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 第202章

作者:零度冰川 标签: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系统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第170章

  至治之君风评被害(增加字数版)

  李世民一边听,一边在心中感叹仙幕说得实在是好,简直说到他的心坎上了。

  然后听到仙幕说到最后,他眼神亮得惊人: “乐章中的最强音,盛世之果的出现,巨唐现世?”

  一个在贞观打下的坚实地基上结出的盛世之果!

  其他臣子眼中的光不比李世民删少,仙幕之前所说的一切实际上是已经发生过的。

  前面重要,防止他们当局者迷,甚至可以提炼出值得借鉴的地方。

  但他们知道,仙幕后面所说的对他更为重要。

  仙幕将要展露的可是未来!

  程咬金等武将紧张搓手手,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未来他是否能够活着看到盛世?

  房玄龄等文臣眼都不想眨,含蓄的在脑中试图演算出盛世的模样。

  盛世啊,秦从未听过盛世,汉也无出名的盛世,他们只看到各种‘治世’,各种‘中兴’。

  盛世?寥寥无几,籍籍无名,从未听过。

  而现在,他们可以亲眼见证盛世。

  房玄龄等文臣:紧张,不知盛世长什么样子,和他们现在的贞观有何不同。

  李世民根本不想控制狂跳的心口,因为他也很期待未来那枚盛世之国的样子。

  李世民向下方招手,叫道: “承干,你上来。”

  李承干心中紧张的情绪在老父亲叫他的时候达到巅峰。

  父皇一登基为帝,他这个皇太子就被册封入住东宫,父皇对他疼爱有加,他被废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

  仙幕即将展示的未来很有可能就是他李承干的施政结果!

  李承干孺慕地看向老父亲,里面是掩盖不住的紧张。

  李世民拍了拍小伙子的肩膀: “承干无需紧张,仙幕多次提到贞观之后的帝王开创了盛世,可见承干未来登基定然也是个好皇帝。”

  说着,为了一视同仁,也把方才坐在李承干下首的李泰和小李治叫上来,欣慰地牵着两个大伙子和李治这个小娃的手,交迭在一起。

  “父皇虽还未听到仙幕说到具体的未来,但看到未来乃是盛世之年,就知你们兄弟三人定然齐心,才有盛世之年。”

  他从未怀疑过未来的帝王会是除了李承干的其他皇子。

  对于李承干他寄予厚望,这个武德二年长孙氏为他诞下的嫡长子,生于太极宫承干殿,取名承干。

  承继皇业,总领乾坤。

  无论是他还是太上皇对这个孩子都寄予厚望。

  尚在襁褓即封为恒山王,秦王府十八学士自幼教导他儒学经典,而这个孩子也没有辜负他的期待,他身边的心腹们皆认为太子幼观《诗》《礼》,睿哲有礼,乃储君绝佳人选。

  故而武德九年他一即位八岁的承干就被册立为太子,之后宜令听讼,留京监国。「1」

  这个孩子是他一步步带过来的。

  各种锻炼之下,太子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

  李世民又预感,盛世就是出自嫡长子之手。

  李泰就小自家兄长一岁,自然晓得父皇在说什么,他骄傲抬头: “父皇说的极是,儿臣也相信这盛世是兄长缔造的!兄弟齐心,缔造盛世!”

  小李治还不到十岁,略有些迷茫,但在皇家出生长这么久的小家伙也不是蠢人,附和着父亲与兄长话语中的意思,小家伙像个小福娃娃一样笑得喜庆: “父皇和兄长说的都对,盛世一定是父皇和兄长缔造的!李唐可是华夏最强盛的朝廷!”朝臣们的奉承话与仙幕的马屁话听多了,小家伙也学会了说好话。

  李世民和身旁的长孙皇后直接就被小家伙的童言童语可爱到,长孙皇后接过站在两个大儿子身侧,显得尤为小巧的李治,手指轻点小家伙的鼻尖。

  “你呀,嘴巴就是甜。”

  话是如此说,但看到三个孩子各个安好,兄友弟恭,他们夫妻还是很开心。

  兄友弟恭,多好的一件事情。

  其他臣子也乐于看到皇家兄友弟恭之景,兄友弟恭多好啊,尤其是皇帝让贤臣们经常与太子接触,兄友弟恭就代表着不会出现玄武门政变,就代表着不用担心站错队。

  最主要的就是不用担心掉脑袋。

  于是,期待仙幕展示未来的人又多了很多个臣子,未来啊未来,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在看到未来盛世之景前,我们需要知道,新皇出现,新盛世出现,也就意味着唐太宗所带领的贞观治世被留在了历史里。

  也就是意味着……陪伴我们许久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离世。】

  方才的兄友弟恭和谐氛围突然消散,不知道多少人的笑容僵在脸上。

  “它这是准备详细介绍朕的逝世啊。”李世民想洒脱一笑。

  不过没笑出来。

  臣子们的窃窃私语消失。

  殿中不由得陷入一种恐慌的情绪,依据仙幕之前浅显的透露,也就是……

  再过十几年他们的陛下就会去世……

  直面死亡不是一件美妙的事情,直面死亡会让生者心中“咯噔”,心惊胆颤,害怕失去。

  【对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死因,众说纷纭。】

  李世民心中酸涩,他的死因,他多少猜出来了,可能就是病逝吧?

