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 第219章

作者:零度冰川 标签: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系统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人都快死绝了,那还能阻止得了别人怎么登基?

  所以,应该与治儿无关吧……

  李世民不自觉的想为唯一看着还算争气的儿子找补。

  治儿如此仁弱,应该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错误吧……

  李世民: 《应该》

  【上语及隋炀帝,谓侍臣曰: “炀帝拒谏而亡,朕常以为戒,虚心求谏;而竟无谏者,何也?”

  李积对曰: “陛下所为尽善,群臣无得而谏。” 】「1」

  【李治一把年纪了,在疑惑为何没人向他进谏,而臣子的响应是说李治已经做到尽善尽美,无从谏。

  这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毕竟李治家的老父亲知名盛世奠基人李世民同志,临到老还整天被谏,他这个小子倒是尽善尽美到无人进谏,可见理论上李治的治世应该比他老父亲厉害多了。

  所以李治真的如此尽善尽美?】

  众人的视线不由自主的看向李积。

  李积: “……”

  李世民心情复杂: “爱卿,你……”

  李积自知有错,默默对李世民拱手做鹌鹑状: “臣知错……”

  天知道,这个小皇帝怎么可能尽善尽美到无错!

  臣子能够说出皇帝无错,那就是最大的错!

  李世民叹息: “不怪你,臣子不敢进谏,君主定然有责。”

  就不知这责到底是什么,才让臣子们纷纷销声匿迹,不敢进谏。

  李积继续鹌鹑,不敢讲话。

  【李治自然不可能尽善尽美,不提那混乱的太宗子孙几乎无遗类,李唐改朝换代,皇帝更迭的事情。

  咱们说其他的事情。】

  【总的来说盛世的容错性是很高的,从唯结果论来看高宗治下,初期而言确实可比美贞观。

  而看在贞观到盛世的百年安乐之世的份上,许多人也觉得足以把夹杂在中间的这段混乱历史,和李治的战略决策错误粉饰成功德,加以传颂。

  是的,即使这个战略性错误是指对外原本安稳的属国叛乱,让吐蕃借机成长为唐王朝至始至终的心腹大患。】

  “吐蕃!”

  吐蕃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它靠近河西走廊……

  李世民双眉紧簇,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其中的危险。

  “胁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危矣。”他那个能够下金鸡蛋的丝绸之路啊,李世民感到阵阵心痛。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长安!

  “但最致命的是长安危矣。”

  要知道,河西走廊失守,那入中原可就和入无人之地一样。

  尉迟敬德等武将掩盖不住内心的躁动: “怎么会,怎么就能让吐蕃做大!”

  他们压制了吐蕃那么久,甚至扶持吐谷浑与吐蕃抗衡,作为战争缓冲地,怎么吐蕃还能作大?

  房玄龄倒吸一口凉气: “吐蕃做大,将会成为李唐王朝的心腹之患!”

  【678年仪凤三年,高宗派没有将帅之才又懦怯的李敬玄率领十八万唐军与吐蕃将领论钦陵战于青海之上,结果大败,狼狈而逃「1」

  但有一就有二,唐军对战吐蕃的失利不仅这一次。

  仪凤四年,吐蕃三万军进攻河源,再度战败「1」。

  咱们二凤好不容易打通的西域再次陷入窘境,因遭受吐蕃与突厥的侵扰而渐趋衰退。

  到最后,吐蕃尽取吐谷浑旧地。等灭高丽的将领率大军来讨伐吐蕃之时,已错过良机,吐蕃根本已固,主客易位,自然再次大败。「1」

  或许,在当时高宗只想搞定他老父亲没有搞定的高丽来证明他比老父亲强吧。

  吐蕃算什么?不算什么。

  于是,轻视龟兹,轻视吐蕃攻占吐谷浑。

  李治继承了李世民天可汗之名,但谁也不承认。

  天山南北再次对李唐封闭,再次对李唐虎视眈眈,后期唐朝京城六陷,天子九迁的祸根就此埋下。

  本来拥有李唐最大的河山到高宗死后领土面积甚至不如贞观年间。

  高宗儒仁无远略,实锤。】

  李世民: “……”

  李世民也看得一个两个大: “难道他们就一直放任吐蕃做大不做任何措施?”要真是如此,那长安怎么办?西域怎么办?

