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疯批夫妇 第60章

作者:色彩缤纷的薛静妃 标签: 穿越重生

  慢慢地,明黛把饭缸递给他,周斯年举着饭缸看了一会,真切的感受到饭香扑面而来。

  一种愉悦在他胸腔内激荡,继而冲出喉咙,涌入口腔,生生在他脸上冲出了个笑脸。

  明黛把筷子递给他,轻轻说了句:“吃吧。”

  转身走了出去。

  周斯年专注的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煎蛋,小心翼翼的咬上一口。

  熟悉的蛋香在口腔绽放,他止不住的一口接着一口,一筷子接着一筷子,直到喝光最后一口汤汁。

  下雪了,要起床,起床了,有饭吃。

  有明黛陪伴的第一个下雪天,周斯年记住了这句话。

  明黛站在柴堆后面,听着他呼噜噜吸溜面条的声音,眼泪无声的掉落。

  她知道自己情绪失控,丧失理智了,但是她真的很难过,也很心疼。

  黄嫂子有些担忧的看着窝棚里面,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总感觉自己不应该过去。

  不一会,明黛走了出来,除了眼睛依旧红红的,但是脸上已经挂满了笑容。

  “嫂子,柳会计!快拿碗,锅里的面条要糊了!”

  黄嫂子和柳会计没想到还有他们的,不好意思的摆摆手。

  以往吃点干粮也就算了,挂面这样的礼,他们真的还不起啊!

  明黛笑着摇头:“今天下雪,我高兴!我请客,嫂子和柳会计给我个面子,咱们一起吃顿面条庆祝庆祝!”

  说完自己去拿三人的饭碗来盛面了。

  黄嫂子看看依旧纷纷洒洒的雪花,不太理解,下个雪,有什么好庆祝的?

  但是这一天的挂面,两人记了很久很久,是他们每个冬季都万分怀念的东西。

  等到三人吃上面,周斯年端着饭缸走了出来。

  明黛吸溜着面条看着他,弯起好看的眼睛:“面条我们捞光了,你要再喝点面汤吗?”

  周斯年乖巧点头,自己去把小锅里的面汤全部倒进了饭缸里。

  然后端着饭缸挤在明黛旁边,看着灶门的火喝着面汤。

  黄嫂子看着两人,不自觉的牵起嘴角,尽管这一高一矮对比明显,但是就怎么看都顺眼哪?

  奇了怪了!

  这一天,明黛对着周斯年是各种投喂,烤糖炒栗子都剥好壳放在小碗里递给他。

  苞米面团子和发糕直接热了一小锅放在他旁边让他随吃随取。

  一向限制数量的松子糖也包了一大包给他,没有嘱咐他要适量。

  周斯年乐呵呵的跟着明黛后面打转,只觉得,没有比下雪天更幸福的事情了。

  好多好多吃的啊!

  希望明天也下雪!以后天天要下雪!

  看着周斯年眼里的空白与死寂被开心取代后,明黛也松了口气,带着他把之前存好的炭取出来,找出一个漏了的搪瓷盆,铺上一层炭点燃。

  锅里放满水,加了一包干姜和两块鲜姜,大火煮上20分钟,再转移大瓦罐内。

  压好火,周斯年抱着瓦罐,柳国强端着炭盆,黄嫂子和明黛带着一叠碗和舀子,迎着风和雪朝着施工的工地走去。

  一路上寒风侵袭,雪花在风中摇摆,不愿意掉落在地上。

  地下的积雪很厚,踩下去吱嘎作响,明黛走的很稳,踩着周斯年的脚步,一步步,稳步向前。

第73章 萝卜疙瘩汤,准备回家啦!

  很快,工地到了。

  下雪给工地施工增加了很多难度,所有人都缩着脖子颤抖着手在雪中铲土。

  一锹下去,土一半雪一半,很快就混合在一起,化成泥泞。

  黄嫂子在风雪中艰难辨认,终于找到了柳家湾人们的身影。

  “当家的!当家的!别干了,让大家伙来喝口热的!”

  柳来福挑着土,一步一打滑,恍惚间听到自己媳妇的声音,四周看了看,果然看到了一行四人逆着风雪前来的身影。

  “莲花来了!俺莲花来了!都别干了!俺莲花给俺们送热茶来了!”

  柳家湾的人一听,立刻放下工具围了过来。

  黄嫂子看着被雪花染白头发的男人,气不打一处来!

  “你个熊玩意!帽子哪!这么冷的天,你头不要了,冻掉算熊是不!”

  柳来福被骂的缩缩脖子:“那不是,那个新来的小蔡知青,耳朵和脸都冻伤了吗?俺看着怪可怜的。”

  黄嫂子看到围过来的蔡明成,头上戴着的羊皮帽子是自家男人的。

  蔡明成闻言,立刻道歉:“嫂子,对不住,我这就还给大哥!”

  黄嫂子看看他冻的通红的鼻子和惨白的小脸,叹口气,按住了他脱下帽子的动作:“别脱了,一冷一热非得感冒不可!”

  蔡明成被按住了手,红着眼睛点了点头。

  柳国强让大家排队,领姜茶。

  明黛让周斯年把瓦罐坐在炭盆里,掀开瓦罐上的盖子,一股热气化作白雾喷涌而出,很快消散在冷风中。

  一碗碗滚烫的热姜茶抱在手上,还没喝,大家就忍不住叹息,太舒服了!

