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 第37章

作者:零度冰川 标签: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系统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拿过信件,等看清信中内容,许子脸上不禁扬起微笑: “哈哈哈,我农家也要成为国之大法了!”说着他眼角的泪不住地流了下来,一副受不住刺激要晕过去的模样,吓得中年人急忙抱着他到树下,田中的少年人听到动静也赶忙过来帮忙。

  等看老人平静下来后,少年人才问道: “许子这是怎么?”

  中年人也摸不着头脑,一拿到信他就交与许子,他还未看信呢。

  冷静下来的老者把手中的信件交与他们,于是一中年,三少年终于知道老者为何如此激动了,因为他们的心口也跟着怦怦直跳。少年人最掩藏不住心事,他直接一个蹦起来: “许子!我们农家要制典籍为大秦科举取士做标尺吗!!”

  老者看到几个少年喜不自胜的模样,脸上浮现出笑容,对他们给予肯定的回答: “对!”不过他再次看了一眼书信,就发现其中的一点, “不过此时说这些为时尚早,还需要看去咸阳后能不能受到始皇重用。”

  即使听到这话,几个少年人也不气馁,连声道: “农乃国本,许子无需担心,我们农家定会受到重用的!”

  “快快快!我们快去收拾东西,准备赶往咸阳,师伯早早启程去咸阳了,我们现在再不赶过去就晚了!”

  看老者走不动,几个少年人索性把他抱起来,直接飞奔回去。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心在劝课农桑,丰衣足食,在相信秦始皇定会重视我们农家的!”清风传来他们激昂的声音,在田间飘摇……

  除了传到个别人手中,秦始皇的召令还传与全国,让整个大秦为之沸腾。

  “始皇陛下真的开始着手准备科举取士了??”

  “对!听说准备以十二家学说制典籍来取士!”

  “那我等出人投地的机会不就来了!我们快去砍竹子造纸,这样等秦始皇典籍出来我等就有纸张抄录了!”

  当然也有不开心的。

  比如旧楚项家,比如此时旧齐田家。作为世家大族他们本就拥有向上爬的资本,现如今秦始皇想要以新典籍科举取士这不就动了他们的粮仓。

  田横看到手中的书信眉头皱得死紧,满脸嫌弃地向他哥说道: “哥,你说这个秦始皇怎么说一出做一出,那破屏幕都没让他们研科举制他们研个什么劲儿,搞得以后我们怕是只能和那群卑贱的黔首一同考试了。”

  田荣对此倒是适应良好,毕竟他连想怎么转换成秦国齐家都想好了,也不缺这一天两天的。

  他笑道: “科举取士能缓解无处上进的士族怒气,也能为军功爵分担压力,秦始皇推行科举取士是必然的。”

  话是如此说,但并不妨碍田横心中的烦躁: “一想到要同那群卑贱黔首一同科考就烦。”

  田荣无奈: “哥何曾说过会让你和黔首一同科考?你有我田家百余年积累,而黔首一穷二白,需重头开始。你现在就可以入仕,与黔首一同科举是你的的子孙后代才对。”

  听到兄长的解释田横: “……”他脑中卡壳半响,瘪嘴继续嘴硬, “那我替我子子孙孙委屈行了吧?”

  田荣受不住地举起手就给田横脑袋一个大暴栗: “你这个混小子,就是嘴巴不饶人。”

  田横看到兄长要揍他连忙跑路,边走边喊: “我就是不想同别人竞争那大秦的劳什子官位嘛!”

  田荣看他撒丫子跑路还不忘嘴硬,无奈摇头。

  他看向桌案上的书信,建立秦国齐家的第一步就是压着他弟学习下十二家典籍吧。在心中畅想了下弟弟被压着学典籍的苦逼样子,追不上弟弟的田荣心中终于舒坦了些。

  棍棒底下出贤弟,不学习就绑着学!

  张良此时也已接收到消息,仓明君看到秦始皇的诏令笑道: “知晓分科取士,较短量长,惟器是适。这秦始皇不愧是聪明人。”说完,他转头看向张良,笑问道: “子房是否要同我去咸阳一观?”

  看到张良没有表情的脸色,他举手做投降状: “只一观,不入咸阳宫。”

  张良垂眸,似在思考,良久他道: “去咸阳一观也不无不可,等百越视频后,再看要不要入咸阳宫吧。”

  仓明君惊讶: “哟,子房你想通了?”

