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31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水清本来想的是吵吵嚷嚷了一上午,中午随便吃点。

  但是听到大女儿说的青菜糊糊,立马觉得随便也不是这个随便法!

  顿时觉得在好吃的面前,她也不是那么累。

  她对大女儿露出老母亲般的微笑:“不用,你和弟弟妹妹一起,我来做饭。”

  又补上一句:“晌午做好吃的给你们吃!”

  晏秋听到好吃的还是很高兴,但高兴过后是担心粮食够不够。

  她一步三回头的边走边不放心。

  范进去割新鲜嫩草回来喂牛。

  见人都走远了,水清从商城又重新买了几个洗干净的土豆。

  买了一块五花肉——说是范进今天带回来就成。

  她看着大铁锅,脑中已经想好午饭吃什么了。

  香迷糊的锅巴土豆饭。

  最好是铁锅,这样焖呼出来的锅巴才香脆,而如今她正好有大铁锅。

  其实用腊肉更好,但如今拿出腊肉说不过去,有新鲜的猪肉吃就很好了。

  人穷不讲究。

  先将准备工作做好,水清生火烧锅。

  等热度上来后,直接放入肥肉,炼出猪油倒入切成滚刀的土豆块,翻炒至微黄,加入盐和淘洗好的大米,继续翻炒入味。

  最后加入清冽甘甜的山泉水,盖锅盖小米焖煮。

  另起锅烧了一锅小青菜蛋花汤。

  小青菜不用买,村子上妇人来时带了不少,一部分有根的种到了菜地里,每根的吃掉。

  他们一家人尤其五个孩子个个瘦骨嶙峋的,跟麻杆一样,面色发黄头发发枯,一看就是营养没跟上。

  如今有了钱,有食物,水清是变着法的想给五个孩子把身体养好。

  肉蛋奶,奶暂时没条件,但肉和蛋还是可以保证的。

  等干完活洗干净手回来的六人,对上一锅金黄香脆的锅巴土豆,只听到咕咚、咕咚此起彼伏的咽口水声~

第四十一章 反面教材范母

  江河湖三个小娃是真没想到,晌午饭还能吃到这么好。

  分家后第一顿吃的好,阿娘说是搬新家庆祝;

  第二天有早饭,说是因为头天剩的面饼子多了;

  晌午饭有肉有蛋配上大米饭,是因为外祖父带人来帮忙盖屋子;

  晚饭不用说也是。

  可是,今天早上没多的啊,阿娘依然让阿姐熬了小米粥,午饭依然有肉有蛋!

  “阿娘,这吃食、太好了吧?”范江咽了口口水,呐呐的问道。

  水清直接反问:“你就说你爱不爱吃?”

  不止范江,范河范湖两人同时点头,三兄弟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

  水清噗呲一下笑了。

  范进看着她笑,唇角也上扬起一抹弧度。

  水清笑完,吩咐:“去拿碗盛饭,待会估计会有村民来交鸡头米。”

  晏秋星回连忙哎的应了声,五个孩子很有规矩的排队拿碗、盛饭、舀汤,其中范湖太小,晏秋怕他烫到,给他的那份也盛好。

  范湖人小,就替哥哥姐姐们拿好筷子,一一递到他们手上。

  大的帮助小的,小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全程无需水清烦心。

  吃饭的时候,聊到王麻子等人准备强闯茅草屋,水清叹气:“看来得尽快挣够银子,盖个四合院。”

  有个高高的围墙,围墙上再倒竖着密密麻麻的铁钉,防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范进轻轻嗯了声,嗓音低沉,深刻觉得是他拖了后腿。

  不能经商、科举又屡屡不中,倘若不是水清,他们家的日子.....

  他看向才连续吃上几顿饱饭好菜饭,面色明显红润多了的儿女,没有水清,他们一家别说大米饭、肉、蛋,怕是小米粥、苞谷面糊糊都舍不得吃吧。

  每次也要精心数着米过日子。

  五个孩子中,大的也明白这个道理,小的虽然还不明白,却明白跟着娘有好吃的!

