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24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范二柱当笑话说出:“是二叔家的事!阿奶你们绝对想不到,二叔用二斤半的大米和村子上的人换一斤鸡头米,你们说好笑不好笑?”

  “疯了!”范母脸色一沉,恶狠狠道:“不行,我要去找他们,拢共那么一点粮食,败光了还不是要回咱家打秋风!”

  孙金花眼珠子一转,连忙拉住范母劝道:“娘,既然分家了,你去说有什么用?随他们吧。”

  败光了好啊。

  败光了就要卖田地,到时挑唆着婆母拿银子出来压价买,老二家的九亩良田又回他们手上了。

  “我是老二的娘,怎么没用了?”范母气愤的道。

  “阿奶,没用的,二叔家现在是二婶当家,我听说有十几户人家咧,你说说二叔家的大米还能有剩下的吗?”范二柱趁机告状。

  今早才从他们这儿抢走的大米,转头就送人了。

  二婶真是分不清里外,宁愿把精贵的大米送给没血缘的外人,也不留给他们这些血缘深厚的家人。

  范母气的心口疼,不行、不行,她一定要想办法让村子里人不和老二家的换!

  让儿子知道,紧要关头还是要靠她这个当娘的......

  ·

  宽阔空地上的扁平大石头派上了大用场。

  范进是读书人,家里自然不缺纸笔,他将纸笔平铺在大石头上,旁边围绕了一圈妇人。

  王桂芬负责称重,水清报,范进则在大石头旁边负责记录。

  “张婶子,十三斤,加上中午的四斤,一共十七斤,对吧?”水清每报一下,都顺口核对一遍。

  张婶子笑容爽朗道:“对的,是这个数。”

  上午就她和小草两个人剥,金牛银牛他们哥几个打柴去了,不过下午大家一起赶上来了。

  十七斤呐,明天换成大米,张婶子一边算着一边让开前排的位子,方便其他人查看。

  “李大娘,八斤,中午的两斤,一共十斤,对吧?

  “对!”

  “许婆婆家,六斤,上午一斤,一共七斤。”

  .....

  后面有的是李家的本家、王家的本家,也有范家的本家,零零碎碎的比较少,大多两斤三斤。

  村子里像张婶子家饭都吃不饱的人家还是少。

  他们有田有地,吃是吃不好,勉强吃饱还是可以的,他们在打捞鸡米果、剥鸡头米上没有张婶子一家熟稔,自然没有张婶子家的多。

  其中还有范家的一户本家持观望态度,很是怀疑范进能不能拿出大米来,所以并不是很卖力,也没有全部送过来。

  毕竟新鲜的都能用两斤半大米收购,要是干的,岂不是更多?

  他们才不信干的没有新鲜的好卖,况且范二和他们是本家,范二认识的人范大很可能也认识,到时可以偷偷让范大去联系.....

  人潮散去,水清和范进围在大石头边清点数量。

  范进指着其中一家也姓范的说道:“这是我爷哥哥家那一支的堂哥。”

  水清对这些辈分、排列一向闹不清,算了半天没算明白,反正也不算亲近,索性不再想,直接问道:“怎么了?”

  范进黑沉沉双眼直直望向身侧水清,嘴角勾起笑意:“他家中午拿出来的是五斤,一下午时间反而只得了一斤,你说奇怪不奇怪?”

  水清立即明白过来,同时也惊讶于范进的灵敏。

  她随口夸赞:“想不到你个读书人,也懂生意场上的事。”

  被夸赞了的范进怯怯移开视线,喃喃道:“我只是科考、不厉害,其他还是懂的。”

  水清知晓科考对于文人非常重要,安慰道:“放心好了,你以后肯定会中的!”

  这可不是她瞎说,再过个十多年,他真的能中,还能一路官运顺遂,当个很大很大的官。

  范进感动的眼眶湿润,望向水清的双眼黑沉如水。

  多少年了?

  从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科考不中,书院、周边、家里,甚至他亲娘亲大哥看他的眼光皆变了。

  和他说话的语气就像他是个一无是处的废人。

  哪怕家里农活、挣银钱....他统统没落下也不行。

  一个文人,科举不行,其他做的再好皆是无用,也做什么都是错的。

  尤其年岁越大,这份不尊重越发的明显。

  只有水清,说他会考中,给予他信任!

