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235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吸了吸鼻子,她憋回泪意,带着浓浓鼻音嗯了声。

  她是下人,东家待她们极好,所以她会想着东家挣多多的银子,但想到山水村的村民,也只比她们以往在庄子上活着自由一些,衣食住行相差无几,要不是东家,而是换个她庄主那样的人,山水村的村民只怕和他们以往一样日子凄惨。

  山水村的村民很幸运,她们更是运道好跟着过来了,不然、不然.....

  汉子们沉默着,原来东家考虑了这么多,果然东家就是东家!永远事事想在他们前头!

  “夫人说的对,村子上人日子好过,确实大家都好。”冯大深有感触。

  大的不说,单单上次出去,要不是村子上个个吃的饱长的壮实、齐心协力,他们的性命还不得交代在那里啊。

  卖药材的银子也别想带回来。

  洪满仓想的是以后,“村子上人家能卖葛根,葛根中要拉车,挣了银子就会囤东西回来,拉车的话需要的人就多,以后咱们出行卖药材无形中又安全了几分。”

  水清点点头,对于几人延伸的想法给予赞同。

  洪大牛年岁最长,听到‘世道乱了’明显不安,紧张的问:“世道还会比现在更乱?”

  水灾到现在快半年了,现在是很乱,不过听满库满仓说上次那批匪徒已经抓住,并领了衙役来带走了,一批一批的抓,后面即使乱,应当也不会比现在更差吧?

  水清知晓只会更乱,甚至还会乱个好多年,只是她不能说。

  随即浅浅笑道:“但愿天下太平。”

  “一定会的!”在场的人信心十足的说道。

  开国才三十多年,新帝登基也不过一年多,水灾只是他们这边一块而已,怎么可能影响整个世道?

  只不过,为何他们这小小一块地方遭了水灾,新帝也没法妥善安置.....哪怕不是妥善,多少也要有点举措啊,要是将灾民安置好,连现在的乱都不存在.....

  众人不知道高高在上的皇帝怎么做怎么想,也不知道是不是底下的官员阳奉阴违,但不管怎么说,受灾的百姓确确实实没有得到一丁点好处!

  再等等吧,说不定真的是底下的父母官不好。

  皇帝离得远,不知道也正常。

  “阿娘!不好了!”

  “长林哥回来了!还受了伤!”

  范江一路冲了进来,顾不得抹头上的汗,连忙拉上水清往老村长家走。

  水清听到后连忙询问:“有没人去请丁叔丁婶他们?”

  她不是医者,清理伤口包扎上药这些都不会,通知丁家人才是正事!

  “武叔去请了,阿娘,长林哥说雁王前些日子反了,天下已经大乱了!”

第339章 雁王反了

  李长林回来,尤其带着伤一路跌跌撞撞回来,在山水村无异于惊涛骇浪!

  他是老村长的大孙子,范进给他开蒙后说他是个读书的好苗子,老村长商议后决定决定举全家之力供他在府城官学读书。

  官学在府城旁边,因着路途远,李长林只有休假的时候才回来一趟,水灾后老村长觉得来回不安全,让他安心在官学读书,银钱吃食家里人去府城时顺道给送过去就成。

  原本想着有钱有权人家的公子都是住在自家宅子里,官学里只有清贫学子居住,粮食钱财都不多,想必安全的很,只是没想到清贫的官学也会被匪徒盯上!

  水清带着一行人脚步飞快的赶了过来。

  大妮二妮冯大冯二满仓满库等人和老村长家交情好,加上感激老村长对他们的照顾,虽和李长林不熟悉,仍然带上十多个鸡蛋赶过来探望。

  只见老村长家的院子里里外外挤满了人,村民见水清过来,不自觉的各自退了几步,让出一条道。

  张婶子焦急的说道:“水清,你快进去看看情况,长林说雁王反了是咋回事?好端端的怎么突然说反就反了?”

  水清心里想着才不是好端端,去年开始削藩,一月削三王,流放的流放、囚禁的囚禁、还有个王爷阖府自焚而亡以证清白!雁王反只是早晚的事。

  其余的几个王爷以往都在等雁王,持观望状态,现在雁王反了,后面将会更乱。

  “咱们好不容易才过了三十几年太平日子,咋又要乱了?”许婆婆害怕的全身忍不住泛起哆嗦。

  年轻一辈不知道世道乱的苦楚,她是真真切切体会过啊。

  那真是宁为盛世犬不为乱世人,辛辛苦苦一整年的粮食,回头全被别人抢去了,哪怕没有天灾,依然要挖野菜啃树皮,出去讨饭都讨不到!

  世道不能乱啊。

  院子里村民眼巴巴看向水清,仿佛她进去后就能带出来好消息一样。

  水清叹了口气,虽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这一天来临时,仍然沉重。

  她抬脚走了进去。

  大妮几人连忙跟上。

  屋子里秦怡林已经在给李长林上完药包扎伤口了。

  少年左手臂上是一道长长的伤口,血肉外翻!

  秦怡林清洗完伤口上好药后终于松了口气,一边熟练的包扎伤口一边叮嘱注意事项:“幸好上次进城买了不少止血药粉和生肌膏,现在又是冬天伤口不容易化脓,你们日日给他涂抹一遍重新包扎即可;

  要是实在不会,算了,前几日还是我来吧,要是我实在没空,你们找我当家的和佳佳都成。”

  长林这孩子也才十二三岁,村子上这么大的孩子没那么多讲究。

  王桂芬眼泪扑簌簌的掉,对上秦怡林弯着腰不住道谢。

  李文在一旁走来走去,听到话后连忙哎哎了几声回应。

  老村长以及李武李强一脸沉重。

  张慧松了口气,关切的询问:“长林,饿了没?有没想吃的,婶子去给你卧几个荷包蛋成不?”

