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159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白子谦没想到张婶子反过来还劝慰他,白皙的面颊上更红了。

  他偷偷瞄了眼身旁的水清婶子,发现她神情自然。

  水清嗓音淡淡然宣布:“张婶子你们一家好好种,收成高最好,吃不完剩下的我按照粗粮的价收。”

  白子谦诧异的睁大了眼睛,来之前水清婶子没说这一遭呀?

  水清:.....哪能啥都和你说。

  张婶子属实没想到土豆还能卖钱!

  村子里下半年都会种,到时家家户户都有,这食物产量大,明年别说买就是再用苞谷面换也是不可能的。

  运出去卖,别人没见到,也不知道敢不敢买了吃。

  她搓了搓手,呐呐的问:“你、这,粗粮的价高了,要不黑面的价?”

  不是有钱不挣,而是她的土豆种都是水清给的!用粗粮的价再卖回给她,不是丧良心么。

  水清摆手,话语说的直白:“没事,不过先说好,按照现在的粗粮价买,一斤九文是吧?不然明年粮食价格要是涨到天上去了,我怕是买不起喽。”

  丑话说在前头,胜过麻烦留在后面。

  “明年就是粮食涨到天上,也是这个价!”张婶子喜滋滋的拍板定下。

  张小草铜牛铁牛木牛四人重重的点头。

  涨的再高都和他们无关,没有水清嫂子哪有他们现在的大屋子住着,顿顿吃到肚子饱饱!

  何况土豆还没种下,愿意以九文一斤收产量大的土豆,这价也只有水清婶子愿意了。

  水清和白子谦两人被五人一直送了老远,方才依依不舍的返回。

  两人这次有经验了,知道上半年种土豆的人家会留够足够的土豆种,像张婶子这样临时添置土地的毕竟是少数,所以两人避开上半年种土豆的人家。

  白子谦走在村子里的土路上,迟疑问道:“婶子,要是明年粮食涨价的厉害,他们不愿意卖了咋办?”

  爹说那些藩王极可能会反,一旦反了就是要打仗了,而打仗粮食就会暴涨。

  水清婶子收土豆,还是为了囤粮食吧?等到时候高价再卖出,挣上一大笔。

  “不愿意卖就不愿意卖呗,反正还有上交的六成呢,差不多也够了。”水清不在意的道。

  数量多诚意更够,但数量少点区别也不大,毕竟她这批土豆不是用来吃也不是用来卖。

  白子谦听到后,之前的猜测又推翻了,此刻无比思念他的老父亲,要是爹在,一定能给他解惑!

  正在路上押车的白满善突然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他喃喃自语:“奇怪,是谁在念叨我?”

  嗯,一定是湖玉想他了!

  幸好他送了信回去报平安,等这儿的土豆运送好,他快马加鞭赶回去!

  想到土豆,他望向长长的队伍,延绵不绝。

  官道两旁拄着木棍破衣烂衫的人,停下脚步,双眼直直的盯视着车辆上高高隆起的油布。

  “别看了别看了,东家我是做布匹生意的,这些都是泡了水的布匹,卖不起价只能运往没有水灾的地方低价卖!

  不值钱又不能吃,还重,没啥可看的啊。”白满善一路走一路吆喝。

  他吆喝完,一部分不再注视,默默的继续赶路,另一部分依然双眼直勾勾的盯视着车辆。

  队伍里,水患后进过城的那批汉子还好,没进过城的汉子则心底发毛,紧张到手心冒汗。

  范二柱咕咚吞了一大口口水,抖着嗓音问:“他们这目光咋像我们也是食物咧?”

第216章 送货

  “放心,现在你还只是觉得看着像,等后面还不知道啥光景。”白满善意味不明的说了句。

  范二柱:......他更加不放心了!

  范大柱哆哆嗦嗦问道:“他们、他们还敢?就不怕官府吗!”

  “这都七月上旬了,官府也不知道干嘛去了,城门口连个施粥的棚子都没!”李武愤愤道。

  就算朝廷的赈灾粮还没运到,官老爷也能号召府城里的那些大户人家富户合伙布施粥吧,不然再这样下去,说不定真的会发生惨剧。

  洪大牛看着路面灾民的人数,叹道:“你们广宁府受灾还算好的,只是县令不爱惜子民,啥都不管;

  等到了南宁府地界,你们看到那边的状况就知道有多惨了,怕是咱们南宁府的县令想管也无能为力。”

  “我瞧着这灾民比南宁府那边人数少多了。”洪满仓也说道。

  南宁府来的汉子们都跟着点头。

  山水村的村民原本以为自家府城这边受灾是顶顶严重的!多少人失去性命,多少人无家可归,多少人流离失所,从未想过别处府城比他们还严重!

  震惊过后,大家反应过来,七嘴八舌讨论开:“那别处要是也受灾,朝廷管的过来吗?”

  “这么多人,赈灾粮分到每个人头上能有多少啊?”

  “原本只担心咱们府城的灾民变成流民过来抢吃食,想着毕竟人数不会太多,这要是别处也有灾民,且比咱们这儿还严重许多,那岂不是不仅要防着本处的还要防别处过来的?!”

