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132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他都有些心疼。

  只不过想想这些日子以来吃的伙食,鸡鸭鱼肉蛋外加羊和兔肉,油水非但不缺甚至还很好,他能理解女儿对猪油和肥肉不是太热衷。

  唯一不能理解的是,怎么对猪下水和猪骨头之类的更喜爱了?

  这两样要不洗了麻烦吃起来有气味,要不没肉没啥油水,穷人家没荤没油水的买这个打打牙祭,他们有肉吃干嘛还吃这个。

  拿去换菇子多好,哪怕少换几斤也行。

  胡屠户正在砰砰响的剁排骨。

  嗷,对了,女儿说排骨也留着自家吃。

  胡文华热情的负责说明:“可以可以!不过猪板油猪浮油不多,按户算,一户大约最多能分上半斤。”

  村子上人一听确实能换,还有半斤这么多,开心的不知如何是好。

  半斤非常多了。

  要知道他们之前去猪肉摊子,别说买猪板油猪浮油,就是肥猪肉也舍不得买多了啊。

  “这咋算的啊?多少斤菇子算?”

  “捡的菇子不够,能不能先欠着,后面几日捡够数量了补上?”

  昨天来通知后,她们家里能出动的都出动了,一天就捡了快十斤!

  大约能换上两三斤猪肉。

  但要是再换这肥油估摸着就不是太够了,如今天气热,也没法放,等后面要是再捡了菇子来换,猪肉早就臭了坏了。

  水清正好出来看猪收拾的咋样了,听到后,笑盈盈道:“成啊,以后都行,你们也知道我家还有好几头猪,你们要是想换就捡了菇子送来;

  我都给你们登记好数量,等每次杀猪的时候直接换猪肉,成不?”

  “成成!”围绕一圈的妇人们忙不迭说道。

  只觉得水清真是太豪爽了。

  哪有不成的!

  这可是猪肉啊,肥嘟嘟满是油水的猪肉。

  菇子是好吃,烧汤也鲜美,但是哪有猪肉好吃。

  而且菇子不要钱也不费力,到了季节下过雨后漫山遍野到处都是,也就耗费点时间去捡就成。

  如今洪水封路,她们最多的就是时间。

  水清最缺的就是人力!

  鸡枞菌在商城快两百一斤,哪怕是开了伞的也要一百六十七一斤,一斤菇子能买多少猪肉啊,尤其商城上最便宜的就是猪板油之类的!

  在山水村,四斤鸡枞菌才能换一斤肥肉,她怎么可能舍不得?

  要知道,一年也就短短的这几个月才有鸡枞菌,而且雨后最多,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还不得抓紧时间捡菇子挣钱!

  想到此,她又说道:“猪肉要是不够,鸡蛋换成不?你们看我这鸡,每天生的蛋也吃不完。

  两斤菇子换一斤鸡蛋,要是愿意换的,也可以登记。”

  胡文华觉得他姐的脑子转的真快!

  现在每天捡一百多个鸡蛋,家里十三口人吃饭,每天可劲的造,也才吃四五十个鸡蛋,娘说鸡蛋已经堆了好几筐了!

  天热,鸡蛋不经放,运出去卖的话也不是特别方便,用来换菇子很好。

  水清想说现在一百多只鸡一天一百多个鸡蛋,后面要是换菇子不够,她家这一百多只鸡还能每天‘捡’两百多个鸡蛋。

  毕竟猪肉没法作假,但是鸡蛋作假还是可以的。

  鸡蛋作假比猪肉作假来的容易多了!

  “换!水清呐,在哪登记?”

  “每天送过来就成是不?”

  原本围绕在猪肉桌子前的妇人们全部转到水清面前,喜滋滋的问道。

  前几日发大水,她们最担心最懊恼最心疼的竟然不是田地里的庄稼,而是捡了菇子换不成大米了。

  毕竟洪水封路,没法出去更别说运送大米回来。

  并且去年是风调雨顺,白家愿意用大米让水清一家和他们换菇子,今年这还不知是不是颗粒无收,粮食眼看着就要涨价,谁还愿意用粮食换?

  也就水清是个知恩图报的,还想着用她自个家的换了菇子给白家留着!

