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318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凌然如实说道:“固守北都以及军需后勤,还有文官接待,在官员中颇有仁德的名声,因身体不好没有上过战场;

  不过外祖说若论军功,老大居功至伟,因为整个打仗过程中都是老大在大后方运筹帷幄,整顿兵马粮草,所有事物井井有条,从没有让雁王因为粮草兵马兵器发愁;

  更为重要的是,金陵那边的大将攻打北都时,北都所有精锐力量甚至正值壮年的汉子都全部跟随雁王在外打仗,整个北都只有两万左右的老弱病残,但他就是用这两万老弱病残守住了北都城池,等雁王回来内外夹击取的了胜利。”

  “别人不知道,但外祖说雁王定会立老大为太子。”说到这儿,目光深深的看向水清。

  他到现在仍然觉得不可思议,当初婶子让他亲近老大,说不管其他人如何认可雁王其他儿子,他只要认为老大会是太子就成。

  而现在真的被婶子说对了,和外祖一模一样的结论,但外祖跟着雁王打天下,同吃同行,婶子却在千里之外,他不在意婶子如何推算出来的,这世上本就有许多能人异士,以往和今后无论婶子说了什么,他都不会说出去,给婶子惹来麻烦。

  他想听听婶子的分析。

  水清终于明白这孩子为何单独要和她说话了。

  这是只出她口,只进他耳。

  “我和你外祖父一样的想法,之前我和你说过老大是长子,自古以来立长立贤总有争论,但大多以长为先,毕竟贤不贤看不出来也能伪装,但长却是摆在那里的,太子不比农家争争吵吵争家产,倘若以贤为主,那不就是让所有的儿子争相表现从而自相残杀么?所以历朝历代轻易不会更改;

  再有,之前打仗的时候需要英勇的将军将领,但治理国家则需要贤明的文官,雁王虽是因为新帝削藩太过激进才反的,但毕竟名声不正,那些文官最讲究正统,都是坚定支持嫡长子继承制,所以在立太子时得考虑一下文官们的想法吧?

  老大宽仁厚道,他上位必然不会刁难他们,但老二马背上打天下,手段必然会比老大狠厉,不管出于公还是出于私,文官都会毫不动摇的支持老大。

  雁王称帝后,最需要的不再是冲锋陷阵上阵杀敌的儿子,而是需要一个能治理国家处理天下大事的儿子,你说你是雁王你会怎么选?”

  凌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同时想到天下安定后需要的不是武将,而是文官。

  自己是不是也得换个路子了?

第481章 求娶

  水清想到历史上的这个雁王长子才是真正厉害的人物!

  九年雁世子,二十年的太子,他是军师不上战场,虽没上阵杀敌,但样样离不开他,做世子时巩固大本营,做太子时参与朝政,二十年内’天下文官尽出东宫‘。

  他这个太子之位,地位固若金汤。

  但他太子之位稳是稳,和太子结交过甚又是另一回事,雁王上位后太子一派日子可不好过,多少落罪进了牢狱,凌然外祖父不在其中,但凌然却不一定....

  想到这儿,她看向凌然,提醒:“自古皇上多疑,天下定了后切记不能和太子走的太近。

  我听你进叔说你颇有才学,底子扎实,何不从文?等论功行赏的时候争取外放一个职务,为百姓谋福祉,造福天下。”

  四会凌家一直是个大家族,能人举子辈出,当初凌然外祖父也是看中了这点才同意将闺女嫁进去,最初也是想让闺女的后代走文官路线的。

  范进说过,凌然底子扎实见解独到,他甚至还有不及,这就是世家大族和贫寒学子之间的巨大鸿沟。

  不过凌然已经在战场上打出成绩,应该无需再去挤科举的独木桥,倘若能外放当个有实权的官员,也蛮好的——京城有外祖父罩着,和太子有旧交情在却又不会来往过密,很是安全。

  凌然双眼闪过诧异,婶子竟然和他想的一样!

  “婶子说的极是。”

  水清:.....这孩子也太听劝了吧。

  凌然慎重的开口:“我还有一件私事,想求婶子。”

  水清摆了摆手,不在意道:“你只管说!”

  能有啥大事,需要如此郑重?就他把自己当亲娘这句话,她还能不允?

  “我想求娶晏秋。”

  水清觉得先前的话放早了!

  即使凌然把她当亲娘,她也不一定能允!毕竟晏秋可是真正亲的,尤其还是女儿,凌家那是什么家庭?无异于龙潭虎穴,她总不能让精心养大的闺女去和婆母整日打擂台吧!

  那样的人生多无趣。

  她看向凌然,狠狠心说清楚:“你应该明白我和你进叔的为人处世,虽说你家世好,但倘若只能在子谦和你其中选一个,我必然会选子谦,你懂为何吗?”

  凌然苦涩一笑,“我懂。”

  他爹爹是正二品大官,白叔只是个商人,但爹爹宠妾灭妻,夫妻不睦,他还有个狠毒心肠的继母,是他新妇的正经婆母,以后可以随意磋磨儿媳,更有个打擂台的弟弟;

  而白叔夫妻和睦,恩爱不疑,对待儿子悉心教导,又和婶子一家交情匪浅,不管是谁嫁给子谦都不会收到刻意刁难;只一个独子,嫁进去就有万贯家财;

  进叔和婶子一心只想儿女好,正因为不是贪慕虚荣之人,所以不会选凌家。

  他如果有女儿,也不会给她挑选自家这种。

  见水清婶子面上的笑渐渐收了回去,凌然心提了上来,慌忙解释:“我这四年不惜命,一心想着挣军功,也确实挣到了军功;

  我已经和外祖商议过了,等封赏后,我不求别的,只求自立门户,往后和凌家天南海北各不相干。

  我的新妇不用给任何人立规矩,她一进门就是当之无愧的当家主母!”

