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216章

作者:红叶似火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因为吴州面临西北军的进攻,所以必须得挑个合适的方式、时间和地点交接,避免对方趁着双方交接时偷袭。

  经过商议,庆川军从南边分批入城,葛家军分批撤离,火、药和金子也根据撤离的人数,分次交给葛家军。

  谈妥之后,侯毅急着回去跟葛镇江汇报此事,因此连饭都没吃就走了。

  他走后,林钦怀叹道:“少主这价码开高了,估计再砍一半,这个侯毅也会答应。看来,葛镇江是打定主意要放弃吴州了。”

  陈云州轻笑:“不高,葛镇江损失惨重,若不给他补点,他去了如何在大岳立足?怎么跟龚鑫别苗头呢?”

  林钦怀这才明白,陈云州今天这么大方就不安好心。

  表面看,龚鑫白得了几万人,但龚鑫现在势力下降,并不能完全镇得住葛镇江。

  而且他地盘就那么大,原有的人马和葛镇江他们必然会产生利益冲突。

  要是大岳危机一直没解除还好,一旦打退了朝廷大军,战事顺利,他们迟早会内讧,到时候他们庆川又可捡便宜了。

  陈云州见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笑道:“咱们在北上之前,也得先肃清南方,这样才有稳固的大后方。北边的军事交给林叔了,我回定州一趟。”

  林钦怀知道他是要回去调兵接收吴州,便道:“我派人护送少主。”

第105章

  五月底, 陈云州回到定州,从定州、怀州、兴远三地共抽调了共计八万兵力,由童敬领军北上, 与葛镇江交接。

  大军驻扎在距吴州城以南五十多里的北斗县。

  陈云州奔赴北斗县与童敬汇合, 几人交流了一下情况,商议后提出了两点。

  这次交接他们第一要防备葛镇江给他们挖坑。虽然是交易,双方都谈好了价码, 但葛镇江跟他们的恩怨不小,这次也是不得已才让出吴州, 心里肯定有怨言, 搞不好会摆他们一道。

  对此, 陈云州的提议是正式交换前,让葛镇江第一批撤出吴州,让重兵盯着,一旦城内有变就拿下葛镇江作为人质。此外,先入城的将士, 首先掌握各城门等要地,然后地毯式将城中搜查一遍,以防葛镇江在城里留下了后手。

  第二则是要防备贾长明的偷袭。

  双方加起来十数万大军的交接, 规模这么大, 时间也会持续半天左右,肯定瞒不过西北军的探子, 贾长明知道了, 不会放过这么个好机会。而且这期间, 葛家军还可能反水, 掉头对付他们。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贾长明无暇顾忌到他们。

  童敬提议:“我们派骑兵去骚扰贾长明的大营如何?这样可牵制住他们的注意力。”

  这个提议也可以,但有个风险:“贾长明得信之后, 肯定会知道我们骚扰他们大营的目的。万一,他放弃大营,孤注一掷带兵拦截,不让我们入城呢?这个计划有些冒险,让我去将贾长明引走吧。”

  “你……少主,这会不会太危险了?”童敬有些担忧。

  陈云州轻笑道:“不危险。我邀请贾长明在吴州以西的祥宁镇见面,至于理由,就说我们庆川军当初也是为了自保,其实无意与朝廷为敌。当初若不是传召的太监语气太张扬,还说回京让我吃不了兜着走,咱们庆川军也不会跟西北军打起来,我不想与朝廷为敌,有意投效朝廷,想请他做个中间人。”

  “这事要是成了,贾长明肯定会裂土封侯,这样好的立功机会,他不会放过的。”

  “不过为了防止葛家军这边走漏消息,此事不能与葛家军提前商量好。得等贾长明出发后,你们直接与吴州交换,若是葛镇江不同意,那就直接毁约你带兵退回北斗县。若是他答应,可送两门咱们淘汰的火炮给他们。”

  庆川的火炮已经进阶到第二个版本了。

  新的火炮比旧的更轻巧,射程更远,火力更强,杀伤力自然也更大。

  老的就没那么有用了,正好淘汰给葛镇江,不然放在仓库里也是浪费。

  而且火炮好仿制,但里面的弹药比例就没那么容易弄了,所以即便给了葛镇江,短期内他连残次品都搞不出来的,等他能仿制了,庆川军的火炮估计已经升到第三四代了。

  童敬点头:“好,不过,少主您注意安全,咱们派兵盯着,提防贾长明带兵偷袭您。”

  陈云州没反对,他还安排了上百名斥候,盯着贾长明大营的动静,如果贾长明不讲武德,那就只能让他白跑一趟了,虽然最后注定也是白跑一趟,但中间好歹还有些希望不是。

  

  六月初六,烈日炎炎,距贾长明带兵攻打吴州已经一个多月了。

  这段时间,贾长明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歼敌数万,曾有两次差点攻破吴州城门,一次吴州用火、药出其不意暂时挽回了局面,一次是三天前,突降大暴雨,导致贾长明功亏一篑。

  贾长明差点气死,这老天爷也未免太偏帮葛镇江那狗东西了,什么时候下雨不好,偏偏要在他们快攻入城时下暴雨。

  不过六月天娃娃脸,这事也没法控制。但他就不信了,葛镇江还能次次都这么好命?

