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29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李田田很想说鸡鸭的命也是命呀,但很快被她娘打断。

  挨过饥荒的人,对食物的热情是狂热的,她拉着水清的手提前预定:“水清,你先试着种种,要是好,给大娘一些种子成不?”

  “也不知道好不好吃?”

  “嗐,能吃有的吃就不错了,还管好不好吃?”

  “也对。”

  几个老妇人已经开始讨论起怎么吃、味道如何。

  水清失笑。

  心里默默说道,这可是土豆呐。

  煎炸烹煮切块切丝切片样样都好吃的土豆,征服了成千上万的华国人,各位大娘婶子你们就放心吧。

  张秃子见大家的注意力偏移了方向,不满的嚷道:“我说,她家都穷到要去挖野菜捡野果了,你们还相信他们能拿出大米,你们是不是傻啊?”

  李大娘正在讨论食物的兴头上,被人打断还被人说傻,叔可忍婶也不能忍!

  当下双手叉腰气势十足的吼道:“傻傻傻,别人都是傻的,就你聪明!

  一天天的日子过成啥样了,还到处蹦跶,我要是你就去把家里田地多翻几遍,多沤些肥,来年也能多收成!”

  张秃子敢对以往唯唯诺诺的胡水清和文人气息的范进发难,可对上一向泼辣的李大娘,那就跟个鹌鹑一样。

  他缩了缩脖子,不敢吭声。

  王麻子仗着年纪大,刚想开口,被李大娘瞪了回去,继续叉腰骂道:“一点子东西,还回去不就行了,简直闹到不歇。”

  “李大娘粮食充足,当然不将这点粮食看在眼里,我们可不同,家里那是数着米过的,当然看重了。”范大木讲话很有技巧,轻飘飘的就将事情往严重方向带。

  水清见土豆已经过了明路,再不用忍了。

  当下笑盈盈招呼道:“来来,我们先将鸡头米称了重还回去,至于这个东西能吃不能吃、好不好吃,待会细细说。”

  笑话,再不赶紧还了,待会范进就要驮着大米到家了。

  她得赶紧还了,等大米到了分发下去,哈哈哈,她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这些人的表情。

  一定是精彩纷呈,比变脸还好看~

  名单是老村长提前登记好的,人还是那些人,经过他们的卖力吆喝,也没增加。

  水清很满意。

  有人蠢、有人坏,这是正常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只要不多就行,毕竟蠢货太多也是很影响心情的一件事。

  张秃子、王麻子、王老三、范大木,大致是这四家。

  人群中的范前孙金花眉头皱起,也不知道对眼前的状况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全部分好后,王麻子正准备发言讲两句话,就见路上慢悠悠走来一辆牛车。

  “牛!有牛!”

  小孩子们一哄而散,全部往牛车的方向跑。

  山水村位置最靠里,只有他们经过别人村子的份,没有别的村子人往他们这儿来的。

  村子里穷,良田土地靠人力就行,没人舍得花银子买牛。

  村子上的孩子有许多长到十多岁还没去过一趟府城,出村子次数也是少之又少,能看到一次牛,自是惊奇不已。

  大人们还好,只是艳羡的看着牛。

  有了牛,耕地、驮运粮食、载人....哪哪都好。

  “是范二叔,他运粮食回来了?”人群中眼尖的说道。

  张秃子脸色顿时变了,难看至极。

  不是说,范进穷得叮当响,只是想骗他们的吃食吗?

  怎么真的运回来粮食了?

  难道他是真的想帮助村里人?

  范大木见到范进运回来粮食,不怒反喜。

  范进能运回粮食,说明这个生意是真实的!

  府城那些贵人喜欢吃鸡头米,只要他截留了这生意,以后这项挣银子的生意就成他的了。

  他心头暗喜,朝人群中的范前示意。

  范前也满是心动,一牛车的大米哎,足有四五百斤吧?

  这不拘哪里克扣些下来,一大家子的吃食够了.....要是他能做成这笔生意,以后好日子就是他的.....

  王麻子惊了,看看牛车上堆着的鼓囊囊麻袋,又掂了掂手上拎着的几斤鸡头米,顿时很想再还回去。

  他的几个儿子媳妇脸色铁青,想走更想留下来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大米。

  “咦,水清,人怎么这么整齐?”范进装的很像,一副完全状况外摸不着头脑的懵逼样子。

  顿时有人热情讲解,根本无需水清说话,已经将前因后果以及哪些人忘恩负义说的清清楚楚。

  范进长呼出一口气,很是轻松的道:“也没事,许是他们家里粮食充足,不想换很正常。”

  王麻子拎着鸡头米,老脸上堆满笑,躬着身上前要和范进商议,就见范进一拱手,对上老村上道:“老村长,这是五百斤大米,你看由你主持分发下去,成不?”

