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105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今年的裙菇季格外短。

  以往三月开始冒出来,五月底才没。

  今年四月上旬才有,五月中旬就没了。

  山水村的村民心里惋惜,却也知晓这是没法的事。

  转而想到六月多竹菇就出来了,六月不像四月是农忙时节,且六月雨水多,竹菇也多,到时只要不怕劳苦,还是能多捡到菇子的。

  五月底,农忙早早结束,裙菇季也结束了,处在村子上人上半年最清闲的时刻。

  水清家决定开始收土豆。

  “爹,水清家决定收土豆了!”王桂芬脚步匆匆,忙回家告诉公爹。

  家里的其他人听到后,老二李武抢先问道:“不是说六月才收吗?咋提前了?”

  水清家正月十几开始耕田,后来他们家以工换种,去帮忙种时早的一月下旬,晚的一月底二月初才种下去。

  “对啊,之前说土豆要四个来月收获,这满打满算也不到四个月,晚几日收说不定收成也能好些。”老三李强皱着眉头,脸上是心疼。

  耕地、播种、拔草、施肥.....庄稼人辛苦了几个月,就是等最后收获这一刻。

  只是晚几天,收成能好上许多,提早收了多心疼啊。

  王桂芬刚从水清那聊天回来,将水清的想法说出:“嗐,还不是怕暴雨洪涝么!

  水清说土豆这东西不能泡,一泡了水要不腐烂,要不发芽,前几个月范老大一家子吃了发芽的土豆,那惨样你们也是知道的;

  他们家就想着干脆早些收回家储存起来,收成差点也只能差点了。”

  老村长坐在躺椅上,半晌没吭声。

  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妇,齐齐看向自家爹爹。

  别家的老人他们不知道,但是他们自家的爹爹确实当得‘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不管什么事,他就是家里的主心骨!

  “爹,咱们家也要提前收吗?咱们家比他家还晚种啊。”李强紧张的问道。

  他们家人多也能吃苦,白天给范进家种了土豆后,晚上趁着夜色挖了半宿的地——幸好白天种土豆不是体力活,对他们来说一点不累,不然白天黑夜的干体力活身体怕是吃不消。

  等二月初,全家下地,赶在二月中旬前全部种好。

  然而这也比水清家晚了十多天。

  老村长眉心紧锁,对上大儿子问道:“老大,你这几日有没去地里看过?”

  李文忙回话:“咋没有去看,我恨不得天天看几遍。”

  “那你有挖出来看过没?”老村长又问。

  李文嘴巴张了张,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磕巴的说道:“我、我哪敢啊,没长好挖出来不是糟蹋粮食么?”

  老村长看向三个儿子,吩咐:“你们仨去地里,每个人挖一分地的土豆回家;

  记住,不能偷懒,要以你们最快的速度挖回来。”

  三人虽然不知道爹爹是什么意思,但听话的哎了一声,跑到院子里拿起锄头和竹筐就往自家种土豆的地奔去。

  一个时辰后,三人气喘吁吁的搬着竹筐子回到院子。

  王桂芬三个妇人连忙跑上前搭把手。

  看到装的满满的竹筐子,王桂芬悄声道:“爹只让你们各挖一分地,你们不会一个人挖了三分地吧?”

  李文咧嘴一笑,脸上的欣喜掩盖不住:“孩他娘,这就是一分地的!”

  “大嫂,我们真的只各挖了一分地!”李强脸上全是丰收的喜悦。

  老村长听到院子里的动静,拄着拐杖出来了。

  他先是查看了筐子里的土豆大小,又估算了下重量,最后预估了一下时间。

  随即开口说道:“这土豆最大的比当初你们从进小子那换回来的也要小一些,看来是还没到日子。

  按照刚才你们三人挖土豆的时间,一人一天最多挖一亩地,捡起以及运回来还都需要时间。

  咱们家种了十五亩,最快也要五到十天才能全部收回。

  这一筐估摸着有一百三五十斤,倘若是这个收成的话,知足了,没必要冒险再等。”

  大雨不等人,往往一夜之间就能将田地淹没。

  听到一筐有一百多斤,王桂芬张慧赵兰三人惊呆了。

  这才是一分地,那一亩地不就有一千多斤的收成?

  他们家只种了十五亩地,岂不是比以往几十亩地的苞谷收成还多?

  咽了咽口水,赵兰懊悔的喃喃自语:“当初就该再勤快些,多种上几亩地!

