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83章

作者:红叶似火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周老爷气急:“追上,快点,超过夏家的马车。”

  他这么好的马车,还超不过夏家这寒酸的马车吗?

  别说,还真超不过,而且距离越拉越大,不一会儿夏家马车就跑得没影了。

  周老爷气得脸都青了,呵斥车夫:“你怎么驾车的?慢吞吞的,蜗牛爬啊。”

  车夫无奈又不敢反驳,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说,不是他们慢,是人家夏府的马车太快了。

  夏喜民很快也觉察到了这点,他问随从:“这车是不是比平日里快了不少?”

  随从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景物,点头道:“老爷,好像是的。难怪陈大人要将这辆马车送给您呢。这豪华的马车随处可见,可这最快的马车可不多见,估计周老爷现在已经笑不出来了。”

  夏喜民也乐呵呵地笑了:“我就知道,陈大人送出去的东西没有凡物。不过你说这车为何这么快?”

  “小的也不知,一会儿停下来让车夫再检查一遍吧。”随从道。

  夏喜民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后来,他又陆续超过了好几家宾客。

  等他到了梅家,喝了半盏茶,周老爷才姗姗来迟。

  这次轮到夏喜民笑话他了:“周兄,我记得咱们在城门口还见过啊,你怎么现在才来?”

  明知故问!

  周老爷斜了他一眼,有些生气,但好奇占据了上风。他喝了一口茶问道:“夏员外,你那马车怎么回事?今天为何跑那么快?”

  两人的这番话引得众人很好奇,纷纷询问怎么回事。

  夏喜民简单地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路上被超过的几家立即跳了出来:“原来那辆新的马车是夏员外的啊?确实跑得快,把咱也给超过了。夏员外,你这车子到底有什么秘诀?”

  夏喜民摆手,哈哈笑道:“今天是梅老太爷的大寿,咱们改日再说这事。”

  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跟这些人解释。

  第二天上午,夏喜民就迫不及待跑去府衙求见陈云州。

  陈云州听到柯九的汇报,放下毛笔,笑了:“总算是来了。让他进来吧。”

  夏喜民一进门行完礼后就迫不及待地问道:“陈大人,您送我的那辆马车跑得特别快,比以前的马车快了不少,原因应是在轮子中间那块铁疙瘩上吧?那是何物?太神奇了,就装个铁疙瘩,速度就快了不少。”

  陈云州笑着说:“那叫球轴承,可以减少摩擦力,省力耐用。”

  “摩擦力?那是什么?”夏喜民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个词。

  陈云州抬起双手搓了一下,给他示范:“手与手擦一下就会产生摩擦力,衣服擦过桌子也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无处不在。”

  因为物体穿过空气也会产生摩擦。

  不过这个太深奥了,还得解释空气是什么,陈云州又把话题绕了回来:“马车轮子擦过地面,会跟地面产生摩擦,轮子转动时跟轴承也会产生摩擦,从而产生阻力。球轴承更光滑,较之木头做的轴承,摩擦会小很多,所以马车的速度会更快。”

  夏喜民完全听不懂。

  他也是念过十来年书的人。

  这就是状元郎的学问吗?确实高深莫测。

  不过他也不用搞清楚这些,他只要明白一点,换了这种铁疙瘩做的轴承之后,马车的速度会提高不少。

  这对他们商人来说太重要了。

  因为他们的商队常年远行,南来北往,若能提高一两成的速度,那一年都可节省几十天,单是路上的开支都能省下一笔。

  更何况,效率提高之后,商品的速度流转更快,以前一年只能跑五趟的,以后就能跑六趟,赚的利润将大为增加。尤其是一些时效性比较强的货物,比较赶时间的,获利将更丰厚。

  夏喜民站了起来,拱手道:“陈大人,不知这球轴承从何而来?您可还有,在下愿高价收购一部分。”

  陈云州放下茶杯笑道:“球轴承是我们工坊新制造出来的产品,本就要寻找买家。夏员外想要,回头我派人给你送一些去就是。”

  夏喜民马上抓住了重点:“新产品,跟玻璃镜子一样吗?”

  陈云州说:“不一样,球轴承的制造更复杂,成本更高。我想委托夏员外帮忙销售球轴承,夏员外意下如何?”

  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夏员外焉有不同意的道理:“这是在下的荣幸。不知大人有多少球轴承,打算卖什么价?”

  陈云州道:“目前效率很低,一天只能生产七八个球轴承,过阵子量会大起来,至于价格,我也不是很清楚,想听听夏员外的意见。”

  球轴承之所以生产得慢,主要是里面的圆球需要手工打磨。现在工坊那边人还是少了点,他打算再招募一批人,专门打磨小球。

  “七八个,有些少,一辆马车至少需要两个,一天生产的量顶多也只能满足四辆马车的需求。”夏员外琢磨了一下道,“大人,在下提议,五十贯钱一个球轴承,您觉得如何?”

  其实这已经不便宜了。

  大燕一辆普通马车的价格在七八十贯钱左右。

  也就是说,这两个球轴承比一辆马车还贵。

  但物以稀为贵,球轴承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自然要卖得贵一些。

  而且就工坊现在的生产速度,一年也只能生产出几千只球轴承,只能抬高价格卖给有钱人。

  陈云州对这个价格很满意:“可以。我们五五分吧,工坊负责生产,夏员外你负责对外售卖,得的钱平分。”

  夏喜民连忙摆手:“我这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怎么能分一半,这样吧,二八分,我二大人八,如此才合理。大人莫推辞,在下知道大人的银钱都有重要的用途,多拿一些也是为庆川。”

  “大人若还过意不去,不若以四十贯钱的价格卖给在下。在下能卖出更高的价格,就归在下,大人意下如何?”