  士为知己者死....以后水清就是最重要的...

  水清被看的心里发毛,不就是一句话么,他怎么如此激动?

  果然呐,科举就是文人的命!

  他们看的太重了。

  她转移话题道:“你是说你这个堂哥,对我们不信任?”

第三十二章 去别的府城,路上安全不?

  范进收回沉沉视线,抿了抿唇,轻轻嗯了声。

  随后解释:“我这个堂哥,为人做事极为精明,精明到有些过头的那种;

  他家人口也不少,上午能剥出五斤的鸡头米,没道理下午只有一斤,据我对他的了解,他很可能想自己去府城寻找门路,绕过我们直接做这笔生意。”

  可惜,他这次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鸡头米的生意根本不在府城,甚至不在整个洺国。

  水清也跟着笑了,“那随他呗,外面那么多挣钱的生意不想着去做、去挖墙角抢客源,自家人刚做点小生意心思就动了,真真是‘能干的聪明人’!”

  俗称窝里横。

  “是,我们是装作不知还是不收他的了?”范进不自知的以水清意见为主。

  水清思考了下,说道:“他今日只是送来的少,贸贸然不收他的说不过去,等他闹吧,顺带把人群中不稳的全部带出来,到时一起不收。”

  收购嘛,就是要稳定,不管是买方还是卖方,约定好了就是约定好的,可不能当做空口白话。

  范进浅浅一笑,认可。

  两人将鸡头米全部移到屋子里,关好门窗。

  水清在商城页面点下确认售卖。

  叮咚,余额到账6840元!

  水清立马点到总额那里,加上卖鸡枞菌和中午的鸡头米,总额已经有10296元。

  上万了耶。

  水清突然觉得自己好富有。

  “要先开通药品吗?”范进在一旁,小声询问。

  水清从喜悦中回神,摇了摇头:“先不开通药品,等急需药品或者我们余额足够多再开通。”

  “好,我算了下,今日总共收购了八十四斤鸡头米,需要给付两百一十斤大米,你看看需要多少钱?”范进提醒道。

  鸡头米不像菇子是无本生意,它需要付出一部分。

  “好。”水清找到大米类,找到之前的选项,对应重量报出来:“两元一斤的大米,两百一十斤原价四百二十元,买的多还给了优惠,只需四百一十元。”

  范进:......商城真的不会亏吗?

  为何人人爱吃的大米,如此便宜。

  而他们这儿到处都是,不值钱的菇子、鸡头米又是天价般贵...

  水清没管范进,她先是买了几十斤装入自家麻袋里,又补充了十几斤面粉。

  看着粮食袋子满满当当,心情愉悦极了。

  以往的她不爱囤货,可来了这儿才两天,只觉得囤再多粮食都不嫌多。

  “我和药铺掌柜的说好了,再有何首乌依然送他那里去,我想着明日还能送一次;

  然后在冬日来临前三四天、五六天交叉着送,只说在周边山头找到的,应该不会太引人注目。”范进一直等水清买好粮食后说道。

  水清嗯了声,“一次还按照今天的重量,上下浮动?”

  今天的卖了八两,虽然只剩余三两,但那是因为刚分家,一贫如洗一清二白的家里要啥啥没有,什么都缺,置办东西就贵多了。

  对了,“你怎么还买了布匹?”

  还是细棉布,这应该是他今日所买东西里最贵的吧。

  “你和孩子们的衣裳补丁太多了,如今有了钱财,做两身新衣裳等天冷的时候正好能穿上。”范进不自在的说道。

  水清对于挣钱用来花这种消费理念很赞同,抠抠索索不舍得用不是她性格,想不到范进也蛮舍得的嘛。

  她点头,又问道:“你穿哪种颜色?我明日找李大娘做出来。”

  范进随口回道:“我不用,我衣裳没有补丁,还能穿,不用做新的。”

  他暂时无需抄书,不用装饰门面。

  水清:......还以为他是个舍得的,原来是只对她们舍得!

  “明日卖了何首乌,再多买些布回来,不差钱!”

  范进失笑,最后无可奈何点头。

  “明日少一些吧,大概能卖个五两银子的就成。”

  他们如今吃喝不愁,还是以稳妥为主。

  “你决定就行。”水清完全放权,一抬眼看到四面茅草,急急往她最关心的事情上询问:“盖个四合院得多少银子?”

  “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