  因为这一战打得太久,损失也不小,贾长明打算休整一段时间,让伤员养好伤,士兵喘口气放松放松,此外再补充一批攻城器械,再挑个风和日丽的天气,对吴州发起猛攻,争取一鼓作气拿下吴州。

  就在这时,他接到了一封意料之外的信。

  贾长明先让人检查了一下信,确认里面没什么危险的玩意儿,这才打开。

  看完后,贾长明将信将疑,真的假的,陈云州有意投靠朝廷?他怎么那么不信呢?

  陈云州现在可是占据了十一个州,差不多是大燕三成的国土面积,这时候他还舍得放手?

  但要说陈云州有什么阴谋诡计吧,贾长明也看不出来。

  因为陈云州说的祥宁镇距他的大营更近,距陈云州管辖的定州远多了。

  不管陈云州是从仁州过来,还是从庆川过来,都得走好几百里,对方也犯不着耍着他玩。

  而且信的末尾,陈云州还表示,只要贾长明派人过去探查,他可送火、药一百斤,如果贾长明愿意见他,他会送贾长明五门火炮。

  贾长明早就觊觎庆川的火器了,看到这一条哪还坐得住啊。

  他召来几个心腹,将信递给他们:“你们看看,这陈云州到底在耍什么花样?”

  周勤最先看完,他笑呵呵地拍马道:“将军,陈云州肯定是眼看咱们要拿下吴州,威胁到定州和怀州,所以怕了吧。都说庆川军厉害,但他们可没主动攻打过谁,拿下的城池大多都是用那种不入流的手段搞到手的,正面作战,只怕没什么战斗力。”

  这话还真有一点道理,哪怕是葛家军在庆川手底下吃了亏,但那也是他们主动攻打庆川。

  另一个将领也说:“周指挥使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也要提防他们是针对贾将军。末将提议,双方只能带最多二十人做护卫,约见的地点,双方都要提前派人勘察过,以防他们设陷阱引将军过去。”

  “将军,末将愿前往与庆川军交涉。”周勤主动请缨,“末将会想办法打听打听他们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贾长明最近几日又不打算攻打吴州,左右有时间,而且这事要办成了,他铁定会变成大燕的红人,皇帝的新宠,所以他只略微思考了一瞬就点头同意了:“ 成,周指挥使,这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要小心,陈云州这人奸诈得很,不要中了对方的奸计。”

  周勤连忙点头:“是,将军您尽管放心,末将一定摸清楚他们的态度。”

  第二天,周勤就带了几个人奔赴祥宁镇。

  祥宁镇很小,只有一百多户人家,而且镇子地势平坦,周围没有高山险地做天然的屏障,也不用担心敌人埋伏。

  接待周勤的柯九。

  柯九带着他在镇上转了一圈,然后表示:“我家大人当初建庆川军也是不得已。当时葛家军兵临庆川城下,我家大人写了好几封信去朝廷,请求支援,但都没有回音,为了护住全城老百姓,也为了保住我家大人自己的性命,我家大人不得已,只能将百姓征召起来,临时组建成了庆川军。”

  “但我家大人无意与朝廷为敌,只是对当初朝廷不肯增援庆川有些怨言,加之朝廷派来的那位鲁公公趾高气扬的,说什么我家大人进了京就别想回来了。我家大人担心,故而不敢进京。”

  “而且想必周指挥使也知道了我家大人的真实身份。我家大人当初取代陈状元,那也是一时好奇,谁料这个官会越做越大,最后没法收场。我家大人怕去了京城,身份暴露,皇上会要了他的脑袋,所以才会造成今天这种局面。”

  周勤哪知道还有这么多事,连忙表态:“误会,这里面都是误会,把误会解开就好了。陈大人此等人才,朝廷万般重视,又怎会处罚陈大人呢?这肯定是那太监为了勒索好处,故意胡说八道,恐吓陈大人的,柯大人放心,这事我家大将军一定帮陈大人。”

  柯九点头:“那就谢谢贾将军和周指挥使了。我家大人想当面见见贾将军,请他给朝廷带个话,将庆川、桥州、兴远、仪州作为我家大人的封地,我家大人就可退回庆川,以后再也不出庆川。庆川四州府仍是朝廷的属地,每年也可向朝廷缴纳税赋,但四州府事务,皆由我家大人处理。”