  让她们也跟着获益了。

  水清自然是来者不拒,且多多益善。

  她手指向院子,“到晏秋那登记。”

  星回和大江都不是细心的性子。

  范河的毛笔字太丑,范湖太小,只有晏秋心细又稳重,做记账的事最合适。

  晏秋在院子里已经摆好了笔墨,本来是为了登记换猪肉的,如今一并登记换鸡蛋的也是一样。

  招弟她提前打过招呼,这两日来往的人多,她在晏秋屋子里先别出来——上次她亲爹范前过来运石灰,认为招弟还是躺着养病,硬是一句问她的话都没。

  摆明了怕接回来费口粮还要照顾她。

  不过这样也好,招弟这孩子好学,再有两三个月,字和菜多多少少能学会不少。

  这也是谋生的手艺,以后不管在哪,不至于饿死。

  妇人们哄的一声,奔向院子里,生怕晚了就没了,想着早登记早领猪肉,后面也能早早的换鸡蛋。

  水清这边使唤胡文华把排骨猪大肠猪腰子猪头以及凝固了的猪血全部搬进去,她准备做晌午饭了。

  胡文华格外的卖力,不仅搬进去了,还不用吩咐直接清洗。

  极有眼力劲!

  水清:.....爱情的力量真伟大。

  那边围绕在晏秋身旁的许婆婆不住感慨:“以往只知道男孩子读书识字,想不到女孩子也能写字,写的还如此好看!”

  有年轻的打趣:“许婆婆你不是不识字么,咋知道写得好?”

  许婆婆哼了声:“我不识字,还不会看?你看小姑娘拿笔的手多稳啊!和咱们拿针线一样稳当熟练。

  不过拿笔就是好看,比拿针线好看多了!”

  其他妇人立即跟着点头。

  村子上人对读书识字有着天然的敬畏,总觉得读书人就是厉害,懂得多!

  以往只觉得读书写字只有男孩子才能做,如今看到晏秋拿着毛笔也能写字,还写的如此好,方才发觉....女孩子也是能写字的?

  家里有读书人就是不一样,子女也能跟着读书识字。

  以往的胡水清不是不让大丫二丫跟着识字么?不过也可能不是不想,而是那时候不能。

  不然这一分家,大丫二丫不光改了名字,还让识字写字。

  没人压着,难怪这日子越过越红火。

第178章 宴请丁家人

  厨房里,水清对被奉为榜样典范一无所知。

  她正在用心制作晌午饭。

  最里侧的大铁锅用来制作卤味。

  猪头、猪耳朵、猪舌头、猪大肠全部放进去卤,中间时段放鸭脖鸭头鸡爪鸭爪鸡翅鸭翅,等快好的时候再放香干、水煮蛋,随后小火慢炖入味。

  中间大铁锅煮上米饭,上面的木制蒸架上放了茄子、腊肠、咸鸭蛋、梅干菜扣肉、粉蒸肉,也幸而土灶铁锅大以及茄子腊肠咸鸭蛋不怎么占地方。

  不然换成电饭煲,无论如何也蒸不了。

  最外面的大铁锅负责现做的菜。

  邀请了丁家一家人吃晌午饭,可不能寒酸了。

  她是看出来了,丁家人不缺钱也不缺吃的,他们只缺做菜的手艺,送别的都没法打好关系,要想常来常往,只有吃食才行!

  水清先做的是炖排骨。

  排骨挑选的是仔排,焯水后炒到两面金黄,注入沸水,汤汁立马变成奶白色,下入切成滚刀块的山药,盛起装入砂锅,转到红泥小火炉上慢炖。

  猪蹄是做的红烧。

  焯水后先炒个糖色,上了颜色后,再加入配料炒香注入沸水,最后倒入昨晚泡上的黄豆,盛起同样转到红泥小火炉上慢炖。

  不得不说炭火充足就是好,炖菜烧水烧烤方便的不得了。

  荤菜硬菜搞定,剩下的炒菜快,水清松快下来。

  烧锅的胡母站起,擦了擦手笑着问:“今日请客的人有什么特别的吗?我瞧着白家的人你也没这么紧张。”

  清儿以往也会准备很多菜肴,丰盛极了,没可挑剔的,今日准备的也很丰盛,但她就是感觉清儿很有些紧张?

  水清没敢将这是弟弟中意的人说出来,怕没成功的话影响人家闺女名声。

  不过为了防止娘不重视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着重强调了一下丁家人的好。

  例如大方:昨日第一次上门送了两大罐蜂蜜。

  热心:丁家虽然在山水村最后方,水患基本上对他家构不成威胁,依然冒着暴雨去建堤坝。

  仁义:村子上人蘑菇中毒以及上次范进大伯哥一家人除了招弟都中了毒事件,都是丁家给的草药救治的。

  胡母听到后面,知道是会医术的,肃然起敬!

  村子上的人一敬畏读书,二就是医者了,甚至医者还能排在前面,毕竟谁都可能指望上。

  尤其和女儿一个村子,更加想着要打好关系,以后女儿一家人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说不定需要人家帮忙。

  当即比水清还激动,先去准备好茶水以及糕点蜜饯。

  当丁和礼一家三口带着礼物上门时,就看到一派热热闹闹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