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310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

  婚宴分了凉菜热菜点心,陆续上菜惊呆了所有人。

  凉拌木耳、凉拌酸辣藕片、拍黄瓜、酸辣鸡爪,四个凉菜有素有荤,清爽开胃。

  炖羊肉、炖老母鸡、炖排骨、红烧鱼、卤味拼盘、各式小炒,热气腾腾。

  炸小酥肉、炸小野鱼、炸春卷、炸豆腐丸子,旁边放上一小碟细细的辣椒面,爱吃辣的人蘸着吃。

  村子上人何曾见过这样的席面?当下眼睛都看直了!

  只觉得眼睛和手都不够用,这个想吃那个更想吃!

  “这以后要办婚宴的人压力大喽。”有人打趣道。

  其他人则笑着回:“这么好的席面就别想啦,咱活了三十年,也才吃到这一回!真真见了世面!”

  “你活了三十年吃到一回,老头子我活了六十年也才吃上这一回!不过真是死而无憾了。”

  “呸呸呸,别乱说,听说这菜单是水清拟出来的,咱们往后村宴不也能照着这样来嘛?”

  “对对,咱们自家办不起,但是村宴可以啊,哪怕少办几次,每次办的隆重又热闹,吃些平日里吃不到的好吃的,岂不是更好?”

  “等结束了就去告诉老村长!”

  .....

  晌午的婚宴是正餐,晚上那顿则是宴请帮忙的人。

  吃完婚宴,所有人朝老村长那桌走去,七嘴八舌的将刚才商讨出的意见说出。

  老村长听到后笑问道:“那你们说是秋收前还是秋收后办?”

  在场的人一想,好东西也不能经常吃啊,那太糟蹋了。

  “秋收后,咱们热热闹闹的庆祝一场!”

  “对,希望今年是个丰收年!”

  第一次收药材,不知道地里的药材长得怎样。

  所有人心里都没底。

第467章 药材开挖

  种植药材,尤其多年生的药材比种植粮食好上太多太多。

  粮食中不管小麦还是水稻以及豆类,基本上半年收获,在这半年里先是耕田地、培土、栽种,中间施肥除草浇水,最后收获,除了中间部分,前后都是抢时间,一天也没法松懈下来。

  并且家家户户集中在一起,想请人都难!一年两季,农闲的时候很少。

  可种药材,尤其何首乌是多年生植物,野生的具体生长时间不固定,但人工种植的话,最为理想的收获时间是在两三年左右,再往后何首乌还能长,只不过能长的重量有限;

  提前收获也成,损失一些重量而已,看自己如何选择了。

  水清和村子上少数几家是去年种上的,今年秋季快两年了,收获没什么,损失不大,不过为了可持续发展,只收三分之二的亩数,剩下的明年再收;

  而空出来的土地今年种上,后年又可以了,两三年收一次,人轻松,药材也能利益最大化。

  村子上的人家大多种的晚,他们准备只收一半亩数,好在去年土豆大丰收,粮食够吃,只需要少数几亩地种粮食即可,余下的全部用来种药材,一半的亩数也很可观!

  山药也是如此,种的稠的地今年就收,稀稀拉拉的田地今年就不收了,因为水清说过第一年不收,来年春天山药就会重新发芽长根、长山药,会越长越多。

  最最关键的是,这两种药材放在土地里还能继续生长,不像水稻小麦豆类成熟后不快速收回来,泡了水容易发芽发霉腐烂,故而只能抢收。

  秋收对于以土地为生的农户来说,那就是天大的事!

  第一次收药材,村子上人都没有经验,不过出于郑重,还是挑了九月初六这日开挖。

  最先挖的是水清家的地,她地里是去年最早种下的,相当于两年生了。

  村子上男女老少都来了,老村长范七爷等老者站在最前面,汉子妇人们将四周团团围住,半大小子们站在田埂上踮着脚尖看。

  “老天,我有点紧张,何首乌啊,以往一个就能卖好几两银子!多金贵,现在咱们也能种出来?”张婶子拍着胸口,激动极了。

  金牛连忙纠正:“那是年数长的!娘,丁叔不是说了么,咱们这年限短,一个没多重,也不是按个算,而是按年限以及重量算。”

  张婶子对上儿子没好气说道:“我能不知道?就是重量算我才激动!尤其这是咱们自己种的,马上就能知道一个有多重了。”

  丁和礼已经和村子上人说过,新鲜的何首乌品相好年数长的四百五十文一斤,年数短品相差的二百一十文一斤,今年药材坊按照这个数收购,若是嫌药材坊收购价便宜了的,可以去府城找药铺卖!

  他们咋可能去府城找药铺卖?府城远不说,来回奔波累也不说,谁家没个去外送药材的人?还能不知道药材的价吗。

  这个价比药铺的好多了,再说卖给自己村子药材坊炮制药材,自家人炮制能领工钱,外出送货还是自家人去,一份药材挣三分钱,还有啥不知足的?再不知足老天说不定会收回去这份好!

