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疯批夫妇 第336章

作者:色彩缤纷的薛静妃 标签: 穿越重生

  明黛直接挑开:“我们这次选择的是小学老师,不是应试。

  分数固然重要,最重要的还是适合教导小孩子。

  你的解题思路大都是高年级的解题思路,你又怎么来教小孩子的?”

  一番话问下来,方柔自然回答不上来。

  她根本就没打算认真教孩子,只是想要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毕竟,明年就是第一届高考了!

  她一定要考回去!!

  村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上学还有这么多的学问,纷纷对待学习更认真了。

  就是这四名老师也要经常考试,确保他们有把心思放到学生们身上。

  初高中的老师,明黛就没有从知青里选了,而是和瞭望山农场达成了友好合作,借着改造学习的名头,把瞭望山农场的不少老宝贝挖过来上课。

  这些可都是重点大学被下放的老师、学者,等到高考结束,回归原位,哪个跺脚都能让学术圈抖一抖的存在。

  就这样,被明黛用成人教育的培训名额换过来了。

  有魏宴压阵,革委会的人象征性的过来查看了下就没再多过问了。

  想来个突击检查也不行啊!

  这前有虎后有狼的,硬闯可能就要永久留下了啊!!

  这些老宝贝来了后,刚开始还被柳家湾人的热情吓了一跳,新棉袄、新棉裤、新房子的供着,甚至学校食堂还顿顿有肉!

  真的只是要他们教书吗?!

  明黛表示,怎么可能!!

  你们还得负责出教材,考试,订正,一点点的把有希望高考的苗子给筛选出来!

  半年的相处,这些老宝贝才彻底放开,找回了当年一截戒尺,指点方遒的感觉。

  明黛也没闲着,她在村里教英文。

  和友谊商店的合作一直在进行着,明黛这两年陆陆续续又推出了一款养肤面霜,针对西方国家女士皮肤受损特制的,瞬间卖爆。

  靠着着祛斑霜和养肤霜,明黛完美的支撑起整个黑省的向阳花项目。

  也让黑省的生育意外往下降低了好几个百分点。

  另外就是柳家湾的草莓盆栽、帽子和羊绒披肩。

  草莓盆栽基本都是供应京城市场,本地人买的比较多。

  帽子和羊绒披肩则是在外国旅行团的圈子里爆火。

  尤其是之前花了70美金买了“空中花园”帽子的琳达女士,每年都会花费3000美金来购置化妆舞会的礼帽和装饰。

  而柳家湾的设计每次都能戳中她心中最痒的地方。

  明黛教村里人英语,就是为了让他们有和外国人对话的能力,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去赚外国人的钱!

  柳大正知道明黛的想法后,很认真的跟着她学英语,希望真的能和这些外国人交谈,学习他们的文化,做出更好的作品。

  赚他们的钱!

  反正,只要提到能赚钱,柳家湾的人就热情高涨。

  最后,柳大正也磕磕巴巴的能说上英语,只是口音不是很准确,但是意思能表达的差不多。

  于是明黛和顾斯年就带着刚学会英语的柳大正去了京城。

  刚开始坐在柜台后面的高脚椅上,柳大正吓的基本说不出来话。

  有外国人过来问帽子,他听懂了,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明黛和顾斯年就在一旁看着,也不说话,硬生生让客人走掉。

  这可不行啊!

  走掉的都是钱啊!!

  在钞能力的加持下,柳大正慢慢开始说话,刚开始磕磕巴巴的,后面越说越流利,最后更是直接开了一单!

  拾起自信的他开始询问客人国家的风土人情,对帽子的定义,一点点的填补自己缺失的市场知识。

  只是在遇到琳达女士的时候出了点意外。

  她是个继承了前夫百万家产的寡妇,唯二的爱好就是开舞会和旅行。

  当看到话说的不流利,但是每个单词都说到她心里的柳大正的时候,一种悸动让她当场求婚,并献出香吻一枚。

  明黛至今都还记得大正叔被吓的惨白的脸和慌忙躲避摔下椅子的狼狈样子。

  再三拒绝后,琳达才放弃嫁给大正叔,转而和他们做起了生意。

  之后每次去京城,大正叔都要提前给京城打电话,问问琳达的旅游团来不来华国。

  就这样两年历练下来,柳家湾的成人教育中心,英语学员的英语水平直线上升,高考应该可以加分不少。

  当然,被筛选出来不适合参加高考的,也要上课。

  各种技能培训,应有尽有,喜欢哪个上哪个,每人硬性要求,必须选择一个!

