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114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东西要想卖出好价格,自然要让客人感受到它们的好处才行。

  赵含章满意的点头。

  常宁说干就干,当即拉着诸传去他家做客,诸传本不想留宿的,虽然常宁家看着宽敞,但他觉得还是住在客栈舒服,但在无意间看到架子上的两个琉璃瓶时,诸传改变了想法。

  于是诸传留宿,俩人相谈甚欢,晚上打算秉烛夜谈。

  于是诸传自然而然的看到了他屋里的穿衣镜。

  他是第一次如此清晰的,完整的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模样,诸传愣住了。

  相比于琉璃杯,他更加急切的想知道这穿衣镜的价格。

  不仅穿衣镜,还有梳妆镜,这两样东西比琉璃杯还要好,不管是送往洛阳、冀州,还是拿回蜀地,都会引起追捧!

  见诸传上钩,常宁挑了挑嘴唇。

  但诸传也不傻,常宁一个主簿家里就能有这么多琉璃制品,那说明他们手上有大量的琉璃,或者他们有琉璃来源。

  想到他来西平时偶尔听到的某个传言,诸传眯了眯眼,或许谣传不一定都是谣传。

  谣传赵三娘在上蔡有个琉璃作坊,能够制作出琉璃。

  若果真如此,那琉璃的价格……

  常宁见他沉思,便知道他想到了其中关窍,他心中更加愉悦。

  女郎说了,一锤子买卖只能得一时欢愉,哪里比得上细水长流?

  有些话他们说了外人未必相信,须得让人自己想到才行,他们不介意将价值连城的琉璃价格压到贵重的,可以消费的奢侈之物行列,他们要的是能够源源不断销售琉璃的渠道。

  蜀地偏安一方,不管是布匹还是粮食都是上上之最,若能拿这些奢侈之物和他们换这些生存物资,那还是他们赚了呢。

  就在常宁和诸传互相试探时,傅庭涵和赵含章正在琢磨下一个奢侈品。

  傅庭涵将做好的肥皂打开给她闻,“因为快入冬了,近来杀猪杀羊的人多,我拿油脂试了试,这里面加了一些干花,你闻闻?”

  赵含章嗅了嗅后叹息,“傅教授,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

  她已经很久没这么称呼过他了,傅庭涵笑了笑后道:“这个又不难,你肯定也会做的。”

  这个倒是,的确不难,但要做到也不容易,怎么也得试验几次。

  赵含章将盒子盖上,收下他送的礼物,“我正想与你说呢,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纺织机的图,还有明后改良过的农具?我记得初中和高中的历史课本上都有。”

  傅庭涵愣了一下后道:“我是教数学的……”

  在赵含章的目光下,傅庭涵顿了顿后道:“隐约还记得一些,但按图索骥……算了,大致的机械原理我还认得,给我工匠,我试着研究一下。”

  赵含章立即道:“我会派人去找会造纺机的工匠,在此之前你先将就用一下现有的木匠。”

  傅庭涵点头,已经快速的思考起来,“你得给我找一台当下的纺织机,我得拆拆看,我知道你的意思,要是将来北地和中原真像你说的那样陷入混战中,那么交通断绝,我们只能自给自足,提高纺织机的效率,我们就能解放更多的生产力。”

  赵含章点头,“是这样的不错,当下的混乱更多的是上层争权夺利而造成的,所以没必要在生产关系上斗来斗去,我们就从生产力上下手。”

  傅庭涵抬起眼来看向她,“你要争夺民心?”

  “当然,在我决定割据豫州时,这就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

  赵含章对这两件事很上心,比做琉璃和造纸还要上心得多,所以她撸了袖子打算和傅庭涵一起做。

  她让人搬来一台织机,俩人换了一身轻便的衣服就开始围着它琢磨起来。

  傅庭涵拿了笔和纸,赵含章则拿着尺子,俩人一边把织机拆了,一边量好数据,将图画下来。

  这对傅庭涵来说一点儿也不困难,作为数学教授,他偶尔也会参与到一些项目中,纺织机用到的机械原理并不复杂,对他来说,难的应该是木工技术。

  没有钉子和一些胶水,他们只能用榫卯结构,那就要考虑间距的问题……

  傅庭涵沉思起来,俩人一直在房间里待到傍晚,光线暗下来后俩人才出去,只是心神还是在纺机上。

  啊,有常宁真好啊,赵含章可以抽出空来做这些事,剩余的事完全可以交给底下的人做。

第193章 织机

  县衙的事有常宁,常宁又有宋智和耿荣辅助,育善堂有陈四娘,而现在以工代赈的织造处又多添了一个范颖,军队则有赵驹在,赵含章便一头扎进了纺织机的研究里。

  别说,这个还真有趣,比处理县务还要有趣得多。

  赵含章又找回了以前做数学题的那种感觉,自从意外眼盲之后,她的精力就被迫的从理科挪到了文科。

  她爷爷有名校情结,认为她这么聪明的脑袋不上好学校太可惜了,也不知道是哪家的熊家长拿了自家上小学的熊孩子的课本来给她爷爷看。

  里面有一篇课文叫《战胜命运的孩子》,在知道赵含章是因为视神经受损,即便是移植了视网膜也看不见之后,她爷爷就开始极力培养她的艺术情操。

  想让她像课本上的其中一个孩子一样学习音乐而上名校。

  于是赵含章不得不把荒废的钢琴捡起来。

  一开始她学钢琴是因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上特长班,她妈妈觉得她不能落后太多,于是随大流给她报了一个钢琴班。

  赵含章也就随大流学了。

  她父母从没想过要她在这上面有多大的成就,她自己也没想过。

  相比于钢琴,其实她更喜欢跟着爸爸屁股后面打拳和打枪。

  上高中的时候,她甚至都想好了将来要做的事,她想着进研究所研究武器来着,所以对机械一类的东西还算感兴趣。

  可惜眼瞎了,画图和计算的手只能跑去弹琴了。

  赵含章一开始只能给傅庭涵量数据,报数据,但没两天她就可以上手画了。

  虽然远比不上傅庭涵,但也能看明白的,“在这里增加一个纺锭?”