  不、把种苞谷的地全部用来种土豆,咱家岂不是收成堆不下了?”

  李强也跟着自家媳妇道:“当初哪怕再多种上几亩地也是好的啊。”

  王桂芬是长嫂,比底下的沉稳许多,笑道:“别贪心了,那时谁知道呢?

  咱们把地里的收回来,水清不是说过么?九月还能再种一季,到时咱们再多多的种!”

  底下几个点头如捣蒜。

  王桂芬娘家也是本村的,当初种土豆时,娘家爹娘兄弟在她的劝说下也去水清家开荒帮工了几日,种的虽不多,但也有五亩地。

  她对上公爹道:“爹,我回娘家一趟,和我娘家爹娘说一声,看他们提前收不收。”

  “嗯。”老村长点头。

  老村长家和王家在山水村本村,一时间两家要提前收土豆的消息传遍了各家各户。

  等听到产量时,没种土豆的人家更是惊得半天合不拢嘴。

  回家后懊悔的肠子都青了,不住的唉声叹气。

  另外几户种土豆的人家,无论亩数多少,也开始担心。

  收了,哪怕产量少一点,但比苞谷足足多了几番!

  不收,要是暴雨来了,那就全没了。

  只纠结了一夜,其他几户人家也纷纷下定决心收土豆!

  第二日,水清家放出口风:她家招人收土豆,可以用铜钱,也可以用土豆抵,愿意的报名即可。

  在得知土豆的产量后,其余人家正愁怎么弄土豆种呢,一听可以用土豆换,立马沸腾了。

  报名!

  一定要报名。

  土豆好吃,比黑面好吃,比苞谷也不差,但它产量大啊。

  在产量面前,别的都是浮云。

  一时间,山水村的人又忙碌了起来。

  种土豆的人家收土豆,没种土豆的人家帮着水清家收土豆。

第144章 白满善带来的消息

  水清家种了九亩田、五十亩地的土豆。

  分家时没有这么多亩地,这是上次以工换种后开荒出来的。

  分家后,房子盖了,山上葛根、何首乌、果树种了,牲口养了,田地种了,就连地也在慢慢开垦后亩数变多。

  村子上其他六户人家种的土豆也就和她一家亩数差不多。

  她家只有八口人,其中还大多是孩子。

  靠自家收五六十亩地土豆,不知要到猴年马月。

  所以她家得请人。

  山水村有三十四户人家,老老少少四百多号人,扣除种了土豆的六户人家,他们得先收自家的土豆,剩下的还有二三十户人家呢。

  有了他们六户人家的表率,简直就是活广告。

  水清招村子上的人收土豆简直太容易了。

  并且个个不要铜钱,只要土豆——留着做种。

  他们打听清楚了,九月还能种一批,只要有种,就有希望。

  挑好人选,水清家的土豆也开收啦。

  一部分人分得锄头钉耙,只负责挖;

  一部分捡,一个一个放进装土豆的筐子或麻袋里;

  剩下的一部分人,负责将装好的土豆用板车拉回到库房里摆放好。

  一筐又一筐,一麻袋又一麻袋,在田埂小路上排成长队,先是搬到主路,放进一辆又一辆的板车、独轮车上,再被运回。

  白满善、李湖玉和白子谦驾着马车前来时,看到的就是蜿蜒不断的车辆,长到看不到尽头似的。

  白子谦惊喜不已,兴奋的道:“一定是水清婶子家的!”

  李湖玉出生小渔村,她们村打渔厉害,但是种田种地委实不行,也没有多少田地给他们种。

  她对上夫君问道:“这个时节,有什么农作物要收?”

  白家也是种植大户啊,家里成百上千亩的田地,怎么夫君说现在是农闲时节,可以来水清家住段日子?

  白满善眉头蹙起,脑中快速把六月收的粮食过了一遍,突然灵光一闪,“是不是那个、土豆啥子?”

  看这数量,他心里泛起嘀咕:进兄说他家只有几亩良田,二三十亩地,这产量和亩数不对啊。

  不过可能他们赶上的时机好,前几日负责收,今日只负责运回家,所以看起来多...

  白子谦刚跳下马车,远远朝院子大门外的人大声喊道:“婶子!范叔!”

  水清和范进抬眼看去,就见到被车队拦住的白子谦一家人,顿时惊喜的道:“总算盼到你们了!”

  他们这段日子生怕后面要是暴雨或者世道乱了,好几年见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