  张良望向远方: “就看这天下需不需要我张良……”

  沛郡丰邑。而在萧何身为沛县主吏掾在咸阳诏令发出来之后的第三天才收到诏令的具体内容。

  当看到诏令后他沉默良久,继而蹙眉。朝廷未来即将放开贤才取士,他已身为沛县主吏掾,不知……

  萧何想到百越之地,想到未来的自己官至丞相,继而内心再次充满豪情,王侯将相之位,他萧何有何不可!

  当张良还在思考要不要去咸阳,当萧何还在豪情万志的时候,距离萧何两百里处的淮阴。

  少年韩信正计算从淮阴到咸阳的路程和在其中将会遇到的阻碍。巴拉下脑袋瓜,十三四岁的少年独自上路被拐走的几率比平安到咸阳的几率大太多了。

  他听说最近郡县里很多如他一般年纪的少年都在幻想自己是那张三,然后还有几个聪明的被人悄悄带走,不知生死。

  少年韩信轻叹,望着屋顶的大破洞,沉默。

  他也想去咸阳……

  ————————

  哈哈哈,你们最近的夸夸好给力,我拥有更多点自信心啦~(每一个评论的点赞一定有我的份~)

  想与你们分享看到的一个关于诸子百家的数据,很好哭的样子呜呜呜,我秦始皇就是这个贤主吗?

  《易》曰“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

  天下(学问)的途径虽然不一样但是归趋是相同的,思虑虽然很繁杂但是目标一致。”在各家的学者,各自推崇他们学说的长处,用尽了智慧和思虑,阐明他们学说的要旨。虽然各自有偏见短处,但是综合他们的主要归趋,发现他们也都是从六经分支出的。假使让他们遭遇到圣明的君王,能折中采用他们的主张,他们都可以成为辅佐的人才啊。——《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木,金,皮革,染色,玉,陶等六大类三十个工种——《周官。考工记》

  儒家之德,教化百姓。取法家之制,督责臣民。取道家之本,顺应民心。取墨家之长,发展工科。道表,儒身,法骨,墨行,兵搏,纵横言,阴阳谋,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极其特点

  筒车,水滩,风车,吸卤器这些东西的力学,热学物理知识——《天工开物》

第33章

  话术绝佳的秦始皇

  此时距离秦始皇发下召贤令仅过了两日,但咸阳已经多了许多陌生面孔。

  今天也是仙幕与他们约定好的三日之期,百官再次齐聚一堂,排排坐。

  “朕听闻各家大才已至咸阳?”始皇问道。

  内侍回道: “启禀陛下,三天内各家大才皆有人抵达咸阳,到咸阳者皆安置妥当。”

  秦始皇深吸一口气: “今日仙幕言百越之地,去请诸为大才入宫同观。”

  下这个决定秦始皇也是废了老大劲儿,他前面已从仙幕口中解过百越之战的困难,可以想象得到仙幕对这场战役的吐槽。

  但……反正这视频是针对整个大秦播放,背后吐槽和当面吐槽还真没差,他还不如把诸子放在眼皮子底下,熟悉的同时会后也好有话可商讨。

  在百官面前社死过无数次的秦始皇现如今已经麻了。

  不过。

  秦始皇发现适应在百官面前社死也没用,因为在看到六家诸子踏进这宫殿的一刻他还是不由自主的想说了一声:这糟心的破屏幕!

  第一次见面的各位都保持着成年人该有的礼貌。

  想让秦始皇看花儿为什么那么红的孔鲋维持君子风度,温润儒雅,就连胡子都特别梳过。而他身后的几个儒生个个精神抖擞,面带浅笑,好一副文人风貌。

  墨家鉅子输人不输阵,虽然没有儒家一般温润儒雅,却每个墨者身材都是魁梧有力,双目炯炯有神,自有一番精气神表现在身上。

  道家来的人也是三四个,和儒家有些许相像,却更显仙风道骨,一股子不问尘世的味道。

  农家则是四五个穿着粗布衣,面色略带沧桑的中年人。

  医家相较而言势单力薄,仅三人而已。

  还有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兵家,小说家等,众大才齐聚一堂,本来宽敞的宫殿空地站满了各色各样的人,而剩余的一家……

  百官把视线投向李斯,法家可不就在咸阳。

  李斯在官员与百官面前站直身子,他的身后还跟着其他法家门徒,此刻他不再是李斯,而是李。法家杰出代表人物。斯!