  周勤明白了,陈云州这是想封异姓王,自成一国,拿这四州做他的封地。

  要是陈云州没什么要求,说要投效朝廷,他还担心这里面有诈,但有这种要求就合理多了。毕竟继续打下去,陈云州未必能保住这些地方,看看曾经猖狂不可一世的龚鑫就知道了。

  他连忙表态:“还是陈大人深明大义,我家大人一定会尽力促成这事。”

  柯九笑道:“如此甚好,既然我们都没意见,那就约个时间吧,事不宜迟,两日后如何?周指挥使若是不放心,可留两个人在这里盯着。”

  周勤心里一片火热,急着促成此事立功,连忙说道:“好,那咱们各留两个人监督对方,我这就回去禀告我家将军,尽快敲定此事。”

  柯九见他这么积极,迅速让人拿来了一百斤火、药,交给周勤带进去。

  当天晚上贾长明听完周勤的禀告,恍然大悟。

  是了,陈云州虽然占据了十一州,但兵力并不是特别多,恐怕也担心他们拿下吴州,除了龚鑫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他,所以提前找出路了。

  这陈云州倒是狡猾,知道早早给自己谋个好出路。

  就是他这属实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

  异姓王,开国那会儿都没这个先例,多少王侯将相追随太祖打天下也不敢提这个要求,他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不过也可暂时先糊弄住他,等他让出七州,等他们西北军和楚家军联合平定了江南,几十万大军再直逼庆川,到时候陈云州就会明白,异姓王也不过是他自己的黄粱一梦罢了。

  贾长明觉得此事大有可为,欣然同意。

  

  两日后,他带了二十名身手极好的亲信,奔赴祥宁镇赴约。

  一个半时辰后,他顺利抵达了祥宁镇。

  可能是为了取信于他,陈云州将宴设在了露天的一棵百年老银杏下。

  这棵银杏树很高,枝繁叶茂,将灼热的阳光都挡在上方,树荫下很是凉快。而且银杏树四周是苍翠的旷野,一望无际,没什么遮拦,自然也没有埋伏。

  陈云州在树下置了一桌两椅,桌上只放了一套茶具。

  见贾长明过来,陈云州起身,笑着拱手道:“这位就是贾将军吧,真是英武不凡,实令人佩服!”

  贾长明看着陈云州这张年轻得过分的白净俊俏面庞,笑呵呵地说:“哪里比得上陈大人年轻有为。陈大人如此年纪就建这等功业,后生可畏啊!”

  陈云州摆手说道:“贾将军过誉了,不过是仰仗先人庇护罢了,这都是他们的功劳。我嘛,平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个富贵闲人,每日吃喝不愁就知足了!”

  要是之前,贾长明肯定是不信的。

  但他看着陈云州这明显小白脸的富贵公子哥长相,还有他这身骚包奢华的紫色云锦袍,腰间巴掌大的白玉佩,还有手指上的绿扳指以及桌上明显是出自贡窑的茶具,就连临时用的桌子都是楠木所制,足以见这人有多贪图享乐。

  而且他当初杀害冒充陈状元的时候,还不到二十岁,哪会做官啊。

  还不是林钦怀他们在后面帮衬他。

  庆川能有今天,林钦怀他们这些人才是最大的功臣,陈云州也不过是投胎好罢了。

  因为先入为主,贾长明丝毫没怀疑陈云州的话,甚至连戒心都放下了很多。

  他笑呵呵地说:“陈大人这追求甚好,富贵闲人也是贾某所渴求的啊,没想到陈大人年纪轻轻,已看得如此明白,陈大人的心愿我已知晓,我定会如实禀告朝廷,并上书皇上,替陈大人澄清这其中的误会。”

  陈云州大大松了口气,拱手感激地说:“谢贾将军,你知道我没什么根底,朝里也没人替我说话,我才不敢去京城,如今了有了贾将军相助,我这心算是放下来了。谢贾将军,这是我写给皇上的一封奏折,贾将军看看有什么需要修改的,烦请贾将军指点。”

  为了拖时间,陈云州特意让人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奏折,洋洋洒洒三十几页,寻常的信封都塞不下。

  信里,陈云州先是阐述了庆川军成立的原因,然后表明这一切都是误会,他绝没有对抗朝廷,做乱臣贼子的意思,然后是一通又臭又长表忠心的话,再然后是恳请皇帝给他一个机会。

  这样长的信,贾长明看了一刻多钟才看完。

  然后,他心里只有一个感受,太啰嗦了,这陈云州一看就是没做官的经验,写封奏折都啰啰嗦嗦的,一句话翻来覆去车轱辘一样,他不会是觉得奏折字数越多就越能表明他的忠心吧?

  这样厚又没重点的奏折,皇上有耐心看完才怪了。

  不过贾长明也希望能促成这事,于是他将信摊开在桌面上,手把手教陈云州如何修改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