  其他人也是这样想的。

  “咱们的年限短不用说,品相估计也好不了,不过二百一十文一斤也很不错,现在就是想知道水清家种了两年的和咱们家种一年的区别有多大?要是太大了,咱们今年就先少卖一些,在地里多留一年,要是区别不大,那就辛苦些年年种!”许婆婆目光落在最前方正在薅何首乌藤蔓准备开挖的冯大身上,说出大家的心声。

  今年才种何首乌的人家纷纷点头。

  他们没种过,也没经验啊。

  事实上,整个村子人都没经验,若不是水清一家带头,又解决了温饱问题,即使明知何首乌山药贵重,也不敢将家里全部土地拿来种药材!

  这些日子以来,也得亏了水清给他们提供了挣钱的营生,不然就是天天待在田地里查看,也容易焦虑,担心这担心那。

  有了挣钱来源,温饱不愁,大家只要专心挣钱就行。

  只是挣钱归挣钱,今日到了验收成果的时候,眼看就要知晓收获了,能不紧张激动么?

  人群最前方的水清也没有种植何首乌经验,以往山上是撒的种子,又是树木又是杂草的,亩产量不好估算,并且绝大多其实靠的是商城作假,做不得数。

  但她虽没有种植经验,却有种植书籍可以看了知道。

  野生何首乌一般生长十年,大约可以达到八两,人工种植的何首乌因为土地蓬松外加施肥除草等原因,一般两三年就可以长到八两重!

  她这地里,当初土地耕了好几遍,土质松软,家里鸡鸭鹅兔猪牛羊等粪便沤成的农家肥施过好多次;

  冯大满仓十多个汉子时不时过来除杂草,可以说土地蓬松施肥除草全部做到位了,收成应该不会太差.....

  随着冯大一锄头下去,带出来一个拳头大的块状物,围观的人群沸腾了!

  “快看!真的种出来!”

  “有拳头大,咋和土豆这么像呢?”

  “这估摸着有五六两重吧?”

  人群热烈讨论,激动异常。

  冯大快速又挖了几锄头,出来好几个拳头大小的块状物,他欣喜的弯腰捡起,捧到水清面前,水清拿过一个后,随后方才递给老村长范七爷等人观看。

  老村长范七爷等人拿在手上仔细观看,良久长长松了一口气,同样激动道:“真的是何首乌!”

  “咱们成功种出何首乌了。”

  “想不到何首乌也能像水稻小麦一样种出来。”

  水清心里默默的想,何止能种出来呐,亩产还特别高呢!

  据书籍上说,何首乌亩产量新鲜的能达到两千公斤,也就是四千斤!

  山水村自然不能和华国科学化规模化种植相比,但品种相同亩产量有个一半应该不难,那就是两千斤;而亩产量是按照何首乌生长两三年的时间算的,年限不够自然达不到,长了一年,亩产量七八百斤应该差不多。

第468章 药材收获

  生长一年的亩产量按照七八百斤、一斤二百一十文算。

  水清快速算出亩产量的收益是一百四十多两!

  这已经不是高出水稻小麦多少了,而是直接天上地下!

  并且这还只是长了一年的产量,后面随着年限拉长,亩产量的收益还能增加...

  老村长掂了掂手掌上的黑坨坨,“估摸有半斤重,老大老二老三,你们一块下地,将这一亩全部挖出来看看亩产量能达到多少!”

  老村长只对自家三个儿子吩咐,但村子上汉子听到后,齐齐下了地。

  药材不用抢收,大家伙没有以往秋收时的紧急,带着锄头准备看完水清家的亩收再挖自家的对比一下。

  听到老村长的话后,跳下田埂开挖!

  上百个汉子同时干活,一个人只负责几个平方,没一会一亩地挖好,何首乌一个不剩的装到竹筐里。

  胡文华上前将竹筐一个一个掂了掂,估算道:“大概有一千七百斤。”

  场面先是寂静,随后跟水进了热油锅里,炸开了!

  “一千七百斤,怪怪我算不过来了,那是多少银子?”

  “丁叔说年限长的四百多文,年限短的两百多文,按年限短的算也有两百多文一斤,我、我也算不过来!”

  “没有估算错?一亩能有这么多?这快和土豆产量一样了啊。”

  “咋可能错?文华的手跟秤一样,不是十足的准,也不可能差多少!再说了你看这几大筐子啊,上千斤肯定是有的,这上千了得卖多少银子?”

  .....

  张婶子不住的咽口水,惊得说不出来话。

  她看向身旁的儿子闺女,张了张嘴:“多少?”

  金牛小草同时摇头:“我、我怕算错了。”

  他们跟着学舍学过算术,已经算出,但数额太过巨大,他们怕算错了,根本不敢说出来。

  老村长范七爷也算出来了,拄着拐杖的手抖的更狠了。

  他们几家是跟着水清一起种的,他们沤肥没水清家多,肥力不够,亩产量比不上水清家,但差距应该不会太大;

  就算差的大,一千斤也会有,那就是二百多两银子!

  一亩地能有二百多两的收益,放在以往打死也不敢想啊。

  年岁大的当场好几个被扶着回去躺着了,让年轻人负责收药材。

  所有人又转移到许婆婆的地里。

  这是今年才种的,还是一百多个汉子齐齐开挖,没一会全部装进竹筐抬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