  最后一个问题抛出来时,队伍里安静了一瞬。

  白满善适时的站了出来,说道:“所以咱们要快去快回!现在灾民还在本地,很少外出,等日子一久能存活下来的很少有良善之辈!

  他们到时只会到处流窜,心黑手狠极其凶狠,咱们得趁现在还算安稳的时候赶紧将事办好!”

  话音刚落,队伍里立即响起此起彼伏的附和声:“对!咱们得赶抓紧送过去。”

  “这批送了还有好几批,可不能耽误日子又耽误事!“

  “走吧走吧,咱们三个人一辆车,轮换着拉,人休息车不休息!”

  本来白老爷请的人数多,就是为了能轮换着不耽搁时间,这样能缩短日子多运送几批,他们也不会多累。

  现在他们只觉得累点也没啥关系,早点运送完,早点窝在村子里,要是真遇上啥事,不至于一村子老弱妇孺!

  原本慢悠悠的车队,立即车轮轴咕噜咕噜转起来,往南宁府前进。

  白满善举着旗子走在最前方,心稍微定了定。

  竹林村的汉子之前统一给了心意,运送土豆不另外给工钱,加上他们在水清那待着很满意,一心想着快去快回,路上不惜力,干活很卖力,他很满意。

  而山水村因为是按天算,天数多拿的银钱就多,里面品行好的不会为了多拿一天的工钱磨磨蹭蹭,但人数多了总有品行差的偷懒拖延,别人说他们时,反而会被说是为了大家好,可以多挣一天工钱!

  这只是少数几人,他看在眼里,直接批评的话会影响整个队伍的氛围和士气,正好借着灾民的事提醒提醒。

  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

  看来不管在哪,家人和家都是最大的牵挂。

  白满善目光又落在队伍最后方拖着脚步走的范大柱范二柱两人,一路上两人抱怨声最多。

  不过没敢大声,只敢小声嘀咕,他就当做没听到。

  队伍大了,人多了,总有那么几个不好的,倒也正常。

  广宁府到南宁府平日里只要一日半的脚程,但水患过后路不是太好走,加上拉的货物重,白满善行程上定的不是很赶,来回路上各两日。

  日头当空,不管是拉车的还是旁边押车的,衣衫皆被汗水汗湿。

  走到一处空地,白满善喊道:“天热,咱们在这儿休整一个时辰,打水做午饭!”

  听到休息,汉子们呼啦一声将车辆停放在空地上,欢欢喜喜的开始准备吃食。

  范进敲定了人选后,他们就商议好了,一般熟悉的人组在一起,谁负责打水、谁负责生火、谁负责刷碗.....有了计划,此时按照计划行事倒也不乱。

  胡屠夫、胡文华、白满善外加白满善带的那些汉子,他们的吃食都是水清准备的,自然是一道。

  年轻的汉子多,胡屠户洪大牛等年岁大的无需动手,只需要在树荫下扇风等着吃就成。

  白满善摊在树根上,背靠树干,舌头伸的老长,喘着粗气。

  一路上只有他一个人没拉车,纯粹走路,但整个队伍中,此刻看起来最劳累的人非他莫属,仿佛整个队伍的活计都被他一个人做了似的。

  不过众人都能理解,富贵人家的老爷能亲自走路就不错了,哪能和他们庄稼人比。

  白满善看着比他大很多的胡屠户洪大牛等人还在谈论庄稼水灾世事,而自己喘气都费劲,有点子羞愧。

  再看看那边拉着几百斤一上午的汉子们打水生火做饭,更加羞愧了。

  这份羞愧在吃午饭时化为食欲,一下子干了三大碗!

  呃,虽然他做的不多,但是他吃的多啊。

  一下子惊呆众人。

  白满善终于想起来要脸了,指着饭碗言之凿凿:“不怪我能吃,是水清大妹子准备的吃食太好了!”

  意料之外的辩驳没到,只有一片重重的附和声:“对,我姐准备的太丰盛了。”

  “这吃食哪像是赶路的?比在家吃的都好!”

  “要是赶路一直能吃到这样的,我宁愿天天赶路。”

  几十个茶叶蛋、鸡蛋饼、炕的焦香酥脆的苞谷饼子、洗干净的一摞黄瓜、炒面.....

  炒面是用白面做的,里面放了很多花生碎和芝麻,还分甜的和咸的两种,用热水一冲香喷喷,难怪吃惯了山珍海味的白老爷也能吃上三大碗!

  天气热,鸡蛋饼子不经放,晌午就要吃掉,一张厚实的鸡蛋饼子配上炒面糊糊,一口饼子一口糊糊别提多满足。

  东家真是用心了。

第217章 好苗子

  茶叶蛋放到晚上吃也没事,苞谷饼子更是干燥的没有一点水分,和炒面一样耐放,大家都没动。

  黄瓜是今早摘的,再放个两天不成问题,还有三天的行程,留着明后天吃。

  胡文华将剩下的吃食收拾妥当,放置好,又指挥大家将升起的火堆浇水熄灭,检查各处有无遗漏。

  白满善双眼不动声色的打量着。

  没一会,胡文华走了过来,“爹,你的葫芦给我,我给你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