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142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水清商城什么都有,但出来一趟多少要买些东西,粮食重运回去不方便,还是买盐既实用又耐吃。

  杂货铺里人出奇的少。

  也对,如今水患,温饱是最重要的,这些不能吃不能喝的东西,放在世道好的时候锦上添花,放在灾年那就是第一个舍弃掉的。

  丁和礼手上银子充足,一口气买了不少红糖、头花、灯油、火折子等等。

  买的多店铺掌柜的还给减了不少钱。

  最后去的布庄,这里人就更少了,除了他们两人没有旁人。

  丁和礼买的上好的细棉,颜色也比较鲜亮,一看就是给闺女买的。

  又买了深色的粗棉,这是他和怡林的。

  范进买的更多。

  他家人口多,尤其孩子长得快,每人每季两身衣裳就要不少布料。

  细棉、粗棉、麻布都买了许多。

  和丁和礼家好的给闺女穿不同,他们家是好的料子穿里面,差的料子放外面。

  水清说好料子柔软,贴身穿舒服。

  经常上山下田下地干活,差的料子刮花了抽丝了不心疼。

  每个人再有一身好料子的外出衣裳就够了。

  一个半时辰很快过去,两人提前赶到约定的汇合地点,那里村里汉子也早早的等候着了。

  见到他们驮着满满一车的货物回来,忙迎了上来说话。

  “粮食涨价的太厉害,黑面原本便宜的时候三文一斤,贵的时候也不过四文一斤,现在竟然六文了!”

  “粗粮也涨价的厉害,我本来想买些小米熬粥喝,一问价竟然比以往上涨了两文一斤!也太贵了。

  人还多,跟抢似的,我只买了十几斤。”

  “我们找了三个铺子,一个比一个人多,去年的陈粮非但不降价,还涨价了,哎,新粮没了,可不得涨价么。”

  “丁叔,你们买的啥?涨价了不?”

  丁和礼忙回道:“我买的大米和白面,这两样还好,每样只涨了一文一斤。”

  众多汉子一听也正常。

  大米和白面属于精细粮食,本来就卖的贵,买的人少,涨的少也正常。

  “唉,知道涨价,不知道会涨这么多。”

  原本以为能买一百斤黑面的钱,现在不到七十来斤了,硬生生少了三十多斤的粮食。

  “再过个几天过来,怕是黑面能卖粗粮的价!”

  “你别说的吓人!”

  “是我说的吓人吗?你看看外面的田地,今年有收成不,没有粮食可不得卖的贵。”

  人群中叹气声不断响起。

  范进在默默清点人数,清点完毕后,对上众人扬声道:“人齐了,咱们赶紧回村吧。”

  原本唉声叹气的汉子们抬头看了眼天色,惊觉确实不早了。

  他们每辆车上都堆的满满的,样样都是家里急需的东西,可不能有闪失。

  回去牛车上拉的东西多,范进和丁和礼已经下来跟着走。

  汉子们轮番拉车推车,旁边的人也没闲着,左右扶着帮忙推。

  出了城,那些衣衫偻烂的灾民看着他们的车辆,不住的吞咽口水。

  山水村外出小队的所有汉子背后一阵又一阵冷汗,不住庆幸他们人多,要是一两个过来,还不得吓死!

  回家,赶紧回家。

第192章 牛头镇暂时回不去了

  一行人紧赶慢赶,回到村子时,天色已然漆黑。

  没办法,路上积水多,车上货物重,车轱辘时不时陷进泥土中,要好几个汉子帮忙才能抬起来继续前行。

  回到村子,各家各户也是好生一顿忙乱,甚至连舍不得用的油灯也点上了。

  购买了不少东西回来,清点的同时喜悦心安大于劳累。

  秦怡林看着五麻袋鼓囊囊的粮食,心终于放了下来。

  他们家不比村子上的人家,村子上的人有田地,粮食交了赋税后,大多留着吃,自家不种田地,备足粮食才能不慌。

  进城的汉子回来后,将一路上的见闻和自家人说了一遍,忧心忡忡中本想去老村长家商议,天色太晚作罢。

  反正李文也去了府城,回家肯定要和家里人说的。

  李文确实在和家里人说一路上的见闻。

  听完后,家里一片寂静。

  “我的老天爷,这让那些遭灾的人怎么活。”王桂芬双眼怔怔,念叨了句。

  赵兰急急追问:“官老爷怎么说?”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

  官老爷当然不会亲自出来和他们说,但是有什么事会贴告示。

  范进是读书人,能认识字,今天有跟着去,告示上写了什么肯定能认识。

  李文摇了摇头:“没有,贴的还是以往的告示,没新的;只是进城费涨了一文。”

  两文的进城费已然不便宜,听说别的府城还有一文进城费的,想不到现在又涨了一文,这要是想去府城卖个鸡蛋什么的,还没卖出去已经先没了几个。

  “这往后想去府城可就更难了。”李武叹了声。

  张慧推了推他,“往后去哪里不难?怕是牛头镇也不平稳。”

  屋里陷入沉寂,最后还是李文打破沉默气氛,对上自家爹问道:“爹,外面不太平,咱们要不把防护队整出来?”

