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悟空嚼糖
她生在传统木雕世家,后对竹编感兴趣,就由草编织入手,再渐渐接触竹编。她曾四处拜访手工篾匠,厚脸皮讨教,数年时间都窝在各类作坊里给人打工,以此锻炼技巧和熟练度。也是自身有大天赋,终于让她在竹编界也闯出了名堂!
一手刻刀、一手蔑刀,身承木雕、篾制两大匠技,王南行志得意满。
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不幸,导致她高位截瘫,事业、爱情戛然而止!她永远都忘不了那屈辱的一年时光!一年多的时间里,分分秒秒,她都感受不到肢体、身躯的存在!
全身只有脑袋是活的,那种恐惧,至今不敢仔细回忆。
她忘不了亲情走向淡漠,丈夫由爱生厌!更忘不了曾那么相爱的人,竟咒她为何还不死?!
于是,她稀里胡涂的死了,穿越了。
刚穿越过来就惊心动魄!
这一世的阿母吴氏,临盆时还在干农活,被一头下山猛虎咬住了脚,幸亏二叔勇猛,村里人也仗义齐心,将虎打跑。吴氏在被老虎拖拽时生下了王葛,这便是她乳名“虎宝”的由来。
阿母真正的不幸,是在六年后生阿弟时,胎位不好,艰难熬过生产,却因妯娌斗气,月子第三天突然血崩死去。当时阿母的气若游丝,阿弟饥饿的嚎哭,还有阿父的无助和自责,让王葛每次回忆都恨的心头发苦。
自此,阿父再也不跟两个弟妇说话。
可志气不能当饭吃!
大父母有三子。
王葛的阿父是三子中的老大,好心的乡邻唤阿父王大郎,坏心眼儿的,直接唤他绰号:王瞎子、王鳏夫。
其实她阿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盲人,是早年服劳役时,河坝塌方,被污物脏了眼睛没得到救治,等眼外伤好了后,内伤已固,仅能看到些许虚影。
阿母去世后,长房上残下幼,地里的活必须靠二房和三房担待,时间一长,兄弟情都耗疲了。
大父大母偏向哪房都不好,日子就这样吵吵闹闹的过来。如今阿弟已满四岁,健健康康,王葛终于能松口气。
旧事不堪回首。
回来院子,她放下筐,抱出阿荇。
王大郎还如往常一样,盘坐在院里,凭手指摸索着编织筲箕。材料是山野常见的一种荆条,每隔几天,王翁就砍一些回来,王葛将藤枝外皮刮掉,王大郎只管编。
“阿父,快帮我看着虎头。”她快速交待一声,抱着筐子进伙房。
“虎头”是王荇的乳名,因这孩子自幼体格太弱,多叫他乳名,是盼他像小老虎一样健壮成长。
王家院子四四方方。两大、一小三间正房坐北朝南;东、西各有厢房。建筑风格是时下常见的穿斗式木构架,以柱承檩,直线直柱,椽上直接铺瓦,瞧上去还算大气。
王翁老两口住正房中间的大屋;王大郎作为长房,住东头另一间大屋;次房只能住西头那间小一些的屋。
三房住东厢房,南侧搭有牛棚,可惜王家多年的积蓄全用在建屋垒院上了,没有余财买牛,如今牛棚隔出一半改鸡窝,另一半堆着木柴。
西厢是伙房和杂物间。杂物间东头是茅房,茅房再往东,有个四方土坑,羊粪球晒好后,就倒在坑里积攒着。
王荇把今天拣的羊粪倒进筲箕,往土坑处搬时,大父母一行人都回来了。“大父,大母,二叔,三叔。”王荇愉快的打招呼,跟往常一样略掉俩叔母。
三房的新妇姚氏皮笑肉不笑的说:“为何不叫叔母?都四岁了,还不懂事儿。”
大母贾妪把农具往牛棚下一撂,嚷道:“虎头都知道帮着家里干活儿,阿蓬呢?”
