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240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二十只吃新鲜的,剩下的腌制起来慢慢吃。

  胡文华一挥手,招呼汉子们拿兔子称重,边开口聊道:“好嘞,对了,李老哥,年底了都在置办年货,你们老爷夫人有没要走动的人家,瞧瞧我这兔子咋样?适合的话我给您留几只。

  不然待会去了王员外、赵老爷家,怕是再想要我也变不出来了。”

  姐姐说这叫推销,以往他们兔子不多甚至供不应求,保持好现有的客源就行,但现在一下子折损了那么多客源,只能再扩大。

  大户要走动的人家,自然也是好的。

  李管事呆愣了下,想到什么,叮嘱道:“你们先称好算银子,我进去问问老夫人!”

  他记得老夫人有次提过一嘴,哪家官夫人爱吃,让他留意着。

  山水村的汉子们紧张的等待着。

  没一会李管事脚步匆匆的又跑了回来,喜笑颜开的说道:“谢胡老弟提醒,老夫人说了吴县令的夫人也爱吃,让我买个八十八只送过去,图个好彩头!”

  一只一百多文,八十八只也就十多两银子,十几两银子送到心坎上,这银子花的值。

  如今这广宁府,最该巴结的人就是吴县令!

  吴县令手上有衙役,又是官员,只要朝廷没倒,就不会有不长眼的匪徒敢冲撞砍杀官员,即使他们打官员的主意,也要看看自己手上的人和兵器够不够格。

  而他们这些有官员护着的府邸,自然也会安全。

  老夫人连带着他也赏了,说他今日的差当的不错。

  “好咧!”胡文华大手一挥,招呼人继续称重,叮嘱:“挑大的肥的啊,送官家的一定要好!”

  山水村一众汉子嘴巴张的大大,好一会才闭上,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反应过来后连忙应道:“哎哎、好好!”

  “一定挑好的,只只都是最肥的!”

  李文吴老大等人后怕的想,幸好他们之前没有上前开口回话,不然怕是只能卖出去二十只结束。

  现在是多少只?

  五十只,加上后面的八十八只。

  老天,一下子去了一大半!

  称重的汉子只觉得自己的手都在抖,激动的。

  等收了沉甸甸的一大包碎银子,走出去老远,所有人还是觉得不敢置信。

  一下子就卖出去了一大半?挣到了二十多两银子?

  后面的王员外、赵老爷家,依然是胡文华上前谈,大家老老实实在后面等,而这次大家有了上次的经验,哪怕心里震惊,面上也没太表现出来。

  等到全部卖出去后,银子分到手,汉子们差点哭出来。

  前面跑了三十多家,只卖出八九只,本以为今日要带着兔子回去,想不到胡文华一下子全卖出去了!

  非但卖出去了,还给人留下好印象,让下次来了接着送过来。

  汉子们只觉得一只兔子五文钱的分红格外值!

  胡文华挣了一两银子到手,无形中也松了口气。

  大家不敢耽搁,赶往药铺和丁和礼范进一行人汇合。

  后面打年货也要耗费时间,他们得早早的回村,出来越久就越担心村子上状况。

  丁和礼正在和秦掌柜核对药材数量银子。

  “唉,丁老弟,这批药材收了后,我会运药材去金陵总铺,你要是有能力也走吧,咱们广宁府乱的待不下去。”

  丁和礼诧异的看向秦掌柜,问道:“和雁王打起来了,金陵岂不是更乱更危险?”

  “金陵毕竟是天子脚下,况且雁王反了尽失民心,哪里能赢?金陵城就是最安全的。”秦掌柜充满信心的说道。

  说完担忧的看向街道,幽幽叹息:“咱们这广宁府地处南方,本来打起仗也牵连不到咱们这儿多少,可坏就坏在经历了一场水灾;

  你看看如今谁不是人心惶惶?老哥劝你还是跑吧。”

  丁和礼拱了拱手道谢,“谢老哥关心了,只不过老弟我拖家带口的没法跑,再加上我那村子村民总体不错,大家齐心协力,说不定还能在这乱世中存活下来。”

  秦掌柜双眼里满是不信,却不再多言语。

  乱世里大家都不容易,丁老弟要是能走岂会不走?他只是没办法才留下来。

  自己又何必戳破他最后的希望。

  前后流民后有打仗,丁老弟家里一个夫人,膝下只一个柔弱的女儿,这世道不管外出逃难还是村子里恐怕皆存活不下去。

  齐心协力?谈何容易呐。

第348章 怎么才一身新衣裳布料?

  这批的药材中没有陈皮,山药和何首乌一共是九百六十多两,葛根干三十多两,总价还是控制在一千两之内。

  没用银票,依然是银子结账,现在大家只放心金银。

  秦掌柜又和丁和礼说了好一会子话,最后宽慰道:“往后药铺也不知道什么样子,不过你的药材品相总铺也是满意的,只要广宁府的仁济堂不关闭,你每批送来的货都会收,换了人来也会收,放心好了。”

  丁和礼更加没法放心了。

  秦掌柜话里的意思是仁济堂也会关闭?

  他忧愁的想,不行的话,后面得扩大收购商,只单单一个风险总归太大了。

  山药和何首乌不是陈皮,可不会越放越值钱,他俩时日一长品相差了,卖价蹭蹭蹭的下降,尤其山药,时日一长就发黄!

  想了想后,只得硬着头皮询问:“老哥,假若广宁府的关闭了,送去金陵总铺成不?”