  一个朴实无华的逝世理由。

  就如同他的降生一样平常的一天,平常的去世。

  不同的就是可能悼念的人会多了一点点。

  【有人说,李世民的逝世,与伐辽东路上中的那只箭上有关】

  李唐臣子: “???”

  “陛下在辽东中箭!!”

  “什么时候!!”

  仙幕的话,在武将耳中无亚于晴天霹雳,他们的陛下,御驾亲征时受伤了!

  反应过来辽东是哪里的臣子,目光如炬,死死盯着李世民。

  魏征: “陛下!辽东中箭就是征讨高句丽之时!”

  尉迟敬德: “陛下!您那时候是御驾亲征!”

  前面仙幕或许有提到什么,或许也有提到他们陛下晚年御驾亲征,但他们早已忘记,或者说没怎么关注到,因为仙幕前面就会夸夸夸,夸得他们头晕脑胀,飘飘然,哪里还记得御驾亲征的危险。

  长孙无忌: “陛下!征伐高句丽时已是贞观晚年,您那时候已经五十知天命之年,竟还敢御驾亲征!”

  熟知自己本性的李世民尬笑: “朕朕朕……”

  心中的酸涩早就跑得没影子了,李世民直面诸臣子不敢置信,直面长孙氏与三个孩子惊恐的脸。

  他能说未来的自己可能就是因为晚年才敢御驾亲征吗?

  人贵有自知之明,人要认识自己。

  李世民知道自己的性子。

  人不风流枉少年,贞观年初就连教导近卫射箭朝中官员都各种劝谏,可以想象得到他当上皇帝之后定然也不敢立在危墙之下,定然从未上过战场,因为他敢上战场他的那群谏臣们就一定会死谏,他都可以猜出自己未来只能听着那些捷报解解馋的惨状了。

  如此,等到了晚年,大唐政局稳定,百姓安居,他他他……

  李世民泪目,他上个战场不也是正常吗?

  就是非常不小心的中了个个个……箭?

  不过无论怎么样,此刻,李世民已经看到未来绝对不会在战场出现的悲惨事实了。

  他的臣子们未来绝对不会让他有机会上战场的!

  【对于这个说法,有些人觉得很离谱。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亲征辽东中箭,贞观二十三年去世,这箭伤可能伤身,但未免也潜藏得太久吧?说因为箭伤而去世过于离谱了吧?】

  李世民想点头,四年时间,再怎么受伤一堆金创药下去也该好了吧,怎么可能受伤呢!

  他觉得这消息不保真,应该是仙幕瞎编的。

  最主要的是,他若御驾亲征,身边的近卫应该就如同心圆一样层层防备,就差在战场上建造一座金屋把他藏起来了,身边有那么多人包围保护,怎么可能中箭?

  然后感受到包括长孙皇后在内的一堆文臣武将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气息后……

  李世民:动都不敢动,说都不敢说。

  因为认为一切皆有可能的诸位臣子们现在各个憋着气。

  主要是生自己的气,可能没保护好陛下的气。

  房玄龄看出陛下的想法,语气幽幽: “仙幕所说的这种猜测非无的放矢,或许陛下真的在远征高句丽时中箭了也说不定,箭伤,伤身。”

  程咬金常年站在李世民这头,看李世民有话想反驳但不敢说的样子,他弱弱发言反驳: “但这件事情若是真的,仙幕应当会放出史料中的记载,但仙幕关于这件事情上可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出现。”

  李世民心中疯狂点头,可不是,这次仙幕可没有放出任何史料。

  不过对于程咬金的话没有人响应,因为后面仙幕后面又有话说了。

  【有些史学家认为李世民会因为这一点而死是因为他们猜测:一是箭伤让李世民十七岁之后就开始奔波在战场上的身体进一步崩坏。】

  无数臣子点头,很有可能。

  他们决定了,以后死也不要让他们的陛下御驾亲征!

  【二则是……箭上有毒。】

  臣子们: “????”

  “!!!”

  “这可比前面的箭伤伤身来得可怕!”

  尉迟敬德惊恐脸,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是辽东的金汤箭!那群蛮狠不讲理的家伙,他们的毒箭赫赫有名!”

  李世民这一下脸色也变了,方才还有点不信邪,但眼见着仙幕越说越真,由不得他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