  麻袋已经被跟随上前的汉子搬下牛车,上面的麻绳打开,露出里面洁白莹润的大米。

  “哇,真的是大米!”

  “这大米真好看,脱壳的好干净。”

  “一点没掺假,范进你这同窗够意思,做事实在。”

  王麻子张秃子两家人眼巴巴的看着其他人围上去这个摸摸大米,那个摸摸牛车;

  还有孩童排着队,被大人抱上牛背,一个个喜笑颜开。

  他们心里酸涩不已,想到到手的大米飞了,难受的跟要了他们命似的。

  张春花看向她堂姐张小草飞奔回家,要拿麻袋过来装粮食,心里苦水一股股的往外冒。

  明明她之前过的比张小草好,现在一下子张小草得了几十斤大米,她家什么都没有。

  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人家可没工夫管愁苦的这几家。

  他们回家喊人的喊人,拿东西装米的拿东西,还有利落的已经开始给家人分工了——他们看热闹的时间要是拿来干活,早就又能换上好多斤大米了!

  那可是大米呀,莹白干净的大米。

  拿到大集上能换东西,吃了最养人的大米!

  顿时,水清家门前的空地上热闹的如同集市,而人群更是比秋收丰收还喜悦。

  “老村长,刚才你出的鸡头米我记着的,先把你家的那份给了。”

第三十九章 永不合作!

  听到水清先给老村长的,村民纷纷投去羡慕的目光。

  老村长家里条件在村子最好,得益于家里汉子经常去府城做些短工,妇人能干,将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的同时,还养鸡鸭鹅、猪去府城卖。

  平时他们家很少弄鸡头米这类食物,毕竟粮食充足的情况下,他家时间多数用来养鸡鸭等。

  所以昨日老村长家只交了七斤,在所有人中不算少却也算不上多,但是一晚上加今天一上午而已,他们家竟然能拿出二十三斤的鸡头米还张秃子王麻子等四家!

  这说明了,他全家昨晚连夜在剥。

  一下子二十三斤啊,加上昨天的七斤,老村长一跃成为村子上最多的那个了。

  “来,这是七十五斤大米,桂芬嫂子你们拿好。”水清让帮忙的汉子称好,吃力的递给王桂芬。

  王桂芬哎的应了一声,双手在身前衣裳上使劲擦了擦,方才伸手接过。

  七十五斤的大米,白花花的大米,想到熬白米粥时上面浓浓的一层米油,她吞了口口水。

  不行,一斤大米快能买两斤小米了,小米虽粗糙了些,但是更管饱。

  剩下的大米拿去换银钱,能给林哥儿交束脩.....

  村子上第二多的是张婶子家。

  他们家除了张小草跟着来看情况,其他人要不在打捞要不在剥,是最为勤快的!

  如今听到发大米,拿着麻袋跟在女儿身后往水清家赶。

  一路惊喜惊疑交加,直到看到白花花的大米摆在眼前,悬着的心骤然放下。

  今年,也许能过个好年了。

  “来,张婶子,你的一共是二十七斤,大米是六十七斤半,倒你麻袋里哈。”

  张婶子看着莹白大米倒入粗糙的麻袋,生出不真实感。

  多少年她没看过大米,没摸过大米了?

  将粗粝的手掌插进大米中,一把把抓住又松开,乐此不疲。

  她轻轻呢喃:“大米的味道真好闻呐。”

  张小草在一旁响应:“娘,大米真好看!比黑面好看多了,是不是很好吃?”

  “先等等,以后做给你们吃。”张婶子很想说晚上煮大米饭吃,狠狠心忍住了。

  一斤大米能换三斤黑面,煮成糊糊够一家人一天的口粮,若是煮大米饭怕是三斤大米都不够吃。

  还没到奢侈的时候,再等等。

  老村长继续发剩下人的,这个几斤那个十几斤,头天上了几十斤的毕竟是少数。

  水清踱步到张婶子身旁,她感激张婶子信任,也感激张小草担忧他们提前来报信。

  正准备开口道谢,听到两人对话,折身返回,用布袋装了两三斤的大米,悄悄递上:“这是谢礼,别声张,不然别人看到了不好。”

  她没装多,装多了怕张婶子舍不得煮,估摸装了一家人一顿的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