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75章

作者:红叶似火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齐项明已经没有力气呼救了,他的胳膊上、背上、屁股上、腿上都是狰狞恐怖的伤口,痛楚从四面八方袭来,齐项明像是被抽干了力气似的,再也无力闪躲。

  他放弃了挣扎,认命地躺在地上,仰头看着这个他亲自命人打造的铁笼。

  曾经这个铁笼给了他多少欢愉,如今就给了他多少痛楚。

  恍惚间,他忽然想起了那些曾经在这铁笼中挣扎的人,还有四周看热闹的人。是不是那些人如今也站在外面,看他的狼狈相?

  齐项明以前从不相信报应一说,但今天的一切似乎说明报应真的存在。

  忽地,一条血淋淋的舌头和森森的白牙窜入他的视线,哈喇子混合着血液、血肉残渣掉到他的脸上。

  齐项明恍然意识到,这是他身上的血和肉。

  一股令人作呕的冲动涌了上来,但他连趴着呕吐的力气都没有了。

  齐项明嘴角泛起苦涩的笑,认命地闭上了眼睛,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也好,死了就不用受这种罪,就不用如此痛苦了。

  可预想中的疼痛并没有降临。

  而且,一股温热的鲜血喷涌而出,溅了他一脸,黏黏糊糊的。

  齐项明诧异地睁开眼,入目便是一把雪亮的大刀从笼子缝中插入,直接劈开了黑犬的头颅。

  黑犬脑袋裂开,往下一滚,落入他的怀中,血腥味浓得齐项明几欲窒息。

  另一只黑犬见同伴被人砍死,在笼子中发出暴躁的咆哮,撞得笼子叮当作响。

  陈云州利落地拔出刀,对准那只疯狂扑过来的黑犬,一击致命。

  随后,他抽出染血的大刀,丢给了旁边的柯九,接过衙役递来的手帕,仔仔细细地擦拭着手指。

  全场成千上万人,鸦雀无声地看着这血腥又残暴的一幕。

  黑犬没了气息,重重地倒下压在齐项明身上,令他的伤口雪上加霜。

  齐项明瞪大眼睛看着冷漠的陈云州,心底头一次浮现出后悔的情绪,早知这年轻人竟如此狠辣,当初,当初他就不该对他动手的。若是罡儿出事后,他就离开庆川,如今也就不会落到这种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境地了。

  陈云州看着齐项明这副没多少气的样子,满意一笑,将沾血的手帕丢给了柯九,重新坐回高台上,朗声道:“齐项明、周晃……草菅人命,强取豪夺,犯案累累,判斩立决,来人,将他们押回牢中!”

  两个衙役将齐项明从笼子中拉了出来,他浑身都是伤,站都站不起来,嘴唇嗫嚅了几个,只有五个字:“给我个痛快……”

  痛,太痛了!

  迟早都是一死,他现在只求能死个痛快,让他少遭些罪。

  陈云州看着他浑身是血的样子,勾了勾唇,想死,哪有那么容易。

  此后的每一天,齐项明会知道什么叫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死亡对他而言都是一种解脱。

  不过依齐项明现在的伤势,他只怕是活不到斩立决的那一天了。

  所谓斩立决也并不是宣判就立即执行。

  大燕也有死刑复核制度,地方官员惩治恶徒,宣判死刑后需得将案情整理成卷宗,呈递给上级,再由刑部或是大理寺审核,确认案件没有疑点,批复之后方可执行,这个过程通常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若判的是斩监候或绞监候等,等的时间更久,通常不会在当年处决,而是暂时收监,留得来年秋审再多判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秋后问斩。这期间的变数就更大了,有时候皇帝为了显示仁慈,也会特意选两个罪犯的死刑不通过。

  若是遇到新皇登基,大赦天下,那这些人就更幸运了。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地方官员想要某个犯人早点死也是很简单的事,打个百八十板子就只剩半条命了,若不救治,在牢房中磋磨一阵,等不到复审,这人十有八九都会死掉。这种重犯在牢房中死了,上面也不会追究,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陈云州针对齐项明用的就是这个办法。