  秦掌柜想也没想的回道:“成啊,不过咱们这儿到金陵太远了,人力拉车最少要一个多月,马车驴车也要二十来天,路途越长岂不是越危险?

  南都也有仁济堂,你可以送去南都,不过听说南都水患更严重,也不知道什么情形,这样吧,实在不行你送去余杭郡,余杭和总铺不相上下,你这货物再翻个几翻也能吃得下!”

  丁和礼被点拨后,头脑一片清明,连忙道谢。

  他也不需要秦掌柜写信推荐之类的,因为药材本就靠品相说话,只要他的药材好,送过去自然没话说,反过来也是如此,品相不好的药材即使秦掌柜推荐,余杭的仁济堂也不可能收。

  况且余杭好啊,山清水秀鱼米之乡,人杰地灵,雁王在北都,朝廷在金陵,主战场余杭也不在其中,又无干旱水灾,样样皆好!

  去了正好可以发展其他的药铺,毕竟药材坊明年的规模只会更大,只一个仁济堂不一定吃得下全部药材。

  双方叮嘱各自珍重,切记在乱世中保全自身顾及家人,直到山水村汉子卖完兔子返回,方才依依不舍的话别。

  丁和礼提早一步将九百六十多两的银子交给范进收了起来,又将三十二两银子交给李文,由他按照每家斤数分发。

  汉子们没想到能全部卖出去,个个惊喜不已,激动极了,不住的夸赞:“丁叔,你真厉害!”

  “咱们运气真好,有文华又有丁叔!”

  李文眼里满是笑意,感叹道:“前面秦掌柜不是说后面不一定会收么,这次比上次还多,只想着来碰碰运气,想不到秦掌柜全收了。”

  他家的葛根是村子上种葛根的人家中最多的,足足有四两半银子!

  加上卖兔子的二两银子,这次出来挣了六两半,放在以往一年到头外出帮工也挣不到这么多,而现在哪怕在家里也能有进账,还一次好几两。

  加上三弟妹药材坊的工钱,他们今年全家的进项能抵以往好几年。

  而待在家里也能挣银子,实在太好了。

  丁和礼谦虚的摆手,随即说道:“好消息是咱们这批葛根干全部卖出去是因为秦掌柜正巧要去金陵总铺,所以一并全部收了;

  坏消息也是如此,秦掌柜都走了,葛根干也就卖不成了,只能待明年。”

  “没事!这批能全卖出去已经很不错了,本来也没想还有下批的。”

  “嗯,我后面的准备和满仓满库一样做成葛粉,也能填饱肚子,不用花费银钱买粮食也是赚了!”

  “葛粉好喝着咧,比苞谷面糊糊还好喝!清甜清甜,据说老有营养对身体又好。”冯大赶紧说道。

  冯二洪满仓等一众喝过的汉子点头如捣蒜,生怕大家不信,强调道:“细滑的不得了,咕噜一下就滑进肚子里。”

  “秋月说夫人告诉她还能做羹汤、糕点、糖水,她准备过年的时候试试。”

  “没炒面香,不过一样方便,咱们以后外出,也能用它当干粮!好吃又省事。”

  ......

  山水村的汉子们忍不住咽口水。

  他们早上到现在就啃了一个昨晚特意留下的黑面馍馍,又干又硬,刮拉的嗓子疼,梗着脖子配着凉水硬吞下去,此刻听到‘细滑’、‘羹汤’、‘糖水’,感到肚子发出的咕噜噜叫声更响了。

  “走!先去打年货,打完年货回家做葛粉!”李文振臂喊道。

  应和声一片响亮。

  ·

  范前家是山水村少数没打年货的人家之一。

  他家不打年货外加上次外出遇到匪徒,虽然后面匪徒被逮住送官,他们也没出力,但那次的恐惧刻在心底,现在是能不外出就不外出!

  看着喜气洋洋回村的队伍以及各家各户激动凑上去的人群,抿了抿嘴角。

  范母看的眼热,脸色阴沉沉难看极了。

  就见人群中的范进朝村头位置的大哥家走去,温润喊道:“娘,这是给您买的布料以及棉花,过年做身新衣裳新鞋;

  这两斤米花糖是给您打打牙祭,还有一斤红糖给您泡水喝。

  另外枣泥糕、山楂锅盔年老之人适合食用,您看喜不喜欢?”

  分家时谁给娘养老,谁掌管娘的山林田地,收成自然也归给娘养老之人,而作为儿子,不管哪一方逢年过节的孝敬都不能少。

  他娘为了山林田地以后能是四个侄儿的,必然不可能选他,不过选不选,他作为儿子该有的孝敬也不会少——只不过再多也是没有的。

  范母得意的昂着下巴瞟向周全的人,尤其看到那些年老妇人掩藏不住的羡慕时,更加得意了。

  她食指和大拇指拈起布料一角,挑剔道:“细棉料子好是好,只不过这才能做一身新衣裳,想要个换洗的都不成?”

  关键是堪堪只够做一身,她想节省些给大柱四人也不成!老二真是小气。

  范进脸上挂着温润的笑,轻声道:“去年也送了娘一身新衣裳,正好可以换洗。”

  范母眉头一皱,急了:“那能一样吗?去年那身是粗布的!粗布哪能配得上今年的我?!”

  去年老二送来的只是粗布,只不过那时大丫二丫连带江河湖都是穿的粗布,给她送粗布她自然不会有意见。

  但今年连带招弟那个丫头片子都穿上细布了,老二要是还敢给她送粗布来,看她不闹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