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62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那毕竟是大米,扔了实在舍不得。

  她保证道:“娘好好和你学。”

  ·

  开工第一天,吃的小青菜蛋花汤配苞谷面饼子。

  苞谷面饼子发的蓬松柔软,然后一边贴着锅边炕的焦香酥脆,用料实在,一个足足比成年男子的手掌还大。

  蛋花汤更是不用说,那是实打实的蛋汤!

  别人家做的蛋花汤,鸡蛋只是配料,能看到零零碎碎几片蛋花就不错了,可水清做的蛋花汤里还能有大块大块的鸡蛋。

  即便府城里来的木工和瓦匠,吃的也是一脸满足。

  村子里的汉子更是震惊。

  当晚回家就和自家婆娘说了,明天多送些蔬菜瓜果的来给水清——她家分家出来没多长时间,必然是因为蔬菜不够,没法只能多加鸡蛋。

  可人多,鸡蛋哪里经得住这样造啊。

  所以第二天不光帮工的妇人们来了,还有络绎不绝送蔬菜瓜果的妇人们!

  水清对着堆满厨房的南瓜、冬瓜、白菜、萝卜等等,犯了愁。

  先吃哪样好咧?

  胡母打心底高兴,女儿女婿在村子上人缘好,没有哪个当娘的不高兴。

  她一边热情招呼妇人们坐着聊天,一边开心说道:“用冬瓜炖个冬瓜肉沫汤?沾个油水就成。

  在用这送来的大青菜和香菇切成丁和糙米做个菜饭,成不?”

  水清还没开口回答,旁边坐着的妇人们笑容爽朗的道:“这哪里还有不成的?”

  “难怪我当家的昨天回去一直说吃得好!说的我都想吃了,有肉有菜有饭的,不要工钱我都想来帮工哩。”李大娘羡慕道。

  糙米也是米。

  更别提冬瓜里面还放肉了,虽是肉沫,但这年头能有肉沫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放大肉片的话,这几十号汉子,一整头猪都能吃下!

  王桂芬是来帮忙的妇人之一,此刻正从麻袋里面捞香菇出来泡发,对上胡母打趣:“我就怕在你女儿家吃上十天半个月,回家去吃不惯喽。”

  “你们别笑话我了,都是你们带来的菜,还得感激你们呢。

  不光来帮我女儿忙,还带了吃食,我这当娘的也跟着沾光。”

  胡母几句话说的真心又敞亮,不管是来帮忙的妇人还是送菜过来的妇人,听着皆心情畅快。

  那边汉子们出力气干体力活,这边妇人们有说有笑准备吃食。

  上午要忙晌午饭,基本上没空闲,而晚饭只需要做家里几个人的,不耽误时间。

  所以吃过晌午饭洗好碗筷后,水清和胡母就空闲了下来。

  利用空闲的时间,水清开始教胡母、晏秋星回等人做米酒。

第八十六章 第一次做米酒的成果

  米酒一发的时候是酒酿,这时候酒水少,主要吃甜味为主酒味极少的酒酿,能做的吃法有酒酿小丸子、红糖酒酿鸡蛋、酒酿红豆这些。

  而想要出酒多,就要进行二发。

  二发是在酒酿的基础上,一两天就能好。

  此时酒味变浓郁,甜味相对应的减少,米粒中间空洞,变木变柴,口感很是不好,以喝米酒为主了。

  “糯米泡上两个时辰,大拇指和食指一撵就碎的程度就行,像这样。”水清从木盆中捞出泡好的米粒示范。

  “然后沥干水上蒸桶蒸,一定要蒸透蒸熟!时间和火候你们自己把握。”

  “晾凉,均匀的拌酒曲粉末,酒曲也是我们自己做的,不过现在过了季节,等明年能做的时候再教你们。”

  “最后用干净的棉布包裹,盖上盖子。”