  不过这也不代表十二家真就这些人,还有许多人未至咸阳,并且因宫殿位置有限,诸家也就最具有威慑力的人过来而已。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面对困难还得扬起微笑,经过内官的介绍,诸子看到秦始皇先行了一礼,秦始皇还以一礼。

  “诸位爱卿应诏而来,以己身学说事秦,乃秦之大幸,也是朕之幸,朕在心中神交已久。听闻诸卿身在咸阳,故请各位与朕共赴仙幕三日之约。”

  要说成年人想要认真说话时就是好听,王老将军想到秦始皇请他灭楚时说的‘独忍弃寡人’也是这么好听的。

  王老将军撇嘴,始皇陛下这话术杠杠的。

  这虚伪的中年人哦。

  虽然知道秦始皇说的是客套话,但听着还是让人很舒服。

  孔鲋嘴角的笑容加深,还能保持矜持。

  墨家巨子就不行了,他咧开一口白牙,笑得灿烂,拍着胸脯说道: “吾也与陛下神交已久,今次看到陛下的诏书更是心生愉悦,定为大秦的科举制奉出我墨家的一片热心!”

  另一旁的道家听出墨家鉅子的言外之意,转回来的时候视线飘过秦始皇,内心轻笑,帝王之心,权衡之术啊。

  另一旁的孔鲋听到墨家巨子提到诏令,他嘴角的笑容一僵,带着僵硬的笑容转头看向身侧的墨子,要是眼神能够化成刀,怕墨家巨子早就被扎成刺猬了。

  孔鲋能安静地向墨家鉅子投以眼神杀,但有些人却沉不住气,在杂家队伍里,有人张口问道: “陛下,十二家学说各有所长,不知陛下可否有所偏重。”

  那人嘴巴问着问题,心中却不服气,因为他们在诏令里发下他们杂家竟然已经排在九家之末,仅在医,兵,小说三家前面而已!

  要知道医,兵,小说三家可谓是不入流到不成体系,他们杂家博采众长怎么就沦落成九家之后了?

  “今大秦十二家学说皆是诸位大才以及前师穷尽智虑所研,各有所长,利国利民。朕以为当兼收并蓄。不过若说偏重还应看各家学者编撰的典籍如何。”秦始皇笑得一脸纯良,绝无前两日当着百官面前说十二家廷辩之时自然会‘打’出个主次的豪气。

  杂家那学子没问出个所以然来,也不能把刀子架在秦始皇的脖子上狂喊:你一定要给他说出个主次来!是不是他们杂家第一!

  他无奈咂咂嘴,最后不放弃地说道: “陛下,杂家博采众长,兼儒墨,合名法,与陛下诏令中所言折中选之,倒是适合我杂家。”

  “呲。”还不待秦始皇反应,在名家队伍里就传来嗤笑声。

  杂家学子向发出嗤笑的方向投以眼神刀。

  只要脸皮厚实谁怕眼神刀,嘴皮子最为利索,也最喜欢与人抬杠的名家学子可不怕这玩意儿,他仍旧不改嗤笑嫌弃的表情,道: “你杂家真沉不住气,墨,农,法,儒,道这等大家都还未说话哪里就轮到你这小家瞎叨叨。”

  被说小家的杂家学子气到脸红,一开始的温润气度直接消失不见,他用比名家学子更大声地嗤笑回敬: “你名家就爱巧言令色,捧着儒家臭脚,你看儒家理会你了?”

  在一旁围观二者互相抬杠的孔鲋心生不妙。

  果然……

  名家公孙听到这话就不乐意了: “捧着儒家臭脚?儒家就会讲那虚假仁义,我名家何时理会过儒家?”

  孔鲋嘴角的弧度下弯,他就知道名家那群傻子会如此说,他深吸一口气,死拉出一抹笑容: “公孙先生,这是你和别人的事情何必牵扯我儒……”

  公孙挑眉打断: “吾何时说你儒家,我学生不是说你儒家为大家吗?”

  “哈哈噗。”围观的墨家队伍其中一名墨者不小心笑出了声,紧接着就是整个队伍都发出了闷笑声,迎来了整个儒家队伍的死鱼眼注视。

  不过冤有头债有主,孔鲋冷漠地看向名家公孙: “仙幕言我儒家‘制礼作乐,以德化民’皆是治世法,乃治国之道,你这声‘大家’我儒家确实当得。望下次公孙先生能更加谨言慎行。”说话的功夫,他的视线瞟过秦始皇,在‘仙幕’和‘治国之道’上加了重音。

  听到儒家说自己乃治国之道,在秦国盘踞已久的法家中有人不服气: “儒家?儒家只讲仁爱却无大用,讲仁爱的宋襄公还不是半渡不击被‘不讲仁爱’的楚国执牛耳成俘虏,丧师辱国。说儒家是治国之道还不如我法家来得强。”

  说着,他偷偷看向秦始皇的反应,看到秦始皇没什么反应时都想直接摇着秦始皇的肩膀和他喊:尊崇儒家的国土都会变成鲁宋一般的垃圾国家不堪一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