  齐项明现在浑身都是伤,即便衙门给他止了血,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他也是没办法好好养伤的,只能看着自己的身体一点点的溃烂,腐败,然后像那些他曾经鄙夷的贱民一样,在痛哭和绝望中死去。

  也只有这样才能稍稍偿还一点点他曾经犯下的罪孽。

  周晃等人看到齐项明的惨状,浑身瑟瑟发抖,趴跪在地上,动弹不得,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但陈云州对他们没兴趣。除非是齐项明这种罪大恶极之人,其他人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摆手让人将他们通通带走后,陈云州站起来厉声道:“城中不禁养犬养猫等宠物。但若谁管不好自己的爱宠,甚至故意拿别人的性命去喂养自己的爱犬、蟒蛇,那本官就让他好好尝尝被自己宠物咬死的滋味。”

  宠物本无罪,蛇虫鸟兽生长于山林之间惬意自在,是某些人为了一己之私将它们囚于笼中,猫狗看家护院捉鼠,本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偏偏有些人为了私利,为了逞威风,甚至是为了看戏,就利用它们来伤害他人。

  有罪的是这些自私自利、残暴妄为的人类。

  而现在这个时代,能养得起烈犬、蛇虫鸟兽的无不是达官贵人。

  普通人生存尚且困难,又哪有这个余钱去养这些动物。

  陈云州下了令,还责令衙役将告示贴了出去,以后宠物再伤人害人,将视为其主人所犯,要依律追究其主人的责任。

  要养就好生养,不负责任的就别养,不然狗咬死了人,狗要死,主人也别想活。

  这道命令明显对普通百姓有利,底下的百姓无不拍手高呼:“陈大人,陈大人,陈青天……”

  随着他们的高声呼唤,拥护值也急速上涨,转眼的功夫便突破了二十万的大关,而且还在往上长。

  今天真是收获满满,陈云州非常满意,一拍惊叹木,示意退堂。

  回到衙门,迎面便撞上了虞书慧。

  她今天又换上了男装,眉清目秀的,若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哪家的白面公子哥。

  陈云州连忙拱手行礼:“臣陈云州见过公主殿下。”

  “都说了让你别叫我公主,唤我虞姑娘就是。”虞书慧不满地抱怨了一句,然后睁着一双发亮的眸子,惊叹地看着陈云州,“刚才你那一刀好快啊。我都以为那两条狗要将齐项明给咬死了,没想到你突然出手了,太刺激了,你从小一直练武吗?”

  陈云州没回她这问题,只说:“齐项明被咬死不符合规矩。”

  他虽厌恶齐项明,但还不想为了这么个东西搭上自己的前程,所以陈云州一开始就是打定了主意折磨折磨他,然后让他在狱中病死,别浪费百姓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了。

  不过这种阴暗的心思不能对虞书慧说。

  虞书慧冷哼一声:“怎么不符规矩?齐项明的罪行罄竹难书,死了便死了,谁敢怪罪你。”

  果然是娇憨不知世事的娇娇女啊。她弄死齐项明没问题,自己可不行。

  陈云州笑了笑:“公主说得是。在下还有公务要忙,公主请自便。”

  “诶……”虞书慧看着陈云州头也不回地进了衙门,有些泄气,问秋碧,“你说他是不是在故意躲着我啊?”

  秋碧苦笑,这不是很明显吗?

  自家公主住在衙门中,陈大人就以他的行李还未收拾好为由,住去了好运客栈,这避嫌的意味太浓了。

  现在公主的一应事务都是郑深在负责,陈云州根本就不露面,哪怕碰到了公主殿下,也就简单说两句就以公事要忙为由走了。

  郑深办事倒是妥帖,无一不周到,可一问陈云州的事,他就打哈哈。

  这明显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嘛。

  秋碧虽替自家公主打抱不平,可也知道感情这种事强求不得,勉强来的姻缘最终很可能造就一对怨侣。

  她轻声劝道:“殿下,您不是打算回京城吗?咱们已在庆川歇了好几日,也该启程了。”

  兴许回了繁华的京城,公主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转移走了,渐渐也就将陈大人给忘记了。

  虞书慧嘟囔:“急什么,皇兄让我在外面多玩一阵子都没关系。最近庆川气候很不错,咱们再玩玩,等北边春暖花开了,咱们再回去,这样一路上都是春天。”

  说得这么好听,还不是舍不得陈大人。

  秋碧无奈地叹了口气。

  

  陈云州回到衙门,也问起了郑深:“公主没说他们什么时候启程吗?”

