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女儿上桌?行,那就都别吃! 第8章

作者:语乔乔 标签: 穿越重生

  范大家有四个儿子,若是住在一起,以后相互扶持日子也好过一些.....

  板车渐渐偏离村子,上了一处比村子略微高的平地。

  这块平地宽阔,足有十多亩之大,且土质坚硬,同样昨天下过雨,村子上土路泥泞难行,平地上却硬实的很。

  从上往下看,能看到大半村落,但是中间又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这块地不错!”水清由衷的夸赞道。

  远离村子喧闹,静享山林安逸。

  范进将板车停下,开始搬车上的东西,听到水清的夸赞后,黑碌碌的双眼染上笑意,抬头回道:“这块地土质坚硬,不适合开荒种植,所以一直荒废。

  后面的三座小山头包含这片荒地都是我们的了。”

  “哇!”五小只开心的欢呼起来。

  哪怕眼前的土地上杂草丛生,哪怕此刻肚子空空如也,依然欣喜期待脱离阿奶大伯娘的日子。

  “那边有一处山泉眼,我们在泉眼处盖个茅草屋,洗漱方便。

  等挣了银钱,再建一座砖瓦房。”范进将想好的规划一一说出。

  水清挑眉,“你早就想好了?”

  所以选了三个连在一起的山头,主要是为了这块地——适合建房子的地。

  范进乖巧的点头,黑润的眸子配上皙白的皮肤很是绵软的样子,看的水清想上手捏一捏是不是像棉花糖一样软和。

  不知道她心中想法的范进边搬板车上的东西,边解释:“我一直想搬出来住,有个属于自己的小家,远离村子里的是非以及娘和嫂子”

  眉头微微皱起,想到背后说人非君子所为,他停下,对上水清歉然一笑。

  水清也不是很在意。

  她和范母、孙金花闹腾,是因为之前住在一起,切实影响到自身,而今搬了出来,也没工夫和心思听她们的闲话。

  范进抿了抿红润的唇,速度极快的将东西全部卸下车,随后拉着空板车对水清说道:“东西搬好了,我先将板车还给李大叔。”

  水清回道:“行,你去吧,我来把这些东西整理下。”板车作用很大,说不定人家家里等着用,不好借用太久。

  范进又对上五个孩子一一吩咐:“晏秋、星回,来帮你们娘整理杂物;

  江河湖你们三人去割茅草,那东西割手又能让皮肤发痒,别让你们姐姐和娘做,等爹爹回来和你们一起割。”

  五个孩子大声应了好,纷纷做起事来。

  范进拉着板车去还车。

  江河湖三人去割茅草,大丫二丫小跑步过来,三人手脚麻利的将物品整理妥当。

  其实东西虽然重,但委实不多。

  将竹凉床放好,衣裳被褥一并放了上去,不至于弄脏。

  他们一家人的衣裳少的可怜,孩子每个人只有两套满是补丁的粗麻衣裳;

  范进的是两套粗棉长衫,略微平整些,想必是因为要去城里做工,穿着要体面的缘故。

  原主的衣裳也是粗麻,好在不是别人穿剩下的,除了两套有补丁还剩一套没有补丁。

  农具放一边,厨房用品放另一边。

  粮食五袋,一袋苞谷、一袋小米、大半袋大米、大半袋面粉以及一袋子麦麸。

  麦麸就是麦子壳磨成粉状,放上两把面粉增加黏性糅杂一起就是黑面馒头了。

  水清一想到黑面馒头的口感,就觉得嗓子疼。

  大丫二丫对着五袋不怎么满的粮食,心里有些犯愁。

  “娘,我先去垒个鸡窝,将鸡关进去,待会再去村子上相熟的小姐妹家要些菜种子。

  现在八月底,赶在九月初种下,多种些,冬天一家人也有菜吃。”

  想到精心侍弄的菜园子、夏天晒的干辣椒、茄子干、干豇豆.....全部留在老范家,二丫就一阵阵心疼。

  大丫环顾光秃秃的四周,心里有了主意,她转头对上水清道:“娘,我去竹林捡些竹菇回来打个汤。”

  粮食少,只有多多的添加野菜才行。

  昨天下了雨,竹林里有不少蘑菇,虽然现在去有些老了,但没事,蘑菇汤鲜,是野菜中顶顶好吃的。

  水清见两个女儿井井有条的安排生活事务,喜爱的不得了。

  听到大丫说要去采蘑菇,不放心的问:“晏秋,有些蘑菇是有毒的,你认识不?”

第十一章 叮咚,是否出售?