姚氏瞬间不敢作妖了。
王蓬是三房的仲小郎,比虎头大一岁,最好睡。果然,听到大母叫,打着哈欠从东厢房出来了。
这时,王荇又跑回来,帮阿父收起筲箕、荆条,把垃圾撮到牛棚底下,并把所有农具摆放整齐,往伙房里抱了两回柴,再将阿姊冷好的水罐提过来,给大父母倒上。“大父、大母,先喝口水吧,我阿姊马上就烹好晚食。”
“虎头,来,大父抱抱。”王翁欣慰的不得了。
“啊~”王蓬站在院当中,没眼色的又打个大哈欠。
姚氏气坏了,拧着王蓬的耳朵回屋,很快,三岁的么女王艾也被训哭。
二房的新妇小贾氏看着君舅宠虎头的样子,也很郁闷,自家俩孩子辛辛苦苦种一天地,都不如这小崽子的两句话讨欢心!
不多会儿,王葛熬好野菜蛋花面片汤,盛几碟咸黄豆,这就算晚食了。
阳春三月,饭食都是在院里吃,铺一张大的芦苇席,放置三个木案:大父、大母、阿父占一个;二叔和二叔母、三叔和三叔母占一个;七个小辈挤一个。
每人都是呈跽坐姿势吃饭,为了防硌,膝下另垫厚实些的小草席。
值得一提的是,王翁、贾妪、王大郎均有小食案,分别以盆盂盛汤。脚踝间也挤着个特制的小凳,臀挨着凳,肯定比坐在脚后跟上舒服。
由于可见,王翁并不因为长房势弱就忽视。
“从姊,你每回吃饭咋都跟抢一样?真不该叫虎宝,应该叫猪啰!”王禾是二房长子,比王葛小一岁。他倒贼,隔案腆过脸小声说,大父母那边根本听不清。
王荇愤然,却知道谁先嚷叫谁吃亏,立马瞧向阿姊,要听阿姊怎么说。
乡野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讲究,王葛一笑,也低声说:“从弟的嘴要是不会吃饭,可先将嘴从脸上拿掉。天热,让眼睛、鼻子下来凉快凉快。”
如果说王葛的俊俏是王户的基因突变,那王禾绝对是背道而驰的典范!主要表现在嘴唇太厚、人中太长。
“你再说一遍?”王禾恼了。
——————题外话——————
篾:篾音mie,竹子劈成的薄片。篾匠就是要将竹子劈成竹片、甚至竹丝,制作成生活用具或艺术品。
大父母:祖父祖母的全称。大父为祖父,大母为祖母。
筲箕:音shaoji,一声。一面开口的盛器,竹或荆条编制。
新妇:儿媳、新娘子、弟妻,都可称新妇;或尊者称卑者妻;或卑者对尊者谦称自己的妻;或泛指已婚妇人。
(女主从弟)王蓬:蓬为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枯萎后断根遇风飞旋,被称为飞蓬。
第3章 3 邻家小郎张菜
王荇舒口气,依旧是阿姊赢了。
果然,大父怒火盛,骂道:“再咋呼滚回屋!”
“大父,是她先骂我的!”