  “阿娘,下午我们也去捞鸡米果回来剥。”星回吃饭的间隙,宣布道。

  “嗯,我们上午种菜时说好了,我和二姐去捞,大姐在家剥,剩下两个种菜。”范江补充道。

  范进失笑,摇头制止:“不用,水边危险,你们年岁还是太小了。”

  欺山不欺水,水域多的地方对于下水极为注重,别家也是派大人或者年长的孩子去捞。

  “爹爹,没事,我早就会游泳了,跌下水也没关系。”范江继续争取。

  一斤鸡头米两斤半大米呢,他们自家多剥一斤,不也挣了两斤半大米吗?

  他们上午算的可清楚了,但也知道菜地很重要,所以商议来商议去,达成了分工。

  反正都是他们家的嘛。

  “对啊,爹爹,你就让我们试试吧。”

  “我们保证注意安全!”

  水清目光看向几个孩子,徐徐问道:“你们知道换鸡头米我们是挣的吧?”

  五个高矮不一的孩子齐刷刷点头。

  “湖里水塘里的鸡米果数量就是那么多,你们觉得村子上能采摘完不?”

  五个孩子迟疑了下,还是点头,“基本上能采摘完。”

  “村子里的人每送来一斤,我们就挣一些,他们采摘能挣大米,我们卖了后也能挣,别人采摘还是我们自己采摘,其实区别并不是很大。

  但我们目前缺蔬菜,你们缺时间学习识字,而你们爹爹正好有时间,所以你们说这个时间上午拿来读书识字,下午用来耕地种菜如何?”水清微笑着询问。

  上午记性好,用来读书认识字最好,下午耕地种菜属于体力活,刚好劳逸结合了。

  范进诧异的看向水清,眨了眨眼,立即反应过来。

  他们家如今不用为吃喝发愁,衣食无忧后,空闲下来的时间要用在有用的事上面。

  水清,不准备他去抄书了?

  水清像是知道范进想说什么,望向他说道:“比起抄书的钱,我觉得五个孩子读书识字更为重要,你觉得呢?”

  范进本能的点头。

  读书使人明智、明理,能看到外面更广阔的天地,他打心底希望孩子们能读书识字。

  “我会用心教。”他保证道。

  晏秋听到阿娘说,说五个孩子?

  她和星回也能读书识字吗?

  星回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困惑不解的问道:“阿娘,三个弟弟读书识字就好,我和大姐可以把菜地里的活干完?”

  女孩子家,哪有能读书识字的?

  水清没先应下,而是问:“你不想读书认识字?”

  星回张了张嘴,好一会没说话。

  不想吗?

  哪有不想的?

  老村长的孙子李长林以往早上在院子里背诵文章时候,村子上的小伙伴全部跑去听。

  哪怕被打被骂,也依然乐此不疲。

  认识字的人能去城里当账房,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土里刨食,不用顶着烈日除草,不用风吹雨淋.....挣的银钱还比刨地种粮食多多了。

  谁不想呢?

  可是纸和笔、墨很贵很贵,况且,她低下头,沉闷的道:“女孩子读书没用,浪费银钱。”

  以往她和大姐缠着爹爹教她俩识字时,阿奶经常念叨着这句话。

  等爹爹去了府城抄书,阿奶就拿着扫把打她们,直到她们保证不向阿爹提认识字的事。

  晏秋低低道:“阿奶说、说丫头片子到了年岁,找个人家一嫁,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花了钱教的再好,也是别人家的,对自己家一点用处没有。”

  水清深呼吸,告诉自己不恼。

  她平稳情绪后,冷静的说道:“你们看你阿奶日子过的,旁人没家产的也就罢了,她是有家产的,结果呢?

  年岁越大,家当越少不说,两个儿子一个宠着捧上天,一个毫无缘由的打压,孙辈更是如此。

  男子立不起来,无责任无道义无孝心,一个家庭能过的好么?晚年能指望的上吗?

  妇人们之间鼓励或纵容偷奸耍滑,分工不公、处事不公,没把媳妇当人也得不到媳妇的敬重,年轻时候日子好过,年岁一大只落的满目凄凉。

  你们阿奶说的话,你们要是听或者按着做,往后你们的人生、过的日子就和你们阿奶一样,你们愿意吗?”

第四十二章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晏秋和星回,这回头摇的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