  水清说的仔细,几个学徒听的更是极为认真。

  挣钱有多不容易,他们比谁都清楚。

  好不容易有了挣钱的机会,当然要紧紧把握住。

  水清先大致说了一遍,等米蒸好后,她拿出四个盆,让胡母、晏秋、星回、范江四人分别单独做。

  范河和范湖太小,暂时不用参与制作。

  剩下四人看他们各自适不适合做米酒了。

  做酒酿米酒和腌菜泡菜一样,有些人随意做做就很好吃,有的人哪怕每一步小心翼翼,恨不得精确到克数,做出来的要不长黑点黑毛、要不发酸发苦,总之不能吃。

  更别说卖了。

  用的水是泉眼里冒出的水。

  现在天气冷,哪怕给木盆裹上厚棉被,至少也要三天,三天后出成果,空闲的时候,胡母将村子上妇人送来的萝卜做成酸辣萝卜丝、萝卜干、泡水萝卜储存。

  萝卜樱子也没浪费,全部腌制起来。

  留着冬季没菜的时候可以吃。

  也能早上捞出来配粥喝。

  还有来不及吃的叶子菜,放那蔫头巴脑的时间长了怕坏了,收拾收拾出来做成了梅干菜。

  水清一边看一边咽口水。

  这是自家做的正宗无添加纯天然的梅干菜呀,等冬天拿出来和五花肉一蒸,油润润的好吃又下饭!

  不得不说,懒人和勤快人的生活质量完全不同。

  回想原主和范母一起生活的时候,是喝不完的蔬菜糊糊、野菜糊糊、冬季就是干菜糊糊——干菜还是原主带着两个女儿夏天晒出来的。

  反观她以往在家当姑娘时,早饭喝清粥也能配上三两样小腌菜、小咸菜,日子极为惬意。

  原主也是不容易,跟着范母过了那么多年糟心的苦日子。

  不止原主,是这朝代的姑娘都不容易,哪怕娘家日子再好过,嫁个夫家不好,后半辈子都搭进去了....

  华国好歹还能离了重新开始.....

  ·

  第三天,揭晓答案的时刻到来。

  一大家子人团团挤在茅草屋的堂屋中,提着心等待着。

  就连胡文华也暂时放下打土坯,凑上前屏息以待。

  第一个打开的是范江做的木盆。

  毫无意外的上面出了一层黑毛。

  “不对啊,我仔细洗过手了,还用阿娘买的胰子洗了好几遍,就连指甲缝都是干净的才拌酒曲!”范江困惑的喃喃道。

  第一次试做,每个人只做了一斤的大米,损失不大。

  除了水清范进,其他人仍然心疼不已。

  范江总结经验道:“是不是不该用手啊?我应该用筷子拌才对!”

  听到应该用筷子拌,其他三人立马心也跟着提了起来。

  她们也是用手拌的!

  第二个开的是星回做的。

  棉布一掀开,没有黑毛黑点,围绕了一圈的人顿时松了一口气。

  水清用勺子舀了几勺放在每个人面前的碗中,给大家品尝。

  “酸的?”

  “确实有些酸。”

  自家吃尚可,卖是肯定卖不出去的。

  星回焉焉的退到一边。

  连着两个失败,胡母眉头皱起,心思凝重。

  “没事,没事,第一次成功的少,多试试就好了。”水清安抚道。

  胡母想的是那可是金贵的大米,一直做不好得浪费多少。

  想不到第三个胡母的一开出来,竟然成功了!

  “娘做的不一样!甜的,还有酒味!”胡文华尝了一口,率先喜悦的喊道。

  “真好吃!这比米酒好喝哎。”几个小的惊喜道。

  水清也觉得酒酿比米酒好喝,不过会买米酒的人大多是汉子,他们更喜欢酒味重的米酒。

  有了胡母托底,一大群人心稍微定了些。

  最后开的是晏秋做的。

  盖子一打开,扑鼻的酒酿香甜气味。

  “奇怪,明明米的泡发时间一样,蒸的时间也一样,酒曲一样,做法一样,怎么大姐做出来的就连气味都好闻!”范江皱着眉头想不通。

  水清:.....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说是每个人手上的菌群不同,有些人适合有些人不适合。

  从玄学的角度上来说就是没有道理可讲,有些人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事实证明,在酿酒方便晏秋属于老天爷追着喂饭吃。

  酒水清亮、气味香甜浓郁、初入口微甜回味有酒香......总之就是太好喝了。

  “太好了,大姐我们可以做米酒去府城卖了!”范河激动不已,逮着他姐的手规划:“大姐,你在家里做,我和阿爹赶着牛车运去府城卖!

  挣的钱一部分买大米回来继续做,一部分再买兔子、羊、小猪崽回来养,等它们长大了,肉和皮毛可以卖,挣的银子再继续”

  水清:.....你搁这儿套娃呢。

  鸡生蛋蛋生鸡的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