  若是他还要依靠爹过日子,还要在凌家仰人鼻息的生活,他绝不会求娶晏秋!因为那是害她。

  哪怕再喜欢,他也不会向婶子开这个口,但如今他有底气,给她过好日子的底气。

  水清稍稍松了口气,不是同意而是觉得这孩子起码不是在恩将仇报,属于心里有规划,迟疑的问道:“你不会是报恩吧?”

  这个真不怪她多想,毕竟凌家有例子摆在那。

  凌然生平第二次无比憎恨他爹!

  对上水清还是无比恭谨的回道:“不是,婶子你放心,我自己受过的苦,没必要也不会再延续下去。

  我的喜欢只是喜欢,无关其他。”

  真要报恩,他可以送来钱财珍宝,比以身相许有用!

  水清想到之前大江说的凌然说把她当亲娘对待,不会是在这儿等着她的吧?真是白感动了。

  哎,算了,自立门户的话凌然也算是个非常好的人选,毕竟知根知底,人品本事都是极好的。

  不过,“我今日已经和晏秋说过,她的婚事我不强求,一切以她自己的意见为主;

  她若是不想,我和你进叔能一直养着;她若是想成婚,我给她张罗人选,她自己挑;

  她今日还没答复我,我改天问问,成不成那就是天意了。”

  她看着晏秋不像是喜欢凌然,事实上她家姑娘儿子貌似都没开窍似的,一心只想着如何学本事挣银子打理家业。

  晏秋这个长姐更是如此。

  凌然沉寂冷凝的眸子灿若天上星辰,他朝水清无比郑重的行了一个大礼,恭敬道谢:“谢谢婶子!”

  他知道晏秋不喜欢他,她只是对他好,像对哥哥一样。

  不管他还是白子谦,对于晏秋来说都是一样的存在,他们很重要,是家人,却不涉及男女之情。

  但他喜欢她,他想娶她进门,成为他的夫人,让她慢慢喜欢上自己.....

  ·

  翌日一大早,范江睡饱了神清气爽的起床,开始去看地里的药材。

  范湖也早早起床,找到凌然,兴奋的询问:“凌大哥,科举是不是要开始了?你知道什么时候吗?”

  他今年已经十三了,想下场试一试。

  难不难,也得试过方才知晓。

  凌然摸了摸范湖脑袋瓜,浅浅笑道:“是,你还不是秀才,要从院试开始考,院试一般是六月吧?

  如今三月,想必四月就会下来告示,你要抓紧了。”

  范湖重重点头:“还不是,不过我这几年一直有在用功,不曾懈怠。”

  凌然想到进叔家的书籍,都是最浅显常见的,毕竟好的书籍都笼在官宦士族手上,轻易不会流落出来。

  底层贫苦之家除非天赋异禀加上机缘巧合,不然如何拼得过那些大家族子弟。

  他折身回到屋子,再出来时,手上多了几本书籍。

第482章 晏秋的回答

  范进恰在此时跨出堂屋大门,朝院子中的两人走来。

  凌然一直等人走近了,对上两人一起说道:“原本凌家也是有不少藏书,只是我出来的急,顾不上拿;

  这是在北都雁世子挑选了送我的,我转送进叔你二人。”

  他外祖一家都是武将,粗略认识几个字熟读兵书在军中已是非常难得,做文章那是想也不敢想的,府中只有刀枪棍棒,没有藏书。

  但雁世子仁和博学、熟知古今,来往的也是学士大儒,藏书更是多不胜数,他在进叔家住了那么长时间,也和进叔探讨过,知晓进叔基本功扎实,但想往上再进一步,只靠那些浅显笼统的书籍是不成的。

  这些书籍是他请教了那些学士大儒,经由他们推荐,也幸而雁世子那里全都有,直接送了他,还有两本是大儒们的批注,他手抄后全部带了过来。

  就连范进也微微惊讶,范湖则是喜不自胜,两人从凌然手上接过书籍快速翻阅一遍。

  越翻面上的神色越震惊。

  尤其范进,短短的时间内,神色有惊讶、喜悦、迷茫、顿悟.....各种复杂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他捧着书籍舍不得放手,也没空开口说话。

  凌然很有耐心的等着。

  水清看到的就是空旷院落里,两人捧着书本沉浸式阅读,仿若天地间没有其他任何事物,而对面的凌然则安静耐心的等待着。

  这画面,哪有不明白的?

  凌然真是有心了。

  他回来,不光是护送大江,也不仅仅是求娶晏秋,还惦记着范进和范湖两人的科举之路,千里迢迢带了书籍送来。

  或许准确的说,他不管求娶能否成功也没忘对他们好,这份好是实打实的而不是认可停留在口头上的虚无。

  她走上前,对上两人说道:“看书重要,身体也很重要,这几个月你俩好好看书,除了按时吃饭保证睡眠,其他的一概不用管。”

  范进听到熟悉的声音,从书籍中回神,看向水清的双眼温润如玉,他合上书籍,又对上小儿子叮嘱:“你娘说的对,我们俩要听。”

  范湖恋恋不舍的也跟着合上书籍,“爹爹,先去吃早饭!”

  吃完早饭就能去书房看书了!

  看着两道背影匆匆跑进厨房,生怕浪费一分一秒的样子,水清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