  端起碗,一口下去,热辣辣的烫到胃底,整个身子都暖和了起来。

  还有什么,能够比在冰天雪地内,来上一碗热姜茶更舒服的!

  很快,一瓦罐的姜茶分完了,柳家湾的革命勇士们拿着战斗工具再次投入到风与雪的斗争中去!

  在其他人的艳羡中,四人抱着瓦罐走了回去。

  黄嫂子到了窝棚,从包袱里扯出一条红色的备用头巾,风风火火的朝着工地疾驰。

  不一会,柳家湾第二个戴红头巾的男人出现了。

  想着外面的天气,明黛把晒好的药材翻了出来,配比好,放进瓦罐内重新煮了起来。

  带着周斯年,把被雪堆覆盖的萝卜窖挖开,把萝卜挖出来,就着外面的雪擦洗掉泥巴,再用温水洗干净。

  锅里,黄嫂子用为数不多的碎大米焖了一锅的大米饭。

  明黛则是在小灶上,把提前冻上的冻白菜炒了出来,整整炒了三小锅才炒完,油都放了三回。

  好在还有两天他们就可以回去了,正正好,可以用完。

  饭闷好放进大铁盆扣好,菜也一样,放在小灶上温着。

  明黛开始烧萝卜汤。

  铲了一铲子油,放在锅里烧热,倒出切碎的花生米炸香,然后倒入萝卜丝翻炒几下,加水煮开。

  等到萝卜丝变软,她把和好的一大盆面疙瘩剥进锅里。

  这是最后的杂粮面了,吃完也正合适。

  大火轰起,水汽翻滚,很快一锅萝卜疙瘩汤就好了。

  明黛把剩余的火压好,带着三人抱着柴火去其他人的窝棚。

  每个窝棚都燃起一堆篝火,很快温暖就熏散了寒意,小小的窝棚成为冰天寒地内的一处温暖的避风港。

  下工铃声响起,明黛把饭菜都端出来,人们开始排队,她和黄嫂子搭配,一个添饭,一个分菜,用最快的时间分好了饭菜,让每个人的碗里都是热气腾腾的。

  领好饭,得到交代的众人回到各自的窝棚,进去就被热浪扑了一脸。

  大家围坐在窝棚边,烤着火,吃着大米饭,就着冻白菜,分外满足。

  一个黑瘦的汉子感慨:“不记得是哪一年了,挖水库的时候,也是这么大的雪,我们端着饭在外面吃,雪花扑簌簌的往碗里掉,饭没等吃到嘴里都变成了冰碴子,只能一边吃一边用嘴捂化了才敢往胃里咽,哪敢想能有今天,坐在火堆旁吃着热腾腾的饭菜哦!”

  (这是作者奶奶给作者讲述的,他们那个年代挖运河的经历,我至今都不敢想象,家乡那条可以过货船的运河,是人工开挖的,那个时候他们的生活是真的很苦,奶奶说经常吃不饱,晚上跟着人去豆子地里偷豆子吃,不敢烧,都是吃生的。)

  经历过那几年的人纷纷跟着应和,再次感谢这次做饭的四人。

  明黛看着大家吃的差不多,把萝卜疙瘩汤舀进桶里,提着桶给各个窝棚的人分上一碗。

  吃完饭,再喝上一碗疙瘩汤,柳家湾的人觉得自己又可以多干两个小时!

  临到上工的时间,明黛又一人喂了一碗汤药,喝的大家身子暖和和的。

  一天下来,其他村的人要不累的趴下了,要不直接冻生病了,只有柳家湾的人围着温暖的火堆,喝着豆芽汤,笑的开心。

  晚上,明黛盘了盘剩余的公粮,想了想和黄嫂子商量接下来的两天他们供应早饭的事情。

  黄嫂子没有想到还剩下这么多粮食,欣然答应了,他们家是绝对不允许私吞公粮的。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柳家湾的人们一人一碗浓稠的杂粮粥,配上明黛腌的小蒜,呼哧呼哧喝完,扛着工具雄赳赳气昂昂的上工去了!

  其他村的人看着这群人,只觉得他们变态极了!

  明黛把控的很好,最后两天,所有的粮食都吃完了,萝卜、白菜、猪油和盐巴也用光了,可谓利用到了极致。

  最让大家挂心的田鼠干,大家都没有选择吃,而是分下去拿回家。

  柳家湾60个人,一人两只,还剩下2只柳国强做主给了周斯年,大家都毫无异议。

  柳国强核实无误后入了帐,明黛最后的工作也交接完成了!

  第二天,一早上,众人就开始打包行李,明黛这边的东西最多,她光晒干的中药材就有好几麻袋,闷好的木炭也不老少。

  熟悉的马蹄声响起,穿成熊的柳三爷重新出现在大家视线内。

  柳三爷来之前还挺焦心的,这一年又赶上了下雪,不知道柳家湾的这群人变成什么鬼样子了,不能走动的又有几人,他的马车拉不拉的下?

  等到营地看到众人的时候,他不敢置信的揉搓下眼睛。

  咋一个个都笑盈盈的,往年一看到来接人的马车不都先哭上两嗓子吗?!

  正想着,就听到隔壁村的窝棚区传来了哭嚎声。

上一篇:怪可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