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197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第274章 将流民祸水东引

  “好?”范大木漫不经心的问:“过的能有多好?”

  待了几十年的村子,他还能不知道。

  黑面配上一大堆蔬菜,煮吧煮吧,盐放的足,肚子混个水饱,这样就算好了。

  是,去年村子上人跟着范进后面是挣了不少大米,大米能换成银子,但那银子不是盖了屋子么!哪还有剩下的。

  今年还没换几次就遇上水灾了,水灾后怕是范进一大家子人大米都不够,只能顿顿土豆充饥,更别说换给村子上人。

  灾荒面前,哪能顾的上其他人。

  村子上种土豆的就那几户人家,他们能不吃给其他村民?做梦呢吧,梦里啥都有。

  “他们现在一天三顿,至少两顿干的,时不时还能吃上蛋和肉,日子和以往相比好过的不得了。”范二柱气闷的说道。

  虽然不想承认,但不得不承认,村子上其他人家的日子和以往比起来天差地别。

  范大木原本倚在门框上的身子站直,脸上的漫不经心收起,嗓音暗了下来:“稻子颗粒无收,良田都被冲毁了,冬小麦也种不成,能一天三顿?还能吃上肉和蛋?”

  蛋家里养的鸡鸭鹅能生,但放在以往也是集在一起拿出去换盐!

  更别说肉类,就那几只鸡鸭鹅,杀了就没了,如何舍得吃。

  村子上人这是疯了?日子不过了?

  他看向眼前的三人,不信的追问:“他们是不是卖儿卖女了?所以才有吃?”

  范前三人面色难看,支支吾吾了好一阵。

  村子上只有他们家卖女儿了,现在说出来不是丢人现眼吗。

  幸好招弟是卖给自家兄弟了,不是外人,而且过继也不算什么。

  范前心虚保留的说道:“没,就张秃子家卖了二十多亩地给了他大嫂,换了不少苞谷面,够一家人吃了。”

  范三柱上赶着解释,说的细致清楚:“上个月白老爷雇人运土豆去南宁,出的价颇好,大多数人家都挣到了三四两银子,那时候黑面刚涨价,还没现在这么贵,村子上人买了几百斤放家里囤着。

  如今更是有了卖兔子的进账,用不上蛋去换盐,加上农忙就吃了。”

  说到蛋的时候忍不住吞了口口水,他的玩伴说了,如今家里的蛋一天捡八九个,能有七八个做了吃!

  之前捡的菇子还能去他二叔二婶家换鸡蛋,黑面配上鸡蛋,连黑面都细滑了,香的咧。

  范二柱范前有些心酸,他们家就是那个少数,才挣了一两银子,不过想到张秃子家连这个一两银子都没挣到,沮丧低落又一扫而空。

  “农忙?现在是什么农忙?”范大木挑重点不客气的发问。

  土豆上半年已经种过了啊,难道还是种冬小麦?但村子上良田的沃土冲走了,剩下板结的地块农作物无法扎根,白白浪费力气不说,还会浪费麦种!

  “村子上人准备这个月底下月初再种一季土豆,老村长他们找了一座无主的山丘,村子上每户人家将那的土挑往自家田里,种上冬小麦。”范前升起一股范大木不对劲的感觉来。

  他怎么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总是问个不停,只问他关心的方面,但要帮忙的话硬是一句不说。

  可自家现在有求于他,也不可能不回答。

  范二柱范三柱对挑土这个事没有意见,打心底认为老村长做得对,不然田没法种就没有粮食收成,没收成就没吃的!

  在听到爹爹说起老村长时,两人与有荣焉的挺直了背,很是赞同。

  范大木深深的吸气,双眼闪过一丝不确定。

  村子上所有人家竟然都活了下来,不用卖身卖儿卖女都活下来了,非但现在活下来了,后面的口粮也够吃。

  也就是说,整个山水村,只有他一家卖了?

  自家的粮食他知道,绝对撑不到下一季收成。

  洪水褪去了的那天,他早早就去稻田里看过了,看到那一片狼藉的惨状,脚步根本没回直接来到府城,他以为他抢先将自家卖了保全全家活下来是明智之举,等着村子上陆陆续续卖儿卖女甚至卖不掉,只能等死,结果....

  那他岂不是成了整个村的笑话?

  摇了摇头,他看向三人,眯起眼问道:“才三四两银子哪里够,你们是不是没好好和我说实话?”

  油盐等等哪样不需要银子!别的能省,这两样没法省。

  一大家子十几口人,三四两银子看着多,但用起来也是很快的。

  “没啊!咱们村子人不是还养兔子嘛,大木伯你也是知道的,上个月起兔子有好几只出栏这个月开始陆续卖了,那兔子特肥想不到好卖的很。”范二柱说这话有些酸涩。

  那兔子真肥,比野兔重多了,也不知道咋养的。

  范大木想到上次范进送他的兔子,肥的不得了,一只能有以往野兔两三只重,他让家里婆娘孝敬了主母两只,自家的那只则做了请管事的吃,管事的不住夸赞好吃,还让他想办法再弄一只来他下酒。

  他哪里能弄来?就这还是别人巴结他的。

  听到二柱的话,才想起来范进家确实养兔子,而今年初的时候,村子上人用老母鸡和他家换兔子养,算算日子生的崽子是能出栏了。

  “一直一百多文,一次三四只,就是四五百文,十天卖一次的话,一个月就有一千多文的进账,大木伯你说说他们是不是不需要鸡鸭蛋换粗盐了?”

  范大木心里憋的慌,越想越不舒坦。

  给人当奴才的日子不好过,他们一家人成了奴籍,村子上人却个个活的好好的....