不待大父发话,王葛自觉起身,收起自己碗箸、也把王禾的收了。
王禾眼睁睁看着没动几口的饭食就这样被端走,急了,立即起身撵上去,可惜迟了,全被倒进伙房门口边的鸡食盆里。
“你个欠踩的葛屦子……”
“阿禾!”王二郎出声了,“听你大父话,回屋。”
“阿父,你不知道王葛她……”
“回、屋!”随二郎抬高嗓门儿,王翁注意到大郎侧耳倾听的担忧模样,一阵心疼,但也不好为了心疼大郎责备二房。
天将黑时,王葛挑着担来打水。
村北只有一口井,邻人都习惯这时候王小娘子过来,好心的将桔槔刚提上的满桶水分给她。正好,她每桶只盛一半,多了太费力。
待第三次折回水井时,已经没村民打水了。月明星稀,她熟练的拉动桔槔系水桶一端的绳索,舀出井水后松手,支架另侧,系着大石块的横杆下沉,一下就将水桶提出井口。
这便是古人的智慧!杠杆原理早在千年前就普及到乡野了。
王葛就这样一趟一趟,直到将伙房两口大缸打满,村里的狗都懒得叫唤了。
插好门闩,她在杂物间草草洗漱一下,满身是汗,却不能烧水洗澡,因为费柴。另外,水不能动缸里的,必须是她多挑回来的。每天早上叔母都会检查水缸,只要水面不满,立刻叨叨长房偷奸耍滑。
洗完脸的水再倒到脚盆里,轻轻搓着时,她累的打起瞌睡。这就是她的每天,风雨霜雪无阻,坚持了好多年。
生活的确艰难,可怎么都比人不人、鬼不鬼的瘫痪日子幸福。
回来屋,里间是阿父和虎头的卧室,外间是她的。
阿父轻声问:“是虎宝么?”
“是。”
“快睡吧。”
“是。”
阿父心思敏感,每晚都要等到女儿回来,问上一句才能放心。
王葛睡不到两个时辰,村里就有鸡鸣声,自家喂养的都是母鸡,懒得眼皮都不动。
随第一次鸡鸣,她就得起床,麻绳束发,穿上粗麻短褐,因其袖口是收的,干活利索,不用再绑臂绳。
早食煮粥,粥里加些咸豆子,比光喝粥顶饿。
家里的田离的远,中午不便回来,需要她送饭,来回要走两个多时辰。
粥熬好时,她到大父母房外喊他们起,二房、三房就都听到起来了。众人吃早食的工夫,王葛给每人的竹壶里灌满水。
二房的长小郎王禾九岁、么女王菽七岁,三房的长小郎王竹七岁,都要跟着去种地。剩下的幼童由长房看着,只要不往院子外头跑就行。
大父母他们离家时,天才放亮。
睡神王蓬带着么妹王艾回屋,王荇在院里铺好席,把阿父扶过来,再搬来荆条。
这时王葛收拾好了伙房,过来先给阿父篦头发。这是王大郎每天最感幸福的时刻,女儿的孝心跟呵护,在轻柔动作里一一尽显。
王葛早克服了长期不沐浴、长虱子的不适,细心的给阿父篦除污物、束头、扎巾,然后给阿荇盘两个羊角髻,半披肩,乍看跟小哪咤似的。就是皮肤黑了点儿,不过自己带大的孩子,再黑也可爱。
忙活完这些,阿父开始编筲箕,她劈柴。
王荇见阿父、阿姊都忙碌,深感自己没用,就问:“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王葛停下动作,顾忌的看眼东厢房,招阿荇来跟前,小声道:“到你会认字、能写文章的时候。”
“可只有贾太公家才有夫子。”阿荇踮起脚尖帮她拭汗,也懂事的压低声音。
王葛弹一下他的羊角髻:“放心,阿姊会想办法!”
王大郎侧耳倾听,激动不已!
他家小女娘,说话、做事都谨慎。虎头咿呀学语时,她就从不糊弄她阿弟,凡事不管虎头能不能听明白,都要讲出道理来。因此别看虎头才四岁,却比同龄的孩子都聪明、稳重。
“虎宝,你真有办法?”王大郎绷不住了,问道。
她蹲过来,温声细语道:“这种事,我哪敢说一定成,所以阿父先别跟大父大母说。”
“对,对对!”王大郎连连答应。
这时,乡邻张小郎在院外喊:“阿葛,你在家吗?”
她出来问:“菜阿兄,啥事儿?”王荇像小尾巴一样跟她后头。
张菜问:“你哪天去拣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