  长到十一岁,初初听到娘喊她大名,大丫激动的眼眶微红。

  不远处搬石头垒鸡窝的二丫身形僵住,眼睛湿润。

  以往娘喊三个弟弟大名,她们打心底羡慕。

  哪怕明知身为女儿不能和弟弟相比,却也希望在娘心里她们作为女儿能被认可——屋舍钱财她们不敢想,至少在名字这些口头称呼上娘能一样对待。

  “娘,你、你”

  “晏秋这个名字很好听,既然咱们一家子搬出来了,往后也无需看你阿奶的脸色过日子。

  娘还是和你们三个弟弟一样,唤你俩大名吧。”水清觉得恶婆婆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蛮好用的。

  大丫二丫听到后懂事的点头,是啊,之前阿奶就很不喜爹爹喊她们大名,说一个名字而已,没必要。

  可她们很喜欢爹爹用心取的名字,如今娘也认可,她俩才是完完全全的范晏秋、范星回。

  “娘,你放心,蘑菇我认得的!我去竹林只采裙菇和竹菇,别的都不采。”范晏秋小脸上扬起一抹灿烂的笑容,说完拿起一个竹篓往竹林小山丘跑去。

  粮食不多,爹爹抄书的活计不稳定,如今家里更是一文钱都没,她多采些蘑菇回来,晚饭就能省粮食了。

  见大女儿脚步轻快的跑远了,水清没跟着去。

  找蘑菇她不擅长,认识的品种也很有限,无非是经常吃的金针菇、平菇、香菇。

  贵的也就鸡枞、竹荪、松茸几样。

  竹菇和裙菇是什么样的?她根本不认识。

  去了也是浪费时间。

  如今家里最缺的就是人手,她得抓紧时间干活。

  “星回,我来垒鸡窝,你去村子上看看有无多的菜种子,对了,带几个鸡蛋过去换。”水清朝二女儿走去。

  她才来,原主记忆接受的断断续续不完整,要是由她去换的话,怕是会露馅。

  范星回听到刚刚娘喊大姐了,现在听到娘喊她,忙大声应了声,接着道:“娘,搬石头累,你早上才受伤流了血,先歇息一会。”

  水清看着瘦弱成竹竿一样的二女儿,用尽全力才能搬动石块,怎么也躺不下去。

  见娘薅起袖子要来干活,星回抬头看了眼天边的太阳,又说道:“娘,鸡窝我一个人也来得及。

  你去挖个灶洞吧,等大姐采了蘑菇回来就能做吃的了。”

  挖灶洞比搬石块省力,娘早上才受的伤,不能累倒了。

  水清看了看日头,等挖好灶洞捡捡柴火确实到做晚饭的时间。

  山水村的人农闲时一天两顿,农忙时一天三顿。

  现在八月底,秋收已过,冬小麦还没开始,属于农闲时节。

  在上午十点多吃第一顿,叫晌午饭,下午四五点天还是亮的吃晚饭。

  吃过后趁着还有光亮洗洗,这样就不用点油灯了。

  灯油贵,村子里的人家轻易不会点上油灯。

  水清还是早上吃了半个黑面馒头,现在消耗的差不多了,想到两个女儿能照出人影的糊糊,只觉得更饿了!

  “好,我先去挖灶洞,待会晚饭给你们做好吃的。”

  听到有吃的,星回首先是高兴。

  随后想到家里的粮食,懂事的道:“娘,你受了伤要补补,好吃的你只做你那一份就成!

  不是还有一麻袋麦麸吗?我和大姐的蘑菇汤里加麦麸也能吃饱。”

  水清一向认为孩子懂事很好,如今血脉相连的女儿太过懂事的话语,听的她鼻子一阵阵发酸。

  那麦麸她一个大人都咽不下去,哪有孩子会喜欢吃!

  她摸了摸二女儿毛糙糙偏黄头发,轻道:“以后一家人吃一样的饭菜。

  有好的就一起吃好的,差的就一起吃差的。”

  不弄什么分食制。

  男的比女人吃的好,儿子比女儿吃的好,硬生生将一个家庭分成三六九等。

  一家人相互看不上,团结?那是做梦呢。

  星回看着她娘眼里的坚定,张了张嘴,最后还是化为一句:“好。”

  娘,真好。

  ·

  水清挖完灶洞,去后山拨拨弄弄,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块扁平的石板。

  和大号的平底锅差不多大,用来烙饼子足够了。

  是的,她要用这块石头板子烙面饼。

  他们从范家分出来,分了一个煨汤的瓦罐。

  铁锅是没有的,而她的记忆中,一口大铁锅足要六七百文钱,哪怕小铁锅也要三四百文。

  换做以往看小说的时候,水清觉得还没到一两银子,对于动不动几十上百两一件的首饰来说很便宜。

  可现在的她身无分文,体会了一把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窘迫。