  流民那么多,怎么就没有他们......流民?吴县令最近正在为灾民苦恼,要是将流民祸水东引,是不是既能帮主家解除烦恼,又能帮他解决这些恶人心的苍蝇.....

  许老三范小六四人拉着板车到县衙前看了一圈后,立即打消了去找范大木的念头!

  层层叠叠的人,密密麻麻将衙门口堵的死死的,水都泼不进,这么多人,即使有赈灾粮能临到他们吗?

  况且要是能走后门,县令师爷衙役谁没有亲朋好友,他们只是范大木的同村,也不可能紧着他们啊。

第275章 村子孩子们最喜爱的人

  骂骂咧咧回来的范前仨人,证实了许老三范小六的猜测。

  “一个村子不说,好歹还同姓范,竟然一点忙不帮!打听个事也藏藏掖掖不爽快,不过是县令家的一条狗,竟然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大木伯一直打听咱们村子上的事,听到坏的嘴角都快压不住,听到好的就眼色阴沉,看的我心里毛毛的,爹,不会有什么事吧?”

  “能有什么事?他不帮咱们,还能害咱们不成!”

  其他汉子听到提及范大木,连忙问道什么事。

  他们多少也听到赈灾粮的事了,但一来和范大木不熟,二来怕耽搁汇合的时辰,买了东西紧赶慢赶回来了,如今听到范前父子三人聊起,赶紧询问。

  范二柱三柱你一言我一语的抱怨声中,山水村的汉子们也全部知悉了。

  随即心里庆幸,幸好他们没去找范大木帮忙,不然就是那啥、热脸贴冷屁股!

  暴雨和暴雨后盖茅草屋,范大木一大家子人借住在范前家,一住十多天,结果范前去得到这样的对待,他们这些在他盖茅草屋没搭把手的人去的话,那不得被骂回来啊。

  他们现在很好,家里有粮,还有进项,还是不要去触霉头了。

  赈灾粮发下来了,有他们就来领,没有就吃自家的囤粮,反正不去找范大木,大家两不相干,总没事吧。

  胡文华清点了人数,确定没有遗漏后,队伍整齐的出发。

  他们一行人三十多个,个个是精壮汉子,尤其领头的胡文华高大壮实的如同一座小山,很是骇人。

  尤其他们一行人顿顿吃饱不说,还一日三餐,人一吃饱了,精气神立马不同,和路边面黄肌瘦手脚无力的灾民一对比,恨不得一个能打他们十个!

  且他们除了领头的胡文华穿的稍微好些,剩下的人大多补丁摞补丁,一看就是穷苦人家,这样一支有力气又贫穷的队伍,哪怕是混在流民中的二流子也没有将心思放在他们身上。

  他们要找肥羊,最好是落单的肥羊!

  这种浑身上下搜不出几个铜板、甚至为了那几个铜板能拼命的人,不在他们的目标范围内。

  胡文华一行人不敢掉以轻心,一路不停歇的回到村子,大门旁堤坝上守着的小子看到他们回来了,连忙跳下来开门。

  同时还大声嚷嚷了一遍。

  等人和车全部进来后,汉子们又快速的帮忙将大门关上,抵上大木柱子。

  村子上各家各户在家的人都迎了出来。

  壮年的都在外面挖土,村子里大多是老弱病残,孩童最多。

  孩子们欢呼着迎了上来。

  胡文华笑容粗犷的朝孩子们招手,不知从哪里捞出一个油纸包,打开来里面是一粒粒小小的圆球。

  晶莹剔透,阳光照在上面,可好看了!

  孩童们眼巴巴的盯着胡文华手上的东西,不明所以,不过却知道这是好东西,踌躇着上前。

  李文许老三却是一愣,他们今日才去的糕点铺子,还买了糖给家里孩子吃,所以一打眼就认出了这是糖球!

  一斤糖球最便宜的也要好几十文钱,胡文华怎么还给村子里的孩子买了?

  “来来,每个人都有份,一个人三个糖球,十三岁以下的都有,没来的你们帮带回去。”胡文华爽朗的笑着嚷嚷。

  一听到是糖,孩子们立马沸腾了。

  周边的汉子们惊慌的拒绝:“这,文华兄弟,太贵了使不得!你留着你姐家娃娃吃。”

  胡文华笑道:“我给他们都买了,这是给村子上孩子的。”

  汉子们挠挠头,不知道说什么好,看着眼前孩子们高兴到都跳起来了,也不忍打断他们的这份喜悦。

  家里老人见自家娃娃们欢欢喜喜领着糖球回来,得知是胡文华给的,只觉得那孩子委实厚道,会为人。

  本来他挣了银子,就算不买也没什么,那是他凭本事挣得,但人家不但买了,还买了这么贵的糖球,一斤糖球怎么说也得几十文,就这样给孩子们甜甜嘴。

  也正是给孩子们甜甜嘴,比给他们吃了还舒坦,谁家不喜欢对自家孩子好的人呢?

  对他们孩子好比对他们好还让他们舒坦!

  不到一个时辰,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胡文华给他们家孩子买了糖吃。

  而胡文华一跃成为村上孩子们最喜爱的人!

  胡文华对此一无所知。

  他正在给几个外甥外甥女发糖球。

  不同于整个村子上上的孩童分一份,晏秋星回晚夏三个人就能份一份,江河湖也是,所以每个人都能分好大一小包。

  晏秋星回还好,之前阿娘给她们买过好多次糖果,水果味的,奶味的,各式各样都很好吃,让她俩偷偷藏着吃,不能在外面嘚瑟也不能说,所以对于糖,她俩并不是很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