  郑深也是知道虞书慧先前打算的。

  听到这话,他无奈摇头:“未曾,我瞧他们这样子,只怕短期内是不打算离开了。”

  她不走,只能自己走了。陈云州揉了揉眉心:“让柯九准备一下,我明日去一趟河水县,跟文玉龙商议商议疏洪河堤的事。”

  这事本来就比较急,如今虞书慧又在这,他正好避开。

  郑深知道陈云州的意图,点头道:“好,公主还留在庆川,这次我就不随你去了。不若让陶大人陪你一同前往河水县吧。”

  现在陈云州跟陶建华才是官府正儿八经的搭档。

  虽说杨柏川曾为两人引荐过,可到底相处的时间还不多,需要磨合,这次出门就是个好机会。

  陈云州一口答应下来:“好,一会儿我便让人去请陶大人。”

  陶建华听说陈云州邀请他一块儿走访河水县,当即便答应了下来。

  次日清晨,两人只带了四名随从,没有惊动其他人,只着便装,骑马便出了城,直奔河水县。

  河水县距庆川有一百多里地,中间的路也是一言难尽,一天时间肯定是没法到的。他们中途在一个小镇上歇息了一晚,第二日清晨继续出发,直到日落时分才赶到河水县。

  这时六人已是精疲力尽了。

  陶建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苦笑道:“习惯了庆川到庐阳的路,这猛然之间再走这样的乡间小路,真是让人难受。陈大人,实不相瞒,我这屁股都被磨痛了。”

  这话固然有奉承陈云州将庐阳的路修得好的意思,但也是事实,连续骑两天的马,中途只短暂地休息了一会儿,他大腿都磨红了,很是难受。

  陈云州笑着说:“辛苦陶大人了。我也有些吃不消,咱们回去放慢一点速度,实在不行还是坐马车吧。”

  马车虽也颠簸,可到底比整天都坐在马背上好多了。

  陶建华点头:“坐马车,坐马车,我这把老骨头禁不起这么折腾了。走走走,咱们还是赶紧去找文大人,好好吃个饭,洗个澡,睡一觉。”

  陈云州哈哈大笑:“那咱们再坚持一会儿。走吧,不然城门得关了。”

  六人骑马进城,直奔县衙。

  文玉龙接到消息,连忙出来迎接:“下官见过陈大人、陶大人。”

  上次见面,他跟陈云州还是平起平坐的七品县令,如今陈云州一下子就跃为了他的顶头上司,文玉龙心里没有半点嫉妒,反而是满满的激动和兴奋。

  如今陈大人是庆川知府了,那总要掏钱帮他们修路了吧。

  陈云州抬手扶他:“文大人不必多礼。我能高升,还多亏了文大人,我得好好谢谢文大人啊。”

  文玉龙连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下官只是说了些实话而已。两位大人远道而来,快快里面请。”

  将人请进了后衙,文玉龙吩咐人倒了茶,这才落座:“下官已吩咐人去置办酒席,两位大人先喝茶歇歇脚,一会儿就可用膳。”

  “有劳文大人了,粗茶淡饭即可。我与陶大人赶路比较急,没什么胃口。”陈云州笑着说道。

  陶建华捶了捶酸疼的大腿,苦笑着点头:“对,随便吃点就行,我这老腰啊,今晚只想早点睡觉,酒就别喝了。”

  文玉龙失笑:“是下官的不是。两位大人舟车劳顿,辛苦了,今日咱们就用些易克化的,改日下官再给两位大臣接风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