。

  西汉:我无啦~】

  仙幕形象声动的展示了王家怎么咔哒,西汉怎么无,但可惜刘彻并没有get到仙幕的意思,就这点儿东西他怎么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