  所以,只要是农闲的时候,其他村里的人三五聚集的悠闲晒太阳,扯闲篇。

  而柳家湾的人,人手一个笔记本和错题集,边走还边念叨着什么。

  教室里更是写着“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生前何必多睡,死后必定长眠!”

  。。。。。。

  这样渗人的标语下,柳家湾的学习水平蹭蹭的上涨。

  就连老宝贝们都惊奇自己的教学水平,真的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啊!

  公主们,从369章开始,我改过了哈,接不上的可以再看一下。

  出去浪一趟,成功把自己浪生病了,大家春节出去玩也要注意啊!感觉不对就吃药,要不就和我一样,嗓子里住了群渣渣辉,一直在拿大刀砍我。

第373章 模拟考,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过完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后,明黛就开始紧张起来。

  明黛记得第一场高考的恢复时间是1977年的冬天,距离高考恢复也只剩下大半年的时间。

  但是,她记得,在高考恢复前,这些老宝贝可都是被召回参与出试卷了。

  时间紧迫,明黛觉得,有必要在这些老宝贝被召回前,再压榨一下。

  毕竟,万恶的资本家教会我们,不压一压,你怎么知道海绵里有多少水分呢!

  “什么?”

  前华国数学教授钱茂林一脸为难的看着眼前的小知青。

  “还要考试?小明知青啊,年前刚结束了周考、月考和期末大考,考的同学们看到我们几个老家伙就跑,现在还要考试啊?”

  明黛啧啧两声,把特意拿出来的好茶倒给几人。

  “钱老,你要相信村民们的潜力,之前他们普通话都说不了,现在不也被我带出英伦腔了吗?

  人啊,不逼一把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钱老看着笑的可爱的小知青,捧着茶杯,默默后退。

  是,村里现在不仅小学里的孩子讲的一口流利的英伦腔,就连镶金牙的柳三爷,不会说英语,但是一口英伦腔的普通话说的十分地道。

  为啥?

  明黛定期在村里搞全民说英语,要求大家无论在家,在上工还是在上学,都要说英语。

  会说的自然没有问题,不会说的只能装哑巴,最难受的是那些只会说一两个的。

  当然也有像柳三爷这样,企图模拟腔调轮混过关的。

  最后的结局,就是罚钱。

  而且,罚的钱是归举报者所有的。

  那些天,多少人憋着一天都没敢张嘴,晚上说梦话的时候被老婆逮到,带着去领罚款了!

  就连柳三爷,明黛都没有手软,直接罚的柳三爷只能蹭小马王的糖吃。

  效果也十分显著,村里人现在跟着明黛去京城的友谊商店,和外商交流,已经毫无压力了。

  而村里的小学,明黛也邀请了英语方向的老宝贝过去双语教学。

  不是舔西方主义的裤脚,而是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洋话,赚洋钱,是刻在每个柳家湾孩子骨子里的深刻记忆。

  钱老还是觉得考的太多了:“小明啊,现在又不需要高考,他们只要把学习到的知识掌握了不就行了吗?

  干啥一定要考试呢?”

  明黛叹息一声:“钱老,这我就要批评您了,学生不考试,那还能叫学生吗?

  考试,一方面是为了检测村民们的学习成果,另外是什么?!”

  钱老看了看其他的几个老宝贝,眼里满是迷茫。

  “不知道。”

  明黛痛惜着开口:“临场表现啊!

  人生处处都有考试啊,就像他们后期要面临的招工考试,为啥有的人明明平时不是很优秀,但是一考就能考上。

  但是!

  有的人明明平时测试都是第一名,考试的时候却大翻车,不仅没有考上,还名次靠后?

  因为他们的心里素质不好,承受能力差,一紧张,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忘记了,自然也就考的一塌糊涂了。

  而那些心里素质好的人,自然就能够脱颖而出了!

  所以,临场能力也是村民们要学习的重要部分!”

上一篇:怪可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