  傅庭涵扫了一眼后道:“既然要增加,那为什么只增加一个呢?”

  王氏找过来时,俩人正凑在一起商量需要改良的地方,她从窗口只看见俩人的背影,俩人的脑袋凑得极近,几乎都要靠在一起了,她不知想到了什么,眼睛微微瞪大,连忙轻咳一声,敲了敲门。

  赵含章回头,低头的傅庭涵则是抬起头来,俩人的脑袋一下撞在一起,都疼得不轻。

  外面已经有人高声问,“弟妹,找到三娘了吗?”

  王氏有些慌张的道:“找到了,找到了,这孩子正在处理公文呢,我们暂且不要打搅她。”

  赵含章和傅庭涵无言的对视着,最后她揉着额头起身,上前去打开门。

  正要转身离开的王氏身子一僵,回头瞪了她一眼,把她往屋里推,“我去把她们应付走,你们也收敛一些,别忘了你还在孝期呢。”

  赵含章拉住她,一脸无奈,“阿娘,你想什么呢,我和庭涵在办,在画图。”

  赵含章及时刹住,觉得说在办正事也怪怪的。

  王氏一脸怀疑,正想进屋里看个究竟时,客人已经找到这边来了,“三娘在这儿呢。”

  赵含章扯出笑容,拉了她娘迎上去,低声道:“阿娘,那屋里的东西不能让人看见。”

  那可是她的宝贝,比琉璃的方子还要宝贝的东西。

  王氏瞬间明白,也扬起笑容上前,“嫂子怎么还找过来了,你在厅堂里等着就好了,我找到她就带过去。”

  赵含章笑着行礼,“庆伯母。”

  来人是七房大郎赵庆之妻,赵含章懒得去算赵庆在族中排行第几,直接以名冠之称呼上。

  庆伯母惊讶的看着赵含章,“三娘,你怎么穿着这样的衣裳?”

  王氏这才留意到,她穿着一身窄袖,下着长裤,竟是学的庶人打扮,最要紧的是布还是粗麻。

  王氏脸色变了变,立即就维护起女儿来,“她还在守孝呢,穿粗麻正合适。”

  “都已过了热孝……”连肉和酒都吃上了,还在意这个?话在舌尖转了转,庆伯母笑道:“三娘果然纯孝,我们多有不及。”

  她好奇的往赵含章身后看了一眼,不知她此时为何来这偏僻角落。

  赵含章由着她看,她又不能透过墙壁看到里面的傅庭涵和织机,“阿娘,庆伯母,我们堂上说话。”

  庆伯母应下,随赵含章去了大堂。

  来的不仅一位伯母,而是好几个伯母和婶娘。

  她们一是来县城散散心,买点儿东西,二就是来看看赵含章的。

  好吧,主要是王氏要来看女儿,她们就跟着一起了,但进城后,她们发现了一件大事。

  “……我们看了一眼,那蜀锦极漂亮,即便是素锦也是上等,在阳光下甚至还有流光闪过,价值比那颜色鲜亮的还高。”

  说了这么多,还是没说到正点上,赵含章一脸懵的问,“所以婶娘们是钱不凑手,来和我借钱?”

  “说什么呢,”王氏拍了她一下道:“你伯母婶娘们还能和你一个孩子拿钱?是那蜀商说东西都卖给你了,你伯母婶娘们要买,只能找你。”

  庆伯母笑道:“就是的,我们怎么可能拿你一个孩子的东西?所以你算算价,卖一些给我们。”

  她道:“主要是冬至就快要到了,你姐妹们闷了一年,我们就想着买些布料回去给她们做一身新衣裳。”

  赵含章一口应下,“这有何难,回头我让县吏带伯母婶娘们去挑选,看上的和他们买就是了。”

  她道:“这些东西都是县衙买了来准备高价卖出去,好赚些差价买粮食的,我让他们不许赚伯母婶娘们的钱,多少钱买进来的,就多少钱卖给你们。”

  虽然不知真假,但众人听了很高兴。

  赵含章笑问:“只要素锦吗?我隐约记得里面还有好几匹颜色鲜艳的锦缎。”

  庆伯母就叹气,“之前坞堡大战死了好多人,虽然我们家里没人战死,但你铭伯父已经下令,举家哀悼,三个月内不许婚嫁饮宴,即便冬至还早,我们也不好过于鲜艳。”

  毕竟坞堡里还有这么多人家守孝呢。

  赵含章点头,到冬至时,早过了三月之期,但的确也不好太过鲜艳的。

  庆伯母笑问,“冬至礼宴三娘要参加吗?”

  赵含章笑道:“我就不去了,只回去祭祖尔。”

  几人一惊,微微挺直了腰背,笑着颔首。

  赵氏的规矩,除至亲亡故外,女子不得入祠祭祖,更不要说冬至祭祖这样的大事。

  一般女子都是在家中准备之后礼宴的事,赵含章竟然要祭祖,族中长辈能答应吗?

第194章 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