  “朕伐高句丽,虽未攻占高句丽,但其已元气大伤,不足为惧,主攻高句丽所获得之利益微乎其微,这孩子,怎么也打起高句丽了。”

  李世民都想到了李唐的士兵在攻略高丽的时候,吐蕃攻占吐谷浑,然后李唐出不起人的窘况了。

  “军事为政治让路,实乃败笔。”

  看来这儿子,对外也拎不清。

  未来若不解决,京城危矣,就比如那糟心的‘京城六陷,天子九迁’,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话。

  萧瑀终于掩盖不住心中的不满: “吐谷浑竟也被吐蕃抢走了,吐谷浑乃吾等扶持而起的属国,一直以来就是李唐属国,缓冲吐蕃。”

  更别提它对丝绸之路侧翼的遮蔽作用。

  其他人的担忧更是显露在脸上: “吐蕃兼并吐谷浑,那西域,河西,长安可皆在吐蕃威慑范围之内。”

  当年松赞干布就曾打过吐谷浑的主意,但他们那时候可是清晰的认识到吐谷浑的作用,侯君集等人以步骑五万相击就让这些吐蕃士兵引兵而退,遣使谢罪,而后他们只不过恩威并施,就保留和平。

  而高宗时期是多少人?是十八万唐军!

  十八万唐军竟然抢占不过一个吐谷浑,最后还败落而逃。

  众人: “……”

  将士还是那些将士,那看来问题就出在将领身上。

  一个没有将帅之才又懦怯将军率领十八万大军。

  他们其实很想说:这个晋王的识人能力,或许有待提高。

  嗯是的,他们现在已经把否定,直接否定到晋王本人了。

  【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李治是不太成功的,拥有太宗留下的基础和红利,没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唐朝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没有安稳守成,领土势力完整性也不能保持,他老父亲的格局和气魄一点也没有继承到。

  选士泛滥,乱封官。

  “今选司取士伤滥,即日内外文武官一品至九品,凡万三千四百六十五员。「1」”

  “文武官三品已上赐爵一等,四品已下加一阶,始有泛阶,服绯者满朝矣。” 「1」

  喜爱改名, “龙朔二年更其名,咸亨元年诸司及百官各复旧名。「1」”做无用功。

  为一己之私,明目张胆削百官与臣子之利

  “二月减百官一月俸,雍,同等十五州民钱,以作蓬莱宫。” 「1」

  用百官月俸和十五州民钱给自己修宫殿。

  但最让人心寒的不是上面这些。】

  李世民眼睛有泪花闪烁,听到前面觉得这个儿子还有一点点拯救的希望,但是看到后面说是还有更让人心寒的。

  李世民: “……”

  难道这个儿子还能做比这些更过分的事情???

  【《唐纪》记载:五月首都霖雨,洛水溢,溺民居千余家。关中先水后旱,蝗,继以疾疫。那时米斗四百,比太宗时期直接翻了八十倍,两京间死者相枕于路, “人相食”。「1」

  七月,你们猜唐高宗在做什么?】

  李世民看到关中的情况早已遍体生寒。

  人相食……

  李世民身体颤抖。

  人相食。

  那时候皇帝在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应该去救灾恤患,还能做什么?

  李世民……脑子突然不敢再乱想。

  在乱想他怕直接抽小儿子。

  毕竟那可是关中……

  【七月,唐高宗在嵩山造宫殿。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十九》记载:上欲遍封五岳,七月,作奉天宫于嵩山南。监察御史里行李善感谏曰: “陛下封泰山,告太平,已与三皇,五帝比隆矣。但数年已来,菽粟不稔,饿殍相望,四夷交侵,兵车岁驾;陛下广营宫室,劳役不休,天下莫不失望。愿陛下恭默思道以避灾谴” 「1」

  所以为何前面我们说无人敢进谏,因为自褚遂良,韩瑗死后,中外以言为讳,无敢逆唐高宗意直谏。「1」

  等到李善感始谏,天下皆喜,谓之“凤鸣朝阳”。

  但实际上面对这场进谏,上虽不纳。

  为了唐高宗自己遍封五岳的‘小梦想’,在关中“人相食”的时候,他继续在嵩山造宫殿。】

  “关中先水后旱,蝗,继以疾疫人相食时他竟然欲遍封五岳,作奉天宫于嵩山南。”

  李世民双目圆睁,气到嘴唇发抖。

  如果前头军事他可以说自己的儿子识人不明,但可以说是他自己留下的将领不够多,但现在……

  “臣子已说数年已来,菽粟不稔,饿殍相望,四夷交侵,兵车岁驾,这愚蠢的皇帝竟然还有闲情雅致造宫殿??”

  他这个儿子,前明后暗,前期的治世应当也离不开他留下的文臣吧。

  李世民冷笑: “他老子连泰山都没去封禅过,儿子竟就有遍封五岳的‘小梦想’。”

  这梦想,真‘小’啊,小到只是一个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