  李长林牙齿咬的死紧,额头上冷汗淋淋而下,听到婶子的话语,摇头抬眼:“婶,不用那么多蛋,有馍馍配上咸菜就成。”

  家里日子他一向是知道的,为了供他读书一家人节衣缩食,水灾过后他们田地里更是颗粒无收,这大半年来爹爹和武叔送往书院给他的银钱却一次比一次多!

  想必他们在家吃糠咽菜,他哪能再把能换粗盐的鸡蛋吃了。

  张慧没反驳,转身去库房用衣摆兜了七八个鸡蛋去厨房。

  以往家里的蛋都是换盐等物,只不过后面跟在水清后面挣了不少银子,粮食足够无需花银子买,蛋慢慢的就全部留下来吃,给家人补营养。

  长林正是要补的时候。

  屋子里水清以及李大妮二妮等人将带来的鸡蛋递给王桂芬,王桂芬正要推辞,水清轻声劝道:“收着吧,孩子流的血多,得好好补补,我家正好鸡蛋多,拿着没事。”

  王桂芬眼泪又扑簌簌的落下,哽咽着说不出话。

  水清的竹篓上用块布搭着,但她试重量知道最少也有八十颗!

  这对于村子上的人情往来是极为贵重的。

  而她身后的大妮等人每个竹篓里面也有十几二十颗鸡蛋,这在村子上也算非常好的了,她本想摇头不收,但想到收了水清的要是单单不收大妮四家的,只会让人觉得是看不起她们。

  想到她们各家养了鸡鸭鹅,这些蛋应当不影响过日子,遂满怀感激的一同收下。

  李大妮等人送出去鸡蛋,齐齐松了口气,她们生怕桂芬嫂子嫌弃她们是下人不收她们的!

  秦怡林给包扎好后,挥了挥手示意:“咱们先出去吧,人太多这屋子里喘气都不顺畅了。”

  众人连忙往堂屋走,只留下李文和王桂芬两人在屋子里照料。

  堂屋里,老村长沉沉叹了口气,“想不到雁王还是反了。”

  秦怡林默默不吭声。

  先帝的太子死了没事,千不该万不该太子死后嫡孙也死了,先帝是必须要让太子的血脉继承大统的,没法只能给身为太子庶子的新帝铺路,怕他驾驭不住,大肆斩杀有功武将。

  又挑了不少文臣教导新帝,这些文臣忠心是没话说,但个个只是嘴皮子的功夫,上阵杀敌调兵遣将那是一窍不通。

  急功近利又急于求成,如今倒好,跟着先帝打天下的雁王那是真正血海尸山闯出来的,一个有实力,一个占据了正统,这场仗有的打了。

  说实在话,她真的不关心谁胜谁败,因为不管谁胜谁败,都是他们老诸家的天下,属于肉烂在锅里,只不过却苦了她们这些平头百姓!

  时间越长,百姓越苦。

  她宁愿双方实力悬殊,一下子就分出胜负来!

  水清属于一群人中提前知晓答案的,见气氛低迷,转变话题询问:“长林这孩子怎么受伤的?”

  “咱们这段日子没去府城,所以不知道,长林说雁王反的消息传来没几日,府城便更乱了,官学有意闭门停学,只是还没来得及宣布,官学就遭到一批几十人的匪徒袭击!”

第340章 告密之人

  “幸好那些匪徒不是冲着性命来的,只图粮食钱财,不然长林这孩子哪还有命在。”李武说起来还是一阵后怕。

  李大妮忧心的问:“不是抓了匪徒吗?怎么还有啊、。”

  “按照上次那些衙役的办案态度来看,怕是除了那批再就没了!”洪满仓气哄哄的说道。

  而且那批还是他们抓到的!甚至都不能算衙役抓的。

  “世道乱匪徒抓不尽,会有源源不断的人落草为寇。”秦怡林叹了口气,也跟着忧心。

  打起仗,要对付的不仅仅是贼寇,还有兵匪。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兵匪比贼寇更危险。

  尤其她家才三口人,要是服兵役抓壮丁咋办.....

  老村长眉头皱成深深的‘川’字,望着院子里乌泱泱的村民,忍不住叹气。

  好不容易好起来的日子啊,水灾中安然度过,前些日子还吃上了第一顿村宴,原本以为日子会越来越好过,怎么就突然藩王反了天下大乱了。

  天灾不容易过,人祸更是难过,如今天灾加上人祸,皇上王爷朝廷那些贵人们是真不顾他们百姓死活。

  目光扫向洪满仓时突然顿住,想起他上次回来和自己说的话,见水清也在,再次确认:“满仓啊,你把上次询问那个匪徒的话再一说一遍。”

  洪满仓上次回来时抽了个空将询问的话和他说了,他听着觉得奇怪,只不过想来想去也没发现奇怪在哪。

  今日胡水清在,丁家的这位也是见多识广的,正好一起再听听。

  洪满仓见老村长询问,忙清了清嗓子说道:“那匪徒说有个人主动过来和他说,说我们车上有兔子肉身上银子多。

  我问了那人长啥样,说蒙着头和脸过来的,不知道长相,说话口音和我不像,不过和咱们村子上汉子像。”

  “满仓是南宁府人,告密的人口音和他不像是正常的,不过和咱们村子上汉子口音像,那只能是广宁府人,可广宁府人这么多,又蒙着头和脸,哪能知道是谁?”李武挠挠头,只觉得脑瓜子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