  他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陈云州也没拒绝的道理。

  而且陈云州听明白了,夏喜民是打算将球轴承拿到更远的地方,卖出更高的价格。

  比如京城,权贵云集,那些达官贵人好面子,有时候一个意气之争都能豪掷千金,球轴承在京城的价格肯定跟庆川不一样。

  他笑眯眯地点头:“好吧,就按夏员外说的办,我替庆川的百姓谢谢夏员外,实不相瞒,赚的这些银钱是准备用来修河水县和平岭县通往庆川的路的!”

  “大人高义。”夏喜民拱手问道,“大人可是发大米?若需要粮食,尽管吩咐,在下可让人从别的州县运一些回来。”

  陈云州摆手笑道:“不必了,只要没洪涝干旱这类的天灾,民间应不会太缺粮。”

  今年各县都在兴修水利,平岭五县起步虽然晚了一些,可到底也在行动了,想必粮食收成会比往年更好一些。

  “有大人主政庆川,实乃庆川之福。”夏喜民赞道,“大人,第一批球轴承就挪给我吧,还是以四十贯一个的价格算。在下的车队可能需要好几十个球轴承。”

  其实不止,夏喜民的车队有百来辆马车,分为五个小队伍,有时候会一起出任务,有时候会分开单独行动。

  夏喜民打算先给一两小队换上球轴承的车轴, 看看效果,若好,再将所有的马车都换上球轴承。

  陈云州一口答应下来:“此事你派人与乔昆联络即可。”

  这事便这么定了下来。

  半个月后,夏喜民的两只车队的马车都换上了球轴承。

  夏喜民特意拉了两支队伍,载相同重量的货物,在城外比试了一场,同样的十里地,装上了球轴承后的马车速度要比没装的快两成左右。

  这场比试他没有瞒着人,很多百姓都去看热闹。

  于是消息也传到了城中各富户、达官贵人的耳中,大家纷纷询问夏喜民马车的速度为何提高了那么多。

  夏喜民趁机推出了球轴承。

  很多人都不相信,车轮中间就换了那么个铁疙瘩,这速度竟然提高了那么多,太不可思议了。

  可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们不信。

  很多人都提出购买球轴承,可这价格让人望而生畏。

  陈云州听说了之后,也不在意。这些人若以为球轴承造型简单,一看就知其大致的构造,很好仿造就那就错了,光是打磨里面的钢珠就很费劲儿。

  更何况普通的铁并不耐用,钨矿这种东西,很多人可不懂,短期内是没法复制的。

  果不其然,有些个有心的找铁匠试了试,打出的球轴承神似但却达不到夏喜民手中效果,费了一番功夫最后白忙活了,还是得向夏喜民购买。

  夏喜民的生意顿时好了起来,手里的球轴承供不应求,只能催促工坊这边多生产一些。

  乔昆没辙,请示了陈云州后又购买了一批奴仆,加入到打磨钢珠的队伍里。

  而且随着技术的熟稔,效率也提高了不少,日产量提高到了四十余个球轴承。

  单这一项,每个月就能给陈云州带来两万多贯钱的纯收益。

  郑深看着这账目都惊呆了,笑道:“大人若不为官,去做买卖也是一把好手,当胜那陶朱公。”

  陈云州哈哈大笑:“郑叔你过奖了。不是我会做买卖,而是夏喜民会做,我只是沾了他的光。”

  如今夏喜民已经派商队带了一批球轴承出庆川,准备卖到外地去,毕竟这么高的价格,庆川府能用得起的人实在是有限。

  “都一样,若非大人点子好,也赚不了这么多的钱,这下修路的钱有了。”郑深笑道。

  陈云州笑道:“记得将账目做清楚,咱们官府开采铁矿,赚的钱用来修了路,建了桥。若哪天有人拿这说事,咱们也有账可查。”

  “好的。”郑深点头,“大人,那现在就开始修路吗?”

  铁矿、钨矿运输比较困难,尤其是遇到雨季,路面湿滑泥泞,更是难走,乔昆已经跟陈云州反应过了好几次。

  陈云州道:“修吧,不过天气热,中午让大家休息两个时辰,申时在开始修,慢一点也行,不必着急。此外,让人准备些解暑的绿豆汤、薄荷水之类的,供给大家,不要搞出人命。”

  郑深知道陈云州一向重视这点,点头道:“大人放心,我会与两位县令强调此事。”

  文玉龙那边陈云州倒是不担心,但潘密就不好说了。

  他说:“河水县的路已经修了快一半了,剩下的交给文玉龙。你盯着去平岭县的这一段。”

  郑深应了下来,亲自前去监督。

  于是六月夏日炎炎,庆川府又迎来了热火朝天的修路大队,而且是两条路同时修推进,这让庆川的百姓都震惊不已,对陈云州这个新任知府好感倍增。

  再加上河水县、平岭县收益的百姓,陈云州的拥护值每天都以几千的速度增长,偶尔还能上万。

  到七月初的时候,陈云州已经积攒了五十三万拥护值,这是在庐阳时不敢相信的。

  果然,想要赚取更多的拥护值,还是得换个更大的舞台。

  若是去了京城,估计攒拥护值的速度还能快不少,因为京畿地区就有几百万人,一半的人给他一点拥护值都能有个上百万拥护值。

  见陈云州在看拥护值,小助手又冒了出来:【宿主,你有了这么多拥护值,还不用吗?红薯藤已经很茂盛了,换一个。】

  这话最近陈云州三天两头都会听到,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他哂笑道:【小助手,我记得最初我有事叫你,你有时候都不出现,如今我怎么感觉你天天都盯着我。】

  小助手还以为陈云州在怪它过去故意冷落他,连忙解释:【不是啊,宿主,以前我忙别的去了,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