  “整!肯定得整,咱们家的粮食这么多,可不能便宜了旁人!”李强抢先道。

  流民没吃的是很可怜,但要是来抢他们的也不成,他们一家老小饿肚子一样可怜。

  老村长思索了一番后,对上儿媳妇吩咐:“桂芬你们几个,明日去胡水清那,问下她的意见,看看怎么整,时辰上怎么排。”

  防护队他没弄过,他也老了,人老就迟钝,近些日子总觉得记性不如往日,还是听一听年轻人的意见在做决定。

  多听多看多想总归没错,不惹人讨嫌。

  王桂芬三人没想到那么多汉子,公爹竟然会让她们去问水清的意见。

  转而想到这本来就是水清想出来的,公爹能让她们去问代表着认可这个提议!

  她欢欢喜喜应道:“哎,好!我一定问仔细喽。”

  总觉得村子现在不同了!

  范进先送了丁和礼回去,卸下车子上的货物后,顿时空了一大半,他坐上车架,方才往回赶。

  等到了家,岳父和小舅子也正巧到院子前。

  今日洪水退了,他去府城,岳父和文华不放心家里,驾着驴车回牛头镇看了一趟。

  驴车旁牵着几头大猪,驴车上还有五六只小猪崽。

  院子里的人听到声响,打开院门迎了出来。

  天上月色清冷,洒落一地清辉,勉强也能看清。

  “孩他爹,家里收拾的咋样了?”胡母迈出来首先问道。

  他们在闺女家住了这么长日子,女婿仁厚待他们非常好,但好吃好喝供着娘家人,只怕清儿婆母知晓了有意见。

  之前洪水未退,还有个由头,如今洪水退了,把家里收拾收拾,再帮清儿后山的何首乌扦插好,他们也该回去了。

  “原本还想着收拾收拾,咱们可以搬回去住了,哪成想”胡屠户叹了口气。

  看向老伴的眼神很明显,还要在清儿这儿住上一段时日。

  胡母看向儿子。

  胡文华将屋子里情形说了一遍:“厨房上方屋顶塌了,估摸是暴雨造成的;

  屋子里到处是泥浆,厚厚一层,还有一股粪便恶臭味,问了隔壁王大娘说是洪水带着粪池的粪便灌进来,到了腰部,她家刷了好几天才刷干净。

  而且即使刷干净了也没用,王大娘说最近牛头镇不太平,受灾的灾民先是乞讨,乞讨不到食物改为偷窃,咱们家门锁坏了,应该也是那些灾民撬开的,尤其这两日已经有强抢的势头了。”

  王大娘说她家还不知道投奔哪个亲戚。

  只是这不是短住,还不知道要住多少时日,哪个亲戚能收留他们一大家子人长住?

  王大娘一家很忧愁,对他们有住的地方更是羡慕的不得了。

  胡母听完,心凉了半截。

  “爹娘,你们想回去是不是在这住的不舒坦?”范进以为岳父小舅子只是回去驮东西过来,没想到是想搬回去住。

  胡母连忙摇头,笑道:“哪里是不舒坦,是太舒坦了!天天好吃好喝好住,又不收银钱,白吃你们这么多时日,洪水退了哪里好意思。”

  范进听到不是不满意,放下心来,温声劝道:“爹娘日日帮忙干活,怎么能说是白白吃喝?

  要是按照外人算,还得付爹娘帮工钱才是。”

  一听女婿还要给帮工钱,胡母立即不提白吃喝了,“使不得使不得,一家人哪里要付啥帮工钱!”

  胡文华在一旁偷笑。

  要他说爹娘就是想不开,姐姐家住了有什么要紧,只要姐姐和姐夫不介意不就成了。

  再说了,姐姐姐夫家缺人干活,他们三个反正也闲着没事,在这儿还能帮忙干活,两边都能受益,不是更好?

  范进目光落在猪上。

  胡文华说明:“爹不是想着你们用猪肉换蘑菇么,怕后面猪肉不够吃,就去相熟的人家购买小猪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